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ppt
《心内科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内科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内科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 心内科李奇奇,主要内容,一、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二、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并发症三、吸痰法操作并发症四、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一)出血预防措施: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2.注射完毕后,重视做好局部按压工作。按压部位要准确、时间要充分,尤其对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3.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4.拔针后针口少量出血者,予以重新按压注射部位。形成皮下血肿者,可根据血肿的大小采取相应的措施。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和消散。皮下较大血肿早期可采
2、取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血液,再加压包扎,如上述处理无效,可行手术切开取出血凝块。,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处理流程:,拔针后针口少量出血者,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二)低血糖反应预防措施:1.严格遵守给药剂量、时间、方法,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对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多次反复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宣教,指导病人掌握为止。2.准确抽吸药液剂量。3.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把握进针深度,避免误入肌肉组织。如对体质消瘦、皮下脂肪少的病人,应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并减少进针角度注射。4避免注入皮下小静脉血管中。推药前要回抽,无回血方可注射。5.注射后勿剧烈运动、按摩、
3、热敷、日光浴、洗热水澡等。6.注射胰岛素后,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如发生低血糖症状,立即监测血糖,同时口服糖水、馒头等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严重者可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处理流程:,发生低血糖症状,立即监测血糖,同时口服糖水、馒头等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严重者可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一)肋骨骨折预防措施:1.行胸外按压时,按压要平稳.有规则地不间断地进行,不要左右摆动;不能冲击式猛压,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以免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2.根据病人的年龄和胸部弹性施加按压力量。对于老年病人按压时酌情降低压力,幅
4、度以胸骨下陷3-4cm为宜。3.单处肋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止痛.固定和预防肺部感染。.止痛:可口服或注射止痛剂。对疼痛较剧烈者,肋间神经阻滞或痛点封闭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且能改善呼吸和有效咳嗽机能。肋间神经阻滞可用0.5%或1%普鲁卡因5ml注射于脊柱旁5ml处的骨折肋骨下缘。痛点封闭是将普鲁卡因直接注射于肋骨骨折处,每处10ml。必要时阻滞或封闭可12-24小时重复一次,也可改用长效镇痛剂。注意穿刺不可过深,以免刺破胸膜。.宽胶布固定胸壁:半环式胶布固定具有稳定骨折和缓解疼痛的功效。但其止痛效果并不理想.限制呼吸且皮肤过敏等症状,故而除在转送伤员时才考虑应用外,一般不用,或应用过多头胸带或弹力束
5、胸带,效果更好。预防肺部并发症: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咳嗽、排痰,给予抗生素和祛痰剂。,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并发症及处理,4.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的处理,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尤其应注意尽快消除反常呼吸运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充分供氧,纠正呼吸与循环功能紊乱和休克。当胸壁软化范围小于背部时,正常呼吸运动可不明显或不严重,可采用局部夹垫加压包扎。但是,当浮动幅度达3cm以上时可引起严重的呼吸与循环功能紊乱,当超过5cm或双侧连枷胸(软胸综合症)时,可迅速导致死亡,必须进行紧急处理。首先暂时予以夹垫加压包扎,然后进行肋骨牵引固定。5.在需行开胸手术的病人,可同时对肋骨骨折进行不锈钢捆扎和缝扎固定和
6、用克氏针作骨髓内固定。目前已不主张对连枷胸病人一律应用控制性机械通气来消除反常呼吸运动(呼吸内固定法),对于伴有严重肺挫伤且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病人,及时进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后应用呼吸机治疗,仍有其重要地位。,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并发症及处理,处理流程:,单处肋骨骨折,止痛.固定和预防肺部感染,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予以夹垫加压包扎,必要时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后应用呼吸机治疗,吸痰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一)低氧血症预防措施:1.吸痰管口径的选择要适宜,使其既能够将痰液吸出,又不会阻塞气道。2.吸痰过程中患者若有咳嗽,可暂停操作,让患者将深部痰液咳出后再继续吸痰。3.刺激气管隆突处易引起患者的咳嗽
7、反射,不宜反复刺激。4.吸痰不宜深入至气管处,否则易阻塞呼吸道。5.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不宜使用患者脱离呼吸机的时间过长,一般应少于15秒。6.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可给予100%纯氧5分钟,以提高血氧浓度。7.尽量避免护士工作繁忙而未及时给患者吸痰导致的严重后果。8.吸痰时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率、心律、动脉血压和血样饱和度的变化9.已发生低氧血症者,立即加大吸氧流量或给予面罩加压吸氧,酌情使用阿托品、氨茶碱、地塞米松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吸痰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处理流程:,发生低氧血症者,立即加大吸氧流量或给予面罩加压吸氧,酌情使用阿托品、氨茶碱、地塞米松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机
8、械通气,吸痰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二)呼吸道黏膜损伤预防措施:1.使用优质、前端钝圆有多个侧孔、后端有负压调节孔的吸痰管,吸引前先蘸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使其润滑。2.选用型号适当的吸痰管:成人一般选用12-14号吸痰管;婴幼儿多选用10号;新生儿常选用6-8号,如从鼻腔吸引尽量选用6号。有气管插管者,可选择外径小于1/2气管插管内径的吸痰管。3.吸痰管的插入长度:插入的长度为患者有咳嗽或恶心反应即可,有气管插管者,则超过气管插管1-2cm,避免插入过深损伤黏膜;插入动作轻柔,特别是从鼻腔插入时,不可蛮插,不要用力过猛;禁止带负压插管;抽吸时,吸痰管必须旋转向外拉,严禁提插。4.每次吸痰的时间不
9、宜超过15秒。若痰液一次未吸净,可暂停3-5分钟再次抽吸。吸痰间隔时间,应视痰液黏稠度与痰量而定。,吸痰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5.每次吸痰前先将吸痰管放于无菌盐水中以测试导管是否通畅和吸引力是否适宜,以调节合适的吸引负压。一般成人40-53.3kpa,儿童小于40.0kpa,婴幼儿13.3-26.6kpa,新生儿小于13.3kpa。在吸引口腔分泌物时,通过手控制负压孔,打开、关闭反复进行,直至吸引干净。6.对于不合作的患儿,可告知家属吸痰的必要性,取得家长的合作,固定好患儿的头部,避免头部摇摆。对于烦躁不安和极度不合作者,吸痰前酌情予以镇静。7.为患者行口腔护理时,仔细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牙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 常见 护理 操作 并发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