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系统》PPT课件.ppt
《《有线电视系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线电视系统》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线电视系统,一、依据标准:1、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883-2012第7.3节、7.5节;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3、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竣工规范GY 5073;4、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221;5、民用建筑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设计规范 DB11/T804等。,有线电视系统,二、检测仪器:1、电视综合分析仪S7000;2、频谱分析仪DSA-8831Q;3、误码率场强仪DS2100Q;4、FLUK示波表FLUK-123;5、电能质量测量仪E8000;6、温湿度计FLUK971;7、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8、便携式二氧化碳检测
2、仪;9、便携式苯检测仪;10、便携式甲醛检测仪;11、交变磁强计;12、防静电电压表;FLUK接地电阻计;FLUK绝缘测试仪等。,有线电视系统,三、安装质量检验1、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安装比例:100%;DB11/883-2012第7.3.2条: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天线基座所用材质、结构和施工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组装材料、材质、结构和施工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天线对卫星指向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结合收视效果固定天线的最佳方位。竖杆拉线地锚必须与建筑物连接牢固,不得将拉线固定在屋面透气管、水管等建筑结构件上。安装时拉线强度、拉力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拉线拉力应均匀。
3、,有线电视系统,天线放大器应牢固安装在竖杆上,防水措施应有效。天线至前端的馈线应穿金属管保护安装,馈线长度不得大于2 0 m。天线馈电端与阻抗匹配器、馈线和天线放大器连接应牢固,防水措施应有效。天线防直击雷接闪装置的安装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 4章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收天线避雷针规格和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天线底座与建筑防雷接地装置焊接应牢靠,所有焊接处应涂以防锈漆;3)卫星馈线进楼之前,在接近进楼点处应安装接地可靠的卫星电视接收防雷避雷器,防雷避雷器规格和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有线电视系统,2、前端机房工程实施比例:100%;DB11/883-2012第7.3.3条:前端
4、机房工程实施应符合以下要求: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搬运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2 m;2)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正面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2 m;3)背对背布置的机柜背面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 m;4)机柜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 m,当需要在机柜侧面维修测试时,机柜与墙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2 m;5)成行排列的机柜,其长度超过6.0 m时,两端应设有出口通道;当两个出口通道之间的距离超过1 5 m 时,在两个出口通道之间还应增加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0 m,局部可为0.8 m。,有线电视系统,机房设备、部件和缆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部件的规格、数量和安
5、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控制台和机架的安装应竖直、平稳;3)机架内机盘、部件和控制台内设备安装应牢固,固定用的螺丝、垫片和弹簧垫片应按要求装齐,不得遗漏;4)设备、部件之间缆线连接应正确、整齐、可靠。机房室内和进出机房电缆敷设应做到横平竖直、无扭绞,不得使电缆盘结,转弯时应符合电缆转弯半径设计要求或本规范第1 3.3.2条附表1 3.3.2-1的规定,电缆引入机柜时应成捆绑扎固定。引入、引出机房的电缆,在入口处应加装防水罩。电缆向上引时,应在入口处做成滴水弯,其弯度不得小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电缆沿墙上下引时,应加设支撑架,将电缆绑扎固定在支撑架上,支撑架间距可根据电缆的数量确定,但不得大于
6、1.0 m。,有线电视系统,在有发送、接收光端机的机房中,端机上的光缆应留1 0 m的余缆,余缆应盘成圈并妥善放置。敷设后的电缆线应设置永久性标识,标识应清晰和耐久。机房设备和机架防雷接地应符合本规范第1 4章相关规定。卫星电视接收机房如与有线电视机房分立、机房设备、部件和缆线安装应符合上述的规定。,有线电视系统,3、光缆干线敷设比例:100%;DB11/883-2012第7.3.4条:光缆干线敷设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架空光缆的架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架设光缆的杆路路由、杆距、电杆埋深和吊线、拉线、挂钩规格以及光缆架设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用人力架设时,光缆布放
7、速度应均匀,架设时不允许光缆在地上拖拉、不得出现急弯、扭转、浪涌和打小圈等现象,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 5倍;3)线路熔接盒余缆应置放在电杆两侧,一侧余缆应用盘圈支架固定,另一侧余缆和线路熔接盒应用横担长支撑架固定;4)应合理选择熔接点的位置,严禁把熔接包置于变压器杆、转角杆和过街杆终端上;,有线电视系统,5)架空光缆在跨距内最低点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一般路段大于或等于6.0 m,过街及较大路口段大于或等于7.0 m,过铁路段大于或等于7.5 m;6)居民区跨楼架设光缆最低点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大于或等于4.5 m;7)与电力线同杆路由架设的光缆、吊挂电缆的钢绞线吊线与架设在上方的
8、电力线间距应不小于1.2 m;8)架设光缆的架空杆路路由通过电力变压器时,应加设电杆绕行通过,总图平面紧张的地方应采用“U”字通过法或支撑架通过法进行光缆敷设;9)架空光缆与树木等晃动物体接触部分应加装光缆护套管防护;1 0)架空光缆穿保护钢管引进建筑物或机房时,其保护钢管应有回水弯;1 1)光缆架设完毕,应在距光缆端头6 m 处做好光缆标识,标明光缆芯数及另一端的编号等,对于不能立即熔接或上架的光缆,光缆标识应做防水处理。,有线电视系统,管道光缆布放工程实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布放光缆的管道路由走向和布放光缆规格与数量、光缆布放占用管孔方位以及光缆布放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全程光缆占用管孔方位
9、应一致,不得错孔布放;2)管道光缆敷设时,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敷设应由人工逐个人孔牵引;预先作好接头的光缆,其接头部分不得在管道内穿行;3)光缆布放置于人孔井内的余量和布放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4)、在管孔内不得设置接头、管孔进出口处应进行严密封堵;5)光缆布放不得在人孔井中间直接穿过,光缆应布放在靠人孔壁侧的缆线托板上,光缆布放到位后,光缆及接头应在人孔井内缆线托板上固定;6)熔接盒应牢固吊挂安装在两支架中间的双股4.0 mm铁线上;7)光缆布放完毕,在人孔井内应逐根将电缆吊挂光缆标志牌,标志牌应置于人孔井内布缆的中部,标志牌标识文字应清晰、耐久。,有线电视系统,在桥上敷设光缆时,光缆在电
10、缆线槽内布放不宜过紧,在桥身伸缩接口处应做3个5个“S”弯,每处宜留有余量0.5 m。当穿越铁路桥面时,应加装金属管保护。,有线电视系统,4、同轴电缆分配网电缆敷设比例:10%;DB11/883-2012第7.3.5条:同轴电缆分配网电缆敷设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同轴电缆架空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架空杆路总图定位、杆高、杆距和同轴电缆规格、型号、敷设长度以及架设方式、电缆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同轴电缆架空敷设,应先将电缆吊线用夹板固定在电缆杆上,再用电缆挂钩把电缆卡挂在吊线上。挂钩的间距宜为0.5 m0.6 m。按设计要求每一杆档应留出余兜;3)采用牵引机或人工
11、牵引安装时,牵引速度应均匀、严禁发生浪涌扭转或打小圈现象。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 5倍;,有线电视系统,4)同轴电缆架空敷设电缆距地面的高度应为道路两侧大于或等于5.5 m、横跨道路大于或等于6.0 m、住宅小区内大于或等于4.5 m;5)同轴电缆同杆路架设与其他专业缆线的间距应为1 k V以上电力线不小于2.5 m、1 k V以下电力线不小于1.5 m、广播线不小于1.0 m、通信线路不小于0.6 m;6)同轴电缆与其他专业缆线交叉跨越时,吊线与电缆应分别加装专用保护套管,保护套管长度应大于跨越距离2.0 m,两套管之间应用绑线绑扎,绑扎间距应为0.5 m。,有线电视系统,同轴电缆管
12、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管道建造形式、规模和总图定位、埋深、长度以及同轴电缆规格、长度、占用管孔方位应符合设计要求;2)同轴电缆管道敷设宜采用机械与人工结合敷设法进行,先用牵引绳将做好的电缆头穿过输送管导入预装的塑料子管内,再用端头牵引机和置于中间人孔井内的辅助牵引机以及人工辅助牵引将电缆牵引到终端人孔井内。电缆在管道内被牵引安装时,牵引速度应均匀,严禁电缆损伤和发生浪涌扭转现象。在各人孔井内应留有余缆。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 5倍;3)电缆管道内布放完毕,在终端人孔井内应逐根将电缆吊挂电缆标志牌,标志牌标识文字应清晰、耐久。同轴电缆严禁直埋敷设。同轴电缆采用穿管敷设时,应先清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 系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3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