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合成》PPT课件.ppt
《《核酸合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酸合成》PPT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七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DNA,DNA,RNA,蛋白质,性状,RNA,中心法则,复制,转录,反转录,RNA复制,翻译,一、半保留复制(掌握),据Watson,Crick推测。,子代DNA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1958年Meselson和Stahl用15N标记DNA试验证明,试验,用氮源为H415NCl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12代后 转入H4NCl培养基培养,定时分离DNA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第一节 DNA的复制,0代,1代,2代,对照,15N15N,14N14N,15N14N,二、复制起点、方式等概念(掌握),复制子,能独立进行复制的DNA片段。,复制起点,控制复制起始
2、的DNA片段。,复制方向,复制叉前移方向。,复制方式,从复制起点开始向一端复制,叫单向复制。,从复制起点开始向两端复制,叫双向复制。,两链同时复制,叫对称复制。,两链不同时(一前一后)复制,叫不对称复制。,复制叉,两链局部解开后形成的Y(丫)字状结构。,单向复制,复 制 眼,双向复制,复制叉,复制叉,复 制 眼,单链环状DNA主要采用滚环式复制,5,3,5,3,型,单向复制,i,双向复制,观察到的放射自显影图象,真核生物DNA的多起点双向复制,三、原核细胞DNA复制有关酶类(重点),(一)DNA聚合酶(Pol),(dNMP)n+dNTP,Mg2+,(dNMP)n+1+PPi,2、特点,(1)底
3、物是dNTP,(2)需模板。(单链DNA,方向35。),(3)需引物3-OH。,(4)新链合成方向是53。,1、反应,(5)产物与母DNA分子相同。,或者新合成的链与模板链互补。,OH,+,PPP,3、酶功能,多个功能,a 聚合功能,合成新链,b 35外切功能,校对,c 5 3外切功能,切除引物,4、大肠杆菌DNA聚合酶,聚合酶,结构基因 polA polB polC dinB umuC/D,亚基数 1 7 10,相对分子质量 103000 88000 830000,3外切功能,5外切功能,聚合速度(个 10001200 2400 1500060000,持续合成能力 3200 1500 500
4、000,功能 切引物、修复 修复 复制 SOS修复,(二)DNA连接酶,1、反应,=-=T4连接酶也可=,2、能量,原核 NAD 真核、噬菌体ATP,3、过程,连接酶ATP/NAD AMP-连接酶 PPi/NMP,AMP-连接酶 5AMP 5连接酶,3 AMP 5 AMP,4、功能,在复制、修复、重组中均起重要作用,(三)引物(合成)酶,合成引物,除底物是核苷三磷酸、不需引物外,同DNA聚合酶,与转录酶区别:在DNA单链上合成10核苷酸。,(四)解链酶(解螺旋酶、DnaB),破坏氢键,解开双螺旋。,(五)拓扑异构酶,切1 不需ATP 用于复制或转录 切2 需ATP 用于复制,(六)单链结合蛋白
5、,与单链结合,稳定单链区,四、复制过程(重点、难点),(一)起始,主要反应:,由DnaA识别起点并解开3个;,由DnaB(C助之)解链扩大单链区;,由拓扑异构酶消除超螺旋;,由单链结合蛋白稳定单链区;,形成复制叉,由引物酶在起点合成引物。,DnaA,SSB,SSB,(二)延伸,主要反应:,聚合酶在引物3端紧随复制叉连续合成前导链;,解链继续至适当位置,反向合成滞后链引物,聚合酶在引物3端反向合成冈崎片段,如此反复断续合成;,冈崎片段合成至前一个引物5端,由聚合酶切除引 物并填补。,由连接酶连接相邻的冈崎片段;,直至复制叉前移至终点(终止子)。,引物,前导链,适当位置,冈崎片段,适当位置,半不连
6、续合成,半保留复制,滞后链,引物,前导链,冈崎片段,聚合酶,聚合酶,连接酶,DnaB,拓扑酶,SSB,SSB,引物酶,(三)终止,主要反应:,两链解开,由聚合酶填补空缺;连接酶连接。,终止子上结合有相关蛋白质,阻止复制叉继续前移。,若是单向复制,则无终止子,转一圈即可。,聚合酶,连接酶,五、真核DNA复制特点(重点),链状DNA,1、起点多,2、双向复制,3、冈崎片段小,4、聚合速度慢,5、聚合酶不同,6、终止不明显,7、末端复制复杂,动物DNA聚合酶(P425表5),/M/,定位 核 核 线粒体 核 核,亚基数 4 1 2 2 1,外切活性 无 无 3 3 3,引物合成 有活性 无 无 无
7、无,持续能力 中 低 高 有PCNA时高 高,抑制剂 蚜肠霉素 双脱氧TTP 双脱氧TTP 蚜肠霉素 蚜肠霉素,功能 合成引物 修复 复制 复制 修复,细菌和真核复制酶比较(P426表6),组成 细菌 真核,复制酶 聚合酶 聚合酶,进行性因子 夹子 PCNA,定位因子 复合物 RF-C,引物合成酶 引物酶 聚合酶,去除引物 聚合酶 RNaseH1/MF-1,滞后链修复 聚合酶连接酶 聚合酶连接酶,解螺旋酶 DnaB T抗原,消除张力 拓扑异构酶 拓扑异构酶,单链结合 SSB RP-A,端粒,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特殊结构,由许多重复的短序列组成,富含GC对。,如四膜虫为TTGGG或GGGTTG;
8、,人为TTAGGG。,端粒酶,含有与端粒互补的RNA的逆转录酶。(RNA长约150个),作用:延长端粒,分布:生殖细胞和癌细胞,端粒功能,稳定末端结构,辅助末端复制,生物细胞DNA复制分子机制的基本特点,1、复制是半保留式的,2、复制起始于特定位置,真核有多个,3、复制可单向,可双向,4、新链延长方向为5 3,每次增加一个核苷酸,5、复制是半不连续的,6、需引物,后被切去,DNA损伤,一些理化生等因素引起的DNA一级结构改变。,理,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化,碱基类似物、碱基修饰剂、嵌入染料等,5-BrU,烷化剂、亚硝酸,吖啶,生,碱基错配、DNA重组、病毒整合等,DNA损伤修复 DNA损伤通过一
9、定作用复原或基本复原的过程。,突变 DNA损伤未能复原引起细胞遗传性状改变。,第二节 DNA损伤、修复与突变,一、修复(熟悉),(一)错配修复,定义,与GATC序列相关的针对错配核苷酸的切除修复。,过程,Muts二聚体找到错配点,Mutl 二聚体与之结合,,DNA在聚合体移动至GATC序列,使错配段成环,,MutH在GATC向5 端切开,切除错配链,由聚合酶填补,连接酶连接。,特点(与切除修复之异)与GATC序列有关 切除片段大 由聚合酶填补,Muts,Mutl,GATC,MutH(内切酶),核酸外切酶/,核酸外切酶/RecJ,(二)直接修复,定义,光复活酶利用可见光对紫外线引起的嘧啶二聚体的
10、修复过程。又叫光复活、光修复,过程,光复活酶找到嘧啶二聚体与之结合,,利用可见光能量使之解聚。,特点,需光照只能修复紫外线引起的嘧啶二聚体,(三)切除修复,定义,在多种酶作用下,将损伤部分切除,并以完整链为模板 重新合成的过程。,过程,内切酶在损伤端切一口,外切酶切除损伤段(或无此步),聚合酶补之(或边切边补),连解酶连之。,特点,需多种酶,且都是复制酶类;可修复各种损伤。,(四)重组修复,定义,DNA复制时,损伤段不复制形成空缺,复制完成后与完好链交换,完好链再修补的修复过程,过程,重组,修复。,特点,损伤并未除去,但被稀释。,5,(五)诱导修复,定义,由SOS反应诱导产生诱导酶对DNA损伤
11、的修复过程,过程,复制至损伤部位后,诱导产生诱导酶,无校对复制。,特点,复制后可能有差错。,易错修复、差错倾向修复。,其它称无差错倾向修复、避免差错的修复,前途有三 对 错 突变 死亡,SOS反应,引起DNA损伤的因素导致的细胞一系列复杂的诱导效应,,也叫应急反应,包括,诱导修复,修复成功,诱变效应,修复失败,细胞分裂抑制,防止产生无DNA的细胞,溶源性细胞释放原病毒,SOS反应意义,提高修复酶的合成速度,加强无差错修复能力;诱导新的修复酶,进行差错修复。结果提高细胞存活率。它是生物在不利环境中求得生存的一种基本功能。,二、突变(熟悉),DNA数目和一级结构变化引起的生物遗传性状改变。,涉及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酸合成 核酸 合成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3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