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滴定法》PPT课件.ppt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还原滴定法》PPT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课 氧化还原滴定法,白立军,安全3091、药剂3091-2,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 述,方法分类(根据所用标准溶液),重铬酸钾法 高锰酸钾法 碘量法 溴量法,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条件,氧化剂的还原反应 Ox1+ne Red1 半反应 Ox1/Red1,还原剂的氧化反应 Red2 Ox2+ne,通常写成 Ox2+ne Red2 半反应 Ox2/Red2,两个相关半反应组成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Ox1+Red2=Red1+Ox2,氧化还原进行的程度与相关氧化剂和还原剂强弱有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可用其有关电对的电极电位(E)高低来衡量:,对一个可逆 氧-还电对,电极电位的高低可用 Ne
2、rnst 方程式表示:,E电对的电极电位(V),E0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T绝对温度(K),a物质的活度,R气体常数,F法拉第常数,n电子转移数,在25 时得:,对于组成复杂的氧化还原电对,Nernst 方程式中应该包括所有的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活度:*纯金属、固体的活度定为 1*稀溶液中 溶剂 的活度 1,如:Cr2O72-+14H+6e 2Cr3+7H2O,标准电极电位,标准电极电位 是在一定温度下(通常为298K),有关离子活度为1mol/L或气体压力为1.000 105 Pa时所测得的电极电位,它仅随温度而改变。,电对的电位值越高,其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电对的电位值越低,其还原态的还原
3、能力越强。附录4,高电位电对的氧化型 氧化 低电位电对的还原型,讨论,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知道的是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浓度,计算氧化还原电对电位时常用浓度代替活度,实际上忽略了溶液中离子强度和其他副反应的影响。而在定量分析工作中这种影响往往是不可忽略的,结果计算的电位值与实际电位值也有较大的误差。因此,必须考虑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影响,从而引入条件电位,当 CO=CR=1 mol/L 时,得,例 计算1 mol/L HCl 溶液中,C(Ce4+)=1.0010-2 mol/L,C(Ce3+)=1.0010-3 mol/L时,Ce4+/Ce3+电对的电位。,解,查条件电位表,1 mol/L HCl 溶液中
4、,E=1.28,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1.离子强度的影响,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离子强度大,价态高,远小于1,用浓度计算结果有出入。但由于副反应影响远大于离子强度以及离子强度的影响比较难以校正,一般情况下忽略。,2、溶液的酸度:,当电对的半反应有H+和OH-参加时,溶液的酸度对条件电极电势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使某些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改变。H3AsO4+2H+2e=HAsO2+2H2O E=0.56V I3-+2e=3I-E=0.54V 当pH=8.00时,H3AsO4/HAsO2的=0.11V,故I2可氧化As()为As()。,3、络合物的形成影响:,一般情况是氧化型生成的络合物更稳定,其结果是电位降低
5、。,4、沉淀的生成:,若溶液中加入大量I,Cu2+=I-=1molL-1,反应能向右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是两电对中电位较高电对中的氧化态与电位较低电对中的还原态相互反应,向其对应的方向进行。,结论:,(1)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2)溶液的酸度(3)生成配合物(4)生成沉淀 在所有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极电位相差最大的电对间首先发生反应,椐此可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氧化还原滴定分析要求化学反应定量进行,且进行的越完全越好。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可以通过计算一个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或条件平衡常数K的大小来衡量,,两电对的电极电位为,应达到平衡时,两电对的
6、电极电位相等,n为两电对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也即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的转移的电子数。,由此式可看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或)值的大小,与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或条件电位)之差有关。两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相差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在滴定分析中,根据误差要求,一般认为氧化还原反应满足下列条件才可用于滴定分析。,但这仅说明该氧化还原反应有完全进行的可能,不一定能定量反应,也不一定能迅速完成。,速度的影响因素,氧化剂、还原剂的性质,浓度的影响,温度的影响,催化剂的作用,诱导作用,电子层结构与化学键,电极电位,反应历程,1.氧化剂、还原剂的性质,分步反应
7、,一次转移 1 个电子:,第一步:Cr(VI)+Fe(II)=Cr(V)+Fe(III),第三步:Cr(IV)+Fe(II)=Cr(III)+Fe(III),慢,第二步:Cr(V)+Fe(II)=Cr(IV)+Fe(III),表观反应式,不同性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速率相差极大,这与它们的原子结构、反应历程等诸多因素有关,情况较复杂,这里不做讨论。,2.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快。例如在酸性溶液中,用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时,一定量的K2Cr2O7和KI反应,此反应的速率不是很快,而增大I-的浓度或提高溶液的酸度,可使反应速率加快。,3.温度,对大多数反应来说,
8、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通常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例如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滴定H2C2O4的反应,催化剂的使用能显著改变反应的速度。催化剂的作用主要在于改变反应历程,或降低原来反应的活化能。,如果不外加Mn(II)离子,而是利用反应生成的Mn(II)离子对反应进行催化,称作 自动催化反应。自催化反应的特点是:,有一个诱导期,开始反应慢,随着反应物的生成,反应加快。,4.催化剂,5.诱导作用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遇到一些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或进行很慢的反应,由于另外一个反应的进行,而以较快的速度进行。例如:,反应很慢,由于下述反应而显著加快:,受诱反应,诱导反应,注意诱导
9、反应和催化反应的区别:,诱导反应,诱导体参与反应变为其他物质,催化反应,催化剂参与反应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绘制方法:实验测得数据(电位计);从Nernst公式理论计算。,例 以0.1000molL1 Ce(SO4)2溶液滴定在1molL1 H2SO4溶液中的0.1000molL1 Fe2+溶液,求化学计量点时电位及突跃范围。,滴定反应为:,半反应为:,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极电位的变化,1.滴定前 溶液的组成为 0.1000 mol/L Fe2+溶液。,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在化学计量点前,溶液中存在有 Fe3+/Fe2+或 Ce4+/Ce3+两个电对,此时:加入的
10、Ce4+几乎完全反应生成Ce3+,此时溶液中E 的计算利用电对Fe3+/Fe2+计算 E 值。当加入19.98ml 0.1000mol/L Ce4+标准溶液(ET:-0.1%)时,Fe2+:0.1%,Fe3+:,3.化学计量点时 化学计量点时,Ce4+和 Fe2+浓度都很小,且不易直接求得,但由反应式可知计量点时:,此时达平衡时:,4.化学计量点后 此时 Ce(SO4)2 过量,Ce4+、Ce3+浓度均容易求得,而Fe2+不易求得,故 此时按Ce4+/Ce3+电对计算 E,当滴入 Ce4+溶液 20.02ml 时,即 Ce4+过量 0.1%时:,在 介质中,用 溶液滴定20.00mL 溶液的电
11、位变化:,滴定曲线的讨论,1.滴定曲线突跃的长短 E0 突跃 当 E0多大时,滴定曲线才有明显的突跃呢?一般地说:E0 0.2V 时,才能有明显的突跃范围:若 E0 在 0.20.4 V之间,可采用电位法指示终点 若 E0 0.4 V,可采用指示剂(或电位法)指示终点,2.Esp 的位置选择指示剂,当 n1=n2 时,化学计量点 Esp 应在滴定突跃的中点;若 n1 n2 时,则 Esp 偏向电子转移数较多(n 值大)的电对的一方。,例:在酸性溶液中,用 KMnO4 标液滴定 Fe2+,,其突跃范围的 E 值为 0.941.48V,突跃中点应为 1.21V,说明 Esp 在突跃的上部 5/6
12、处,而不在突跃的中部。在选择指示剂时,应注意 Esp 在滴定突跃中的位置。,(一)自身指示剂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可利用标准溶液(或 被滴定物质)本身的颜色变化指示终点,此指示剂称为自身指示剂。例:MnO4-Mn2+紫红 稀溶液无色(二)专属指示剂 某些试剂本身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它能与氧化剂 或 还原剂作用产生特殊颜色,从而指示终点到达。例: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I3-)生成蓝色配合物,反应很灵敏(I3-可小至10-5mol/L),因此,淀粉可用作碘量法的指示剂。,(三)氧化还原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示剂是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其氧化型与还原型具有不同的颜色。,In(O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 还原 滴定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0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