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理论基础》PPT课件.ppt
《《数据库理论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理论基础》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据库理论基础,第六章,数据库理论基础,6.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及各阶段的特点 6.2 数据模型 6.3 关系数据库理论基础 6.4 数据库系统结构,6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及各阶段的特点,表6-1 数据管理技术三个阶段的比较,6.1.1 人工管理阶段,产生的时期40年代中-50年代中产生的背景应用需求科学计算硬件水平无直接存取存储设备软件水平没有操作系统处理方式批处理,人工管理阶段(二),二者一一对应不具有数据独立性,应用程序与数据间的关系,人工管理阶段(三),数据的管理者:应用程序,数据不保存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无共享、冗余度极大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于
2、程序数据的结构化:无结构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控制,人工管理阶段的特点是什么?,6.1.2 文件管理阶段,产生的时期50年代末-60年代中产生的背景应用需求科学计算、信息管理硬件水平磁盘、磁鼓软件水平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有文件系统)处理方式联机实时处理、批处理,文件管理阶段(二),应用程序与数据间的关系,文件管理阶段(三),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以下特点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数据可长期保存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若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则必须修改应用程序数据控制能力:主要由应用程序控制随着数据
3、管理规模的扩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系统显露出三个缺陷数据冗余(redundancy)数据不一致(inconsistency)数据联系弱(poor data relationship),6.1.3 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阶段的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末的三件大事1968年美国IBM公司推出层次模型的IMS系统1969年美国CODASYL组织发布了DBTG报告,总结了当时各式各样的数据库,提出网状模型1970年美国IBM公司的E.F.Codd 连续发表论文,提出关系模型,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产生的背景应用背景大规模管理硬件背景大容量磁盘软件背景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方式联机
4、实时处理,分布处理,批处理,数据库管理阶段(二),程序和数据间的联系,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阶段(三),数据库阶段的数据管理具有以下特点数据的管理者:DBMS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结构化: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整体结构化数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提供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数据库的恢复,数据的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等功能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数据库管理阶段(四),数据库应用的一般结构,用户,数据库应用,DBMS,数据库,6.2
5、数据模型,6.2.1 概念模型6.2.2 数据模型,事物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关系,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数据世界,抽象化,数据化,(概念模型),(数据模型),(事物),数据模型的概念,根据应用目的,模型分为两个层次:概念模型(信息模型)独立于计算机实现的,只用来描述和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的概念数据模型对应于信息世界数据模型直接面向计算机系统的,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基本数据模型对应于数据世界,6.2.1 概念模型,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1)实体(Entity)(2)实体集(Entity Set)(3)属性(Attribute)(4)关键字(Key)(5)域(Domain)(6)实体型(En
6、tity Type),概念模型(二),概念模型反映实体型及其联系的结构形式联系(Relationship):两类实体内部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分为三类:1对1联系(1:1)1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概念模型实体联系模型,1对1联系定义:若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概念模型实体联系模型,1对多联系定义:若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
7、一对多联系,记为1:n。,概念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多对多联系定义:若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6.2.2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最重要)数据操作检索更新(删除、插入、更改)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数据模型的分类,当前流行的基本数据模型有4类:层次模型(树)网状模型(图)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表)面向对象模型,层次模型,最早使用的一种模型数据结构是一棵有向树特点:,A,B,A_C,C,层次模型举例,网状
8、模型,数据结构是一个有向图特点:能表示实体之间的多种复杂联系缺点:编写应用程序比较复杂,需熟悉数据库的逻辑结构,A,A_B,B_C,B,C,关系模型,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二维表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及关系数据理论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市场上典型的关系DBMS产品:DB2,ORACLE,SYBASE,SQL Server,Informix等微机型产品:Foxpro,Access,Paradox等,数据模型中基本术语,(1)字段(field)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或数据项。(2)记录(record)字段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3)文件(file)同一类记录的集合称为文件(4)关键码(key)能惟一标识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库理论基础 数据库 理论基础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1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