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检查法》PPT课件.ppt
《《斜视检查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视检查法》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斜视的检查与操作,病史,眼位偏斜:双眼视轴呈分离状态。部分病人有时正位,注意力不集中时眼斜或凝视时斜 复视与视混淆:发生眼位偏斜,两眼的视网膜对应关系发生变化,健眼黄斑与斜眼黄斑外的视网膜成分对应。外界同一物像落在双眼视网膜的非对应点上,被视中枢感知为两个物像复视 外界不同物像落在双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视中枢来不及处理这种变化,感知为两个不同物像重叠在一起的影像视混淆,斜视的一般检查,假性眼位偏斜 假性内斜视:内眦赘皮、鼻根宽阔、负Kappa 角、黄斑异位、瞳孔间距小于55mm。假性外斜视:眼间距过宽、正Kappa角、黄斑异位、瞳孔间距大于70mm。假性上斜视:面部不对称、下睑退缩、眼眶肿物、
2、黄斑异位。,异常Kappa角,Kappa角的意义:是视轴(连结注视的结点与黄斑的线)和瞳孔轴(通过瞳孔中心垂直于角膜的线)的夹角。临床上根据瞳孔中心来测定。50以内为生理性。,正Kappa角假性外斜,负Kappa角假性内斜,斜视的定性诊断,1.角膜映光法 对于间歇性内斜视需改注视调节视标诱出 对于间歇性外斜视需嘱患者看5mm以外的远距离目标诱出2.交替遮盖试验3.单眼遮盖与不遮盖试验 鉴别隐斜与间歇斜视,结果判断,隐斜:挡板撤离,迅速回正位显斜:挡板撤离,停留、缓慢归位共同性?二眼相同显斜OR不同斜视眼:挡板撤离,该眼停留在斜位,另一眼仍注视注视眼:挡板撤离,迅速回正位,另一眼滑向斜位,Mad
3、dox杆法,检查目的:自觉斜视度的定量检查,具备双眼单视功能结果判断:水平放置马氏杆出现竖向光线,可判断水平斜度;垂直放置出现横向光线,可判断垂直斜度,斜视的定量检查1.角膜映光法2.三棱镜加角膜映光法(Krimsky test),150 300 450,三棱镜加遮盖试验方法:将三棱镜置于注视眼前,用遮盖板交替遮盖,打破双眼融合,增减棱镜度数至眼位不动。目的:为他觉的斜视度定量检查。向上250及向下250注视的斜角,条件:双眼单视,三棱镜加Maddox杆法,R/L,内(隐)斜视,外(隐)斜视,下(隐)斜视,上(隐)斜视,眼球运动状态检查,一、单眼运动1.内转:瞳孔内缘达上下泪小点连线。2.外转
4、:角膜外缘达外眦角。3.上转:角膜下缘达内外眦连线。4.下转:角膜上缘达内外眦连线。,二、双眼运动检查双眼同向运动:6个方位,协调一致双眼异向运动:集合运动,双眼内直肌进行辐辏运动 分散运动,双眼外直肌进行分散运动 双眼内旋,双眼外旋集合近点:双眼注视33mm处光源,光点渐向鼻根部移 近,当一眼偏向外方,光源-鼻根 距离 正常值:6-8cm,10cm者 集合不足,A.V运动,检查目的:通过大角度上下运动,可考虑同名肌功能的状况。检查方法:检查时上下转可超过25 o运动,此时可发现上下不同的斜度差距。结果判断:当双上直肌不足或双下斜肌过强时,可出现“V”症,当双下直肌不足或双上斜肌过强时,可出现
5、“A”症。,同视机法,右 左,客观角:交替熄灭一眼的注视画片,至眼球不动,主观斜视角重合点,D)光线近乎平行状态,故应为视远的斜视角,但病人的心理作用,常常有调节的存在,同视机诊断眼位检查,检查目的:判断麻痹肌、过强肌;斜视度定性、定量检查方法:在第一眼位及各个诊断眼位上斜度变化,将水平、垂直、旋转斜度清楚显示出来,Hess屏检查,检查目的:眼球运动功能状态的定性、定量检查检查方法:利用红绿互补的原理,患者戴一红绿眼镜注视眼前棋盘格状黑色幕布,黑色幕布中央每距15 o设红色注视目标,共9个结点,代表九个诊断眼位方向,结果判断:在图形上较原标 志向内收,表示肌肉功能 不足,向外扩张,功能亢进 整
6、个图形面积缩小表示麻痹眼,结果判断:眼位偏斜度数最大的方位即为麻痹肌所在处,或为眼球运动受限明显处。水平肌的功能状态可在左右注视位上表现出来,垂直度或旋转度可在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位置上表现出来,旋转斜度的定量检查,双马氏杆检查检查目的:主要用于旋转斜度的定量检查检查方法:将个马氏杆同方向放在试镜架上并置于二眼前,注视灯光目标 结果判断:若垂直放置双马氏杆,二眼显示水平光线条如一眼鼻侧线高、颞侧线低时为内旋,反之为外旋,5.双Maddox杆试验测量旋转偏斜,外旋,内,Bagolini线状镜,检查目的:线状镜可检查视网膜对应情况,可利用线状镜某些特性做旋转斜度的定性检查检查方法:在暗室中,眼前
7、放置线状镜分别注视灯光,并观察光线条的角度变化,结果判断,内旋斜视:上下对顶角可变为锐角,水平对顶角为钝角外旋斜视:上下对顶角可变为钝角,水平对顶角为锐角,眼底照相检查,正常黄斑中心窝位于视盘颞侧缘外2.5PD视盘下1/3处,向下移位过多说明有外旋,向上移位则说明有内旋,歪头试验(Bieschowsky test)原理:当头位倾斜时,正常人会出现姿势反射,使两眼的垂直轴始终保持垂直地面主要用于鉴别上斜肌麻痹和另一眼的上直肌麻痹,若右眼上斜肌麻痹:当头向右肩倾,使之内旋的肌肉为右眼上斜肌,它同时有下转作用,而右眼的上直肌正常,与上斜肌的下转力量平衡,若右眼上斜肌麻痹,则其下转作用不足以对抗右眼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斜视检查法 斜视 检查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20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