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幻灯片》PPT课件.ppt
《《方案的幻灯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案的幻灯片》PPT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414”试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宝鸡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封涌涛 2007-9-15,第一章“3414”试验方案,1.1“3414”方案简介“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3414”分完全实施方案和部分实施方案2种。,1.2“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中的“3”指肥效试验有3个因素、“4”指4个水平、“14”即14个处理。3个因素通常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3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表1“3414”试验方案处理,举例
2、、冬小麦亩施肥水平(纯养分):N1、N 2、N 3 分别为 6.0 公斤、12.0 公斤、18.0 公斤;P 1、P 2、P 3 分别为 P 2 O 5 5 公斤、10 公斤、15 公斤;K 1、K 2、K 3 分别为 K 2 O 3 公斤、6 公斤、9 公斤。,1.3“3414”的部分实施方案 该方案除了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以外,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1.3.1 氮磷二元二次肥料试验设计 例如:进行氮、磷二元肥料效应函数拟合时,可选用处理2 7、11、12,可求得在以K2水平为基础的氮、磷二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具体处理及其与
3、“3414”方案处理编号对照见表 2)。,表 2 氮磷二元二次肥料试验设计与对应的“3414”方案部分处理,1.3.2 氮一元肥料效应试验设计 选用处理2、3、6、11可求得在P2K2水平为基础的氮肥效应函数。1.3.3 磷一元肥料效应试验设计 选用处理4、5、6、7可求得在N2K 2水平为基础的磷肥效应函数。,1.3.4 钾一元肥料效应试验设计 选用处理6、8、9、10可求得在N2P2水平为基础的钾肥效应函数。,1.3.5 常规 5 处理试验设计 在施肥试验中,为了取得土壤养分供应量、作物吸收养分量、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等参数,把试验设计为 5 个处理:无肥区(CK)、无氮区(PK)、无磷区(N
4、K)、无钾区(NP)和氮磷钾区(NPK)。这 5 个处理分别是“3414”完全实施方案中的处理 1、2、4、8 和 6。(具体处理与“3414”处理对照见表 3)。,表 3 常规 5 处理与“3414”方案处理编号对应表,1.4 3414试验设计方案具有以下优越性A 试验结果能比较真实的反映田间情况,反映土壤、作物、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B 覆盖作物全部用肥水平,信息量较大。C 能够反映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影响。D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数学模型。3414 与311-B方案比较,3414方案更具一些优越性,主要表现于:试验处理方便,计产时比较直观,进行统计分析时偏差小。,1.5 3414试验方案设计时需
5、注意的几个问题,1.2水平的合理确定:影响3水平的确定,而3水平必须比当地同类土壤、同类作物的最大施肥量要大,否则容易形成方程的外推;2.表格中的N指单质N,P指P2O5,K指K2O;,3.现在化验室按照农业部的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给的报告中,速效养分(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全量养分均为单质物(N、P、K)的含量。所以,必须注意换算。N=N P2.29=P2O5 K1.2=K2O4.如果应用往年的肥效试验函数,必须注意 同类土壤、同类作物 肥效试验函数要通过数理检验,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第二章“3414”试验方案的实施,2.1试验实施2.1.1试验地选择试验地应选择平坦、整齐、肥力均匀,具
6、有代表性的不同肥力水平的、足够大的地块;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试验地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等特殊地块。,2.1.2试验作物品种选择田间试验应选择当地主栽作物品种或拟推广品种。2.1.3 肥料品种选择“3414”试验用肥为单质肥料,同一试验中必须施用同一种氮、磷、钾肥料品种,并严格按照养分标准含量折算。,2.1.4 试验准备整地、设置保护行、试验地区划;小区应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试验前多点采集土壤混合样品;依测试项目不同,分别制备新鲜或风干土样。,2.1.5 试验重复与小区排列 为保证试验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田间试验一般设34个重复(或区组)。采用随
7、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相对一致,区组间允许有差异。同一生长季、同一作物、同类试验在10个以上时可采用多点无重复设计。,小区面积: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作物小区面积一般为2050米2,密植作物可小些,中耕作物可大些;设施蔬菜作物一般为2030米2,至少5行以上。小区宽度:密植作物不小于3米,中耕作物不小于4米。多年生果树类选择土壤肥力差异小的地块和树龄相同、株形和产量相对一致的成年果树进行试验,每个处理不少于4株。,2.1.6 试验田的播种,对于3414肥效试验的播种原则是:14个小区的播种量要力争一致。尤其对玉米、辣椒等大株作物14个小区的播种量要严格一致,否则,对肥效试验的统计和分
8、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大田的实际播种中,可以在播前按亩播种量折算出每个小区的播量,提前称取、量取每个小区的用种量。,2.1.7 施肥方式 旱地冬小麦:氮、磷、钾化肥作底肥一次施入。水地冬小麦:磷、钾化肥底肥一次施入,氮肥 2/3 作底肥,1/3 作追肥(起身-拔节期)。,试验记载 参照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T4972002)执行,收获期采集植株样品、进行考种和经济产量测试。必要时进行植株分析。每个县每种作物应按高、中、低肥力分别各取不少于1组3414试验所有处理的样品用于分析化验。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结果汇总表见附件1。,试验地基本情况,包括:地址信息:省、县、乡、村、邮编、地块
9、、农户姓名;位置信息:经度、纬度、海拔;土壤分类信息: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土壤信息:土壤质地(砂土、壤土、粘土)、土层厚度(60cm、30-60cm、30cm)和土壤障碍因素(易旱、易涝、盐害、碱害)。,试验地土壤养分测试:播前基础土样测试项目:有机质、全氮、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pH 值和中微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钙、镁、硫)测定等。测试方法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修订稿)进行。,试验气象因素:多年平均及当年气温、降水、日照和湿度等气候数据。填写当地习惯施肥表,调查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等肥料种类和价格。生产管理信息:浇水、中耕等。,第三章“3414”试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
10、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3.1“3414”试验中第二个水平的确定 第二个水平(最佳施肥量、相对合理施肥量),肥料增产效应的阶段性,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当作物严重缺乏某种养分时,增施该养分的增产量,起初往往是递增,但超过一定限度后,增施单位剂量养分的增产量便开始递减,当其递减为零时,作物产量达到最大值,此时,再继续增加肥料,则将导致减产。,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总产量,C 转向点,边际产量,平均增产量,Y产量,施肥量 X,Yo,0,1、在土壤供肥水平低的情况下,增施单位剂量肥料的增产量(即边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增,直至转向点(C)时为止。2、超过转向点后,增施单位剂量肥料的增产量随施
11、肥量的增加而递减,因而总产量按报酬递减率增加,直达到最高产量为止。,3、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作物有一最高产量,超过最高产量后,继续增加肥料,则总产量随施肥的增加而递减,出现负效应,但是总产量的递减率可能小于到达最高产量的递增率。4、无限量的增施肥料,可能使产量下降为零。根据以上特点,可将肥料增产效应划分成三个阶段,即由三个最高点反映了曲线三阶段。,第一阶段:从起点始至平均产量(指总产量除以施肥量所得商值)达最高点时为止。,在此阶段内,边际产量(指增减单位剂量肥料所引起的总产量增减额)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增至转向点(C点)达到最大值,超过转向点则开始递减,但仍然大于平均产量,因而平均产量随施肥量的增
12、加而递增,至最高点时为止,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在此阶段内,平均产量不断提高直至此阶段的终点时达到最大值。,第二阶段:自平均产量的最高点到最高产量的最高点,在此阶段内,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但边际产量的递减率较大,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总产量指投入一定数量的肥料所获得的总收入(产量)依报酬递减率增加,直至边际产量等于零,即总产量达到最高点时为止。(合理的施肥区域),第三阶段:超过总产量最高点即进入第三阶段,此阶段的边际产量为负值,因而总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出现负效应。,3.1.2 经济最佳施肥量的确定,经济最佳施肥量:dy/dx pxpy 当dy/dx等于肥料与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方案的幻灯片 方案 幻灯片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2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