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六大工程》PPT课件.ppt
《《林业六大工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六大工程》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林业六大工程,组员:余未未 李万龙 程鹏力,(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退耕还林工程(三)三北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六)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我国投资最大的生态工程,主要解决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和其他地区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养生息和恢复发展的问题。应当提及一下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消耗量大的时期,保护现有的天然林地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某一地区,天然林的存在对于我们研究当地环境,保护地区基因库的完整,探究生态环境内部的发展
2、变化演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正因为我们对环境的理解不够,保护它们我们责无旁贷。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200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一、工程背景 1我国天然林资源概况 天然林资源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及保护 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有天然林16亿亩(1.07亿公顷),其 中有11亿亩(0.73亿公顷)天然林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和东北、内蒙古及海 南、新疆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些区域是我国生态地位最重要的地方,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我国天然林资源
3、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上战争、自然灾害、人为砍伐等因素的长期影响,我国逐渐成为一 个森林资源总量较少、天然林比例较低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百废待兴 的经济建设的需要,一批森工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采伐利用木材。由于对天然林 大量减少的危害重视不够,未能有效制止天然林的过量采伐。其结果是,天然林 面积急剧减少,质量下降,水源涵养能力、水土保持能力、生物多样性、非木质 林产品供应能力普遍下降,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削弱,林区群 众与全社会的生活差距越拉越大。,二、工程布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下同)共涉及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和东
4、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两大区域。1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天保工程 长江上游地区以三峡库区为界,包括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西藏 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黄河上中游地区以小浪底库区为界,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等7个省(自治区)。总共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程区土地总面积343670万亩(2.291亿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34316万 亩(0.895亿公顷)。,2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天保工程,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含大兴安岭)、海南、新疆共5个省(自治区)境内的86个国有重点森工企业、16个地方森工企业、23个县及12个县级林业 局(场)。
5、工程区林业用地面积51272万亩(3418.13万公顷),其中:有林地42122 万亩(2808.13万公顷)(其中天然林39077万亩2605.13万公顷),疏林灌木林地1780万亩(118.66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090万亩(139.33公顷),无林 地5159万亩(343.93万公顷),其它林地122万亩(8.13万公顷)。,三、工程措施,1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工程区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2对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在森林分类区划的基础上,大幅度调减木材采伐量。3大力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强化资源和林政管理,杜绝超限额采伐。4大力推行个体承包,落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5积极开发林下
6、资源。6加快工程区内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7妥善解决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等问题。8加快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四、工程进展及效益1.进展1.1工程投资情况。从1998年试点到2004年底,累计完成投资488.3亿元。1.2木材产量调减情况。2000年以来,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实际调减商品材产量1351.8万m;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已按计划调减到位,木材停伐和调减任务按年度计划完成。,1.3森林资源管护情况。截至2004年底,工程区9800多万hm森林得到了有效管护。1.4公益林建设情况。生态公益林建设按年
7、度计划完成。截至2004年底,生态公益林建设任务按计划完成 1.5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情况。截至2004年底,已有69.3万富余人员得到妥善分流安置 1.6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和政社性政策落实情况。实施工程近7年来,专项安排了职工养老保险及社会统筹经费61.15亿元。,1.7种苗、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支撑情况。工程区共建母树林6.8万hm,种子园6634万hm,采种基地10.2万hm,苗圃1.7万hm,配备苗圃喷灌设施6886套;森林防火基本建设得到改善,其中瞭望台1955个,道路58147km,隔离带87652km,设备313851套,车辆1926辆;建立技术示范林14459hm,技术推广
8、林23992hm,技术繁育苗圃638hm,其他科技项目林2033hm。2.效益2.1.生态效益。森林资源长期过量消耗得到了有效控制,森林资源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2.社会效益。增强了全社会保护天然林的意识,确保了林区社会稳定,工程建设带来的社会效益是空前的、巨大的。2.3.经济效益。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深入实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天然林保护与林区经济发展的路子,林区经营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五、存在问题,1、大部分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都走向了森工企业或林业事业单位,农民没有直接得到补偿和收益。2、管护基础不到位,条件差。没有相应的管护资金扶持。3、20%的地方配套资金
9、无法到位。4、功能地位模糊 天保工程未能及时明确自身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地位、自身应对气候变化的突出作用、对促进地区增长的作用等。,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林业建设上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工序最复杂、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这是调整国土利用结构、增加森林覆盖、治理泥沙危害的根本性措施。该工程于1999年首先在陕西、甘肃、四川3省试点,2000年3月推向长 江上游和黄河上中游地区,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01年3月该工程被正式列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2年退耕还林 工程全面启动。,一、工程背景,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
10、积36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5%;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已达 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造成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人们盲目毁林开荒。据全国土地资源调查材料,全国仅25 度以上的坡耕地就达9100多万亩(606.67万公顷),毁林开荒,虽然暂时增加 了一些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但在生态环境方面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长江、黄 河上中游地区因为毁林开荒,陡坡耕种,已使之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 区之一,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20多亿吨,其中2/3来自坡耕地。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导致江河湖库不断淤积,,使两大流域中下游地区水患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11、日益突出,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国家也 不得不年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防汛、抗旱和救济灾民。因此,实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促进长江、黄河流域等地区林业生产力及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全国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工程布局,工程实施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含大连市、吉林、黑龙江(含黑龙江农恳)、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897个县(市、区、旗)。工程区土地面积106.43亿
12、亩(7.10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3.91%。其中,农业用地14.48亿亩(0.97亿公顷),林业用地33.22亿亩(22.15亿公顷),牧业用地26.95亿亩(1.80亿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3.60%、31.21%和25.32%。区内总人口7.12亿人,其中农业人口5.53亿人,占总人口的77.64%。农民人均纯收入1945元。,三、工程措施,主要政策措施:国家无偿向退耕农户提供粮食、生活费补助。国家向退耕农户提供种苗造林补助费。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国家保护退耕还林者享有退耕地上的林木(草)所有权。退耕地还林后的承包经营权期限可以延长到70年。资金和粮食补助期满后,在不破坏整
13、体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退耕还林者可以依法对其所有的林木进行采伐。退耕还林所需前期工作和科技支撑等费用,国家按照退耕还林基本建设投资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由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根据工程情况在年度计划中安排。国家对退耕还林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四、工程进展及效益1、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步伐加快,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大大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退耕还林给农村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较长的过渡期,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机遇。3、保障和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退耕还林后,由于生态状况的改善、生产要素的转移和集中,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工程
14、区及中下游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保障和提高。4、较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5、促进了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思想意识的根本转变,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生态意识。,五、存在问题,1退耕政策的问题1.1退耕计划与实际存在脱节现象 植树造林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计划下达的早晚直接影响各项生产活动和退耕地的作业设计。1.2补助年限和标准急需调整 大多数农民对生态林补助期满后的政策走向极为关注,希望能够延长不住年限。1.3配套安排不合理 主要是生态林和经济林比例方面匹配不合理,,国家规定以县为单位的,生态林必需占到80%以上,但有些地区由于气候、位置、降雨量等因素的不同适宜种的树种也有所限制,国家应根据实际情
15、况调整比例。2政策执行方面问题2.1各利益群体追求目标不一致,存在一定差距 中央要生态效益、地方政府要经济发展、农民要生存这三者从在这一定的利益冲突。,2.2树种规划不科学 调查发现同一地区集中种植几种树(枣、杏、桃等),农民把他们按照经济林进行管理,其生态效益无法与真正的生态林相比,另一方面,这些树种产量低、品质差、运距长,多数是靠天吃饭,其经济效益无法与经济林相提并论。2.3生态林管护不到位 农民能够充分认识到经济林不管理就没有经济效益,但对生态,林没有充分认识,所以生态林没有相应的管理费用支撑,很多退耕成够就会半途而废。2.4基层林业单位任务重但经费不足2.5基层组织和农民对工程认识不到
16、位 调查显示,多数农民的心态都是“管成活,得补助”,并没有对工程的生态目标有具体的了解。,三北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涵盖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该工程的实施,主要解决三北地区的防沙治沙问题和其他区域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这是构筑覆盖全国的完整的森林生态体系、保护和扩大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历史性任务。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包括:,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平原绿化二期工程。工程涉及28个
17、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96个县,计划造林2267万公顷,管护森林7187万公顷。一、工程背景 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大力造林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二、工程目标,恢复和发展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为主,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任务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塬边、丘陵、黄土高原和河流两岸重点营造水土保持林;山区以水源涵养林为重点,加大飞播造林力度,切实全面加强封山(沙)育林,封育改造低效林,提高林地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业六大工程 林业 六大 工程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31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