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复习》PPT课件.ppt
《《无损检测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损检测复习》PPT课件.ppt(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三.无损检测技术概述,无损检测的定义: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以不损害被检验对象的使用性能为前提,应用多种物理原理和化学现象,对各种工程材料、零部件、结构件等进行有效地检验和测试,借以评价它们的连续性、完整性、安全可靠性及某些物理性能。主要内容有两点:1.是否有缺陷 2.提供组织分布、应力状态,2,无损检测的目的:定量掌握缺陷与强度的关系,评价构件的允许载荷、寿命或剩余寿命。检测结构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结构不完整性及缺陷情况,以便改进制造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及时发现故障,保证设备安全、高效、可靠地运行。,3,质量管理:对非连续或连续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提供实时质量控
2、制,如控制材料的冶金质量、加工工艺质量、组织状态、涂镀层的厚度以及缺陷的大小、方位与分布等等。在役检测:对装置或构件在运行过程中进行监测,或者在检修期间进行定期检测。质量鉴定:对制成品(材料或零部件)在进行组装或投入使用前,进行最终检验。,4,无损检测一般有三种含义:无损探伤NDI(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无损检测NDT(Nondestructive Testing)无损评价NDE(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NDI仅检测出缺陷(探伤);NDT以NDI检测结果为判定基础,对检测对象的使用可能性进行判定;此外还含有参数测试的意思;NDE掌握对象
3、的载荷、环境条件,对构件的完整性、可靠性及使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国内一般统称为NDT,国外NDE逐渐代替NDT。,第一章 超声波检测,1.1超声检测的基础知识 超声波的产生依赖于做高频机械振动的“声源”和传播机械振动的弹性介质,所以机械振动和波动是超声检测的物理基础。超声波是超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超声波是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与声波和次声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类同,区别在于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kHz。工业超声波检测常用的工作频率为:0.510MHz。,一、超声波的特点,超声波的方向性好:超声波具有像光波一样定向束射的特性。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对于大多数介质而言,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例
4、如在一些金属材料中,其穿透能力可达数米。超声波的能力高:超声检测的工作频率远高于声波的频率,超声波的能量远大于声波的能量。遇有界面时,超声波将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型的转换: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这些物理现象,经过巧妙的设计,使超声检测工作的灵活性、精确度得以大幅度提高。对人体无害。,二、超声波的分类,(一)描述超声波的基本物理量声速:单位时间内,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用符号“c”表示。频率:单位时间内,超声波在介质中任一给定点所通过完整波的个数称为频率,用符号“f”表示。波长:声波在传播时,同一波线上相邻两个相位相同的质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用符号“”表示。周期:声波向前传播一个波
5、长距离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周期,用符号“T”表示。角频率:角频率用符号“”表示。定义为=2f。上述各量之间的关系为:T=1/f=2/=/c,图 1-1 超声波的分类,二、超声波的分类,1)超声波的波型超声波的波型指的是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按波型可分为纵波、横波、表面波和板波等。(1)纵波。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的波叫纵波,用L表示(见图1-2)。介质质点在交变拉压应力的作用下,质点之间产生相应的伸缩变形,从而形成了纵波。纵波传播时,介质的质点疏密相间,所以纵波有时又称为压缩波或疏密波。能在任何介质中传播,气体、液体、固体。,(2)横波。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垂直
6、于波的传播方向的波叫横波,用S或T表示(见图1-3)。横波的形成是由于介质质点受到交变切应力作用时,产生了切变形变,所以横波又叫做切变波。液体和气体介质不能承受切应力,只有固体介质能够承受切应力,因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不能在液体和气体介质中传播。(3)表面波(瑞利波)。当超声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时,对于有限介质而言,有一种沿介质表面传播的波即表面波(见图1-4),受表面张力的作用。瑞利首先对这种波给予了理论上的说明,因此表面波又称为瑞利波,常用R表示。,(4)板波(兰姆波)。在板厚和波长相当的弹性薄板中传播的超声波叫板波(或兰姆波)。板波传播时声场遍及整个板的厚度。薄板两表面质点的振动为
7、纵波和横波的组合,质点振动的轨迹为一椭圆,在薄板的中间也有超声波传播(见图1-5)。板波按其传播方式又可分为对称型(S型)和非对称型(A型)两种,这是由质点相对于板的中间层作对称型还是非对称型运动来决定的。,2)超声波的波形超声波由声源向周围传播的过程可用波阵面进行描述。如图1-6所示,在无限大且各向同性的介质中,振动向各方向传播,用波线表示传播的方向;将同一时刻介质中振动相位相同的所有质点所连成的面称为波阵面;某一时刻振动传播到达的距声源最远的各点所连成的面称为波前。在各向同性介质中波线垂直于波阵面。在任何时刻,波前总是距声源最远的一个波阵面。波前只有一个,而波阵面可以有任意多个。,1.2
8、超声场及介质的声参量简介充满超声波的空间或介质中超声振动所波及的质点占据的范围叫超生场。一、描述超声场的物理量1.声压 p当介质中有超声波传播时,由于介质质点振动,使介质中压强交替变化。超声场中某一点在某一瞬时所具有的压强P1与没有超声波存在时同一点的静态压强P0之差称为该点的声压,用P表示,即,(1-2),对于平面余弦波,有:,(1-3),式中:为介质的密度;c为介质中的声速;为介质质点的振幅;为介质质点振动的角频率;为质点振动速度的幅值;t为时间;x为质点距声源的距离;为声压幅值。由上式可知:超声场中某一点的声压幅值Pm与角频率成正比,也就与频率成正比。由于超声波的频率很高,远大于声波的频
9、率,故超声波的声压一般也远大于声波的声压。,2.声阻抗 介质中某一点的声压幅值Pm与该处质点振动速度幅值Vm之比,称为声阻抗,常用Z表示,单位为g/(cm2s);kg/(cm2s)。在同一声压下,声阻抗Z愈大,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愈小。声阻抗表示超声场中介质对质点振动的阻碍作用。由式(1-3)得,(1-4),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声阻抗相差较大:Z气:Z液:Z金属=1:3000:8000,3.声强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声能,称为声强,用I表示,单位为W/cm2。对于平面纵波,其声强I为,(1-5),由式(1-5)可知,超声场中,声强与角频率平方成正比。由于超声波的频率很高,故超声波的声强很大,这
10、是超声波能用于探伤的重要依据。,4.分贝的概念实际探伤中,将声强I1与I2之比取对数的10倍得到二者相差的数量级,这时单位为分贝,用dB表示,即,(1-6),根据式(1-5),有,(1-7),式中:Pm1、Pm2分别为声强I1、I2对应的声压幅值。,对于线性良好的超声波探伤仪,示波屏上波高与声压成正比,即任意两波高H1、H2之比等于相应的声压Pm1、Pm2之比,即,(1-8),取自然对数ln,单位则为奈培。有:,二、介质的声参量1.声速声速表示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它与超声波的波型有关,但更依赖于传声介质自身的特性。因此,声速又是一个表征介质声学特性的参量。了解受检材料的声速,对于缺陷的定位
11、和定量分析都有重要的意义。声速又可分为相速度和群速度。相速度是指声波传播到介质的某一选定相位点时在传播方向上的声速。群速度是指传播声波的包络上具有某种特征(如幅值最大)的点上沿传播方向上的声速。群速度是波群的能量传播速度。,(1)纵波、横波和表面波的声速。纵波、横波和表面波的声速主要是由介质的弹性性质、密度和泊松比决定的,而与频率无关,即它们各自的相速度和群速度相同,因此一般说到它们的声速都是指相速度。不同材料声速值有较大的差异。在给定的材料中,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见p16 同一固体介质中,纵波声速c1大于横波声速cs,横波声速cs又大于瑞利波声速cr。对于钢材,c1 1.8cs,cs1.1c
12、r。(2)板波的声速。板波的声速与其他波型不同,其相速度随频率变化而变化。相速度随频率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被称为频散。,2.声衰减系数超声波的衰减指的是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声压或声能随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的现象。引起衰减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声束的扩散;二是由于材料中的晶粒或其他微小颗粒引起声波的散射;三是介质的吸收。在超声检测中,谈到超声波在材料中的衰减时,通常关心的是散射衰减和吸收衰减,而不包括扩散衰减。对于平面波来说,声压幅值衰减规律可用下式表示:,(1-9),图1-7 超声波垂直入射于平界面的反射与透射,通常将反射波声压Pr与入射波声压P0的比值称为声压反射率r,将透射波声压Pt和P0
13、的比值称为声压透射率t。可以证明,r和t的数学表达式为:,(1-11),(1-12),式中:Z1为第一种介质的声阻抗;Z2为第二种介质的声阻抗。,为了研究反射波和透射波的能量关系,引入声强反射率R和声强透射率T两个量。R为反射波声强(Ir)和入射波声强(I0)之比;T为透射波声强(It)和入射波声强(I0)之比。,(1-13),(1-14),声波垂直入射到平界面上时,声压和声强的分配比例仅与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阻抗有关。在垂直入射时,界面两侧的声波必须满足两个边界条件:1、一侧声压等于另一侧声压;2、两侧质点速度振幅相等,以保持波的连续性。,对于脉冲反射技术来说,还有一个有意义的量是声压往返透过率
14、,如图1-8所示。通常入射声压经过两种介质的界面透射到试件中后,均需经过相反的路径(假设在工件底面的反射为全反射)再次穿过界面到第一介质中才被探头所接收。两次穿透界面时透射率的大小,决定着接收信号的强弱。因此,将声压沿相反方向两次穿过界面时总的透射率称为声压往返透过率(tp),其数值等于两次穿透界面的透射率的乘积,由式(1-12)可得,(1-15),图1-8 声压往返透过率,图1-10 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平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和波型变换(a)纵波入射;(b)横波入射,1)反射 如图1-10(a)所示,当纵波以入射角L倾斜入射到异质界面上时,将会在介质1中于入射点法线的另一侧产生与法线成一定夹角rL
15、的反射纵波。反射波与入射点法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反射角。入射纵波与反射纵波之间的关系符合几何光学的反射定律,即L=rL。与光的反射不同的是,当介质1为固体时,界面上既产生反射纵波,同时又发生波型转换并产生反射横波,即反射后同时产生纵波与横波两种波型。这时,横波反射角rS与纵波入射角之间的关系与光学中的斯奈尔定律相同,为,(1-16),若入射声波为横波,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见图1-10(b),这时横波入射角S与横波反射角rS相等。介质1为固体时纵波反射角与横波入射角之间的关系为,(1-17),由于固体中纵波声速总是大于横波声速,因此,无论是纵波入射还是横波入射,均有。当介质1为液体或气体时,则入射波
16、和反射波只能为纵波。,2)折射当两种介质声速不同时,透射部分的声波会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称为折射。不论是纵波入射还是横波入射,只要介质2为固体,则介质2中除有与入射波相同波型的折射波外,均可因在界面发生波型转换而产生与入射波不同波型的折射波。这时,介质2中可能同时存在纵波与横波(见图1-10)。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符合斯奈尔定律。折射角相对于入射角的大小和折射波声速与入射波声速的比率有关。同时,由于纵波声速总是大于横波声速,因此纵波折射角L要大于横波折射角S。,3)临界角当第二种介质中的折射波型的声速比第一种介质中入射波型的声速大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时,存在一个临界入射角,在这个角度下
17、,折射角等于90。大于这一角度时,第二种介质中不再有相应波型的折射波。(1)第一临界角。当入射波为纵波,且cL2cL1时,使纵波折射角达到90的纵波入射角称为第一临界角,用符号表示。当纵波入射角大于第一临界角时,第二介质中不再有折射纵波。,(2)第二临界角。当入射波为纵波,第二介质为固体,且cS2cL1时,使横波折射角达到90的纵波入射角为第二临界角,用符号表示。通常在超声检测中,临界角主要应用于第二介质为固体,而第一介质为固体或液体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利用入射角在第一临界角和第二临界角之间的范围,在固体中产生一定角度范围内的纯横波,对试件进行检测。,(3)第三临界角。第三临界角是在固体介质
18、与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用横波作为入射波时产生的。使纵波反射角达到90时的横波入射角称为第三临界角,用表示。4)斜入射时的声压反射率和透射率斜入射时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声压关系较为复杂。但在超声检测中,关心的是斜入射的反射率和透射率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对脉冲反射法,更关心的是声压往返透过率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见P22,三、超声波入射到曲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1)平面波入射到曲界面上的反射平面波入射到曲界面上时的情况如图1-11所示。平面波束与曲面上各入射点的法线成不同的夹角:入射角为0的声线沿原方向返回,称为声轴;其余声线的反射角则随着距声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当曲面是球面时,反射线或其延长线汇聚于一个焦点上
19、;反射面为圆柱面时,反射线或其延长线汇聚于一条焦线上。此时,焦距F与曲面曲率半径r的关系为,(1-18),图1-11 平面波入射至曲面时的反射,三、超声波入射到曲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1)平面波入射到曲界面上的反射反射波波阵面的形状取决于曲界面的形状。(1)界面为球面时,具有焦点。反射波波阵面为球面,凹球面上的反射波好像从实焦点发出的球面波,凸球面上的反射波好像从虚焦点发出的球面波。(2)界面为柱面时,具有焦轴。反射波波阵面为柱面,凹柱面上的反射波好像从实焦轴发出的柱面波,凸柱面上的反射波好像从虚焦轴发出的柱面波。声速中心轴线上,反射波的声压分别为:球曲面:柱曲面:,2)平面波在曲面上的透射 平面
20、波入射到曲面上时,其透射波也将发生聚焦或发散,如图1-12所示。这时透射波的聚焦或发散不仅与曲面的凹凸有关,而且与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速有关。对于凹面,c1c2时发散;对于凸面,c1c2时聚焦,c1c2时发散。透射后的焦距F为,(1-19),图1-12 平面波在曲面上的透射,2)平面波在曲面上的透射 透射波波阵面的形状取决于曲界面的形状。如果曲面为球面时,则其波阵面为球面,透射波好像从焦点发出的球面波,同理,曲面为柱面时,透射波波阵面为柱面,透射波好像从焦轴发出的柱面波。声速中心轴线上,透射波的声压分别为:球曲面:柱曲面:t为声压透射率,2)超声波探头(1)超声波探头的作用。超声波探头用于实现声能
21、和电能的互相转换。它是利用压电晶体的正、逆压电效应进行换能的。探头是组成检测系统的最重要的组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超声检测的效果。(2)常用超声波探头的类型。超声波检测中由于被探测工件的形状和材质、探测的目的、探测的条件不同,因而要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探头。其中最常用的是接触式纵波直探头、接触式横波斜探头、双晶探头、水浸探头与聚焦探头等。一般横波斜探头的晶片为方形,纵波直探头的晶片为圆形,而聚焦声源的圆形晶片为声透镜。所以声场就有圆盘源声场、聚焦声源声场和斜探头发射的横波声场。图1-21为一组探头的图片。,1)穿透法穿透法通常采用两个探头,分别放置在试件两侧,一个将脉冲波发射到试件中,另一个接
22、收穿透试件后的脉冲信号,依据脉冲波穿透试件后幅值的变化来判断内部缺陷的情况(见图1-22)。,2)脉冲反射法脉冲反射法是由超声波探头发射脉冲波到试件内部,通过观察来自内部缺陷或试件底面的反射波的情况来对试件进行检测的方法。图1-23 显示了接触法单探头直射声束脉冲反射法的基本原理。,第二章 射线检测,2.1 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一、射线的种类和频谱在射线检测中应用的射线主要是X射线、射线和中子射线。X射线和射线属于电磁辐射,而中子射线是中子束流。1)X射线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是射线检测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射线,波长范围约为0.0006100 nm(见图2-1)。在X射线检测中常用的波长范围为0
23、.0010.1 nm。X射线的频率范围约为310951014 MHz。,图2-1 射线的波长分布,二、X射线的产生X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还短的电磁波,它具有光的特性,例如具有反射、折射、干涉、衍射、散射和偏振等现象。它能使一些结晶物体发生荧光、气体电离和胶片感光。X射线通常是将高速运动的电子作用到金属靶(一般是重金属)上而产生的,见教材p47。图2-2是在35 kV的电压下操作时,钨靶与钼靶产生的典型的X射线谱。钨靶发射的是连续光谱,而钼靶除发射连续光谱之外还叠加了两条特征光谱,称为标识X射线,即K线和K线。若要得到钨的K线和K线,则电压必须加到70 kV以上。,(2)连续X射线的波长在长波
24、方向,理论上可以扩展到=;而在短波方向,实验证明具有最短波长min(见图2-2),且有,(2-1),式中:U为X射线管的管电压,单位为kV。,四、射线通过物质的衰减定律1)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过程: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的产生。这三种过程的共同点是都产生电子,然后电离或激发物质中的其他原子;此外,还有少量的汤姆森效应。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随射线能量的增加而减少,电子对的产生则随射线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四种效应的共同结果是使射线在透过物质时能量产生衰减。,(1)光电效应。在普朗克概念中每束射线都具有能量为E=hv的光子。光子运动时保持着它的全部动能。光子能够撞击
25、物质中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若撞击时光子释放出全部能量,并将原子电离,则称为光电效应(见图2-4)。光子的一部分能量把电子从原子中逐出去,剩余的能量则作为电子的动能被带走,于是该电子可能又在物质中引起新的电离。当光子的能量低于1 MeV时,光电效应是极为重要的过程。另外,光电效应更容易在原子序数高的物质中产生,如在铅(Z82)中产生光电效应的程度比在铜(Z=29)中大得多。,图2-4 光电效应,(2)康普顿效应。在康普顿效应(见图2-5)中,一个光子撞击一个电子时只释放出它的一部分能量,结果光子的能量减弱并在和射线初始方向成角的方向上散射,而电子则在和初始方向成角的方向上散射。这一过程同样服从能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损检测复习 无损 检测 复习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24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