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PPT课件.ppt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PPT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课程简介,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教育理论的基本体系,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或其他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及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同学,提供基本的教育学知识积累。,教学内容,一、关于教育的感性认识(代序)二、教育: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第一章)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教育的目的与功能 三、教育与社会(第二、三章)1、纵向(古代、近代、现代社会与教育)2、横向(人口、社会物质生产、政治、文化等社会子系统与教育)四、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五章)1、教育
2、与个体发展的相互关系2、各人生阶段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五、教育学原理案例分析总复习,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教育学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现代教育学 黄济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3、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编 华师大出版社4、外国教育史 王天一编 北师大出版社 说明:E 代表教育,教育学,关于教育的感性认识 教育家 教育历史 教育故事 教育智慧 教学案例。,教育家,教育家,你知道多少?古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有孔子、墨子、荀子等诸子百家,董仲舒、王阳明,近代中国则有武训、陶行知、晏阳初、陈鹤琴、蔡元培、许寿裳、梁漱溟、吴稚晖、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徐特立。古希
3、腊的著名教育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有昆体良。夸美纽斯、蒙台梭利、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等。,教育历史,教育历史,你了解多少?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最早的学校和教师?奴隶社会时期古希腊的斯巴达教育我国封建社会的理学教育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教育侵华日军的奴化教育。,教育故事,教育故事,你听说多少?1、岸上的青蛙2、小猪、绵羊和奶牛3、土拔鼠哪去了4、鹅卵石5、钓竿 6、钉子的故事。,教育智慧,预备铃声响过之后 一、问题或现象我想每个老师都有类似的经历,当我们笑容满面地来到教室门口准备上课时,却看到虽然上课铃声已响,教室里却依然“吵”声依旧,学生全然不顾老师的存在
4、。此时,老师当时愉快的心境荡然无存。二、目的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预备铃声响起之后,都能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好书本,预备上课,而不是做与上课无关的活动。,教育学,三、前人或他人的看法1、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象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 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陶行知2、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 望,急于传授知识,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冷漠的态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然而,若欲 望过盛,又会使愉悦的气氛流于形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4、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
5、;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美国作家萨克雷四、实施办法谈话法,反语启发法。五、具体实施过程(略),教育学,六、结果学生能够在预备铃声响起之后,自觉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学习用品,课堂纪律也大有改善。七、产生新的问题同学们只有在看到老师的情况下,才能遵守纪律,老师不在的情况下,还有学生管不住自己,所以要经过时间的磨练,让学生们养成这样的习惯,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也需要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教育问题,14日中午1时许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西十三楼宿舍楼一名刚从家返校的大三男生,从7楼楼顶跳下当场身亡。昨晚,校方证实死者因失恋而跳楼自杀。15日8时许,一名大一男生从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西八宿舍楼跳下身亡
6、,有人怀疑该同学因挂科而跳楼,并留下草草数行字的遗书,字里行间流露出自杀倾向。这是该校连续两天发生学生跳楼事件,目前,具体情况警方正在调查中。,教育现象,1.文汇报(3月27日)有一篇杂文,说四川绵阳一小学一年级学生在练习组词时,把“老”字组成“老婆”,把“情”字组成“情人”,把“勾”字组成“勾引”,“跑题虽远,意象倒还集中”。令老师们大跌眼镜,吃惊不已。2.3月23日的中国教育报报道了杭州市韶山中学教师洪建斌的“班级社会化改革”:班级卫生包干区“拍卖”,班长竞选组阁,公共设施承包,自办“跳蚤市场”当谈到为什么要进行这项改革时,洪建斌说:“我们的教育太理想化了,学校与社会之间有很多脱节的地方,
7、学校不是真空,社会存在的东西应当让学生提前知道。”,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你反思了多少?案例1(略)你认为本案例中家长们的做法是否干涉了学校的工作?如果你是该校校长,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如果你是该班老师,对这事你又会怎么想?,教育学,家长的做法已经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工作和教学秩序.如果我是校长的话,针对学校考试差的问题,应该找准原因,针对原因入手,可以征求老师家长和学生的意见,进行交流.如果真针对的是纪律,对学生加强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举行一个类似校风校纪规范月这个活动中有奖励有惩罚.让同学们在纪律上留有很深的认识,再一个是可以校长亲自检查,到教室进行督导.和同学们交流.如果我是该班的老师,
8、上课不再是专心的教学生,而是要时刻注意家长,怎么教才让家长感觉好,不再是以学生为中心了.老师不会在专心的听讲,而心理老是在感觉后边的家长.,教育学,案例2 在一次英语考试时,王老师发现张平同学正一边晃动桌椅,一边用手够着前排的同学。为了制止他的违规行为,王老师大声呵道:“这是考试,不要太随便!”谁知张平竟毫不在乎地说:“我愿意,你管得着吗?”听到这话,王老师顿时火冒三丈,考虑到全班同学正在考试,就耐着性子没有理睬他。谁知张平变本加厉,竟一把抢过前排同学的试卷抄起来。这回王老师不能不管了,他快步走到张平同学面前要他交出试卷,没想到张平不但不交,反而把试卷揉成一团踩到了脚下。这时王老师再也压不住火
9、了,他一把将张平从座位上拽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这下可激怒了张平同学,他一边破口大骂,一边拎着书包愤然而去。1.你认为这场冲突是否可以避免?教师应如何处理才不至于扩大事态?2.一旦教师和学生发生冲突,应如何化解?,第一章 教育: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现代社会,接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教育成为生活常用词,似乎每个人对于教育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其实不然,越是你认为简单的东西,越是难以界定,即使现在全世界教育界对于教育概念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因为教育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社会系统。复杂开放:悠久历史、复杂结构、多重联系。,难以界定的教育学,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从不同的角
10、度(教育价值、教育方法、教育本质等),对教育有不同的认识。如: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而20世纪初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生活。,一、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1、教育字解 中国“形象的甲骨文”“教育”一词最早提法: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国外词解:英语educeeducation educe“引出,引发”的意思(中西差别)法语德语中,教育一次还源于“教仆”中西共同特点:人类社会中抚育新生一代这种特殊活动的概括。,教育学,2、思考: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何不同?动物界是否有教育,教育是植根于人的生物本性还是还是有意识的人类活动?动物界的教育现象,如:龙生龙,凤生
11、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老猫教小猫捕鼠,老鸭子教小鸭子游泳,虎豹捕食技巧的传授等。所以有人认为,人的教育本质上和动物是一样的。如19世纪末的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雷徒诺的观点:“教育超出人类范围,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沛西能的教育起源说,认为教育扎根于本能,源于生物冲动。,教育学,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人类教育活动具有意识性和社会性)1)动物: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传授内容限于生存 的本能需要,如捕食、逃避天敌等。人 类: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2)动物:没有语言的类化功能 人 类:“类”经验 3)教育结果迥异总结:动物的教育:教育内容是出于生存需要的生命活动,基本处于无意识状态
12、。一种既简单又僵硬的技能传递。与人类的教育结果迥异。,二、教育是特殊的社会活动,1、教育活动与产生“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任何社会活动都可能对人产生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称之为教育活动。区别的核心在于: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产生教育影响,但产生教育影响的不一定是教育活动。,教育学,2、教育活动特殊性: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 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 至此,可以得出教育的定义:有意识的以影 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教育;教育概念也在发展变化之中),教育学,详细解释:影响(正、反):教育有好坏、积极/消极,进步/落后,革命/反
13、动之分,如古代的封建主义理学教育、中世纪宗教教育。人:各阶段、各年龄,侧重青少年,三、狭义教育:学校教育,1、广义教育、狭义教育2、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1)与其他教育的区别:专门组织、专业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备一定资格)2)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欲灭一国,必先亡其文化,亡其文化,必毁其教育。如日本侵华对占领区的教育:奴化教育。殖民教育改革,首先是关闭了大学,延长小学,后来又在中小学取消了体育和政治课开设了日语课,待占领区稳固后又废止了所有的中国教材,该用日本文部省统一编辑的新教材,推行双语教育
14、。,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1、教育的构成要素构成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2)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物)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1)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教育者)2)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受教育者),教育学,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A 地位的相对性B 地位的主体性C 互为主客体和条件思考:谁是教育的主体?(活动的承担者)A 传统观点:教育者主体论B 以杜威的实用主义观点为代表的“受教育者主体
15、论”C 复合主体论,教育学,3、教育内容1)定义: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内涵和外延都比较丰富(涉及范围、价值、表现形态)2)特点 A 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B 形成人的价值C 教、学主体共同利用D 学校教育内容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复合客体,教育学,4、教育物资1)定义:进入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物质资源。分为:教育活动的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A 教育活动的场所与设施(硬件):差异性 发展性 一定教育观的物质体现B 教育媒体:多种形式思考: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学校可以消亡吗?C 教育辅助手段2)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教育成效的因素:人能否开展
16、的决定决定因素:物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教与学的矛盾,第三节 教育的目的与功能,一、教育目的 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存在着地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需要取得的结果,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培养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教育学,1、制约教育目的的各种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及建立在其上的政治制度,教育价值等。2、受教育价值的影响教育价值 教育的有用性或效用性,是人们有意识地掌握、利用或接受、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A 个人本位论 从个人自身的发展出发来规定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目的。夸美纽斯 洛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 原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18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