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ppt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电图基本知识,王晓明,正常窦性心律,室速,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梗,心电图室,标准十二导联系统,双极肢体导联I II III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单极胸前导联V1 V2 V3 V4 V5 V6,心电图导联的电极位置和连接方式,心电轴监测,通常可根据肢体、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以估测心电轴的大致方位:若、导联QRS波的主波均为正向波,则可推断为正常心电轴(090);,心电轴大致方位判断,心电轴大致方位判断,若导联出现较深的负向波,则属心电轴右偏;,心电轴大致方位判断,若导联出现较深的负向波,则属心电轴左(上)偏。此处,还可改变取其他二个互相直交的导联,例如导联与aVF导联以判定之,
2、其结果大致相仿,但并不完全相同。,心电图导联的电极位置和连接方式,心电图组成,心电图组成:包括P波、QRS波群、T波,有时还可看到U波。根据这些波还可分为几个段:P-R间期,Q-T间期,S-T段。,心脏的传导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窦房结 SA node结间束 internodal atrial pathways房室结 AV node希氏束 AV bundle右束支 right bundle branches左束支 left bundle branchesPurkinje 纤维网 Purkinje system,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心电图各波段意义,P 波:最早出现的幅度最小的波,反
3、映心房除 极过程P-R段 实为P-Q段,反映心房的复极过程及房 室结和房室束的电活动,P波和P-R段合 为P-R间期,始自心房开始除极止于心室 开始除极。QRS波 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 Q:首先出现的负向波 R:首先出现的正向波 S:R波之后再出现的负向波 R S波后再出现正向波 S:R波后再出现的负向波 QS:整个综合波均为负向波S-T段 QRS综合波之后基线上的一个平段,代表 心室复极的缓慢期T 波:平段之后的出现的波,代表心室复极的 快速期Q-T间期心室开始除极到复极完毕的全过程的时 间,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波:表示心房除极化,宽度不超过0.11sec;振幅在肢体导联
4、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0mV病理:见下页,波异常,1、P波高尖,肺源性心脏病(右心房肥大)2、P波双峰,时限增宽,二尖瓣疾患,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左心房肥大)。3、P波低平,正常女性,心包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全身浮肿。4、P波消失,室性早搏,房颤及房扑。5、P多于QRS,、度房室传导阻滞。,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PR段(PR segment):反映心房的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和房室束的电活动,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P-R间期(P-R interval):P波与P-R段合计为P-R间期,正常为0.120.20sec病理:(1)延长。见于风湿病,心
5、肌炎,房早,度房室传导阻滞。(2)缩短。预激综合症。,P-R interval,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QRS波群:表示心室的除极化,正常为0.060.10sec,最宽不超过0.11sec*波形和振幅:正常人V1、V2导联多呈rS型,V1的R波1.0mV。V5、V6导联可呈qR、qRs、Rs或R型,R波2.5mV。正常人的胸导联自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V1的R/S1。各肢体导联的每个QRS正向与负向波振幅相加的绝对值应0.5mV,胸导联的每个QRS正向与负向波振幅相加的绝对值0.8mV。*Q波:正常的Q波振幅应小于同导联中R波的1/4,时距应小于0.04s(唯I
6、II、aVR、aVL导联可超过),V1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呈QS型。病理:见下页,QRS波群:,异常:(1)间期0.10s。见于心室肥大,束支阻滞,预激综合症,室早。(2)Q波R波1/4,心肌梗塞。(3)低电压,心包炎,心包积液,全身浮肿。(4)电压增高,消瘦,心室肥大。,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心室肌兴奋时间(VAT):心电活动从心内膜通过心室肌至心外膜所需时间,正常时在V1V20.03sec,在V5V60.05sec,VAT,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ST段(ST segment):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表示心室除极刚结束处在缓慢恢复复极的时间
7、。任一导联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ST段上升在V1V2导联不超过0.3mV,V3不超过0.5mV,V4V6与肢体导联均不超过0.1mV。病理:见下页,S-T段:,异常:(1)上移,心动过速,心肌梗塞,心绞痛,急性心包炎。(2)下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Q-T间期(Q-T interval):从Q波起点至T波终了,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正常为0.320.44sec病理:(1)Q-T延长,心动过缓,左右心室负荷过重,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包炎。(2)Q-T缩短,心动过速,高钾血症,高钙血症。,Q-T interval,正常心电图综合波、
8、间期和段的图解,*波(T wave):1)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正常情况下,波的方向大多和主波方向一致;2)、V4V6导联向上,aVR向下,、aVF、V1V3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但若V1的T波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病理:1)低平,心肌缺血,心肌炎,低血钾。2)抬高,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塞,室早。,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U波(U wave):由心室复极化形成,T波后0.020.04sec出现,方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病理: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心率的计算,测量P-P或R-R间隔的时间(秒)(一个心动周期的时间)。用60相除,即为心率。心率=60/P-P或
9、R-R(秒)为节省时间,也可事先列好换算表直接由表中查出心率。,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1、频率 100次分,一般不超过160次/分2、其他波型值在正常范围内。,窦性心动过缓,1、频率60次分2、其他波型值在正常范围内。,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的起源不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大于0.16sec。多见于青少年或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者,常与呼吸周期有关,多无临床意义。,房性期前收缩,1.提早出现的QRS波一般不变形,其前有一个复杂的P波,P-R0.12sec;2.代偿间歇不完全;3.有早搏之P波之后可不出现QRS波,且与其前面的T波相融合而不易辨认,称为房早未下传。,X
10、2X,房性期前收缩,正常人中60%有,特别是在疲劳,焦虑,过度烟酒、饮茶或咖啡后出现,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更常见。如偶发无明显症状,可不做处理。若频发,有症状者,则要遵医嘱治疗。,室性期前收缩,1、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增宽变形,QRS时限常0.12sec,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2、联律间期恒定3、代偿间期完全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三联律、成对室早。5、在同一导联内若出现不同形态的室早为多形或多源性室早。,室性期前收缩,*病因:焦虑、各种心脏病、低血钾、洋地黄中毒等。*处 理:不同的室性早搏治疗目标不同1、在急性室性早博,可静脉使用利多卡因50-100mg,胺碘酮7
11、5-150mg。2、由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早博,首先停用洋地黄,有低钾血症者应补钾。3、非紧急情况下的室早口服美西律100-150mg,3-4/d,或普罗帕酮100-150mg,3-4/d。,房室传导阻滞 A-V block,窦房结的冲动在激动心房的同时,经房室交界区传入心室,引起心室激动。房室传导情况主要表现在P与QRS波的关系上。,度房室传导阻滞 first degree A-V block,心电图特征 PR间期延长为主要表现:成人P-R0.21 sec或前后两次检测结果比较,出现与心率相当的PR间期延长超过0.04sec。(P-R间期随年龄心率而存在明显变化),度房室传导阻滞 secon
12、d degree A-V block,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部分P波后QRS波脱漏。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I型和II型两种类型,I型较II型常见。I型多为功能性或损害局限房室结或房室束的近端,预后较好;II型多属器质性损害,病变大多位于房室束远端或束支部分,易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度房室传导阻滞 second degree A-V block,心电图特征I型:莫氏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后漏脱一个QRS波群,其后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度房室传导阻滞 third degree A-V bloc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电图基本知识 心电图 基本知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9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