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基础》PPT课件.ppt
《《心理健康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基础》PPT课件.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健康基础,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 心理系 项灵羽,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标准:1)有效地知觉现实。2)接纳自然、他人和自己。3)自发、单纯、自然。4)责任感和自我献身的精神。5)独处和独立的需要。6)自主的活动。自我实现者有自主活动的能力和偏爱,他们的发展依靠自己的潜能和内部资源。7)永不衰退的欣赏力。8)神秘的或高峰的体验。9)对所有人的爱的情谊。10)人际关系深刻。11)民主的性格结构。12)手段和目的、善和恶之间的辨别力。13)善意的幽默感。14)创造性。15)抵制文化适应。,中国学者王登峰等人:智力正常 情绪适中 意志健全 人格统一 人际
2、和谐 与社会协调一致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心理健康状态的理解,心理健康 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 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内外适应功 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心理正常,心理异常,一般心理问题轻度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神经症 心身疾患 人格异常 性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等,延续的,动态的,相对的,三、常见的心理异常,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神经症六种基本表现:,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疑病症癔病症,游移不定的广泛性紧张不安的、与处境不符的痛苦情绪体验。没有明确的威胁对象,指向未来没被认识到的担忧。高度警觉,过分关心,易被激怒,注意力难以集中。
3、伴有躯体上不适感。,处境恐怖、人际恐怖、特定物恐惧。对某一特殊物体,活动或情境产生持续的和不合理的恐惧为特征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2)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功能障碍;3)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损坏。,持重复自己明知毫无意义的动作、念头、意向,有受强迫的体验和对抗性的冲突。强迫观念:害怕脏物、对称和规则的需要;强迫行为:清洗、检查、排序、计算、储藏,具有仪式性特征;会表现出焦虑或抑郁症状。,长期的或无缘无故的心情抑郁。懒、呆、变、忧、虑心情灰暗和兴趣减退,悲观寡欢,孤独自卑。也会有躯体上的不适,例如胸闷、疲乏、无力、失眠早醒,患者会觉得自己浑身有病,但又检查不出有什么病。思
4、维活动和行为方面所受的损害不明显,仍能保持一般的社会适应能力。,无根据地想象自己得了重病乃至不治之症,长期过分集中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并且对其身体健康估计之坏与实际情况不相称。对自己的成见深信不移,坚持求治。焦虑。对身体高度敏感,对社会关系不敏感。,歇斯底里;肤浅夸张,戏剧化,受暗示。转换症状:刺激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且躯体症状一出现,情绪便消失。游离症状:遗忘,附体,身份障碍。,身心(心理生理)障碍,环境因素-心理-生理疾病特点:1、发病前存在明显的情绪因素2、有躯体障碍的客观证据3、疾病属于受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某个特定器官系统4、心理生理障碍时的生理变化,比正常情绪状态下的相同变化强烈而持久
5、5、患者并不一定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经典表现: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机能亢进、溃疡性结肠炎、神经性皮炎,人格障碍,也称人格异常或病态人格主要特点:可能有某种神经系统功能上的障碍,但无病理变化一般智力正常,情感与行为障碍明显一般能正常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也能理解社会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评价标准相对稳定,一旦形成不易改变,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偏执型人格(妄想型)分裂型人格爆发型人格(冲动型)情绪低落、高涨型人格(循环型)强迫型人格癔病型人格衰弱型人格,固执、多疑心胸狭隘、自我评价过高,退缩、孤僻、沉默、冷漠、沉溺于幻想之中、无进取心,情
6、绪不稳,因小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情绪和冲动行为,不能自我克制,刻板固执、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不会随机应变、为犹豫,不善决断,对自己要求过高又缺乏自信,过分做作、夸张,暗示性和依赖性强,高度自我中心,情感易变、易激动,对人情感肤浅,可有高度的幻想性。,缺乏信心和主动精神,被动地服从别人的愿望,自感能力低下,精力不足,容易疲劳,常为小事伤感,缺乏生活乐趣。,性心理障碍(性变态),是性对象或性欲满足方式的异常,对正常的性生活没有要求,甚至心怀恐惧。其行为常带有强迫症性质。性变态包括:恋物癖、窥阴癖、露阳癖、异妆癖等等同性恋?,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广义包括所有精神疾患,如神经疾病、人格异常
7、、心身疾患和精神发育迟滞等;狭义仅指重性精神病。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无器质性病变,有遗传因素影响,心理因素引起。患者的整体心理机能瓦解,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严重失调,经常不能料理个人生活,不能正常处理人际关系、参与社会活动甚至会给公共社会带来危害。言语、行为、思维、情绪等各方面的表现与常人不一样。没有自知力,不感到痛苦。,儿童精神疾患多动症自闭症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儿童多动症“注意缺失与多动障碍”,简称ADHD,1、注意力不集中2、活动过度3、冲动从而引起学习困难、性格或行为障碍。,多动症特征,儿童孤独症(自闭症),漂亮大眼睛不与人对视,重复划道的刻板行为,自闭症特征,精
8、神分裂症,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1)情感:对现实的兴趣减少,甚至对切身之事也漠不关心,对某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反倒特别关心。情绪反复无常,无论喜怒都与现实环境不相称。2)思维;经常想入非非,不着边际,语言散漫凌乱,对问题的见解轻重倒置,易接受消极的暗示。一方面显得很固执,好为某些问题强辩,另一方面又经常心不在焉若有所思。3)行为:越来越不合群,尤其倾向于躲避同龄人,去与老人小孩为伍。工作学习不专心,工作效率低,学习成绩差。幻听、妄想、被暴露感病症的早期症状:脏、乱、懒、差,案例辨析,男22岁。医生问:“这儿是什么地方?”患者答:现在的地方不管它,就是一小部分。”问:“你来这里干什么?
9、”答:“我来这里没法说生活困难。现在我来就算是叨语。现在就代表一句话。院长就这样。今天是下午。”问:“我们是做什么工作的?”答:“我早晨没有吃饭,我找原来前面那个小小的商店。”问:“你吃了没有?”答:“你想想,哪个人他不知道,点心还不如火烧,米饭大部分是思想问题”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思维松散破裂,联想障碍,情感性精神病(心境障碍),以情感障碍为主症的精神病:极度躁狂或抑郁,或两者交替出现。容易缓解,也容易复发。内源抑郁与抑郁神经症的区别:兴趣消失,绝望,想死无冲突,不想治。,案例辨析 男25岁,在病房医生集体床旁查房时,患者主动问站在其身旁的医生姓名,这位医生告诉其姓“粟”,患者听到后就说:“啊
10、!西米西米,东西南北,东风压倒西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此时病房门,走进一位身着工作服的其他病房的医生。患者的注意力立即被这位陌生人吸引过去,并自言自语地说:“他来干什么,我熟悉这儿的情况,我能帮他忙。”患者在离开众多医生,欲转而向这位陌生人走去以前,连声说:“对不起,我得问问他有什么事。”音联、意联、随境转移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偏执性精神病,以持久的、系统的且比较固定的妄想为主要临床特征。妄想的内容多为迫害、嫉妒和伟大。其行为、情感反应与妄想观念相一致。病程长而无精神衰退。思维始终保持条理和有逻辑。无幻听,区分神经病、神经症、精神病的概念,神经病: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生理疾病
11、,可有心理反应。神经症:无器质性病变,心理因素致病。精神病:体内代谢病理变化导致脑机能损害,由心理因素及遗传因素致病。,病(精神病)与非病的三原则,心理活动过程内部保持一致,知情意统一,心理活动与外界环境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人格统一,无逻辑思维的混乱及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摘录)郑x x,男,31岁,大学助教,未婚。求助者主诉:近来时而失眠;心情不好时注意力不集中;读书环境趋安静,思想越爱开小差;工作效率比原来低。原来喜欢和朋友聊天,最近和别人来往时有些烦,但在理智控制下,维持一般同事关系。咨询师:你自己能找到原因吗?求助者:(沉默)咨询师:心理咨询工作有严格的
12、保密制度 求助者:(会心地一笑),其实,我知道原因。原来在大学读书时有一位女朋友,相处很好,后来分配在两地,也有信件往来,假期也能见面,正式恋爱已有五年了。现在,和我在一起工作的另有一位女同事,对我很好,她也知道我有女朋友,所以与我相处只是一般关系。可是由于经常在一起,互相照顾,彼此也很真诚,不知为什么渐渐对她产生了好感,我试探地向她表达爱慕,她也没有明确反对。这样一来,我反而陷入了矛盾的境地,无法自拔。最近又接到原来女朋友的来信,忽然觉得信中烦的内容很平淡,没有激情,于是,感到她很陌生,不如身边工作的这个女孩亲切。我回信也很冷淡,但事后又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大道德,似平伤害了对方。思想斗争激烈,
13、不知怎么处理。,鉴别按照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精神病根据神经症特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损害,问题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或半年)排除神经症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特征,一般心理问题,涵义也称为心理困惑、心理失调,或简称为心理问题。是指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的局部异常状态.是在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中,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一般心理问题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情绪反应尚未泛化,不具有愉快满意心境,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独立应对生活工作有些吃力,不严重破坏自身社会功能。,一般心理问题,又称心理困扰心理失调,表现适应问题:环境改
14、变不能适应,如搬家、换工作、毕业后刚走上工作岗位;恋爱婚姻问题:失恋、恋人之间闹矛盾、父母对自己选择的恋人不满意、夫妻矛盾、自己有婚外恋情、配偶有婚外恋情、离婚等;人际关系问题:与单位同事或朋友或邻里之间闹矛盾、姑嫂、婆媳等亲戚之间的矛盾等;性问题:性生活不和谐、功能性阳萎、阴冷等;子女教育问题;重大丧失事件:丧偶、丧子、下岗、失业、伤残、灾难等。,常见心理问题的描述词注意力不集中耐挫力较差不合群自我中心无端烦恼心理疲劳自我怨恨自卑,焦虑,抑郁,多疑,偏执,消沉,狂热,怯懦,特征情景性特定刺激,强烈反应;离开情景不出现;通过“适应”难以消除偶发与暂时性暂时、时间短、自行缓解损害轻微愉快感小于痛
15、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着”,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之下能调节通过自我调整能改善、浅层次的心理咨询奏效,对一般心理问题的识别,判断指标刺激:有、严重反应强度:一般、严重反应的持续时间:暂时、短社会功能:微损反应是否泛化:无,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的警示信号,情绪表现:恐惧、焦虑、敌意、轻生、抑郁行为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龄人交往、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猜忌、偏执生理表现:头疼、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但检查不出躯体原因教师的任务:识别与转介。,轻微心理问题,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
16、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不泛化。,x x,女,17岁,高中学生。,求助者:我怕见语文老师。(沉默)咨询师:(沉默、等待)求助者:不是真怕,是想见到他,可见到他时就心跳、脸红。我怕别人看到我脸红,所以上语文课时从不看老师,努力控制自己。结果,心里很乱,也不知道老师讲得是什么。(沉默)咨询师:(沉默,等待)求助者:其实,我心里的事,老师一点也不知道。我最怕老师提问我,怕叫我的名
17、字,一叫我,我就心慌。(低头、沉默)你说该咋办呀?我原来各门功课的成绩都不错,现在语文成绩一塌糊涂。提问:刺激的性质,反应的持续时间,反应强度,社会功能,反应是否泛化判断:“心理问题”。,一女职员:“讨厌一位女同事,一见到她,甚至一想到她就心烦,不愉快。”想摆脱不良情绪。,咨询师:你对男同事的情绪反应如何?来访者:不讨厌。咨询师:对别的女同事如何?来访者:关系很好。咨询师:最使你不愉快的是什么事?在什么时候?来访者:是她和领导谈话时,装成孩子样,娇滴滴,献殷勤,拍马屁。咨询师:是对所有领导吗?来访者:只对女领导。咨询师:还有呢?来访者:还有就是她妈天天给她打电话。她自己都结婚两年了,自己有家,
18、可是她妈还像对孩子那样关心她,可是她反而对妈妈的关心不在意,她妈给她打电话时,我一听见就受不了,必须马上离开。,严重心理问题,由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相对长久内容初步泛化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2.严重心理问题,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心理冲突,有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单纯地依靠自然治愈或非专业性的干预难以解脱;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也被最初
19、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所引起,即反应对象被初步泛化。,某男,18岁,艺术学校三年级学生。自述:从小喜欢绘画,想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认为上文化课纯粹是浪费时间,故从一年级就经常借故逃避上文化课。自认为应该用这些时间练习自己的绘画技巧,但家长不同意,理由是文化课必须要有一定的分数才能录取。自认为只要稍微看看就能通过,用不着花费那么多时间,为此经常与父母冲突,很是心烦,即使在家作画,也没有好心情。进入高三后,发现自己绘画的水平没有多大提高,而文化课也不如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恐怕自己考中央美院的理想要落空,很是焦急,睡眠不好(主要是入睡困难)。父母更是经常责备自己不听家长的意见,自己心中有些后悔,但表面
20、上还要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不肯承认。还有几个月就要参加考试了,一家人都着急,自己更感到希望渺茫,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打不起精神。幸起画笔,经常发呆,觉得画笔很沉重。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很差。该生的母亲证实儿子所说的内容属实。,鉴别:在排除精神病和神经症的基础上:1.自一年级开始就有学文化课与绘画之间的冲突到高考时的心理冲突为自己的发展前途和现实考试规定、与家长产生矛盾,都是现实刺激引起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心理冲突。2痛苦的情绪持续:焦虑后悔抑郁;3.持续时间近半年;4出现睡眠问题,学习受到影响;5不良情绪泛化到生活;6多次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诊断:严重心理问题。,四、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21、,功能损害 衡量时非常有用的尺度 如:社交功能“认为自己很害羞是心理有问题。”过于害羞而无法去赴约、无法与人正常交往;非常想交朋友,却又千方百计地避免交往,属于社交功能就受到损害。,正常人的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分界:,判断心理异常与否思考路径,纵向比较:即与个体过去一贯的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其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案例识别练习,案例1,来访者:林某,男,汉族,20岁,大一学生。近一个月一直处在情绪低落状态,经常感到心烦,觉得对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健康基础 心理健康 基础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