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综合检测》PPT课件.ppt
《《模块综合检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综合检测》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选修3-4)(90分钟 100分),1.(4分)有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则()A.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大B.速度最大时,位移最大C.位移最大时,回复力最大D.回复力最大时,加速度最大【解析】选C、D.振子加速度最大时,处在最大位移处,此时振子的速度为零.由F=-kx可知,此时振子所受回复力最大,所以选项A错,C、D对.振子速度最大时,是经过平衡位置时,此时位移为零,所以选项B错.,2.(4分)分析下列物理现象:(1)“闻其声而不见其人”;(2)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3)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疾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A.衍射
2、、干涉、多普勒效应B.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C.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D.折射、多普勒效应、干涉,【解析】选A.“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声音的衍射.音叉上有两个发声的波源,声波发生干涉,所以在音叉周围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驶来时,汽笛声的音调变高是多普勒效应.所以A正确.,3.(4分)如图所示,一个透明玻璃球的折射率为 一束足够强的细光束在过球心的平面内,以45入射角由真空射入玻璃球后,在玻璃球与真空的交界面处发生多次反射和折射,从各个方向观察玻璃球,能看到从玻璃球内射出的光线的条数是()A.2B.3C.4D.5,【解析】选B.如图所示,在第一个入射点A,入射角i=45,根据n
3、=sini/sinr,n=解得r=30.在A点有一条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45;A点的折射光线射到玻璃球与真空的交界面B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为30,反射角为30,折射角为45,在B点有一条从玻璃球内射出的折射光线;B,点反射光线射到玻璃球与真空的交界面C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为30,反射角为30,折射角为45,在C处有一条从玻璃球内射出的折射光线;C点的反射光线射到玻璃球与真空的交界面恰好射到A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为30,反射角为30,折射角为45,折射角恰好与第一次的反射光线重合.所以,从各个方向观察玻璃球,能看到3条从玻璃球内射出的光线.,4.(2010南通模拟)(4分
4、)如图所示电路中,L是电阻不计的电感器,C是电容器,闭合电键S,待电路达到稳定状态后,再断开电键S,LC电路将产生电磁振荡.如果规定电感L中的电流方向从a到b为正,断开电键的时刻为t=0,那么图中能正确表示电感中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解析】选B.在S断开前ab段短路,电容器不带电.断开S时,ab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减小,给电容器充电,此时电流正向最大.给电容器充电的过程,电容器电量最大时ab中电流减为零,此后LC发生电磁振荡形成交变电流,故B选项正确.,5.(2010上海交大附中模拟)(10分)(1)生活中经常用“呼啸而来”形容正在驶近的车辆,这是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对接收者而言
5、频率发生变化的表现,无线电波也具有这种效应.图中的测速雷达正在向一辆接近的车辆发出无线电波,并接收被车辆反射的无线电波.由于车辆的运动,接收的无线电波频率与发出时不同.利用频率差f接收-f发出就能计算出车辆的速度.已知发出和接收的频率间关系为f接收=(1+)f发出,式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若f发出=2109 Hz,f接收-f发出=400 Hz,则被测车辆的速度大小为多少?,(2)从甲地向乙地发出频率为50 Hz 的声波,当波速为330 m/s时,刚好在甲、乙两地形成一列有若干个完整波形的波,当波速为340 m/s时,两地还是存在若干个完整波形,但完整波形的个数减少了两个,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6、解析】(1)根据题意有(1+)f发出-f发出=400 Hz,解得v车=30 m/s.(4分)(2)由=v/f可求得当波速为330 m/s时波长为=m=6.6 m.甲、乙两地的距离为此波长的整数倍,即d=n(n=1,2,3,4).当波速变为340 m/s时d=(n-2)(n=1,2,3,4),=m=6.8 m.由上述几式可解得d=448.8 m.(6分)答案:(1)30 m/s(2)448.8 m,6.(2010邯郸模拟)(12分)如图所示,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大小为0.6 m/s,P质点的横坐标x=0.96 m.从图中状态开始计时,求:(1)P点刚开始振动时,振动方向如何?(2)经过多
7、长时间,P点第一次到达波谷?(3)经过多长时间,P点第二次到达波峰?,【解析】(1)P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振动方向就是初始时x坐标为0.24 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因为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所以初始时x坐标为0.24 m处质点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P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也沿y轴负方向.(4分)(2)P点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就是初始时刻x坐标为0.18 m处的质点的振动状态传到P点所需要的时间,则t1=又x1=(0.96-0.18)m=0.78 m.所以t1=s=1.3 s.(4分),(3)P点第二次到达波峰的时间等于初始时x坐标为0.06 m处质点的振动状态传到P质点所需要的时间与一个周期的和,
8、则又x2=0.96 m-0.06 m=0.9 m,=0.24 m所以t2=s=1.9 s从P点的振动也可以发现,t2应为t1与1.5T的和,同样可得t2=1.9 s.(4分)答案:(1)沿y轴负方向(2)1.3 s(3)1.9 s,7.(2010潍坊模拟)(12分)已知在t1时刻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在t2时刻该波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t2-t1=0.02 s,求:(1)该波可能的传播速度.(2)若已知Tt2-t12T,且图中P质点在t1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向上,求可能的波速.(3)若0.01 sT0.02 s,且从t1时刻起,图中Q质点比R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求可能的波速.,【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块综合检测 模块 综合 检测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36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