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校本教研》PPT课件.ppt
《《推进校本教研》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校本教研》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推进校本教研 聚焦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专家组 2007年5月,(报告提纲),一、项目工作的回顾与进展,二、三年来的基本估价及问题讨论,三、新阶段的工作思路与研究框架(略),一、项目工作的回顾与进展,2003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北京大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校本教研研修班,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和教研员进行前期培训。2003年12月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项目中设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基地建设的项目。2003年12月2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上海市教委共同举办“创
2、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第一届项目工作会议,项目正式启动。,(一)项目启动(2003),2004年9月,项目专家组在上海召开项目组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84个区县为全国首批“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梳理了校本教研的主要理念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专业支持机构和基地学校的工作要求;就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展开研讨。年底,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发函,印发“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工作会议纪要。该函认为,专家组会议对今后进一步推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此后,专家组的具体意见以再造教师的学习文化答两刊记者问的形式发表。,(二)明确内
3、涵(2004),2005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与长沙市教育局在湖南长沙召开了第二届经验交流与项目工作研讨会。项目组总结了项目启动一年来的工作进展:1.校本教研作为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举措已成共识;2.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正在成为校本教研的灵魂;3.深度调研是完善与重建教研制度的切入点;4.教研制度与活动创新开始出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5.项目工作推动了学校与专业支持机构的通力合作;6.城乡联动的教研机制给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带来契机。,同时,项目组还分析和指出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应特别关注农村及边远地区的校本教研;2.怎样使校本教成为教师内在的需求;3.专业支持机构面临破冰之旅;
4、4.教研制度建设需要更为冷静的思考。,2005年,项目工作以关注农村、城乡联动、联片教研为重点,区域推进取得重大进展,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为了加强项目骨干的能力建设,教育部课程中心与项目专家组举办了五期项目骨干高级研修班,其中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学员还参加了海峡两岸的基础教育论坛,朱慕菊副司长到会报告。,(三)区域推进(2005),2005年1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山西省教育厅在山西太原召开了第三届项目工作研讨会。项目组总结和概括了两年来项目工作的进展:1.关注农村、关注边远地区成为项目推进的重点;2.教师投入课改的热情和基地自主发展意识在项目推进中 提高;3.以课堂改进和教师发展为核心,
5、打破了培训、研究割裂 的局面,促进了不同部门的合作;4.大学课程中心深入中小学,共建基地成为新动向;5.教研员与四级教研网的重要地位在校本教研推进中凸现;6.在教研形态创新和功能扩展基础上开始制度创新和文化 再造。,项目组还总结了进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校本教研项目各地推进差异明显;2学校教研组建设亟待加强;3专业支持机构仍面临艰巨任务;4制度建设尚在萌生和发展阶段。,到2006年底项目启动三年来,广大基地区县的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校本教研工作,在专业支持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基地学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项目专家组搜集整理了前一段项目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以校本教研在
6、行动为名交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项目专家组到江西、湖南学习考察,进行专题调研,并通过小型研讨会的形式,深入思考研究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内涵及问题。教育部基教司“中国校本研修网”正式启动,成为项目工作交流共享、合作研修的重要平台。,(四)初步总结(2006),A.北京市教委为了有效推进全市校本教研工作,真正发挥校本教研促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连续三年实行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以质量监控和评价指标为晴雨表,针对学校开展校本教研中的活动、内容、形式及效果等进行专项跟踪调研,不断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了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同时形成了有区域特点的推进模式:海淀:区校两级、立体互动教
7、研模式 朝阳:教研制度建设和区本、校本、人本三种模式 昌平:教师专业发展、教研组建设 延庆县:农村地区校本教研的内容、形式与制度,1.区域推进,城乡联动,均衡发展,校本教 研全面推进,区域特色逐步凸现,B.上海市静安区基于“教师之间的差异是研修的重要资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局限于学校,要充分利用校际、区际(地区教育研究培训机构的资源联盟)、高校等资源”的理念,提出集约化、结构化、多样化和精致化的校本教研区域推进策略。C.重庆市沙坪坝区自主研制出校本教研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本着“方向性、发展性、激励性”的原则,从制度建设、校本研修和发展状况三大方面对区域内校本教研工作组织专项督导,促进了校本教研的深
8、入推进。,A.浙江省台州市在对教研组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启动了“构建学习型教研组、全市普通高中教研组长培训、实施学科种子计划、变评选为区域交流”等四项行动,将加强教研组建设,关注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作为推进校本教研的途径,全市出现了一批有特色的教研组。B.山东省青岛市根据实施新课程的需要,采取错位排课、先行课和集体备课制度,及时发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连环改进,大大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2.教研组建设和回归常态教研成为关注热点,出现了一大批生动的案例,C.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采取课题运作方式,积极探索有区域特色的校本教研的运行机制、专业引领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片组建设,制定先进教研组建设标准;通
9、过研训一体学分化管理,提高了全员培训的实效。他们还注意充分发挥区外专家的引领作用、本区教研员的专业指导和校内骨干的专业带动,为校本教研提供地位保障、物质保障和人员保障。D.海口市教育研训院实行“百强扶百弱”的城乡对口帮扶工程,领导蹲点、校校对口、教师交流、骨干联动、学生拉手;教研员定点定片教研;推行以乡镇中心校为基地带动周边校的联片教研活动,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3.专业支持机构重心下移,与中小学深度合 作做研究,谋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A.教育部曲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深入3地市5所高中就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和一线的教育管理人员及教师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并做了大量的
10、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最后形成了8个系列的研究报告,为山东省全面推进高中校本教研工作提供了反馈的信息,并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操作建议。B.教育部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延庆县教育局建立长期的合作制度,研究中心的专家和研究生深入中小学的课堂,和一线教师面对面地研讨,持续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造教师民主、开放、自主、合作的学习文化。,C.教育部辽宁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中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大连市中山区风景小学建立起了合作研究的长效机制,以案例研究为导引、学校管理及教研制度的创新和资源建设为保证和两翼,扎实地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明显实效。课程研究中心这种“三结合”合作研究的
11、模式正在中山区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推广。D.福建省教研室和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中心与福州市台江区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紧密合作,共同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对话交流制度、考核评估制度,鼓励和帮助不同需要、不同层次的教师自觉成为专业学习者,在校本教研中幸福成长。,A.“中国校本研修网”(),是教育部基教司“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的工作平台。研修网下设八个栏目:项目动态、学习资源、课例指引、今日教研、教师成长、幼教之窗、在线论坛和专题博客。其中课例指引、今日教研和教师成长是网站的特色栏目。,4.网络研修,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跨学科、跨学校的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B.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12、区教育局下拨专款构建了由博客技术支持的教学研究平台:“天河部落”,现已成为教师个人研究学习的工具、区域教研的理想载体,教研室、教师、学生和家庭联系的绿色通道。网络教研支撑起天河教研的一片蓝天。C.上海市宝山区在63所基地学校创建教师成长档案袋的基础上,教育局正在逐步向全区所有中小学推行。网络技术条件支持下的教师电子档案袋即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平台的研制与推广,已成为宝山区捕捉教师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5.不少省区已把校本教研纳入基础教育改革 重点工作,出现了一批较为完整的、有特 色的制度案例,A.山东省教育厅在系列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山东省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并以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进校本教研 推进 校本 教研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1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