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环境危害性、敏感性、可靠性指标评分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陕西省环境敏感区域参考.docx
《尾矿库环境危害性、敏感性、可靠性指标评分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陕西省环境敏感区域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尾矿库环境危害性、敏感性、可靠性指标评分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陕西省环境敏感区域参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录A(规范性附录)尾矿库环境危害性指标评分表指标因子评分依据评分相关说明类型(20分)1. 口相关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列入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危险化学品。2. 口危险废物。3. 口重金属矿种:铜、银、铅、锌、锡、锦、钻、汞、镉、钿、坤、钝、钿、珞、锌、留。4. 口贵金属矿种(采用氟化物采选工艺):金、银、柏族(铢钳、钺、微锹、钉)。5. 有色金属矿种:铝。206. 般工业固体废物(II类)。7. 口贵金属矿种(采用无氟化物采选工艺):金、银、钠族(柏、把、钺、铐、饿、钉)。8. 口轻有色金属矿种:铝(铝土)、镁、钊1。9. 口稀土元素的矿种:钮、翎、钝、错、铉、钝、铁、钻、札、钛、锢、
2、钛、饵、镂、镜、锚。10. 稀有金属矿种:银、留、钺、给、锢、锄、锂、艳。11. 口稀散元素矿种:错、像、锢、铅、锌、铳、硒、确。12. 有色金属矿种:钛。13. 非金属矿种:化工原料或化学矿。14. 口涉及硫(包括主矿、共生矿)、磷(包括主矿、共生矿)。15. 涉及酸性岩矿种或产生酸性废液的矿种。IO16.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I类)。17. 黑色金属矿种:铁。18. 口轻有色金属矿种:钠、钾、钙。19. 非金属矿种:冶金辅助原料矿。20. 非金属矿种:建材原料矿。0综合污染指数()(56分)尾矿渣(8分)21.O-s3822.O2RS3623.O1AS2424.O0.7348指才尿因子评分依
3、据评分相关说明(48分)27.O2A-1.33628.O1A-1.22429.O0.7A-L11230.ORL0.70规模(24分)现状库容(24分)1.。大于等于3000万方。242.。大于等于100o万方,小于3000万方。183.。大于等于100万方,小于1000万方。124.。大于等于20万方,小于100万方。65.。小于20万方。0注:(I)类型:指矿种类型(包括主矿种、附属矿种)/固体废物类型,以环境危害大的计算。(2)尾矿水:指尾矿库库区积液、库区渗滤液或输送管中的水样品,以排在前面的优先。(3)表中受选框“口”表示可以多选,按其中最高得分计算;单选框表示只能单选。附录B(规范性
4、附录)综合污染指数计算方法综合污染指数(八)的表达式为:式中:Cr一污染物在尾矿渣中的浸出浓度或在尾矿水中的直接测定浓度。Sr一污染物在相应标准中的标准限值:其中尾矿渣参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中表1所列的“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具体信息见表1;尾矿水参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1和表4所列“一级标准”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具体信息见下表2。G/S一某一污染物的单因子污染指数。(GS)fl一所有污染物的污染指数最大值。(G/S).一各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平均值。表1尾矿渣浸出液标准限值指标标准限值(mgL)指标标准限值(mgL)铜(以
5、总铜计)100被(以总镀计)0.02锌(以总锌计)100铁(以总钢计)100镉(以总镉计)1银(以总银计)5铅(以总铅计)5总银5总格15神(以总神计)5铭(六价)5硒(以总硒计)1烷基汞不得检出无机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钙)100汞(以总汞计)0.1粗化物(以CN-计)5表2尾矿水标准限值指标标准限值(mgL)指标标准限值(mgL)指标标准限值(mgL)指标标准限值(mgL)PiI6-9总氧化物0.5总锌2六价辂0.5色度(稀释倍数)50硫化物1总铺2总碑0.5悬浮物(SS)70氨氮15总硒0.1总铅1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20氟化物10总汞0.05总银1生化需氧量(COD)100磷酸盐(以
6、P计)0.5烷基汞不得检出总镀0.005石油类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5总镉0.1总银0.5挥发酚0.5总铜0.5总铭1.5附录C(规范性附录)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性指标评分表指标因子评分依据咳特别说明下游涉及跨界情况(24分)涉及跨界类型(12分)Lo省界。12nJ能涉及到跨省级行政区边界。2.CI市界。6可能涉及到跨地市级行政区边界。3.O县界。3可能涉及到跨县级行政区边界。4.O其他。0其他情况。涉及跨界距离(12分)1.Ol公里及以内。12指沿着尾矿库事故后污染物的可能流向的曲线距离。2.Ol公里以外,3公里及以内。83.03公里以外,10公里及以内。44.OlO公里以外,30公里以内。25.
7、O30公里以外。0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54分)所在区域1. 处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禁止开发区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2. 处于长江、黄河重要支流源头和重.要水源涵养区。54即不符合相关政策尾矿库下游涉及环境风险受体3. 县级以上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或自来水厂取水口。4. 人口聚集区:累计人口2000人及以上。54距离小于1公里36距离1-3公里5. 乡镇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或自来水厂取水口。6. 人口聚集区:累计人口2000人以下,200人及以上。7. 口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机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涧游通道、天
8、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富营养化水域等。8. 流量大于等于15立方米/秒的河流。9. 面积大于等于2.5平方千米的湖泊或水库。10. 水产养殖100亩及以上。IL口国家级(或4A级及以上)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12.国家基本农田、基本草原、种植大棚、农产品基地等IoOO亩及以上。36距离小于3公里18距离3T0公里指标因子评分依据评分特别说明13.口重大环境风险企业或重大二次环境污染源、风险源。14 .口乡镇以下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或自来水厂取水口15 .流量小于15立方米
9、/秒的河流。16 .口面积小于2.5平方千米的湖泊或水库。17 .口水产界苑100亩以下。18 .口人口聚集区:累计人口200人以下。19 .涉及省级及以下(或4A级以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20 .国家基本农田、基本草原、种植大棚、农产品基地等100O亩以下。21 .口一般、较大环境风险企业或其他二次环境污染源、风险源。18距离小于3公里12距离3T0公里尾矿库输送管线、回水管线涉及穿越22.地、县级集中式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或自来水厂取水口。3623. 口规模在100
10、亩及以上的水产养殖区。24. 口江、河、湖、库等大型水体。18周边环境功能类别(22分)水环境(15分)地表水(9分)1.。地表水:一类。9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2.。地表水:二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产卵场、在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3.。地表水:三类。6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巡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4.。地表水:四类。3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非人体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5.。地表水:五类。0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地下水(6分)1.。地下水:一类。6主要反映
11、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2.。地下水:二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3.。地下水:三类。4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指标因子评分依据评分特别说明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4.。地下水:四类。2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做生活饮用水。5.。地下水:五类。0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土壤环境(4分)1.。农用地。42.C)未利用地。33.。建设用地。1大气环境(3分)1.O大气:一类。3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以保护自然生态及公众福利为主要对象。
12、2.。大气:二类。0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以保护人体健康为主要对象。注:(I)下游涉及的跨界情况:指沿着尾矿库事故后污染物的可能流向30公里评估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扩大评估距离)内存在行政区边界的情况。如果涉及多种类型,以等级最高的行政区边界进行计算。(2)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包括1)“所在区域”敏感性情况;2)“尾矿库下游涉及水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情况:3)“尾矿库下游涉及其他类型风险受体”敏感性情况:(3)下游水体:主要考虑地表水。(4)一般、较大、重大环境风险源企业:指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评估具有一般、较大、重大环境风险等级
13、的企业。(5)重大二次环境污染源、风险源:指尾矿库下游可能危及的,依据当地地方相关标准、文件或其他行业标准被划分为具有重大等级的环境污染源或风险源。(6)其他二次环境污染源、风险源:指尾矿库下游可能危及的,依据当地地方相关标准、文件或其他行业标准被划分为具有除重大等级之外的其他等级的环境污染源或风险源。(7)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评分时:如果涉及多种情况,则按最高分计算。(8)表中复选框“口”表示可以多选,按其中最高得分计算:单选框“O”表示只能单选。(9)陕西省境内相关敏感区域可参考附录H附录D(规范性附录)正在使用尾矿库控制机制可靠性指标评分表指标因子评分依据评分相关说明基本情况(15分)堆
14、存(4.5分)堆存种类(1.5分)1.C)混合多用途:多种不同类型的尾矿或固体废物、废水的排放场所。1.52.。单用途:仅种类型尾矿或固体废物、废水的排放场所。0堆存方式(1分)1.。湿法堆存。12.。干法堆存。0坝体透水情况(2分)1.。透水坝,无渗滤液收集设施。22.。透水坝,但有渗滤液收集设施。13.。不透水坝。0输送(4分)输送方式(1.5分)1.。沟槽+自流(无人为加压)1.52.。管道输送+泵站加压13.。管道输送+自流(无人为加压)0.54 .O车辆运输5 .。传送带运输0输送量(1分)1.。大于等于100OO方/日12.。大于等于100O方/日,小于100oo方/日0.53.O
15、小于IoOO方/日0输送距离(1.5分)1.。大于等于10千米1.52.。大于等于2千米而小于10千米0.753.。小于2千米0回水(2.5分)(仅在有回水系统时计算该项)回水方式(1分)1.。沟槽+自流(无人为加压)12.。管道输送+泵站加压0.53.O管道输送+自流(无人为加压)0回水量(0.5分)1.O大于等于IoOOo方/日0.52.O大于等于100O方/日,小于IoOOO方/日0.253.。小于100O方/日0回水距离1.。大于等于10千米1指标因子评分依据评分相关说明(1分)2.。大于等于2千米而小于10千米0.53.O小于2千米0防洪(4分)库外截洪设施(2分)1.。无或失效。2
16、2.。有,雨污不分流。1指外部雨水未能通过截洪沟直接流向外界,而是进入尾矿库渗滤液收集池、事故池等设施。3.。有,雨污分流。0指外部雨水能直接通过截洪沟流向外界,而不进入尾矿库相关设施(比如库区、渗港液收集池、事故池等)。库内排洪设施(2分)1.。无。2指不仅作为排洪通道,还作为日常回水或排水通道。2.。有,作为日常尾矿水排放或回水通道。1指汛期作为库区泄洪通道,而日常生产中,通过库内排洪设施将库区澄清水引到渗滤液收集池等设施。3.O有,仅作为排洪通道。0指通常情况下该通道关闭,不连通外界,仅在汛期紧要情况下连通外界。自然条件情况(9分)1.。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除性评估1-.C)危害性中等或危害
17、性较大。91-B.O危害性小。02.。未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A.O处于地质灾害易灾区或岩溶(喀斯特)地貌区。92-B.。不处于地质灾害易灾区或岩溶(喀斯特)地貌区。0生产安全情况(15分)尾矿库安全度等别(15分)1.C)危库。15未核定则按最高分进行评分。2.Cl险库。113.CI病库。74.。正常库。0环境保护情况(50分)环保审批(8分)是否通过“三同时”验收(8分)1.。否。82.。是。0是价伺很I口双很Ii衣,,HJfilSJInJIfj验收及相关批第。污染防治(8.5分)废水处理设施(3分)1.。无废水处理设施,或设施未运行。3存在尾矿水超标排放的尾矿库未按要求建设废水处理设
18、施的认定为无废水处理设施,或设施未运行。废水处理设施未正常运行,或记录不完整的,认定为未能有效运行。2.Cl有,但未能有效运行。1.53.C)废水设施运行良好或无废水。0指标因子评分依据评分相关说明防流失情况(1.5分)1.。不符合环评等相关要求。1.5主要针对堆积坝及其他可能流失尾矿的位置。参照设计、环评及相关批复等文件的相关要求进行评分。2.O符合环评等相关要求。0防渗漏情况(2.5分)1.。不符合环评等相关要求。2.5无防渗设施或防渗设施破损,防渗层老化或破损的,认定为不符合环评等相关要求。2.。符合环评等相关要求。0防扬散情况(1.5分)1.。不符合环评等相关要求。1.5检查尾矿库库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尾矿 环境 危害性 敏感性 可靠性 指标 评分 风险 评估 报告 编制 大纲 陕西省 敏感区域 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37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