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修改》PPT课件.ppt
《《文言虚词修改》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修改》PPT课件.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千金求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注】君人:人君,国君。涓人:国君的近侍。,答案1.派遣通“返”,回来从事,做,引申为“买”一周年2要得到人才,首先是重视人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4年巴西世界杯小组赛,球星苏亚雷斯凭借精湛的射门技术,不仅把乌拉圭队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更是让强大的英格兰队黯然神伤。但是,否极
2、泰来,苏亚雷斯因为在意大利与乌拉圭的比赛中咬人事件被国际足联禁赛9场,并且四个月内禁止参加一切与足球有关的活动。苏亚雷斯的咬人之举,成为球迷、媒体诟病的对象。A精湛 B黯然神伤 C否极泰来 D诟病答案:C。否极泰来: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咬文嚼字及时指出春晚文字错误,能少让其对观众产生误导,这不光是对全国观众负责,更是对春晚负责。B广东是开放的热土,保护粤语,要遵循广东的文化精神,要顺其自然,不能“硬”保护,不能随意增强学习、使用粤语的范围。C当前正值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疫情还将持续一段时期,市卫计部门要求各区加强宣传和指导,防止
3、手足口病不再大范围复发。D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并日渐成为主流话语之一,成为2013年度的全民流行语。,D,语序不当,应为“这不光是对春晚负责,更是对全国观众负责”,搭配不当,“增强”应为“扩大”,不合逻辑,应为“防止手足口病大范围复发”,惠山寺与施子羽话别明华察看山不觉暝,月出禅林幽。夜静见空色,身闲忘去留。疏钟隔云度,残叶映泉流。此地欲为别,诸天生暮愁。(1)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话别场景?(4分),(1)诗人与友人依依话别,不知不觉山色朦胧,月出幽林,宁静的夜晚却只见空色,诗人几乎忘记了去留,惜别之情在这“不觉”与“忘”中更深一层。,(2)颈联描写景物的
4、角度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颈联听觉与视觉结合,几下钟声从云外传来,残叶掩映着流动的泉水,似乎都在催促离别,共同营造出离别时的深沉浓郁的氛围。(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地带往往有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边缘是让人平静的地方,它的质朴和别样让生活其中的人受益良多,甚至还吸引中心的人们探寻它的魅力。只要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地带
5、往往有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边缘是让人平静的地方,它的质朴和别样让生活其中的人受益良多,甚至还吸引中心的人们探寻它的魅力。只要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审题立意解析:,一(1)关于题意理解和符合题意,题目中的材料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文字陈述中心的优势,同时也指出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第二段文字陈述边缘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不沉沦则边缘亦中心的道理。,两段文字中“中心”和“边缘”给人的影响均应作辩证思考,两者在对比中又有转化,各有长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两段文字形成对比,主要陈述一个社会生活的现象和事实:有人向往中心,也有人迷失在中心;有人
6、向往边缘,也有人在边缘找到中心的感觉。,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地带往往有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边缘是让人平静的地方,它的质朴和别样让生活其中的人受益良多,甚至还吸引中心的人们探寻它的魅力。只要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从中心和边缘的概念适用范围来看,应该主要是地域和位置上的,当然也可以涵盖生活的 方方面面。如地域上的“城市”与“乡村”、“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等,思想上的“主流”与“非主流”,职场上的“热门行业”与“冷门行业”,甚至是小 到一间课室中的座位分布,都是概念的适用范围。但是,中心和边缘是相对概念,一般不可孤立存在。,从深层含义上看,
7、中心和边缘的选择代表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考生由中心和边缘联系到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可以。,围绕“中心边缘”来谈“各自优势”或“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属于符合题意。,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地带往往有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边缘是让人平静的地方,它的质朴和别样让生活其中的人受益良多,甚至还吸引中心的人们探寻它的魅力。只要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关于角度选择第一段文字可参考的角度:向往中心,因为
8、中心带来便利、机会和认同。中心虽好,可不要迷失其中,最终边缘化。努力进入中心,这是积极的人生观的体现。第二段文字可参考的角度:喜欢边缘的地方,因为简单质朴。安守边缘,只要不沉沦,边缘即中心。逃离中心,到边缘寻找别样的风景。安守边缘,这是淡泊的价值观的体现。综合两段材料可参考的角度:中心和边缘各有优势。选择中心还是边缘,代表着各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不在中心迷失,也不在边缘沉沦。,文言虚词,高考专题复习之,12,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介词,“替”、“给”,动词,“作出”、“制定”,考纲要求:理
9、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高考文言虚词18个,2006年:以、因、乃、为2007年:而、以、所、于2008年:因、与、以、于2009年:其、之、以、乃2010年:之、为、所、于2011年:其、以、之、且2012年:为、之、所、以2013年:以、为、而、者2014年:且、则、所、于、以、因,历年高考考查情况:,之,1、代词,2、助词,3、动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结构助词音节助词,虚词之一,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卒之东郭墦间,之
10、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三)动词,往,到去。,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9、人称代词,“我”,2、代词,“他”,1、动词,“到、往”,3、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4、指示代词,“这样”,5、代词,“这件事”,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8、结构助词,定于标志,“的”。,其,1、代词,2、副词,3、连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11、,远指代词,“其中的”,虚词之二,4、助词,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1、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四)用作助词。,其,2、【何其】译为“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1)副词,表揣测语
12、气,大概、或许。或表感叹语气,多么,真。,(2)连词,表假设,如果。,(3)指示代词,其中的。,(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10)指示代词,那种。,(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还是”。,(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13)音节助词,不译。,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5、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
13、穷也,“他的”,“他们的”,指示代词“那”,“它”,指示代词“那些”;,“它的”,6、其皆出于此乎?7、子其勉之8、国无主,其能久乎?10、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11、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示祈使语气“应当”,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连词,表选择,“是还是”,1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13、彼苍天者,曷其有极。14、入之愈深,其进愈难15、既见君子,云其何忧,表假设,“假如”,助词,强调作用。,无实意,凑足音节,那茫茫无际的苍天啊,我的悲哀何时才有尽头呢!,如果
14、学业不精通,德行不具备的人,(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像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而,1、连词,2、代词,第二人称,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目的关系因果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虚词之三,3、复音虚词,“而已”,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三)语气助词,放在句末,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不久,与“已”组合,罢了,而,【而已】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而后】才,方才。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5、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例: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而”,是“承接”还是“修饰”,遂扫石而坐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弃甲曳兵而走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河曲智叟笑而止之。,“而”,是“承接”还是“修饰”,遂扫石而坐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弃甲曳兵而走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河曲智叟笑而止之。两个动词没有主次之分,动作有先后承接以一个动词为主修饰,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
16、,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5)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3)连词,表假设。,(4)代词,通“尔”。你,你的。,(5)连词,表转折。,(6)连词,表递进。,(7)连词,表修饰。,(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9)连词,表承接。,(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一、找
17、出“而”用法不同的一项()A、秦军灭滑而还 B、太后盛气而揖之C、吾与而兄善 D、老妇恃辇而行,C,二、找出“而”用法不同的一项()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尝一龙击发而地不觉动,A,C 为代词 其它均为连词,A 表因果 其它表转折,三、解释以下“而”的用法和意义。1、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2、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3、图穷而匕见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5、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而富强。6、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表并列连词,表承接连词,“接着”,表递进连词,“并且”,表修饰连词,表因果,“因而”,7、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8
18、、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0、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12、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假设,“如果”,表递进,“并且”,表转折,“却”,表假设,“如果”,表修饰,表转折,13、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14、某所,而母立于兹。15、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16、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17、既而儿醒,大啼18、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19、非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表假设,代词,“你的”,表因果,“因而”,代词,“你的”,语气助词,与“既”构成复音虚
19、词,表因果,“因而”,代词,“你”,语气助词,“啊”,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1、树木茂而斧斤至焉,村成荫而众鸟息焉。22、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23、秦军灭滑而还24、夫差,而忘越王之杀尔父乎?25、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表并列,表因果,表承接,代词,“你”,表转折,“却”,26、人莫能左画方而右画圆27、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表并列,表转折,“却”,表假设,“如果”,以,1、连词,2、介词,并列、递进承接、修饰目的、因果,虚词之四,3、复音虚词,4、动词,5、副词,通“已”,.以,是“连词”,还是“介词”,不赂者以赂者丧至军中,具以
20、沛公言报项王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以勇气闻于诸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秦王必悦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复命。,连名词介词,连句子连词,“以”作动词,1以为,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任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副词,通“已”,1通“已”,已经。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日以尽矣。2通“已”,止。无以,则王乎?,“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
21、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
22、,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1)名词,原因,(2)动词,原因,(3)介词,凭借。,(4)介词,把,(5)连词”,表并列。,(6)连词,表承接关系。,(7)连词,表修饰,(8)连词,表目的,(9)介词,把,(10)介词,因,因为,(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介词,在,(13)介词,跟、和,(14)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15)动词,用,一、下列加
23、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E.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F.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G.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BF(A目的连词 BF介词,把 C并列连词 D 顺承连词 E 凭借 G介词,在),BF,二、解释以下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3、得全首领以没4、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5、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介词,“因为”,表目的连词,“来”,表修饰连词,“而”,介词,“因为”,介词,“在”,6、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
24、志士之气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9、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介词,“把”,表目的连词,“来”,介词,“凭借”,介词,“根据”“按照”,表目的连词,“来”,1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谋臣。1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4、余船以次进 15、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16、背晋以归梁17、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介词,“拿”,表修饰连词,不译。,介词,“在”,介词,“按照”,表因果连词,“因为”,表承接连词,“接着”,亦可不译。
25、,通“已”,“已经”,18、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19、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20、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1、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22、险以远,则至者少。,动词,任用。,复音虚词,介词,“因为”,表并列连词,“并且”,23、皆以美于徐公。24、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25、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老臣认为太后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所以认为你爱他不如爱燕后(深).,动词,“认为”,“以(之)为”,“把它们作为”,26、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27、不以一眚掩大德,表修饰连词,可不译或译为“而”,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虚词修改 文言 虚词 修改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2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