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电缆原材料检验规程.doc
《141电缆原材料检验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1电缆原材料检验规程.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锦宇线缆有限公司电缆原材料检验规程 版本:A浙江锦宇线缆有限公司编 号: 标题:电缆原材料检验规程版本/更改状态: A/0页 次: 第 1 页 共 16 页1 目的为让电缆所需的各种原、辅材料得到有效的控制,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各工序,特制定本规程。2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原、辅材料的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要求等。3 职责本公司原材料检验由仓库开据原材料送检单,检验员根据送检单进行抽样,然后按本规程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判定是否合格。4 引用标准TD/GFD 141原材料采购规范YD/T 322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YD/T 837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GB/T
2、 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5 检验判定准则 原材料检验只分合格与不合格,凡是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即为不合格品。6 检验标准及规程6.1 铝塑复合带 6.1.1 检验标准6.1.1.1 铝塑复合带表观:平整、光滑、无杂质、无折皱。6.1.1.2 铝塑复合带厚度:0.3000.042(mm) (铝带标称厚度:0.20mm)6.1.1.3 铝塑复合带宽度:标称宽度0.5mm。6.1.1.4 铝塑复合带的抗拉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抗拉强度应54MPa断裂伸长率应15%6.1.1.5 铝塑复合带的铝塑之间的剥离强度剥离强度应6.13N/cm6.1.1.6 铝塑复合带的塑塑之间的热合强度热
3、合强度应17.5N/cm6.1.2 检验和试验方法6.1.2.1 每批100%目测表观6.1.2.2 尺寸测量取样:各规格抽取一圈作测试对象,批量大时不多于5盘,取出半圈截取50cm左右。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宽度B(mm),用精度为0.001mm的千分尺测出三处厚度,取平均值H(mm)。6.1.2.3 按照拉力试验机的操作规程对抽样的铝塑复合带测其抗拉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每批抽样不少于3盘。a) 试验设备: 拉力试验机、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千分尺:分辨率:0.001mm。b) 试样制备: 取三段铝带试样,每段长度应使夹持两钳口之间的自由长度不小于85mm,试样宽为被测电缆
4、所用铝带的宽度。用游标卡尺在每段试样中部标出长50mm的标距。 c) 试验条件: 拉伸速度=(5010)mm/min,仲裁时(102)mm/mind) 试验步骤:(1) 将试样夹持于拉力试验机的上、下钳口内,夹紧后试样的位置应保证试样的纵轴与拉伸的中心轴线相重合。(2) 启动拉力试验机,加载须平衡,速度均匀,无冲击,直到试样破断为止,记录这一过程中试样所承受的最大拉力,取三位有效数字。取下试样将断口小心对齐、挤紧,测量并记录破断时两标记线间的距离,精确到0.1mm。e) 试样截面积:试样厚度(不含涂塑层)应在试样标距的两端及中间处测量,精确到0.002mm;试样宽度应在试样的两端及中间处测量,
5、精确到0.05mm;试样的原始截面积应取三处测定的截面积中的最小值。f) 试验结果及计算: 抗拉强度: 断裂伸长率: 式中: 抗拉强度 MPa 式中:断裂伸长率 %F 最大负荷 N L1断裂时试样两标记的间距mmS 试样实测面积 mm2 L0拉伸前试样两标记线的间距mm6.1.2.4 对照拉力试验机操作规程对抽取的试样作剥离强度试验。a) 试验设备: 拉力试验机、分度值:0.02mm游标卡尺、锋利刀片、分度值:0.05mm钢直尺。b) 试样制备: 用钢直尺和锋利刀片在抽取三个试样的铝塑复合带中分别划出长150mm宽15mm的条形试样。c) 试验条件: 剥离角度=1800, 剥离速度=(1005
6、)mm/mind) 试验步骤:将试样一端的塑与铝分开,50mm左右,把分开的塑膜夹于拉力机的上夹头,铝带夹于下夹头。按试验条件的规定,对试样进行剥离,进入正常剥离后,每隔8秒记录一个剥离力,精确到0.1N,记录次数不少于7次。e) 结果计算:(1) 每个试样由每隔8秒记录的剥离力取算术平均值,求得平均剥离力。(2) 每个试样的剥离强度按下式计算:剥离强度: 式中:F 试样的剥离强度,N/mmF0 试样的平均剥离力,NB0 试样的实测宽度,mmf) 试验结果取3个试样各自剥离强度的平均值。6.1.2.5 铝塑复合带塑间的热合强度a) 试验设备: 分度值:0.02mm游标卡尺、电熨斗.b) 试样制
7、备:取两块规格相同且平整的铝塑复合带,对齐放在水平的木板上,用加热到1502的电熨斗施加一定压力进行粘接,粘牢后,待其冷却再按铝塑复合带的剥离试验方法进行。6.2 钢塑复合带6.2.1 外观质量6.2.1.1 钢塑复合带表面应平整、光滑、均匀、无杂质、无折皱、无花斑以及无其它机械损伤等缺陷。6.2.1.2 分切的钢塑复合带侧边应平整,侧边不平度不大于2mm,并且端面无卷边、缺口、毛刺和其它机械损伤。6.2.2 规格尺寸 单位:mm序号钢带标称厚度复 合 带标称厚度塑 料 层标称厚度复 合 带标称宽度检 验 设 备10.150.270.0360.0580.013订货要求0.5游标卡尺或千分尺20
8、.200.320.0360.0580.013订货要求0.5游标卡尺或千分尺6.2.3 钢塑复合带的机械特性检 验 项 目抗 张 强 度断裂伸长率钢带与塑料膜间剥离强度检 验 设 备技术要求300MPa15%6.13 N/cm拉力仪6.2.4 检验和试验方法具体参照铝塑复合带6.1.2条款。6.3 镀锌钢绞线6.3.1 外观质量6.3.1.1 钢绞线排线应平整、整齐、无压线、乱线、松线等不良现象。6.3.1.2 钢绞线表面应光滑、光洁、光亮、无生锈、毛刺、油污以及杂物等。6.3.2 规格尺寸序号钢绞线规格钢绞线外径检验设备检 验 方 法117/-2.552.55游标卡尺每批每规格抽检20%,不足
9、一盘抽检一盘。217/-2.72.7游标卡尺317/-3.03.0游标卡尺417/-3.63.6游标卡尺517/-4.24.2游标卡尺617/-4.84.8游标卡尺717/-5.25.2游标卡尺817/-5.45.4游标卡尺6.3.3 包装和标识6.3.3.1 钢绞线应用牢固的木盘或铁盘缠绕,并有防潮和防机械损伤等措施。6.3.3.2 包装木盘或铁盘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长度、净重、生产厂名和生产日期等。6.3.4 交货长度的检验6.3.4.1 每盘镀锌钢绞线的长度应是1050m的整数倍,且长度误差为+500。6.3.4.2 根据订货要求验收条款执行。6.3.4.3 合格证和质保书检验员
10、应对每批进厂的镀锌绞线进行检验是否具有检验合格的质量证书或质保书。6.4 聚酯带6.4.1 检验标准6.4.1.1 外观表面及切口平整、光洁、无折皱。6.4.1.2 聚酯带的厚度:0.0380.005mm6.4.1.3 聚酯带的宽度及偏差宽度(mm)宽度允许偏差(mm)60026.4.1.4 检测聚酯带的电气性能体积电阻率应11013m6.4.1.5 聚酯带抗拉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抗拉强度应120MPa断裂伸长率80%6.4.2 检验和试验方法6.4.2.1 每批抽样中100%目测表观。6.4.2.2 取样每批取样盘数为2卷作测试对象,批量大时,不多于3盘。截取50cm长。6.4.2.3 用钢直尺
11、测出宽度(mm),用精度为0.001的千分尺测出厚度三处,取平均值(h)。6.4.2.4 用拉力试验机测其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已取的试样上裁取长200宽303个样条(注意样条两边必须光滑、无缺口),试验方法具体参照铝塑复合带2.3条的试验方法和计算公式进行。6.4.2.5 体积电阻率a) 试验设备: 数字绝缘电阻测试仪、电极箱、千分尺、圆形裁刀。b) 试样制备: 用圆形裁刀切出圆形试样,表面必须平整光滑无缺陷。c) 试验步骤:具体参照6.7.2.6的试验方法和计算公式进行。6.5 扎带6.5.1 检验标准6.5.1.1 扎带的表观色泽应清晰均匀一致,双色带不得串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卷绕
12、平整紧实。6.5.1.2 扎带的厚度:0.080.01(mm)6.5.1.3 扎带的宽度:4.30.2(mm)6.5.1.4 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抗拉强度60MPa断裂伸长率10%6.5.2 检验和试验方法每批10%抽取,但至少4箱,每箱中取一圈截取50mm左右。6.5.2.1 抽样中100%目测表面。6.5.2.2 宽度B(mm)用精度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6.5.2.3 厚度用精度为0.001mm的千分尺测量三处,取平均值H(mm)6.5.2.4 抗拉断力与断裂伸长率用拉力机试验,具体同聚酯带2.4条的方法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6.6 色母粒6.6.1 检验标准色母粒颗粒大小应均匀,并验
13、证供方在有效期内的检测报告或质检单。色泽鲜艳,无色点及色纹出现;并包装严密,无裂缝。6.6.2 检验方法6.6.2.1 每批抽取25包目测色母粒的外观包装。6.6.2.2 合格证或质保书检验员应对每批进厂的色母料进行检验是否具有检验合格的质量证书或质保书。6.7 绝缘料6.7.1 检验标准6.7.1.1 检查绝缘料颗粒、包装及外观。颗粒均匀一致、表面光滑、无杂质、包装严密、无裂缝、干燥。6.7.1.2 绝缘料的技术要求序号项目名称单位HDPE1颜色本色2溶体流动速率g/10min1.03密度g/30.9410.9594拉伸强度MPa195断裂伸长率%4006介电常数1MHZ 100kHZ2.4
14、07介质损耗因数1MHZ 100kHZ510-48体积电阻率m110139氧化诱导期(Cu杯)min3010低温脆性-76失效数2/1011耐热应力开裂性96h失效数0/912耐环境应力开裂性48h失效数2/10注:序号11、12指标每月试验次数不少于一次6.7.2 检验和试验方法6.7.2.1 对1.1要求除包装100%目测检验外,其他要求每批抽取3包绝缘料进行目测。对1.2技术要求每批抽取1包,称取2绝缘料进行试验。6.7.2.2 溶体流动速率a) 试验设备: 熔融指数测定仪、精度0.1mg的分析天平。b) 试样取46g颗粒状的绝缘料。c) 试验条件: 设定温度:190,负荷2.16砝码。
15、d) 试验步骤:(1) 加料:当温度到设定温度后,恒温15分钟即可加料,加料前取出料杆,置于耐高温物体上,切记要避免料杆头部碰撞受损坏,。将试料用漏斗装入料筒内,并用压料杆压实(以减少气泡),再插入料杆,套上砝码托盘,加上所需砝码。(2) 手动操作:打开计数器开关,按下手动操作开关,当料下降至料杆下环线标记和料筒口相平时,切除已流出的样条,计数器复位,开始计时,每2分钟用切割刀切取一次,样条长度在12左右为宜,共需5根样条。这5根样条重量中最大称重量减去最小称重量的值必须小于或等于这5根样条重量的算术平均值的10%视为有效,否则应重新试验,切取样条;切割样条应在料杆的上下环形标记线之间,如果发
16、现在规定预热时切取样条,而料杆的上下标记线不在此位置,应调整下一次的试验的加料量。(3) 称重计算结果:用分析天平称出5根样条的重量溶体流动速率按下式计算,MFR=W5min式中 MFR溶体流动速率g/10minW每2分钟切取样条重量的算术平均值g6.7.2.3 密度a) 试验设备: MH-200E电子比重计。b) 试样取811g颗粒状的绝缘料为宜。c) 试验设备校正:插上电源设备预热30分钟,打开设备电源按钮显示界面出现,再取下右后方盖板,按住校准键不放,显示时放手,然后按键,出现及放上100g砝码于秤盘上,再按键,出现,再出现后,才能取下砝码,后按键,回到待测模式。d) 试验步骤:将试样放
17、于秤盘上,按键,即为试样空气中的重量此时设备自动记忆试样重量且显示界面出现LO闪烁符号,然后取下待测物,继而出现,再将试样放入水中,按键,此时直接读出显示界面数值即为试样密度比重值,再按键,则又回到待测模式。6.7.2.4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a) 试验设备:拉力试验机、分度值:0.001mm的千分尺、分度值:0.5mm的钢直尺。b) 绝缘料试样制备:绝缘料制样取适量绝缘料在设置温度18010的平板硫化机上模压时间35min进行试样制备,厚度1mm或1.5mm,待冷却到小于50后用哑铃刀(图1)在冲片机上冲56片哑铃试片并在中部用钢直尺标出20mm的标距。c) 拉伸试验条件:试验温度()拉伸速
18、度mm/min夹具之间距离mm235255或505常规试验时允许取25050自紧式约为50非自紧式约为85d) 试验步骤:(1) 硫化后的哑铃试样应在235下至少保持16h,且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2) 试验时,试样应对称并垂直地夹在拉力机的上下夹具上,按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拉伸试验。(3) 记录试样断裂时的负荷及两标记线间的距离。(4) 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应在同一试样上同时进行测定。(5) 试样截面积及试验结果计算按下式:抗拉强度: 断裂伸长率: 式中: 抗张强度 MPa 试样断裂伸长率 %P 试样断裂时的负荷 N L0试样拉伸前两标线间的距离 mmS 试样截面积mm2 L1试样断裂时两标记
19、线间的距离 mm6.7.2.5 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a) 试验设备:数显Q表、介质损耗测试装置b) 试样制备:取平板硫化后标准条件下处理48小时的试片剪长2,厚1左右正方形试样。c) 预热与设备调零:接通电源预热30分钟选择手动量程键(中档)LCD屏右上角显示“”并在介质损耗测试装置插上10mH电感,调节频率旋钮选为100kHz,然后调节圆筒电容器转到12位置,平板电容器相互接触,把Q表主调谐电容器旋钮置于最小电容,即逆时针转到底,微调电容旋钮置于-3pF,再把Q表主调谐电容器旋钮顺时针转,直至LCD屏Q值为最大数,然后调微调电容器到精确的谐振点一般有效Q值为114左右,此时TUNE应为3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1 电缆 原材料 检验 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20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