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电流》PPT课件.ppt
《《恒定电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定电流》PPT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恒定电流,1.欧姆定律 2.电阻定律 3.电阻的串联、并联 4.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5.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6.电功率、焦耳定律,1.能够应用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象和U-I图象以及闭合电路路端电压U和电流I关系图象分析有关问题.2.能够应用电路的串联、并联规律结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进行电路的动态分析.3.会计算电路中的电功、电功率、电热.4.会分析和计算含容电路和含电动机等非纯电阻电路,会分析以及检测电路中的故障.,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典例1】(2010新课标全国卷)电源的效率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为路端电
2、压,I为干路电流,a、b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a、b.由图可知a、b的值分别为(),【审题视角】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电源的电动势E,路端电压U由伏安特性曲线直接读出,而电源的效率,可以通过进行计算.【精讲精析】电源效率 E为电源的电动势,根据图象可知 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D,【命题人揭秘】电源的U-I曲线的妙用(1)电源的U-I曲线的形状:U为电源的路端电压,I为干路电流,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U=E-Ir,图象是斜率为负值的倾斜的直线.(2)利用图象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根据U=E-Ir,图线纵轴上截距为电动势E,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内阻r=|.同一坐标系中不同电源的U
3、-I曲线不同,因此该曲线可称为电源的特征曲线.,(3)利用图象求解或比较电源的不同的工作状态:图线上不同的点(I,U)代表电源的不同工作状态,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该状态下电源所接外电阻R=,以该点与原点为顶点构成的矩形面积表示电源该状态下的输出功率P出=UI.,电路的动态分析【典例2】(2011海南高考)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与 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A.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小B.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大C.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小D.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大,【审题视角】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精讲精
4、析】当S断开时,外电阻变大,总电流I变小,路端电压U外变大,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总电流变小,电阻R1上的电压U1减小,而路端电压变大,则电阻R3上的电压变大,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所以B项正确.答案:B,【命题人揭秘】电路动态分析的常用方法(1)程序法:基本思路是“部分整体部分”(2)直观法:即直接应用“部分电路中R、I、U的关系”中的两个结论.任一电阻R阻值增大,必引起该电阻中电流I的减小和该电阻两端电压U的增大.,任一电阻R阻值增大,必将引起与之并联的支路中电流I并的增大和与之串联的各电路两端电压U串的减小.(3)极限法:即因变阻器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可将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滑至两个极端
5、去讨论.(4)特殊值法:对于某些双臂环路问题,可以采取代入特殊值去判定,从而找出结论.,电阻的串联、并联【典例3】(2008宁夏高考)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R2=120,R3=40.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内阻忽略不计.则()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审题视角】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关键点】(1)分析A、B选项时首先明确三个电阻的连接关系.(2)分析C、D选项时知道没有电流的电
6、阻不分压,相当于导线.,【精讲精析】本题考查电路的串并联知识.当cd端短路时,R2与R3并联再与R1串联,ab间等效电阻为40,选项A正确;若ab端短路时,R1与R3并联再与R2串联,cd间等效电阻为128,选项B错误;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电阻R2未接入电路,cd两端的电压即为R3的电压,为Ucd=100 V=80 V,选项C正确;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电阻R1未接入电路,ab两端电压即为R3的电压,为Uab=100 V=25 V,选项D错误.答案:A、C,【命题人揭秘】电路简化的方法与技巧(1)凡接在同样两个等势点上的用电器为并联关系,凡流过同一电流的用电器为串联关系.(2)凡用导
7、线直接连接的各点的电势必相等(包括用不计电阻的电流表、没有电流通过的电阻连接的点).(3)不加声明的情况下,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电流表视为短路,电压表、电容器视为断路.,含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典例4】(2010安徽高考)如图所示,M、N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0为定值电阻,R1、R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调节R1、R2,关于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大B.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小C.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大D.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
8、,F将变小【审题视角】解答本题关键是,电路稳定时,电容器对电路作用是断路,R1两端电压为零,故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R0两端的电压,所以可根据R0两端电压的变化分析小球所受电场力的变化,进而分析F的变化.,【精讲精析】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由于R0和R2串联,R0两端的电压减小,即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的电压U减小,带电小球受到的电场力F电=qE=q 减小,悬线的拉力为 将减小,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R0两端的电压不变,F电不变,悬线的拉力F不变,选项C、D错误.答案:B,【命题人揭秘】含容电路的分析方法(1)直流电路中的电容:只有当电容器充、放电时,电容器
9、所在支路中才会有电流,当电路稳定时,电容器对电路的作用是断路.(2)极板间的电压:电容器跟与它并联的用电器的电压相等,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不分压即电阻两端电压为零.(3)充放电电流方向:在充放电时,电容器两根引线上的电流方向总是相反的,所以一般根据正极板电荷变化情况来判断电流方向.,(4)计算带电量的变化: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同,那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的差;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改变,那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之和.,电阻定律的应用与计算【典例5】(2009全国卷)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0(1+t),其中称为电阻温度系数,0是材
10、料在t=0 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是与温度无关的常数.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0 时,铜的电阻率为1.710-8 m,碳的电阻率为3.510-5m,在0 时,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3-1,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4-1.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1.0 m 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审题视角】解答本题时可以按以下步骤求解:【关键
11、点】(1)应用电阻定律求每个棒的电阻;(2)应用串联规律求解总电阻;(3)总电阻的阻值在0 附近是定值,应用数学方法求长度.,【精讲精析】设所需碳棒的长度为L1,碳的电阻率为1,电阻温度系数为1;铜棒的长度为L2,铜的电阻率为2,电阻温度系数为2.根据题意有1=10(1+1t)2=20(1+2t)式中10、20分别为碳和铜在0时的电阻率.设碳棒的电阻为R1,铜棒的电阻为R2,有R1=式中S为碳棒与铜棒的横截面积.,碳棒和铜棒连接成的导体的总电阻和总长度分别为R=R1+R2 L0=L1+L2 式中L0=1.0 m联立以上各式得:要使电阻R不随温度t变化,式中t的系数必须为零.即101L1+202
12、L2=0 联立得:代入数据解得:L13.810-3 m答案:3.810-3 m,【阅卷人点拨】,电阻、电阻定律高考指数:1.(2009天津高考)为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连好如图所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得到的多组读数描绘出的U-I图象应是(),【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注意以下两点:(1)灯丝随温度升高,电阻率增大.(2)电压增大时温度升高.【解析】选C.当电压增大时温度升高,电阻率增大,灯丝电阻随之增大,在图象上某点到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因此斜率应越来越大.选项A的电阻越来越小,选项B的电阻不变,选项C
13、的电阻越来越大,选项D是电源的特征曲线,故选项C正确.,2.(2009广东高考)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B.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C.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D.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解析】选A.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电阻率是个定值,根据电阻定律R=可知电阻R与长度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B、C、D选项错误,A选项正确.,【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易产生的两个误区(1)误认为导体的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2)误认
14、为导体的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实际上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决定.,电路的计算和动态分析高考指数:3.(2012浙江高考)功率为10 W的发光二极管(LED灯)的亮度与功率为60 W的白炽灯相当.根据国家节能战略,2016年前普通白炽灯应被淘汰.假设每户家庭有2只60 W的白炽灯,均用10 W的LED灯替代,估算出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A.8108 kWh B.81010 kWhC.81011 kWh D.81013 kWh,【解题指南】要估算,必须形成几个具体的有关数据:全国约有4亿个家庭,每个家庭平均每天用电5小时,这样就可估算出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解析】选B.每个家庭
15、节省的功率为P=0.1 kW,全国约有n=4108个家庭,每个家庭平均每天用电5小时,则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为W=Pnt=0.1 kW41083655 h=7.3 1010 kWh,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错误.,4.(2011上海高考)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最高端向下滑动时()A.电压表V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读数变大B.电压表V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读数变小C.电压表V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读数先变小后变大D.电压表V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读数先变大后变小,【解析】选A.电路的串并联关系是这样的:滑动变阻器的上下两部分电阻并联再与电阻R串联.当上下
16、两部分电阻相等时,并联电路阻值最大,干路电流最小,路端电压最高,即电压表读数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所以只有A、C选项可能正确;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在最高端时,电流表读数为零,即电流表的读数是从零开始增加的,因此,只能是A选项不可能是C选项.,【方法技巧】电路动态分析的方法解答电路动态分析问题,可按以下两步骤:(1)理清电路的串并联关系.(2)按照局部整体局部的逻辑方法,运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电压、电流的变化情况.,5.(2011北京高考)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17、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解析】选A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使连入电路中的R0阻值减小,整个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I增大,路端电压UEIr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又R2与R0并联后再与R1串联,在R0减小时,使得R2两端电压减小,R2中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示数减小,A正确,B、C、D错误.,6.(2010上海高考)在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A.A变大,V变大 B.A变小,V变大C.A变大,V变小 D.A变小,V变小,【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部分电路的变化会影响整体
18、.(2)整体的变化又会影响局部.【解析】选B.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小,内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变大.故选项B正确.,7.(2009江苏高考)在如图所示的闪光灯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电容器的电容为C.当闪光灯两端电压达到击穿电压U时,闪光灯才有电流通过并发光,正常工作时,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则可以判定()A.电源的电动势E一定小于击穿电压UB.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一定为CEC.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增大D.在一个闪光周期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一定相等,【解析】选D.理解此电路的工作过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闪光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恒定电流 恒定 电流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10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