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PPT课件.ppt
《《摄影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基础》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摄影基础,一、照相机的种类和用途二、照相机的结构三、照相机的正确操作及保养四、光圈与快门的正确组合五、摄影镜头的种类及选用六、感光胶片的种类及感光材料七、摄影用光八、摄影造形法则九、摄影构图形成十、色温十一、摄影技法,一、照相机的种类和用途,照相机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至今种类多,大致可分为:大型相机(座机)中画幅相机(120相机)小型135相机,1、大型相机,底片尺寸:8*10英寸、4*5英寸代表相机:林哈夫、骑士等特点:可更换不同种类镜头,机身自带皮腔可移轴用途:拍摄广告、风光、建筑、静物等,2、中画幅相机,底片尺寸:6*9英寸、6*7英寸、6*6英寸、6*4.5英寸代表机型:玛米亚、宾德、
2、哈苏等特点:可更换镜头,可更换后背,4*5可手持拍摄用途:风光、建筑、广告、人像,3、小型135mm,特点:体积小、重量轻、上片快、张数多,并且能更换不同种类镜头用途:风光、人像、民俗、新闻、生活摄影等代表机型:尼康、佳能、美能达,二、照相机的结构,照相机的结构分四个部分:镜头部分机身部分暗箱部分(后背部分)测距部分,1、镜头部分,镜头部分包括:透镜组、镜头筒、光圈镜头组:是镜头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现代相机的镜头多为复式镜头,复式镜头是由多片凹凸透镜组成按其摄影成像好坏,镜头结构繁简分为两片凹凸透镜组成的简单镜头和多片凹凸透镜组成的繁杂镜头。,1、镜头部分,光圈用f表示功能以不同的孔径来调节镜
3、头的光通量作用使镜头的通光量得到准确地调节和控制使感光胶片得到正确的曝光刻度:一般标在镜头上(f1.2、1.4、1.8、2、2.8、4、5.6、8、11、16、22、32、44),2、机身部分,机身由金属材料或优质塑料等制作机身上有取景器、卷片器、闪光灯插座、测光系统、自拍装置等 取景器分为旁轴式取景和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现代相机又分为AF自动取景调焦系统 常用单镜头反光相机取景器形式:截影式、裂象式、微棱式、磨砂玻璃式,3、后背部分,固定后背:135相机(佳能、尼康、美能达等)后背部分也称为暗箱部分活动后背:120相机(玛米亚、哈苏等),4、照相机常用标志,A光圈优先P程序自动曝光S速度优先M
4、手动L锁定标志R红外线摄影S自拍无限远标志,三、照相机的正确操作及保养,操作:取景端正 测距准确 角度适当 及时上片保养:擦拭镜头应用专业的镜头纸或者软眼睛布 相机存放不应放在潮湿的地方,要及时透气,四、光圈与快门的正确组合,快门:相机的快门是由金属片或者胶质绸布制成快门的作用:控制镜头通光时间,使感光片得到正确曝光的快门速度分以下等级(单位:秒)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1/4000、1/8000,四、光圈与快门的正确组合,快门分类:镜间快门(又多片极薄的金属片制成装在镜头透镜组中间与机身内的齿轮
5、弹簧相连,镜间快门以机械为动力,快门速度较低,一般不超过1/500s)焦点平面快门(又称帘幕快门,是由特制的黑色胶质绸布或金属钢片制成装配在机身后部,在感光片前面与其平行,焦点平面快门是通过帘幕上的裂口移动进行曝光,运动方式左右移动和上下移动,速度最高为1/8000s)程序快门(由电脑控制的快门,相机中心电脑根据输入编制好的快门与光圈组合程序来控制曝光),四、光圈与快门的正确组合,1、等量曝光:开大光圈时照度增大进入镜头达到底片上的光线增多,此时需要提高快门速度;缩小光圈时必须相应的放慢快门速度延长进入底片的时间例如:f5.6 1/250 f22 1/15 f8 1/125 f4 1/500
6、f11 1/60 f2.8 1/1000 f16 1/30 f2 1/2000 以上几组曝光体现在底片上的密度相等,但是画面效果有区别,四、光圈与快门的正确组合,上例说明:1、光圈的大小形成了不同的景深2、快门的速度高低构成了被摄影像不同的清晰度,四、光圈与快门的正确组合,如何将光线分为三个等级,曝光情况如下:光线明亮收小光圈提高快门速度光线一般用中等光圈和速度光线较暗用大光圈,慢速度,四、光圈与快门的正确组合,选择性曝光在摄影实践中根据被摄题材对象不同,在可以产生相同程度的曝光组合中选择一组最佳的曝光组合来表达作品的主题拍摄特写,为突出主题景物应选择光圈较大的一组如要求景物有较大的景深范围,
7、应选用光圈较小的一组物体运动速度快时选择快门速度高的一组,四、光圈与快门的正确组合,景深原理:当调焦目标一定时在调焦点前后的清晰度范围叫做景深。在焦点前的清晰度范围叫做前景深,在调焦点后的清晰度范围叫做后景深。景深对于摄影画面的构成极为重要,是产生摄影艺术美的总要手段之一,一幅照片如没有景深就只限于平面物体而无法表现出景物的三度空间(高度、宽度、纵深),清晰度范围,调焦目标,四、光圈与快门的正确组合,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光圈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镜头焦距长短:当光圈系数、调教距离相同,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拍摄距离的远近:当光圈不变,镜头距离不变时影像
8、的大小,景深的长短是由物距的远近所决定的。距离近成像大景深小;距离远成像小景深大,四、光圈与快门的正确组合,景深在摄影造型中的应用:突出主题,虚化背景 用长焦镜头大光圈近距离表现景物深度 用短焦距镜头小光圈远距离,五、摄影镜头的种类及选用,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变焦镜头增距镜头,1、标准镜头,标准镜头视角53度,焦距43-55mm标准镜头拍摄景物范围适中,不变形,近似于人眼的正常透视,表现画面真实、亲切、自然、适合拍摄生活摄影、纪实摄影、翻拍各种资料由于标准镜头光圈口径大,因此适合在光线较暗条件下利用自然光拍摄,是摄影者必备的镜头之一。,2、广角镜头,特点:焦距短、视角大、景深小广角镜头拍摄
9、景物范围大,成像比例小,景物变形大,透视感强,适合拍摄建筑、风光、新闻等题材,3、望远镜头,特点:可以在较远距离摄取一般镜头无法达到的清晰的景物局部特写压缩空间产生特殊的画面效果虚化背景,突出主题望远镜头适合拍摄风光、人像、静物、花卉等,4、变焦镜头,变焦镜头是由可移动的多组透镜组成,在移动中使焦距改变,同时改变影像的大小,变焦镜头按其设计分推拉式和旋转式两种特点:一个镜头可代替数个镜头,使用方便瞬间改变焦距,迅速构图,在创作中不失良机利用其推拉,旋转特点可创作出具有特殊艺术效果的图片,镜头焦距与视角关系,焦距(mm)视角(度)9 360 15 180 16 170 17 160 24 84
10、28 76 35 63 85 28 135 16 200 12 300 8 500 5,5、增距镜头,分1.4倍、2倍、4倍等,其功能使原摄影镜头焦距倍数增加。但使用增距镜时影响镜头的光通量,应增加曝光补偿。同时增距镜的使用会影响镜头的解像力,而且增加倍数越大画面的清晰度越差,六、感光胶片的种类及感光材料,胶片的种类:彩色胶片 黑白胶片,1、彩色胶片,彩色负片和彩色正片(反转片)日光片-适合在阳光下(日光色温5400k)灯光片-适合在钨丝灯下(色温3200k),1、彩色胶片,感光度:(ASA)慢速胶片(ASA50、25)颗粒极细、反 差较大,适合制作大画幅图片,适合表现建 筑室内外广告灯箱片、
11、时装、静物 中速胶片(ASA100)颗粒较细、反差适 中,适合拍摄生活摄影及新闻、风光、民俗等 题材 高速胶片(ASA400 以上)颗粒较粗、反 差较弱,适合拍摄舞台剧照、体育等题材,2、黑白胶片,进口:柯达、富士、依尔福 国产:乐凯等用途:新闻摄影、艺术创作、翻拍资料等,3、色盲胶片,ASA7 9 色盲胶片只感受蓝光、紫光,对其他光不感光色盲胶片反差大,适合拍摄黑白图表资料,六、感光胶片的种类及感光材料,感光材料的影响性能:1、感光度各种感光胶片在感光上有灵敏和迟钝之分,其规律:感光度越高,宽容度越大,即能在光线较差的条件下拍摄但缺点是颗粒粗、反差弱、灰雾度大放大效果差。(国际通用标志ASA
12、、中国GB21定)2、密度感光材料曝光后经显影定影后单位面积上影像变黑的程度。密度大小与曝光和显影时间有关。曝光越多,显影时间越长被还原的金属银越多,密度越大。,六、感光胶片的种类及感光材料,3、灰雾度在显影中少数感光银颗粒由于性能不 稳定也被还原,还原后的银颗粒相应生成染料均匀的分布在底片上形成数值很小的密度层,即灰雾。灰雾产生原因:胶片保存不当、冲洗药温过度、暗房安全灯过亮4、颗粒性与解像力 形成影像银粒的粗细叫颗粒性。解像力又称分辨力(取决于颗粒粗细及生产工艺),六、感光胶片的种类及感光材料,5、宽容度感光材料表达亮度间距的能力。宽容度大的感光材料容纳的景物亮度范围大,正确曝光安全系数大
13、 黑白:1:128;彩色1:1326、反差也叫密度差,是指负片或照片影像强光部分和阴影部分的差度(对比度),黑白相差大中间层次少称反差大;中间灰层次多,黑白反差小,称弱反差。,七、摄影用光,自然界不同的景物具有三度空间,显示出物体的轮廓,形式和主体状态。这种状态在不同光线照射下使我们感到它是两度空间,其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受到观察角度,景物色彩及光线的影响。其主要是受光线条件的制约。自然界景物的轮廓,形状、色彩立体状态、空间感等都要依靠光线照射才能呈现出来光线对自然界不同角度的照射构成了画面的明与暗,体面结构的变化显示出物体的立体状态,物体表面结构和属性。光线对于摄影画面的构成十分重
14、要,由于物体之间所处空间位置、空间介质状况变化,会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在一幅摄影画面中光线的造型与画面的内容紧密相连,拍摄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光线处理,才能准确地揭示摄影者所表现的主题内容。总之光线是结构画面、表现主题内容、创造画面气氛、表现被摄对象和摄影者表达感情的艺术手段,是摄影的基本功。,光的种类、性质及特点,从光源上分自然光、人工光、混合光 自然光:直射光,即晴天人物与环境的光比在画面中能产生强烈的影调对比及明暗反差,适合表现景物的三度空间和物体的表面质感。在摄影实践中又将光分为三种主要光:顺光、侧光、逆光,光的种类、性质及特点,一、顺光光源从相机方向正面照射到被摄体上,可避免不必要的
15、投影。人物面部或景物平均受光,立体感不强、光比小,反差弱,不利于表现画面的立体感及空间感。顺光拍摄彩色照片色彩的饱和度较高。顺光适合表示少女儿童及掩饰老年人脸部的皱纹斑痕。,光的种类、性质及特点,怎样利用被摄体的线条变化、色彩对比来提高画面的表现力当顺光景物影调弱时,拍摄前选择适当的拍摄点和富于变化的拍摄角度,利用景物的透视关系以加强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使画面线条丰富,有变化。例如:由近至远的树木建筑结构的透视等,光的种类、性质及特点,选择色彩丰富的被摄体,加大色彩对比,顺光拍摄,反差小,物体缺少丰富的影调、层次,此时拍摄彩色照片应增加色彩反差,加强色相对比,选择那些色彩变化大,色饱和度高的景
16、物作为拍摄的主体或陪体。用色彩之间相衬托,丰富画面的层次。充分发挥色彩特征,扩大画面的纵深感,色彩本身具有深远感,如“红、橙、黄”等暖色在画面中具有向前移动或膨胀的感觉,而“绿、蓝、紫”冷色具有向后远离或收缩感,在拍摄中通过镜头的取舍将暖色的物体作为前景或放在画面的前半部,冷色物体作为背景在人们的视觉上可使景物距离相对得到夸张,从而加强了画面的纵深感。,光的种类、性质及特点,二、测光(分为全侧光和斜侧光)全侧光光源从被摄体90 方向侧面照射过来,光效果:立体感很强、画面反差大、有强烈的明暗对比。全侧光适合表现艺术风光、建筑及男性人像。全侧光拍摄时曝光应比顺光增加1档。斜侧光光源从被摄体45 方
17、向照射过来,特点:画面层次分明、反差较大、有立体感,影调丰富,能突出的表现出物体的表面质感及景物的三度空间,侧光能使主体与背景色调区分开,有利于突出主体。,光的种类、性质及特点,侧光拍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光与影作为画面的组成部分,严格控制光比,缓和影调层次。2、合理运用镜头突出主体、寻找整体基调的统一,并增加半档曝光。,光的种类、性质及特点,三、逆光(分为全逆光和侧逆光)全逆光光源从被摄对象背面照射来的光线,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当背景较暗时,全逆光能使被摄体形成明显的轮廓亮线条,使主体鲜明、富有韵味。全逆光摄影要比顺光增加2档曝光。侧逆光光线从被摄体后侧45 方向照射的光线,这种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摄影基础 摄影 基础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1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