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树之歌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2、树之歌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树之歌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树之歌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在观察、比较中,自主发现生字的共同特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了解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作用,初步学习形声字的识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在合作中通过据文找书、图文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能背诵课文第一,二句。会写“杨、枫、松、杉、桂”5个带有木字旁的生字。书写时能注意写好笔画有穿插的部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读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教学过程
2、谈话导入多媒体出示与树有关的成语,诗句。设计意图:当今全民重拾中华传统文化,而语文课就是最好的载体,孩子是最好的传承者。开课的成语、古诗就是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氛围。初读课文,识字学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指名读句子,同桌合作读句子并互相纠正。【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正音指导,随文识字学词,朗读练习等,让学生在初读环节真正做到读好书,识好字,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再读课文,了解树木特点:(1)这首歌介绍了哪些树木呢?用笔把它们的名字圈一圈,再借助拼音读一读(生圈画树名,并读树名)(圈找树名的过程,是学生认读、理解、提取信息的过程。圈画的痕迹就是学生在这一
3、学习活动中留下的思维痕迹。)(2)各种形式读词语三、发现规律,巧记生字。1.出示本课带有木字旁的生字“梧、桐、枫、松、柏、杉、桂、画”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发现1:都是木字旁的字。木字旁表示字义和树木有关系,这是形旁表意。发现2: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读音相同,如“桐、枫、杉”随机“乡”字源讲解。发现3: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读音相近。如“梧、柏、桦“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声调不同;“松”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韵母相同,声母不同。小结:这些字右半部分的读音和整个字的读音有的一样,有的相近。像这样形旁表示意思,声旁表示读音的字叫形声字。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记生字,很方便。运用形声字的规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树之歌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3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