原子结构之谜全章课件粤教版选修35.ppt
《原子结构之谜全章课件粤教版选修3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结构之谜全章课件粤教版选修35.ppt(1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理:第三章第一节敲开原子的大门课件PPT(粤教版选修),第一节敲开原子的大门,知识回顾,相当长时间,人们认为原子不可分,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中发现电子!敲开了原子的大门!,实验装置:电源,感应圈,阴极射线管,磁铁产生:在研究气体导电的玻璃管内有阴、阳两极。当两极间加一定电压时,阴极便发出一种射线,这种射线为阴极射线。现象:1.阴极射线使荧光屏发光(特点)2.当加入磁场后射线偏转发光原理:在强电场中,气体被电离而导电,一、探索阴极射线,汤姆生如何测定出粒子的荷质比?,让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如果仅受磁场力作用,将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电荷接收器,A,当阴极A产生的射线
2、进入大真空管D时,可以看到管壁上有荧光出现.当大真空管中加入磁场时,射线就会偏转,被接收器接收到经检验为负电荷,荷质比的测定,1.荷质比的概念:带电粒子的电荷与质量之比。它是带电粒子的基本参量。,2.测定荷质比的装置:,A:电离室:S1S2:加速电场 S2S3:速度选择器,B:匀强磁场,D:照相底片,3.电子就是通过测定荷质比而被发现的。,4.测定荷质比的装置质谱仪(最初由汤姆生发现的)。,5.质谱线:从离子源中射出的带电粒子的电量相同,而质量有微小差别,由公式q/m=2U/B2r2,它们进入磁场后将沿不同的半径做圆周运动,打在照相底片的不同位置,在底片上形成若干谱线条的细条,叫质谱线。得用质
3、谱线可以准确地测出各种同位素的原子量。,M,N,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e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垂直进入磁场B中,在平行板MN间产生竖直向上的电场E,在垂直电场向外的方向上加一磁场B,适当地调节电场和磁场的强度,可以测出速度大小V=,E/B,设平行板MN之间的距离为h,板的水平长度为d,首先使阴极仅受电场作用并达到最大偏转,测得此时的场强E,随后保持E不变,外加磁场使射线恢复水平不再偏转,测得此时的磁场的强度B,证明:当阴极射线只受电场力时,做抛体运动,d=vt 得:,得出,所以:,实验结果:荷质比约为质子的2000倍,汤姆生如何测定出粒子速度v和半径r?,1、让粒子垂直射入正交的电磁场做匀速直线运
4、动:,2、让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电场仅受电场力作用达到最大偏转,密立根油滴实验的原理图,密立根测量出电子的电量,根据荷质比,可以精确地计算出电子的质量,1、关于阴极射线的本质,说法对的是(),A、阴极射线的本质是氢原子B、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电磁波C、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电子D、阴极射线的本质是X射线,C,课堂练习,2、如图,为密立根测量电量实验的示意图,油滴从喷雾器喷出后,落到两平行板间,油滴由于摩擦而带电,调节两板间的电压,可使油滴悬浮.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某个半径r=1.610-4cm的油滴恰静止在电场中,此时两金属板间匀强电场E=1.9105N/C.已知油滴的密度为=0.85103kg/m3.求:该油
5、滴所带的电荷量是元电荷的多少倍?,二、电子的发现,汤姆生发现,对于不同的放电气体,或者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制作电极,都测得相同的荷质比,随后又发现在气体电离和电光效应等现象中,可从不同物体中击出这种带电粒子,这表明它是构成各种物体的共同成分。随后,汤姆生直接测量出粒子的电荷,发现该粒子的电荷与氢离子的电荷大基本上相同,说明它的质量比任何一种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都小得多,至此,汤姆生完全确认了电子的存在。,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又精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量:e=1.60221019 C 根据荷质比,可以精确地计算出电子的质量为:m=9.10941031 kg 由于发现电子的杰出贡献,汤姆生在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
6、理学奖。电子的发现打破了传统的“原子不可分”的观念,使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1897年,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1.测出了阴极射线的电性2.测出了它的速度和偏转情况3.测出了它的荷质比4.发现用不同的金属做电极所有的射线一样的性质.,课堂小结,习题1:如图,在两平行板间有平行的均匀电场E,匀强磁场B。MN是荧光屏,中心为O,OO=L,在荧光屏上建立一个坐标系,原点是O,y轴向上,x轴垂直纸面向外,一束速度、荷质比相同的粒子沿OO方向从O射入,打在屏上P(-)点,求:(1)粒子带何种电荷?(2)B的方向?(3)粒子的荷质比?,O,O,MN,思考与研讨,习题2:示波管中电子枪的原理
7、图如图。管内为空,A为发射热电子的阴极,K为接在高电势点的加速阳极,A、K间电压为U。电子离开阴极时速度可以忽略,电子经加速后从K的小孔中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A、K间距离减半,电压U、不变,则离开时速率变为2v B、如果A、K间距离减半,电压U、不变,则离开时速率变为v/2 C、如果A、K间距离不变,电压U减半,则离开时速率变为2v D、如果A、K间距离不变,电压U减半,则离开时速率变为0.707v,A,K,U,物理学家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引发了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汤
8、姆生 约瑟夫约翰汤姆生(JosephJohnThomson)1856年12月18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郊区,父亲是苏格兰人,以卖书为业。汤姆生14岁进曼彻斯特欧文学院学习工程。1876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后,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在瑞利指导下进行电磁场理论的实验研究工作。1884年,年仅28岁便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同年末,又继瑞利之后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教授。当时,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有两派学说,一派是克鲁克斯、佩兰等人的微粒说,认为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分子流”;另一派是哥德斯坦、赫兹等人的波动说,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波。汤姆生用旋转镜法测量了阴极射线的速度,否定了阴极射线是电磁波。,他又通过
9、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得出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的结论。他进一步测定了这种粒子的比荷,与当时已知的电解中生成的氢离子的荷质比相比较,他假定阴极射线的电荷与氢离子的电荷相等而符号相反,从而得出阴极射线粒子的质量约为氢原子的千分之一。他还给放电管中充入各种气体进行试验,发现其荷质比跟管中气体的种类无关。他又用铅和铁分别作电极,其结果也不改变。由此他得出结论,这种粒子必定是所有物质的共同组成成分。汤姆生把这种粒子叫做“电子”。1897年汤姆生的发现,使人类认识了第一个基本粒子,这在物理学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1906年,汤姆生由于在气体导电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4
10、0年8月30日汤姆生在剑桥逝世。,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汤姆生的原子模型,十九世纪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由于电子是带负电的,而原子又是中性的,因此推断出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那么这两种物质是怎样构成原子的呢?,汤姆生的原子模型,在汤姆生的原子模型中,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核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而电子都象布丁中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内。,原子内部是什么样子的?,既然带负电的粒子(电子)质量这么小,那么带正电的部分是如何分布的呢?,西瓜模型 枣糕模型,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从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粒子散射
11、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想证实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粒子是什么粒子?氦核(两个单位正电、质量是氢原子质量的4倍)如果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是正确的,你预计实验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结果: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 粒子(约占八千分之一)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超过了90o,也就说几乎被“撞了回来”。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卢瑟福 原子模型,原子中带正电部分的体积很小,但几乎占有全部质量,电子在正电体的外面运动。正电的体积很小,被称为原子核。这个模型被称为核式结构模型。,电子对 粒子的作用忽略不计。因为原子核很小,大部分 粒子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很远,受到
12、较小的库仑斥力,运动几乎不改变方向。极少数 粒子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很近,因此受到很强的库仑斥力,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按照这个模型,利用经典力学计算了向各个方向散射的 粒子比例,结果与实验相符。,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中为何使用的是金箔?,方颖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http:/卢瑟福对于汤姆逊提出的原子模型加以证实,他用射线轰击其他物质,因为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射线并已经知道射线的穿透力很弱,为了使实验中的现象明显,所以卢瑟福在做著名的粒子散射实验之前卢瑟福先是用射线打击云母片,因为云母片可以做的薄足以让射线穿过,但做了实验发现粒子的偏转很小,经测定偏角在2o以下他让助手盖革也在做这方面的实验
13、,盖革发现射线的散射角与靶材料的原子量成正比,也就是被打物体的原子量越大,那么出现大角度散射现象越明显,因为我们知道原子量越大的材料原子核所带正电荷量越大,那么射线在穿行时所受到的库仑力就大,另外原子量大的元素原子核的质量也大,那么当粒子打到比自己质量大的多的原子核时会出现反弹现象。所以他们要选择重金属靶进行散射实验原子量大的金属比较多,那么选择那一种呢?因为射线的穿透能力不强,一张普通的纸就可以挡住,所以这个重金属靶必须要让射线穿过,不然如何来研究散射现象,首先重金属靶必须要薄,那么哪种重金属可以压的比纸还薄而不破呢?也就是这种金属的延展性要非常的好,那么就只有金这种重金属是符合条件的,我们
14、知道金有很好的延展性,当时卢瑟福把金压成金箔,金箔薄的可以透过光,金箔的厚度大约有3000层金原子的厚度。当做粒子散射实验时,粒子穿过有3000层金原子的厚度的金箔,绝大多数的粒子仍是保持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原子中是很空旷的。,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原子核的电荷和大小,根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和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以推算出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数,还可以估计出原子核的大小。(1)原子的半径约为10-10米、
15、原子核半径约是10-14米,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的体积的万亿分之一。(2)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以及该元素在周期表内的原子序数相等。(3)电子绕核旋转所需向心力就是核对它的库仑力。,原子核的电荷和大小,根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和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以推算出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数,还可以估计出原子核的大小。(1)原子的半径约为10-10米、原子核半径约是10-14米,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的体积的万亿分之一。(2)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以及该元素在周期表内的原子序数相等。(3)电子绕核旋转所需向心力就是核对它的库仑力。,【反馈练习】,1、在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卢瑟福观察到的粒
16、子的运动情况是 A、全部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 B、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甚至被弹回 C、少数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绝大多数发生较大偏转,甚至被弹回 D、全部粒子都发生很大偏转,答案:B,2、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说明原子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答案:C,3、当粒子被重核散射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哪些是不可能存在的,答案:BC,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把实验中
17、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一、光谱,光谱是电磁辐射(不论是在可见光区域还是在不可见光区域)的波长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有时只是波长成分的记录。,发射光谱可分为两类: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1.发射光谱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平行光管,标度管,三棱镜,观察管,分光镜,分光镜原理分析,标度管,(1)连续光谱 例如白炽灯丝发出的光、烛焰、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形成连续光谱。,炽热的固体、液体及高压气体的光谱,是由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组成的,这种光谱叫做连续光谱。,2)明线光谱(原子光谱)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叫做明线光谱。明线光谱中的亮线叫谱线,各条谱线对应不同波长的光。稀薄气体或金
18、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明线光谱。明线光谱是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也叫原子光谱。,高压电源,光谱管,各种元素都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明线光谱的谱线也叫原子的特征谱线。,吸 收 光 谱,钠蒸气,光谱中产生的一组暗线,每条暗线的波长都跟那种气体原子的特征谱线相对应。,(3)吸收光谱,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这表明,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因此吸收光谱中的暗谱线与明线相对应,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太阳的光谱是吸收光谱。,各种光谱连续光谱H的发射光谱钠的发射光谱钠的吸收光
19、谱太阳的吸收光谱,光 谱,发射光谱,定义:由发光体直接产生的光谱,连续光谱,产生条件: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 光形成的,光谱的形式:连续分布,一切波长的光都有,线状光谱,(原子光谱),产生条件:稀薄气体发光形成的光谱,光谱形式:一些不连续的明线组成,不同元素的明线光谱不同(又叫特征光谱),吸收光谱,定义: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产生条件:炽热的白光通过温度较白光低的气体后,再色散形成的,光谱形式:用分光镜观察时,见到连续光谱背景上出现一些暗线(与特征谱线相对应),各种光谱的特点及成因:,(4)光谱分析,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
20、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反映出原子结构的不连续性,所以光谱分析也可以用于探索原子的结构。,研究太阳高层大气层所含元素,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其光谱也最简单。,二、氢原子光谱,三、卢瑟福模型的困难,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核外电子绕核运动,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无法解释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氢 气 的 吸 收 光 谱,氢气,课堂效果检测:,1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来鉴别物质和物质的组成成分。例如某样本中一种元素的含量达到10-10g时就可以被检测到。那么我们是通过分析下列哪种谱线来鉴别物质和物质的组成成分的?A 连续谱B 线状谱C 特征谱线D 任
21、意一种光谱(B C),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从而获得光的波长成分的记录,这就是光谱。即光谱与光强度无关。B 通过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从而获得光的波长成分和强度分布记录,这就是光谱。即光谱不仅记录了光的波长分布,还记录了强度分布。C 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太阳光谱中有许多暗线,这说明了太阳内部缺少对应的元素。D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太阳光谱中有许多暗线,这些暗线与某些元素的特征谱线相对应,这说明了太阳大气层内存在对应的元素。(BD),第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回顾,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叩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物理学家根据研究提出了关于原子结构的各种模型
2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实验现象,得到了多数科学家的肯定,但是与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经典电磁理论,经典电磁理论认为: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绕核运动的电子将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由于原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能量 逐渐减小,电子绕核旋转的频 率也逐渐改变,原子的发射光 谱应是连续谱。由于原子总能 量减小,电子将最终逐渐接近 原子核,而使原子变得不稳定。,经典电磁理论与现代物理学的矛盾,事实上:氢原子发射的光谱是不连续的光谱,而核外的电子总是不停地绕核运动。表明:从宏观现象总结出来的经典电磁理论跟原子微粒产生的微观现象出现了矛盾。,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现象: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线状)
23、的,原子是稳定的.设想:原子内部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卢瑟福核模型基础上,结合普朗克量子假设和原子光谱的分立性,提出假设: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玻尔的原子模型,电子轨道量子化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仍然服从经典力学规律。但轨道不是任意的。,原子能量量子化电子在不同的轨道,原子具有的能量不同。,氢原子 能级图,电子轨道数,原子能量值,用线的高低来反映原子能量的大小,玻尔的原子模型,频率条件电子吸收光子时会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结构 谜全章 课件 粤教版 选修 35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2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