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的护理》PPT课件.ppt
《《气管切开的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管切开的护理》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气管切开的护理,内四科 刘秀明,内容,1.概述2.人工气道湿化3.人工气道吸引技术4.人工气道气囊管理5.切口的管理5.人工气道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6.常规护理,气管切开的概念,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甲状软骨上),插入特制的套管,从而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手术。,2.人工气道湿化,2.1临床常用的湿化方法2.2人工气道湿化液的选择2.3人工气道湿化量及湿化适度的标准,2.1临床常用的湿化方法,(1)蒸气加湿 是将水加温后产生蒸气,混进吸入气中,达到加湿、加温的目的。机械通气指南要求进入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37,相对湿度100%,以更好的维持粘膜细胞完整,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排出,降
2、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2.1临床常用的湿化方法,被动湿化:指应用人工鼻(热湿交换型)加温湿化,但是因为人工鼻只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并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气,因此对于那些原来就存在脱水、低温或肺疾患引起的分泌物滞留者,人工鼻并不是理想的湿化装置。有学者提出一些禁忌证:大量分泌物的患者;非常小或非常大潮气量的患者;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频率的患者,f4/min时,应慎用人工鼻;等等。,2.1临床常用的湿化方法,(2)雾化加湿1、超声雾化:主张小雾量、短时间、间歇雾化法,每24h雾化510min。2、氧气雾化:原理同呼吸机雾化,氧气流速810L/min。,2.1临床常用的湿
3、化方法,(3)气管内直接滴入 间断注入:每次2 3ml,在病人吸气时,沿导管壁滴入,每小时35ml,能使病人将湿化液吸入气管深处,从而提高其稀释痰液,湿化气道的作用。但可使患者的血氧在吸痰后短期内显著下降,并增加肺部感染机率,不推荐常规应用。,2.1临床常用的湿化方法,持续滴入和微量泵泵入:对气道刺激小,不易引起咳嗽。使气道始终处于湿化状态,减少咳嗽次数及其对气道粘膜的损伤。持续给药符合气道持续丢失水分的生理需要,使气道始终处于湿化状态,效果明显优于间断给药。,2.1临床常用的湿化方法,A.输液管持续滴注:剪去静脉输液器针头,按静脉输液方法排气,将头皮静脉针软管插入人工气道内,气管插管者插入1
4、518cm,气管切开者插入58cm,固定软管,以0.20.4ml/min的速度持续滴注。,2.1临床常用的湿化方法,B.持续泵注法:速度:一般为46ml/h。有人主张根据病人痰液的性质调整微泵速度,痰少为48ml/h;痰液粘稠,量多者速度调为820ml/h。但要视室温、体温、空气湿度、通气量大小、病人出入量多少、痰液量和性质适当调整。24h总量:200300ml。,2.1临床常用的湿化方法,(4)环境温湿度 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室温在2224左右。湿度保持在70%80%。,2.1临床常用的湿化方法,(5)湿纱布覆盖法:最传统,但不能满足需要,湿化液的选择,生理盐水无菌蒸馏水0.45%氯化钠1.2
5、5%碳酸氢钠溶液药物湿化液,生理盐水,1、不和分泌物混合2、引起患者的咳嗽,使痰液转移肺。3、使支气管和肺泡内形成高渗状态,易引起支气管炎、肺水肿,导致痰液脱水、粘稠、不易咳出,甚至形成痰痂、痰栓,增加肺部感染率。综上滴入生理盐水对稀释或溶解分泌物是无效的,且容易引起患者的呛咳。临床上宜慎用。,无菌蒸馏水,属低渗液体,因不含杂质,被广泛用于呼吸机常规呼吸道湿化。蒸馏水稀释黏液的作用较强,但刺激性较生理盐水大,可应用在分泌物粘稠、量多、需要积极排痰的患者。,0.45%氯化钠,优于生理盐水,吸收后在气道内浓缩后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研究表明,0.45%盐水持续恒温湿化及氧气雾化,不但减少了人
6、工气道并发症的发生,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1.5%碳酸氢钠,高渗液,相当于3.2%氯化钠溶液优点:增加气道内水分,稀释痰液 对水肿的气道壁有一定的脱水收敛作用 可溶解粘蛋白,清除有机物 碱性环境可抑制霉菌的生长,1.25%碳酸氢钠溶液,弱碱性,使痰痂软化,粘痰变稀薄。明显优于生理盐水,但碳酸盐是一种抗酸药,量大时可导致组织水肿、肌肉疼痛、抽搐、碱中毒而加重肺水肿。,2.5%碳酸氢钠结合0.45%氯化钠,0.45%氯化钠250ml用输液泵按810ml/h持续人工气道内泵入,每次吸痰前用2.5%碳酸氢钠35ml行气道冲洗,临床效果显著,药物湿化液,沐舒坦是一种新型呼吸道润
7、滑祛痰药。同时具有协同抗生素的作用。采用 0.45%氯化钠加沐舒坦作为湿化液,能将气道分泌物引流更为通畅,有利于控制和预防肺部感染,减少并发症。,2.3人工气道湿化量及湿化适度的标准,(1)湿化量人工气道患者湿化量应根据气道湿化的情况来调整,根据痰液的粘稠度决定湿化液用量:度痰:每次2ml,间隔23h。度痰:每次24ml,间隔1h。度痰:每次48ml,间隔0.5h。,2.3人工气道湿化量及湿化适度的标准,(2)判断气道湿化的标准为:湿化满意 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痰管,气管导管内没有痰痂,患者安静,呼吸道通畅。湿化不足 分泌物粘稠(有痰痂或粘痰块咳出或吸出),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
8、绀加重。湿化不足的患者,应加强湿化,如适当增加湿化液的量或增加滴入次数。,2.3人工气道湿化量及湿化适度的标准,湿化过度 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患者烦躁不安,发绀加重。对于湿化过度的患者,滴入湿化液的量及次数应适当减少,以免因呼吸道水分过多而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每日湿化液总量需根据病情和痰液粘稠度调整,以分泌物稀薄、痰液易吸出为目标。,3.人工气道吸引技术,3.1有效吸痰的程序 3.2吸痰时机 3.3吸痰方法 3.4预防吸痰可能的并发症 3.5判断痰液粘稠度的方法和临床意义,3.1有效吸痰的程序,(1)吸痰前评估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判断是否有痰潴
9、留,根据X胸片、听诊、触诊判断痰液的潴留部位。(2)选择合适型号的吸痰管:成人: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60%;儿童或婴儿:气管导管内径的6066%,不超过70%.(3)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雾化加湿,并加大吸氧浓度,给纯氧2分钟。(4)根据痰液的潴留部位调整患者体位,使痰液潴留的肺区域在上。(5)挤压震颤胸廓,使痰液向中枢气道移动。(6)吸痰后评价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X线胸片、肺部听诊判断吸痰效果。,3.2吸痰时机,采用非定时性吸痰技术,定时听诊,按需吸痰。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吸痰:吸痰潴留在人工气道、口腔或鼻腔内;可听到痰鸣音、干啰音、湿啰音;患者烦躁不安,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患者要求吸痰
10、;胸肺物理治疗翻身叩背后或雾化治疗后;呼吸机的吸气峰压增高,出现峰压报警、咳嗽、血氧饱和度下降时。,3.3吸痰方法,(1)吸痰前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注意事项,介绍吸痰时会有憋气等短暂的不适,吸痰时需咳嗽配合以利于下呼吸道痰液的清除。(2)调节吸引负压,使压力保持在75150mmHg,以免负压大损伤粘膜,引起肺不张。,3.3吸痰方法,吸痰管的选择管壁光滑、顶端圆润软硬适中直径不超过导管内径的1/2,以1/3为宜吸痰管应比气管导管长45cm,3.3吸痰方法,(4)机械通气的患者吸痰前后应给予100%的氧气吸入23min,行封闭式气管内吸引,可以避免低氧血症。,3.3吸痰方法,(5)严格无菌技术操
11、作,“待气管如血管”,吸痰戴无菌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管进出气管次数不超过3次,口腔和气道吸痰管应分开应用。应用封闭式吸痰管可避免交叉感染。(6)阻断负压,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末端,上提0.5cm开放负压边吸引边鼓励患者咳嗽,然后向上提拉,应避免同一根导管再进入下呼吸道吸引。每1-2h冲洗、吸引1次,以使气道湿化及痰液稀释。吸痰动作要轻柔、快捷、力求吸痰彻底又不损伤粘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发生低氧血症。,3.3吸痰方法,新观点:吸痰时先抽吸气管套管内口的痰液,再将吸痰管反折,下插至气管内吸引,3.3吸痰方法,(7)吸痰期间应密切观察生命特征、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机械通气参数等的
12、变化,如在吸痰过程中氧和下降,出现频繁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出现气管痉挛、发绀、烦躁不安等异常情况,应停止吸痰,立即行机械通气,给100%的纯氧或提高吸氧浓度。,3.4预防吸痰可能的并发症,(1)低氧血症。(2)气管粘膜损伤。(3)继发感染。(4)支气管痉挛。(5)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律失常和低血压等。,3.5判断痰液粘稠度的方法和临床意义,痰液粘稠度分为:度(稀液)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能轻易咳出,吸痰后玻璃接管内无痰液滞留,提示感染较轻。如量过多,提示湿化过度,可适当减少湿化量,同时应注意增加吸痰次数。,3.5判断痰液粘稠度的方法和临床意义,度(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度粘稠,需用力才能咳出,吸痰后
13、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管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提示气道湿化适度,但有较明显的感染,需加强抗感染治疗。,3.5判断痰液粘稠度的方法和临床意义,度(重度粘稠)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并伴有血痂,不易咳出,吸痰时吸痰管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管内壁上留滞有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提示有严重感染,必须抗感染治疗或调整治疗方案。痰液太粘稠不易咳出,提示气道过干或伴有机体脱水现象,需加强湿化,必要时加大输液量。,4.气管切开的固定,固定方法 固定带应系死结并系紧,与颈部的间隙以一横指为宜 每日要检查固定带的松紧度 固定带切忌用绷带,4.气管切开的固定,注意患者颈部套管位置,保持套管在自然正中位,以防位
14、置不正,套管末端压迫气管壁,造成气道损伤出血。,5.气管套管的消毒,临床一般采用煮沸消毒,也可以用戊二醛浸泡消毒。严格遵循双消毒原则,有效预防病毒细菌的传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自身保护,5.气管套管的消毒,清洗消毒内套管,每6-8小时1次。分泌物稠厚又多时,可随时清洗消毒内套管。清洗方法:取出的内套管用清水及纱布或棉签将其管内的痰液清洗干净后,煮沸消毒,煮沸时用蒸馏水,不可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或用戊二醛浸泡半小时,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5.气管套管的消毒,内管取出刷洗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超过30min,否则外管分泌物干结,内管部分不宜再放入。外管在手术后一周后,如无特殊需要,不宜更换。因瘘口窦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管切开的护理 气管 切开 护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0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