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光学性能》PPT课件.ppt
《《材料的光学性能》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的光学性能》PPT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材料的光学性能,5.1 光传播的基本理论,一、光的波粒二象性,根据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可得出电磁波在介质中的速度,C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r为介质相对介电常数,r为介质的相对磁导率,且,0,0为真空介电常数、磁导率,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介质中的速度之比,n称为介质常数,这个介质常数决定了材料的光折射性质,称为介质的折射率,二、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光子是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是电磁辐射的载体。,光子还具有分立的动量:,5.2.光的折射、反射、吸收和散射特性折射率1)定义 光是具有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光的折射可理解为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降低而产生的(以真空中的光速为基础)。当光
2、从真空进入较致密的材料时,其速度是降低的。折射率定义为:光在真空和材料中的速度之比。即:n=v真空/v材料=c/v材料(5.1),6,2)绝对折射率与相对折射率(1)绝对折射率 材料相对于真空中的折射率称为绝对折射率。一般将真空中的折射率定为1。(2)相对折射率 材料相对于空气的折射率称为相对折射率:n=va/v材料(3)绝对折射率与相对折射率的关系 n=c/v材料 则 v材料=c/n 又空气的绝对折射率为:na=c/va,则va=c/na 因此,n=nan=1.00023 n,2,2两种材料间的相对折射率 如果光从材料1,通过界面传入材料2时,与界面法向所形成的入射角i1、折射角i2与两种材
3、料的折射率n1和n2现有下述关系:式中:v1及v2分别表示光在材料l及2中的传播速度,n21为材料2相对于材料l的相对折射率。3影响折射率的因素 1)构成材料元素的离子半径(1)折射率n与极化率的关系 由于光是一种电磁波,所以根据马克斯威尔电磁波理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应为:式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为介质的介电常数,为介质的导磁率。,3,(5.2),(5.3),根据(51)式和(53)式可得:由于在无机材料这样的电介质中,=1,l(5.5)(2)极化率与离子半径的关系 当光通过材料时,必然引起内部质点的极化(变形),在可见光范围内,这种变化表现为离子或核外电子云的变形,而且,随着光波电场的交
4、变,电子云也反复来回变形。如下图:,4,(5.4),当离子半径增大时,其增大,因而n也随之增大,2)材料的结构、晶型和晶态(1)均质介质 如非晶态(无定型体)和立方晶体材料,当光通过时,光速不因传播方向改变而变化,材料只有一个折射率。(2)非均匀介质 光进入非均质介质时,一般会产生双折射现象。双折射:当一束光通过一个介质时,分为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传播速度不等的两个波,它们分别构成两条折射光线的现象。常光折射率n0 上述两条折射光线中,平行于入射面的光线的折射率称为常光折射率。特性:不论入射光的入射角如何变化,n0始终为一常数,因而常光折射率严格服从折射定律。非常光折射率ne 与入射面垂直的光线
5、的折射率,称为非常光折射率。非常光折射率的特性:它不遵守折射定律,随入射光的方向而变化。,5,3)同质异构体 一般情况下,同质异构材料的高温晶型原子的密堆积程度低,因此折射率较低;低温晶型原子的密堆积程度高,因此折射率较高。以SiO2为例 石英晶体 常温下的石英晶体,n=1.55,数值最大;高温时的鳞石英,n=1.47;方石英,n=l.49。石英玻璃 常温下的石英玻璃,n=1.46,数值最小。至于普通钠钙硅酸盐玻璃,n=1.51,比石英的折射率小。提高玻璃折射率的有效措施是掺入铅和钡的氧化物。例如含Pb090(体积)的铅玻璃 n=2.1。4)外界因素 有内应力的透明材料,垂直于受拉主应力方向的
6、n大,平行于受拉主应力方向的n小。因此产生双折射。测定材料中内应力的大小,常采用测定双折射的光程差的大小。,6,反射率和透射率 1反射系数(反射率)当光投射到材料表面时一般产生反射、透过和吸收。这三种基本性质都与折射率有关。m(%)+A(%)+T(%)=100%1)反射系数的定义,10,设光的总能量流w为 W=W+W(5.8)W,W,W分别为单位时间通过位面积的入射光、反射光和折射光的能量流。则,反射系数为 m=W/W。或:m=被反射的光强度/入射光强度=L/I0,2)反射系数与折射率的关系 根据波动理论 WA2vS(5.9)式中,A为入射波的振幅,v为入射波的传播速度,S为界面面积。由于反射
7、波的传播速度及横截面积都与入射波相同,所以:A,A分别为反射波和入射波的振幅。把光波振动分为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和平行于入射面的振动,Fresnel推导出:,11,(5.10),(5.11),(5.12),自然光在各方向振动的机会均等,可以认为一半能量属于同入射面平行的振动,另一半属于同入射面垂直的振动,所以总的能量流之比为:当角度很小时,即垂直入射时:因为介质2对于介质l的相对折射率为:故:n21=i/r m 称为反射系数。,12,(5.13),(5.14),2透射系数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光在界面上的现象),W=W+W(5.15)(1m)称为透射系数。由(4.14)式可知,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
8、光在界面上的反射的多少取决于两种介质的相对折射率n21 3界面的反射损失(1)基本现象 如果介质l为空气,可以认为,n1=1,则n21=n2;如果n1和n2相差很大,那么界面反射损失就严重;如果n1=n2,则 m=0;根据,因此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反射损失。,13,(2)光线通过x块、2块玻璃板的透射 设一块折射率n=1.5的玻璃,光反射损失为m=0.04,透过部分为1m=0.96。如果透射光又从另一界面射入空气,即透过两个界面,此时透过部分为(1m)2=0.922。如果连续透过x块平板玻璃,则透过部分应为(1m)2x。减少反射损失的实例 由于陶瓷、玻璃等材料的折射率较空气的大,所以反
9、射损失严重。如果透镜系统由许多块玻璃组成,则反射损失更可观。为了减小这种界面损失,常常采用折射率和玻璃相近的胶将它们粘起来,这样,除了最外和最内的表面是玻璃和空气的相对折射率外,内部各界面都是玻璃和胶的较小的相对折射率,从而大大减小了界面的反射损失。增加反射损失的实例 为了调节玻璃的n,常在玻璃表面涂以一定厚度的和玻璃n不同的透明薄膜,使玻璃表面的m增加或减少。,14,5.3.3.光的吸收 一介质对光的吸收 1吸收的一般规律 1)光吸收的原因 光作为一种能量流,在穿过介质时,使介质的价电子受到光能而激发,在电子壳能态间跃迁,或使电子振动能转变为分子运动的能量,即材料将吸收光能转变为或热能放出;
10、介质中的价电子吸收光子能量而激发,当尚未退激而发出光子时,在运动中与其它分子碰撞,使电子的能量转变成分子的动能亦即热能。从而构成了光能的衰减。这就是光的吸收。2)朗伯特定律 设有一块厚度为x的平板材料,入射光的强度为I0,通过此材料后光强度为I。选取其中一薄层,并认为光通过此薄层的吸收损失 dI,它正比于在此处的光强度和薄层的厚度dx,即:,15,-dI=aIdx,(5.16)式表明,光强度随厚度的变化符合指数衰减规律。此式称为朗伯特定律。式中a为物质对光的吸收系数,其单位为cm-1。a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和光的波长。a越大材料越厚,光就被吸收得越多,因而透过后的光强度就越小。2光吸收与光波长的关
11、系 根据光的波长,可将光进行如下划分:射线X射线紫外光(10400nm)可见光(400760nm)红外光(760106nm)无线电波 1)可见光区(400760nm)如果材料对光谱内各波长的光吸收不等,有选择性,则由玻璃出来的光线必定改变了原来的光谱组成,就获得了有颜色的光。,16,(5.16),材料对光的吸收是基于原子中电子(主要是价电子)接受光能后,由代能级(E1)向高能级(E2)跃迁。当两个能级的能量差(E2-E1=h=Eg,h为普照朗克常数,v为频率)等于可见光的能量时,相应的波长的光就被吸收,从而呈现颜色。Eg越小,吸收的光的波长愈长,呈现的颜色愈深;反之,能级差Eg愈大,吸收光的波
12、长愈短,则呈现的颜色愈浅。例1,金属 金属对光能吸收很强烈。例2,玻璃,17,玻璃有良好的透光性,吸收系数很小(Eg大)。从图中可见,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区,金属和半导体的吸收系数都是很大的。,但是电介质材料,包括玻璃、陶瓷等无机材料的大部分在这个波谱区内都有良好的透 过性。也就是说吸收系数很小。,2)紫外区(10400nm)对于一般无色透明的材料(如玻璃)的紫外吸收现象比较特殊,不同于离子着色,并不出现吸收峰,而是一个连续的吸收区。透光区与吸收区之间有一条坡度很陡的分界线,通常称为吸收极限,小于吸收极限的波长完全吸收,大于吸收极限的波长则全部透过。这是因为波长愈短,光子能量越来越大。当光子能量
13、达到禁带宽度时,电子就会吸收光子能量从满带(基态)跃迁到导带(激发态),此时吸收系数将骤然增大。此紫外吸收端相应的波长可根据材料的禁带宽度Eg求得:(5.17)(5.18)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h=6.63l0-34Js。c为光速。从式中可见,禁带宽度(Eg)大的材料,紫外吸收端的波长比较小。,18,3)红外区(760106nm)一般认为在红外区的吸收是属于分子光谱。吸收主要是由于红外光(电磁波)的频率与材料中分子振子(或相当于分子大小的原子团)的本征频率相近或相同引起共振消耗能量所致。即在红外区的吸收峰是因为离子的弹性振动与光子辐射发生谐振消耗能量所致。要使谐振点的波长尽可能远离可见光区,即
14、吸收峰处的频率尽可能小(波长尽可能长),则需选择较小的材料热振频率。此频率与材料其它常数呈下列关系:(5.19)式中是与力有关的常数,由离子间结合力决定。Mc和Ma分别为阳离子和阴离子质量。,19,3、半导体材料中的光吸收,(1)激子吸收,在光跃迁过程中,被激发到导带中的电子和在价带中的空穴由于库仑相互作用,将形成一个束缚态,称为激子。导带的电子和价带的空穴分别处于由库仑引力相互约束的状态,在各自的原子周围自由地旋转。其轨道半径远远大于原子间隔。可以认为它们的结合是比较弱的。这样的激子也称为莫特-万尼尔激子。能产生激子的光吸收称为激子吸收。激子吸收的能量比从价带到导带的本征吸收边要小一些,不同
15、材料的激子结合能相差很大。,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电子和空穴只是局域在原子周围,所以被称为强束缚激子或弗伦克尔激子,(2)本征吸收,能量小于禁带宽度Eg的光子没有本征吸收;当光子能量达到Eg时,本征吸收开始,称为本征吸收边。,直接带隙半导体:电子跃迁只需要吸收能量,间接带隙半导体:电子的跃迁不只需要吸收能量,还要改变动量,材料的光散射 1散射的一般规律 光波遇到不均匀结构产生次级波,与主波方向不一致,使光偏离原来的方向从而引起散射,从而减弱光束强度。散射现象也是由于介质中密度的均匀性的破坏而引起的。由于散射,光在前进方向上的强度减弱了,对于相分布均匀的材料,其减弱的规律与吸收规律具有相同的形式:
16、(5.20)式中,I为在光前进方向上的剩余强度。S为散射系数其单位为cm-1,与散射(质点)的大小、数量以及散射质点与基体的相对折射率等因素有关。如果将吸收定律与散射规律的式子统一起来,则可得到:(5.21),20,2、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根据散射前后光子能量(或光波波长)变化与否,可以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两大类。,(1)弹性散射,散射前后,光的波长(或光子能量)不发生变化的散射称为弹性散射。根据经典力学的观点,这个过程被看成光子和散射中心的弹性碰撞。散射结果只是把光子弹射到不同的方向上去,并没有改变光子的能量。弹性散射的规律除了波长(或频率)不变外,散射光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可因散射中心
17、尺度的大小而具有不同的规律:,参量与散射中心尺度大小d有关。按与d的大小比较,弹性散射又可分为三种情况:,(一)廷德尔(Tyndall)散射,当散射中心的尺度d远大于光波的波长时,0,散射光强于入射光波长无关。如粉笔灰颗粒的尺寸对所有可见光波长均满足这一条件,所以,粉笔灰对白光中所有单色成分都有相同的散射能力,看起来是白色的。天上的白云,是由水蒸气凝成比较大的水滴所组成,线度也在此范围,所以散射光也呈白色,(二)米氏(Mie)散射,当散射中心尺度d与入射光波长相当时,在0-4之间,具体数值与散射中心尺度有关。这个尺度范围的粒子散射光性质比较复杂,如存在散射光强度随d/值得变化而波动和在空间分布
18、不均匀等问题。,(三)瑞利(Rayleidl)散射,当散射中心的线度d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时,=4,即散射光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Is=4)。这一关系称为瑞利散射定律。,按照瑞利,微小粒子(d)对长波的散射不如短波有效。,理解晴天早晨的太阳呈鲜红色而中午却变成白色:大气及尘埃对光谱上蓝紫色的散射比红橙色强,一天内不同时刻阳光到达观察者所通过的大气层厚度不同,阳光透过大气层越厚,蓝紫色成分损失越多,因此达到观察者的阳光中蓝紫色的比例就越少。,瑞利散射并非气体介质所特有。固体光学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形成的气泡、条纹、杂质颗粒、位错等都可成为散射中心,在许多情况下,当线度满足d的条件时,就可引起瑞利散
19、射。,(2)非弹性散射,除了瑞利散射外,用高灵敏度和高 分辨率的光谱仪器,可以发现散射光中还有其他光谱成分,它们在频率坐标上对称地分布在弹性散射光的低频和高频侧,强度比弹性散射弱得多。,布里渊散射线:瑞利散射线两侧的两条谱线,与瑞利线的频差一般在10-1-1cm-1。,拉曼散射线:距离瑞利散射线较远的谱线,与瑞利线的频差一般在1-104cm-1。,出现在瑞利线低频侧的散射线统称为斯托克斯(stokes)线,在瑞利线高频侧的散射线统称为反斯托克斯(anti-stokes)线。,拉曼散射:光通过材料时由于入射光与分子运动相互作用而引起的频率发生变化的散射,又称拉曼效应。,共振拉曼散射:当一个化合物
20、被入射光激发,激发线的频率处于该化合物的电子吸收谱带以内时,由于电子跃迁和分子振动的耦合,使某些拉曼谱线的强度陡然增加,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当一些分子被吸附到某些粗糙的金属,如金、银或铜的表面时,它们的拉曼谱线强度会得到极大的增强,5.4 材料的光发射,材料的发光性质与它们的能量结构紧密相关。固体的基本能量结构是能带。固体中常常通过人为的方法掺杂一些与基质不同的成分,以改善固体的发光性能。杂质离子具有分立的能级,它们常常出现在禁带中。固体发光的微观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1)对材料进行激励,即以各种方式输入能量,将固体中的电子的能量提高到一个非平衡态,称为“激发态”。(2)处于激发态的电子自发地
21、向低能态跃迁,同时发射光子。如果材料存在多个低能态,发光跃迁可以有多种渠道,那么材料就可能发射多种频率的光子。当然向下跃迁未必都发光,也可能存在把激发的能量转变为热能的无辐射跃迁过程,、激励方式,如前所述,当某种物质受到诸如光的照射、外加电场或电子束的轰击等激发后,只要该物质不会因此而发生化学变化,它总要回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多余的能量会通过光或热的形式释放出来。,历史上人们曾以发光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两个过程,把物质在受激发时的发光称为荧光,而把激发停止后的发光称为磷光。一般以持续时间10-8s为界,持续时间短于10-8s的发光称为荧光,持续时间长于10-8s的发光称为磷光
22、。现在除了习惯上还保留和沿用这两个名词外,已不再用荧光和磷光来区分发光过程,因为任何形式的发光都以余辉的形式来体现其衰减过程。,荧光:被激发的电子跳回价带时,同时发射光子磷光:含有杂质,并在能隙中建立施主能级,当激发的电子从导带跳回价带时,首先跳到施主能级并被捕获。在它跳回价带时,电子必须先从捕获陷阱内逸出,因此延迟了光子发射时间。,按被激发的方式分类:(1)光致发光:是用光激发发光体引起的发光现象(2)电致发光(场致发光):将电能直接转换成光能的现象。本征型电致发光,注入式电致发光(3)阴极射线致发光:发光物质在电子束的激发下产生的发光(4)x射线及高能粒子发光:在X射线、射线,粒子和粒子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的光学性能 材料 光学 性能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3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