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A13.ppt
《社会心理学A1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A13.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侵犯行为,第一节 侵犯行为的定义和种类,一、侵犯行为的定义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一)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二)行为者的社会角色(三)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四)行为者的身份特性,二、侵犯行为的种类,把侵犯分为反社会的、亲社会的和被认可的3种。另外,我们还可将侵犯分为广义的侵犯和狭义的侵犯。广义的侵犯包括了前述3种,而狭义的侵犯只是指那种反社会的侵犯。,第二节 对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一、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二、洛伦兹本能论三、侵犯的生物学因素(一)雄性荷尔蒙的作用(二)遗传基因的影响,第三节 挫折-侵犯理论,一、挫折-侵犯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挫折-侵犯理论的主要论点认为,侵犯是
2、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二、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贝克威兹,人在遭受挫折之后,仅引起一种唤起状态,也即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如果在个体所处的环境之内不存在给人以引导的认识线索,挫折不一定能导向特定形式的反应。,挫折是引起人类侵犯行为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挫折的一个可能作用是加强个人对与暴力有关联事件的侵犯反应。,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一、模仿学习班氏认为,个体从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到表现自己的侵犯行为需要3个必要条件:第一,有一个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第二,榜样的侵犯行为被断定为“合理”的。第三、观察者在榜样表现侵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A1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9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