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PPT课件.ppt
《《教师与学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与学生》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 师 与 学 生,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学校中最主要的两个部分,也是教育系统中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有人说,教师是蜡烛;教师是园丁;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到底教师是谁?,有人说,学生是孩子;是花朵;是树苗。那么,到底学生又是谁?,本章主要内容:,-教师的职业特点、价值、地位与教师的素质结构。,第一节 教师-,第二节 学生,第三节 师生关系,小 结,-学生的本质属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相应的教育方式。,-师生关系的性质、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建立策略。,学习指南,第一节 教 师,一、教师职业的演变,二、教师职业的特点,三、教师劳动的
2、特点与劳动价值,四、教师的作用与地位,五、教师的素质,一、教师职业的演变,(一)中国较为明确的教师职业是随学校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夏商:出现担任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专职人员。秦朝: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汉代:独尊儒术,官私学兴盛,教师队伍空前壮大。唐朝:学校制度相当完备,规模扩大,教师队伍及素质较大程度提高。明代:承唐朝之制,除国子监、太学等具有大学性质的学校及一些中等学校外,社学性质的学校蓬勃一时,出现一大批从事小学教育的官师。清代:1897年盛宣怀在创立南洋公学,设立师范院为我国师范教育之开端。,(二)西方,在西方,教师一词是由“教仆”一词深化而来。近代教师职业的最大变化是由于师范教育的兴起。1
3、684年,德国首办教师讲习所之后,欧洲各国开始由师范学校培养教师,逐渐要求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必须经过一定的专门训练,师范教育的兴起意味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开始。,(三)现代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1994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总则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职业演变的基本线索是:教师从古代的由官吏兼任到近代的教官分离,逐渐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二、教师职业的特点,(一)教师职业的特点 1、教师职业的多角色性 2、教师职业的
4、专业性 3、教师职业的示范性(二)教师劳动的价值 1、社会价值 2、个人价值,教师的“教员”角色,这是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它因具有较强的性而处于核心的地位,是社会对老师角色最为关注的一项。,“教员”灌输 这个角色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业务能力。,(1),看到教师“教员”角色的同时强调教员角色的指导功能。,社会对教师的这种职业期待突出强调了教师工作对学生的精神塑造和智力品质的开发意义,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系列工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含有对教师实际教育能力的估计和评价。,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教师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重要的是履行以下两项职责:解决人生方向问题对学
5、生的思想影响,(2),案例 1,教师的“青少年的朋友”角色 教师的这个角色的主要表现就是对学生的喜爱、友好、宽容与理解,并积极地给予心理支持。在学校重要的、日常的、大量的课堂教学中作一个心理医疗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气氛。其教育意义在于强调教育中的情感因素。,(3),教师作为朋友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私人朋友,而师生间的基本关系毕竟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和从属关系,不是以个人感情为支配主线而是以公务情感为基础的。因此,教师不能过于热情地扮演朋友的角色。,教师的“研究者”角色,(4),教师的职业角色,从其他角度来分析还有很多,但实际上,教师是作为一个具体的“人”,进
6、入这些角色的,他有着自己的原来面目,要将许多角色加以融合和组织。,教育研究是教师教育素养转化为教育效果的中介和桥梁。在教育素养和教育效果之间,存在着一个加工处理与转化的复杂过程,这就是教育研究活动。因此,成熟的教师应是专家型的教师,不仅要有有效的经验行为,还要有理性的思考,应能解释、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完善教育实践。,要解决教师传授内容的问题,它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的规范知识。,2、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学科专业 师范专业,教师职业的劳动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掌握和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专业性劳动。,要解决如何有效传授的问题,它主要包括以教育科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的技巧技能。
7、,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时间的延续,其内涵也持续不断地变化着。,教师专业内涵主要包括,专业情感的发展,专业才能的发展,专业知识的发展,3、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教师职业的示范性具体表现在教书育人活动中,只有在教师自身发挥特殊作用的个性与其教书育人所做的一切相一致时,这种示范才是积极的。,教师职业示范性的具体表现,思品教育过程中,教育教学过程中,情感与态度方面,意志与毅力方面,教师的示范只能是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而不是要以此强加给学生某种现成的东西。,复杂性,劳动任务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三、教师劳动的特点与劳动价值,
8、1、,劳动对象的复杂性,(一)教师劳动的特点,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境的复杂性所决定。,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表现在对教育教学运用、选择和处理上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2、,长期性,从教师劳动的社会效益来看:教师的劳动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这一活动的特点一是周期长,二是见效慢。从教师劳动对学生的影响来看:青少年学生某一具体的、局部的身心特点的发展变化也是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的。,3、,因而,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时,不仅要从当前的、而且还应考虑到未来的社会需要。,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学校不可能控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也不
9、可能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因而教师的劳动必然会具有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学生带着社会和家庭的各种信息来到学校,直接和间接地接受家庭与社会的影响,4、,在每一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断,(二)教师劳动的价值,1、社会价值 含义: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耗费劳动力而产生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教师劳动价值的主要属性,也是体现 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劳动价值的主要标志。,体现:未来社会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经济的变革及其对人才的呼唤必然体现在对教育的要求上。因此,教师这门职业的社会价值就在于,它为社会培养与造就着未来一
10、代。,2、个人价值,含义: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是作为客体的教师劳动对于教师主体需要 的肯定或否定的某种状态,是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教师劳动的价值是多元的,应全面认识教师劳动的价值,将教师劳动与其实际贡献、受到的尊重和获得满足的程度联系起来,并与其他劳动相比较来分析。,只强调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而忽视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四、教师的作用与地位,(一)教师的作用1、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传递和传播人类的文化科技知识,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2)培养人的 良好思想,造就人的高尚品德。,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
11、导作用。原因:(1)学校实践活动全程总体上是由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教育任务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而设计的。(2)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等反馈性质的信息,矫正自己教的行为,以更好地把学生的行为导向教育目标的实现。,(二)教师的地位,专业地位-教师的专业地位除了受社会思潮及国家政策的制约外,主要取决于职业的专门化程度和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体现为专业权利、影响能力和奉献精神。,经济地位-是指教师的经济待遇在社会职业体系中所处的相对高度,包括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占有和享用 的状况以及待遇、生活水平、行业吸引力等。,政治地位-是指教师参政议政的程度以及在社会政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包括教师参政 的
12、深度、广度、幅度和、政治待遇、法律保障等。,(三)教师的权利,教师的社会权利作为一种职业权利与教师的义务相适应,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一般祄成员所享有的一般社会权利。二是作为特殊社会成员(专职教育者)所享有的特殊社会权利。,在这里我们仅论述教师的自由权-即指教师在日常教育实践活动中所拥有的权限。-教科书的选用权-课程实施计划制定权-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运用权-评价手段使用权,五、教师的素质,(1)教师的“爱”-既包含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也包含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离开了“爱”也就谈不上对学生的教育。,(一)教师的基本素质1、教师的道德素养,(2)教师的教育责任
13、感-是教师对教育职业应承担的职责在建立起主观认同后形成的一种自觉调整自身教育行为的较为稳定的心理趋向。,(3)教师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与社会其他活动不同,教师所从事的是科学 知识的传授,而科学本身就意味着严谨和规律性。,案例 2,2、教师的智能结构,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它们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两根支柱。合理的智能结构是合格教师素质的基础。,文化传播 学生发展 社会与文化延续和发展,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3、教师的能力结构,组织能力-首先表现在制定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运用教材以及组织课堂教学等方面。其次表现在善于组织学生班集体的活动上。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自我调控能力-包括调
14、控智能结构的能力和情感的能力。迅速而正确的判断能力-能正确及时地处理突发事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要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规律,在教学及非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二)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1、教育家的意识-现代教育更需要的是教育家式的教师而不是教学匠式的教师。2、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3、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4、稳定健康的身心素质-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5、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6、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思考:知识更新加快、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我们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什么?,案例 3,第二节 学 生,一、学生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成效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双方合作的结果。教育过程如果不与
15、学生的主观能动因素发生联系,过程无从实现。,三、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与教育,二、学生地地位,(一)学生是人,一、学生的本质属性,一个能动体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需要获得成人的教育和关怀,案例 4,(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整 合,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教育所培养的人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知情意行协调生长的人,是真善美圣和谐统一的人。,二、学生的地位,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与学生 教师 学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1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