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结构设计》PPT课件.ppt
《《梁板结构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板结构设计》PPT课件.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梁板结构设计,本章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整体式单向梁板结构的内力按弹性及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建立折算荷载、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等概念;掌握连续梁板截面设计特点及配筋构造要求。2.熟练掌握整体式双向梁板结构的内力按弹性及按极限平衡法的设计方法;掌握其配筋构造要求。3.掌握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的受力特点、内力计算及配筋构造要求。4.了解雨篷梁的设计计算方法,特别是对整体倾覆验算的要求。,梁板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楼盖(屋盖),1.1 概述,楼梯,雨篷,地下室底板,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楼盖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多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按施工方法分为,按预加应力情况分为,现浇
2、式楼盖装配式楼盖装配整体式楼盖,1.1.1 分类,单向板肋梁楼盖与双向板肋梁楼盖,单向板 在荷载作用下,只在一个方向弯曲或者主要 在一个方向弯曲的板。双向板 在荷载作用下,在两个方向弯曲,且不能忽 略任一方向弯曲的板。,按结构型式可分为,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 井式楼盖 无梁楼盖,由单向板组成的肋梁楼盖称为单向板肋梁楼盖。由双向板组成的肋梁楼盖称为双向板肋梁楼盖。,图1.1.3 四边简支板均布荷载 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当板带支承条件和板厚相同,两个方向板带分配的荷载q1,q2 为,若四边支承板的长边与短边跨度比l2/l1=3,按上述方法计算长向与短向板带所分配荷载的比值为q2/q1=1.2
3、3%,则q1/q98.78%,q2/q=1.22%。,整体式梁板结构中的四边支承板,结构分析可近似认为:l2/l13时,作用于板上荷载q主要由短向板带承受,长向板带分配的荷载很小,可忽略不计;l2/l13时,作用于板上荷载q虽仍然主要由短向板带承受,但长向板带分配的荷载虽小却不能忽略不计。,四边支承的板(或邻边支承或三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介于2和3之间时,宜按双向板计算;若按单向板设计时,沿长边方向应配置不少于短边方向25%的受力钢筋。当按沿短边方
4、向受力的单向板设计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两对边支承的板和单边嵌固的悬臂板,应按单向板计算;,规范规定: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井式楼盖:结构采用方形或近似方形的板格,两个方向的梁截面相同,不分主次梁。其特点是跨度较大,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多用于公共建筑的门厅或大厅。,无梁楼盖:不设梁,将板直接支撑在柱上。优点是增大建筑物的净高,多用于对空间利用率要求较高的冷库、藏书库等建筑物。,密肋楼盖扁梁楼盖现浇空心板无梁楼盖预应力空腹楼盖,新的楼盖结构体系有,扁梁楼盖:为了降低构件的高度,增加建筑物的净高或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将楼板的水平支承梁做成宽扁的形式。,现浇空心板无梁楼盖:
5、优点是减轻了结构自重,增加了建筑的净高,通风、电器、水道管道的布置也很方便。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密肋楼盖是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分单向密肋楼盖和双向密肋楼盖两种。密肋楼盖一般用于跨度大而且梁高受限制情况。,预应力空腹楼盖:此结构不仅可满足跨度18m左右的建筑需要,且使楼盖结构层高度相对降低。,(a)单向板肋梁楼盖,(b)双向板肋梁楼盖,(c)无梁楼盖,(d)井式楼盖,(f)扁梁楼盖,(e)密肋楼盖,现浇空心板无梁楼盖,预应力空腹楼盖,1.1.2 楼盖结构布置,荷载传力路径为板 梁 柱(墙)基础,首先从建筑效果和使用要求上考虑,1.根据房屋的平面尺寸和功能要求合理的布置;2.楼层的净高度
6、的要求;3.楼层顶棚的要求;4.有利于建筑的立面设计及门窗要求;5.提供改变使用功能的可能性和灵活性;6.考虑到其他专业工种的要求。,楼层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其次从结构原理上考虑,1.构件的形状和布置尽量规则和均匀;2.受力明确,传力直接;3.有利于整体结构的刚度均衡、稳定和构件受力协调;4.荷载分布均匀,要分散而不宜集中;5.结构自重要小;6.保证计算时楼面在自身平面内无限刚性假设的成立。,1.1.3 楼盖设计中的注意事项,(1)楼盖结构体系的选择(2)结构计算模型的确定 1)反映实际结构的主要受力特点前提下,尽可能的简单;2)确定计算模型后,则在后续的设计中,特别是在具体的构造处理和措施
7、中,实现计算模型中的相互受力关系。(3)梁板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 1)应根据承载力、刚度及裂缝控制等要求确定;2)规范规定的板最小厚度要求;3)梁要满足高宽比的要求;4)满足一定的高跨比要求;5)满足模数的要求,(4)楼盖结构的设计步骤 1)进行结构平面布置并初步确定板厚和主、次梁的截面尺寸;2)建立计算模型,画出板和主、次梁的计算简图;3)荷载分析计算;4)板和主、次梁内力分析计算;5)构件截面设计(截面承载力的计算,配筋及构造,对跨度大或荷载大或情况特殊的重要梁、板还需进行变形和裂缝宽度的验算);6)绘制施工图。,1.2 单向板肋梁楼盖,1.2.1 结构布置及梁板结构基本尺寸确定,图1.2.
8、1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1)在满足建筑物使用的前提下,柱网和梁格划分尽可能规整,结构布置越简单、整齐、统一,越能符合经济和美观的要求;(2)梁、板结构尽可能划分为等跨度,以便于设计和施工;(3)主梁跨度范围内次梁根数宜为偶数,以使主梁受力合理。,进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单向板、次梁和主梁的经济跨度为:单向板:(23)m 次 梁:(46)m 主 梁:(58)m,板截面的常规尺寸(mm),梁截面的常规尺寸(mm),1.2.2 结构的荷载及荷载计算单元,单向板:取1 m宽板带作为荷载计算单元;次梁:取宽度为次梁间距l1的负荷带作为荷载计算单元;主梁:次梁传给主梁的荷载面积为
9、l1l2;一般主梁自重及抹灰荷载较次梁传递的集中荷载小得多,故主梁结构自重及抹灰荷载也简化为集中荷载.,1.结构计算单元 板结构计算单元与板荷载计算单元相同,即取1m宽的矩形截面板带作为板结构计算单元;次梁结构通常取宽度为板标志跨度l1的T形截面带,作为次梁结构计算单元;主梁结构通常取宽度为次梁标志跨度l2的T形截面带,作为主梁结构计算单元。,1.2.3 结构的计算简图,2.结构支承条件与折算荷载,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和次梁,不管其支承条件如何,都可化为铰支的连续梁来进行计算。对于主梁,当它支承于砖柱上时,视为铰支;如果与钢筋混凝土柱现浇在一起,当梁的抗弯刚度与柱抗弯刚度之比大于34,将主梁视为
10、铰支于柱上的连续梁来计算,否则,按框架梁计算。,连续板,连续次梁,为了考虑次梁或主梁的抗扭刚度对内力的影响,采用增大恒载,减小活载的办法,即:,梁、板计算跨度,3.结构计算跨度,注:l0梁、板的计算宽度 ln梁、板的净跨度 lc支座中心线间距离 h板厚 a梁、板的端支承长度 b中间支座宽度,在混凝土工程结构设计中,通常取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作为计算跨度,这样做比较简便。,连续梁、板的计算跨度,(a)边跨,(b)中间跨,4.结构的计算跨数,实际跨数5跨时,按5跨计算;实际跨数 5跨时,按实际跨数考虑。,等跨或跨度差10%且各跨受荷相同的连续梁、板:,对于跨度、刚度、荷载及支承条件不同的多跨连续梁、
11、板,应按实际跨数进行结构分析。,1.2.4 结构最不利荷载组合1.结构控制截面 结构控制截面的确定取决结构截面的内力与抗力的比值MMu(M为结构截面的广义内力,Mu为结构截面的广义抗力,MMu比值可定义为单位抗力中的结构内力),截面的MMu比值最大者,即为结构的控制截面。在等截面的连续梁板结构中,若结构截面配筋相同,即结构的Mu相同,则结构截面内力最大者,即为结构的控制截面。由等截面多跨连续梁、板结构分析与设计可知:梁、板的各支座截面及各跨的跨中截面为结构的控制截面。,2.结构最不利荷载组合,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本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求某跨跨内最大负弯矩时,本跨不布置活荷载,
12、而在其左右邻跨布置,然后隔跨布置;,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或支座 左、右截面最大剪力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a:求1、3、5跨的+Mmax和2、4的Mmax;b:求2、4跨的+Mmax和1、3、5的Mmax;c:求B支座的Mmax和B支座左右截面Vmax;d:求C支座的Mmax和C支座左右截面Vmax;e:求D支座的Mmax和D支座左右截面Vmax;f:求E支座的Mmax和E支座左右截面Vmax。,对于等跨度、等截面和相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板,在整体结构中,边跨跨内截面最大正弯矩M1max,M5max为各跨跨内截面最大正弯矩之极值;边跨的第一内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绝
13、对值)MBmax,MEmax为各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绝对值)之极值;边跨的第一内支座截面最大剪力VB左max,VE右max为各支座截面最大剪力之极值。,连续梁、板结构按弹性理论的分析方法 1结构内力分析 对于等跨度、等截面和相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板,内力分析可利用结构力学表格进行,详见附录7。对于跨度相对差值小于10的不等跨连续梁、板,其内力也可近似按等跨度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采用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而计算跨内截面弯矩时,采用各自跨的计算跨度。,在均布及三角形荷载作用下:,在集中荷载作用下:,2.结构内力包络图,将同一结构在各种荷载的最不利组合作用下的内力图(弯矩图或
14、剪力图)叠画在同一张图上,其外包线所形成的图形称为内力包络图。它反映出各截面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力值,是设计时选择截面和布置钢筋的依据。,图1.2.6 五跨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包络图,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设计步骤,(1)平面布置(2)计算简图(3)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内力包络图)(4)截面设计(5)施工图,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存在的问题,(1)内力计算与截面设计不协调(2)浪费材料(3)支座钢筋过密,施工质量不易保证,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按弹性理论方法:截面间内力的分布规律是不变的;任一截面内力达到其内力设计值时,认为整个结构达 到其承载能力。实际上:截面间内力的分
15、布规律是变化的。任一截面内力达到其内力设计值时,只是该截面达到 其承载能力,出现了塑性铰。,1.2.5 连续梁、板结构按塑性理论的分析方法,在钢筋屈服截面,从钢筋屈服到达到极限承载力,截面在外弯矩增加很小的情况下产生很大转动,表现得犹如一个能够转动的铰,称为“塑性铰”。使塑性铰产生转动的弯矩Mu称为塑性弯矩。,1结构塑性铰,图1.2.8 结构出现塑性铰的部位(a)支座为混凝土梁、柱时;(b)支座为砖柱、墙体时,塑性铰与理想铰的区别 理想铰不能承受任何弯矩,而塑性铰则能承受一 定的弯矩(MyMMu);理想铰集中于一点,塑性铰则有一定的长度;理想铰在两个方向都可产生无限的转动,而塑性铰 则是有限转
16、动的单向铰,只能在弯矩作用方向做有限的转动。,2结构承载力极限状态,图1.2.9 结构承载力极限状态几何可变体系(a)静定结构;(b)超静定结构,对于超静定结构,只有结构出现若干个塑性铰,使结构局部或整体成为几何可变体系时,结构才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按塑性理论分析方法把极限状态的概念,从弹性理论的某一个截面的承载力极限状态扩展到整个结构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这就可充分挖掘和利用结构实际潜在的承载能力,因而可以使结构设计更加经济、合理。,对于超静定结构,当结构的某个截面出现塑性铰后,结构的内力分布发生了变化,经历了一个重新分布的过程,这个过程成为“塑性内力重分布”。,3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图1.2.
17、10 两跨连续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内力重分布(a)按弹性理论分析;(b)按塑性理论分析,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意义 内力计算方法与截面设计方法相协调;可以人为地调整截面的内力分布情况,更合适地布置钢筋;充分利用结构的承载力,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影响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因素(塑性铰是弹塑性材料超静定结构实现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关键)塑性铰的转动能力 斜截面承载能力 正常使用条件 截面要有合适的受压区高度;构件必须要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4.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限制条件,考虑内力重分布的适用范围下列情况不宜采用:(1)在使用阶段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开展控制较严的混凝土结构;(2)处于严重侵蚀性环境中
18、的混凝土结构;(3)直接承受动力和重复荷载的混凝土结构;(4)要求有较高承载力储备的混凝土结构;(5)配置延性较差的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超静定混凝土结构考虑塑 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我国行业标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 5193)主要推荐用弯矩调幅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和框架的内力。,极限平衡法塑性铰法变刚度法强迫转动法弯矩调幅法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5结构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一般分析方法,(1)弯矩调幅法,弯矩调幅法简称调幅法,它是在弹性弯矩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某些截面弯矩值。通常对那些弯矩绝对值较大的截面进行弯矩调整,然后按调整后的内力进行截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梁板结构设计 板结 设计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3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