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特教讲座》PPT课件.ppt
《《暑期特教讲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期特教讲座》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行为矫正技术在特教领域中的应用,肥西师范学校,高孟霞,“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萨克雷英国,名人名言,一、行为矫正概述二、理论基础三、基本技术四、基本步骤,主要内容,一、行为矫正概述,(一)什么是行为?1、行为的含义*行为是外显的、可以观察的。*行为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的。*有机体内部的生理、心理变化会制约行为的发生。*行为的发展受学习、成熟的影响。综上所述,行为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有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所引起的内部生理和心理变化一种外显性反应,是人与环境两者互动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行为大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2、行为的特点外显性可塑性相对稳定性,3、行
2、为的分类,(1)正常行为(2)不正常行为(也称异常行为或问题行为)行为不足 行为过度 行为不适当,羊孩,行为过度(多动行为),过动儿 纪录片(星星的秘密)-视频-优酷视频-在线观看,龙悔特训营视频在线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 龙悔 戒网瘾 早恋 逃学厌学 行为矫正,我国学者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分类:1.特殊发育性障碍(1)排泄性障碍(遗尿等)(2)饮食性障碍(拒食等)(3)语言阅读性障碍(口吃等)(4)抽动症(5)睡眠障碍(夜惊等)2.儿童神经官能症(1)焦虑(2)强迫症(3)恐怖症(4)癔病3.行为和人格障碍(1)习惯性行为障碍(咬指甲)(2)与环境相关的行为障碍(逃学等)(3)人格障碍(孤僻
3、等)4.儿童期精神症(1)自闭症(2)儿童躁狂抑郁症(3)儿童精神分裂症,对儿童问题行为的认定应考虑以下因素:1、行为本身的特点(是否符合社会要求/维护个性统一?)2、社会文化背景3、年龄、性别特征4、行为出现的频率5、行为表现的严重程度6、行为持续的时间7、受认定人的主观期待、职业习惯不同的影响,(二)什么是行为矫正,行为矫正的含义 主要是依据学习原理处理问题行为,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矫治不良行为和增强良性行为)的一种客观而系统的有效方法。它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方法。2.行为矫正的特点深厚的理论基础客观的实验方法显著的实用价值主要应用领域:教育、心理卫生、医疗保健、机构和人事管理、社会公益事
4、业及社区管理等。,教练技术-家长纠正挑食行为-视频-优酷视频-在线观看,3.行为矫正的发展简史(1)巴普洛夫的基础性工作(2)华生琼斯等人的先驱性工作(3)沃尔普艾森克的开创性工作(4)斯金纳班杜拉等人的发展性工作,巴甫洛夫,桑代克,华生,斯金纳,二、理论基础及基本技术,学习理论:A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B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C 认知行为学习理论 D 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新的行为模式形成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意味着一种新的能力的获得。学习指在机体内部进行的通过训练使个体在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行为模式的潜在过程。,动物的学习行为_wanghaiping828_
5、新浪播客,(1)学习得来的新的行为模式不包含价值取向。(2)强化作用在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3)学习是一种由感知、记忆、语言、思维、注意等多种认知活动综合参与的复杂的活动过程。,“学习”的特点:,A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论-巴甫洛夫的实验及其理论核心,1、实验:给狗喂食*学习之前食物-分泌唾液 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刺激)(反应)铃声-不引起唾液分泌(无关刺激)*学习过程铃声-(无关刺激条件刺激)-分泌唾液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食物-(反应)(非条件刺激)强化作用*学习之后铃声-分泌唾液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反应),2、理论核心,经典条件反射的本质就是在条件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新的联结关系。其他特点:消
6、退 泛化 分化 两种信号系统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1、实验杠杆-按压杠杆-增强反应-食物(满足性结果)(无关刺激)减弱反应-电击(厌恶性结果)(条件刺激)2、理论核心 这种必须通过自己的某种活动(操作)才能获得食物(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要想有效改变个人行为,不仅考虑行为本身,更要设法改变行为所引发的结果。,B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论-斯金纳的”白鼠取食”实验及理论,两种条件反射的比较,同:都属于联结学习论(S-R)都需强化作用的支持异:(经)被动接受刺激/(操)主动操作(经)强化作用发生在反应之前/(操)强化作用产生于反应之后 注意:很多行为常常同时包含这两种反射活动。例如:
7、听到叫卖声-分泌唾液 听到叫卖声-买冰棒-吃冰棒的满足,联结学习论行为矫正技术,1.正强化原理 2.惩罚原理 3.负强化原理 4.消退原理 5.塑造原理 6.链锁原理 7.渐隐原理 8.代币制,下一张,1.正强化原理(1)基本含义 在一定的情境或刺激的作用下,某一行为发生后,立即有目的地给予行为者以正强化物,以使在以后相同或相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会提高。(2)正强化的三要素 情境或刺激:“白天灯亮着”行为或反应:“关灯”正强化物:“妈妈的夸奖”,正强化物的类型,(正强化物是指被个体所喜爱并能使个体行为反应加强的各种刺激物)A、按本质分:无条件强化物和条件强化物。B、按主体分:外在
8、的强化物和内在的强化物。C、按内容分:1.原级强化物:消费性、活动性、操作性、拥有性强化物。次级强化物:钱、代币、积分。社会性强化物:言语表扬、微笑等。,特殊儿童正强化物调查表,1、下列这些食品,你喜欢的有()(1)巧克力(2)牛肉干(3)果珍(4)其他你喜欢的食品()2、下面这些活动,你喜欢()(1)郊游(2)看电影(3)参加歌唱队(4)其他你喜欢的活动有()3、下面这些玩具和游戏,你喜欢()(1)变形金刚(2)玩具手枪(3)游戏机(4)其他你喜欢的有()4、如果下面这些物品归你所有,你喜欢()(1)钥匙链(2)笔记本(3)鲜花(4)其他你非常想拥有的东西有()5、下面是一些别人赞美和鼓励的
9、话及动作,你最喜欢()(1)说你真听话(2)说你聪明(3)抱抱你(4)其他你喜欢的话及动作有(),强化物的分配方式:1、连续性强化(训练初期适用)2、间歇性强化(训练中期适用)(1)定比例强化 例如:计件工资制(2)变比例强化 例如:买彩票(3)定时距强化 例如:工人每月5号领工资/期末考试(4)变时距强化,(3)有效运用的原则正确选择目标行为,合理确定终点行为。合理选用正强化物:因人、因情境而异 计划告知 提前剥夺 及时发放 每次量少 言语指导 类型多样。让受训练者逐渐脱离程序。不要在强化之后提出批评或要求。,教练技术-家长纠正捣乱行为-视频-优酷视频-在线观看,2.惩罚原理,惩罚应当是教育
10、,合理的惩罚制度是合法的,也是有必要的。-马卡连柯,(1)基本含义 惩罚是指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产生某一种行为后,及时给予行为者以负强化物或撤除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降低该行为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或刺激下的出现频率的行为矫正原理。,(2)惩罚的类型体罚(打手、电击、吃恶心药、闻难闻的气味)谴责隔离(要求:房间小、不放任何物品、设窗口、5分钟左右。),(3)误用惩罚的弊端 误用:嘲笑讽刺他人,无意中施行;滥用惩罚;谴责后没有其他负强化物跟上。误用的弊端:a.可引起不良情绪反应 b.易产生条件负强化物 c.容易使儿童模仿 d.容易导致使用者上瘾 e.只抑制旧行为,不建立新行为,(4)有效运用的原则实
11、施前应确定好目标行为尽量减少不良行为产生的诱因选择适当的负强化物和惩罚方式正确使用惩罚:及时、成人的态度保持一致、保持平和的态度惩罚应与替代行为的正强化相结合,3.负强化原理,(1)基本含义在某一刺激情境中,个体发出一种行为,结果可引起厌恶刺激(惩罚物)的移去或取消,则以后在相似情境下该行为的出现率会提高。包括两个阶段:不良行为出现良好行为未出现+厌恶刺激不良行为消除良好行为出现-厌恶刺激(2)负强化与惩罚的比较同:都运用负强化物异:实施目的(负强化:抑制不良行为并建立良好行为/惩罚:只降低不良行 为。)实施方式(激励向善,撤走负强化物/阻止恶行,给予负强化物)实施后果(愉快的/不愉快的),(
12、3)负强化与正强化及惩罚的比较,(4)负强化的基本过程:从逃避到防患(回避)一般来说,防患反应建立在逃避反应的基础之上,但由于人类具有第二信号系统,从而可以直接获得防患反应。如:学法而不必“以身试法”,就能做到守法。,4.消退,4.1 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一确定情境中,个体产生了以前被强化了的行为,如果该行为发生后并没有得到以往所能得到的强化,那么在以后相同或类似情境下的出现频率就会降低。4.2 影响消退有效性的因素4.2.1 消退和正强化的结合4.2.2 严格控制需要减少的不良行为的正强化物4.2.3 连续强化而维持的行为比间歇强化而维持的行为容易消退4.2.4 让不良行为得到应得的代价,可以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暑期特教讲座 暑期 特教 讲座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29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