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细胞的电》PPT课件.ppt
《《心肌细胞的电》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肌细胞的电》PPT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考试参考内容),内容提要,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临床电生理,学习指南,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和生理特性的内容心肌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心肌有效不应期长的意义: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期前兴奋和代偿间歇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房室延搁,传导速度最慢和最快的心肌细胞各是什么?为什么?各有什么意义?正常起搏点,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的概念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机制:抢先占领和超速抑制影响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的因素,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A,B,C,心肌组织的生理特性:兴奋性(excitability)自律性(autorhythmicity)
2、传导性(conductivity)收缩性(contractivity)机械特性,电生理特性,第一部分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第一节 心肌细胞的兴奋性,(Excitability),兴奋性(Excitability)-心肌细胞和组织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表现为产生动作电位。兴奋性是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一、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及其决定因素,心肌兴奋性的高低可用阈值作为衡量指标。阈值大则表示兴奋性低,阈值小则兴奋性高。,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决定及影响因素,1.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水平: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时,距阈电位的差距就加大,引起兴奋所需的 刺激阈值也增大,兴奋性降
3、低;反之,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时,则兴奋性增高。2.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水平:阈电位水平上移,与静息电位之间差距加大,可使心肌兴奋性降低;反之阈电位水平下移,则兴奋性增高。,3.Na+通道的性状:指Na+通道所处的状态。心肌细胞产生兴奋,都是以Na+通道能 被激活为前提的。,4.电解质浓度及pH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略),Rest potentional threshold potentional,静息电位水平(变化较多见),距离阈电位距离大,引起兴奋所需的刺激大,兴奋性降低,阈电位水平(变化少见),绝对值增大,Na+通道有三种状态,即备用态、激活态和失活态,Na+通道是
4、否处于备用状态,是心肌细胞是否具有兴奋性的前提。Na+通道处于哪种状态,取决于当时的膜电位水平和时间进程,亦即Na+通道的激活、失活和复活是电压依从性和时间依从性的。,二、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心肌细胞与神经细胞相似,当受到刺激产生一次兴奋时,兴奋性也随之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周期变化,这些变化与膜电位的改变、通道功能状态存在密切联系。以心室肌细胞为例,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变化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ARP)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
5、ry period,RRP)超常期:(supernormal period,SNP),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0期到-55mV,Na+通道完全失活,此时兴奋性为零。-55mV到-60mV,Na+通道刚刚开始复活,兴奋性极低,给予强 刺激引起膜部分除极活局部兴奋,无AP。有效不应期:从除极开始到复极-60mV,这段时间内任何刺激均不能产生AP。,相对不应期:从复极化-60mV到-80mV这段时期。此时需高于阈值的强刺激才能引起动作电位,这是因为此时大部分Na+通道已经复活,兴奋性逐渐恢复,但仍低于正常。,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超常期:从复极化-80mV到-90mV这段时期。此时
6、低于阈刺激强度的刺激即能引起动作电位,表明兴奋性超过正常。此时因为大部分Na+通道已经复活,回到备用状态;且膜电位正处于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到达阈电位的差距较小,所以较易兴奋。,在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内引起的动作电位,0期的去极幅度、上升速率和兴奋的传导速度均低于正常,这主要是由于部分Na+通道仍处于失活状态之故。由于这样的动作电位传播速度慢,易形成心律失常和折返。,1.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 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心肌机械活动的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保证心脏的舒张和收缩交替进行,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实现泵血功能。,三、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长的生理学意义,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1)期前收缩
7、(premature systole)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产生的每一次兴奋传到心房肌和心室肌时,心房肌和心室肌前一次兴奋的不应期已经结束,因此能发生一次新的兴奋过程,整个心脏就能按照窦房结的节律进行活动。,2.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若在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人工额外刺激或窦房结以外的病理性刺激,则心肌细胞可以在窦房结传导来的兴奋之前,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分别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即在不应期后受额外刺激引起)。,期前兴奋也有它自己的有效不应期。这样,当紧接在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兴奋传到心室时,如果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则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形成一次兴奋和收缩的“脱失”
8、,必须等到再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来时才能引起兴奋和收缩。这样,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比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即窦性冲动刚好落在期前收缩的不应期)。,2)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刺激落在相对不应期内,刺激落在绝对不应期内,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慢反应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慢反应细胞的0期去极化-L-型钙通道开放,而L-型钙通道的复活速率较慢,往往在AP完全复极化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细胞仍处于不应期内。这种情况属于复极后不应状态。慢反应细胞未发现有超常期。,小结,1、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决定心搏能否发生。兴奋性的高低取决 于引起兴奋的离
9、子通道的性状,膜电位和阈电位之间的差距。2、心肌在发生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3、心肌较长的有效不应期决定了其收缩活动的特点:心肌细胞不发生强直收缩;会出现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传导性,(conductivity),兴奋在心肌细胞间扩布的能力称为心肌的传导性(Conductivity)。兴奋性和传导性是两个相关而又彼此独立的概念,前者涉及动作电位的产生,而后者涉及动作电位从兴奋发生部位向周围的扩布。动作电位沿细胞膜传播的速度可作为衡量传导性的指标。,一、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1.心肌细胞间通过电传递(缝隙连接)传递AP,2.存
10、在特殊的传导系统,按一定的顺序传导兴奋,3.兴奋在心脏内传导速度不均一,1.心肌细胞间通过电传递(缝隙连接)传递AP 心肌细胞间通过缝隙连接,构成低电阻通道,使一个心肌细胞兴奋很快地传递给下一个心肌细胞,表现为同步收缩活动。另外,浦肯野纤维几乎遍布达到每个心室肌细胞,兴奋通过浦肯野纤维纤维传导的速度极快,这样窦房结的兴奋,几乎同步传导到每个心室肌细胞。因此,心肌细胞是功能上的合胞体。,目前有关心脏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的研究进展:心肌细胞的缝隙连接蛋白主要有CX40,CX43,CX45,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及功能失常将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2.存在特殊的传导系统,按一定的顺序传导兴
11、奋,1.窦房结发出兴奋,经心房肌及功能上的优势传导通路传播到左、右心房,同时也通过心房肌传导到房室结;2.兴奋通过房室结,并由房室束传到室间隔;3.房室束分为左右束支,兴奋沿左右束支传到心尖部;4.兴奋经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壁。,-窦房结-房室交界:包括房结区,结区,结希区,-房间束(巴氏束,优势传导通路)-结间束-房室束(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兴奋在心脏内的传导过程:,3.兴奋在心脏内传导速度不均一,房室束到浦肯野纤维传导速度最快,这是由于浦肯野纤维十分粗大(70m)且含肌原纤维很少,而缝隙连接数量很多,故离子很容易由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加快了动作电位的传布。其意义是有利于心肌同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肌细胞的电 心肌 细胞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9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