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骤停与复苏》PPT课件.ppt
《《心搏骤停与复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搏骤停与复苏》PPT课件.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搏骤停与复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文丹,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丧失泵血功能,导致全身各组织严重缺血、缺氧,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及全身各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而导致死亡,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情况。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定义是:在急性症状发生1小时内,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心搏骤停属中医学“卒死”范畴,是指各种内外因素导致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受损,阴阳之气突然离绝,气机不能复返的危象。,一、病因病理,(一)中医病因病机1邪实气闭2真气耗散,一、病因病理,(二)
2、西医病因病理1、病因,一、病因病理,一、病因病理,心搏骤停,循环停止,组织灌注下降,细胞缺氧,葡萄糖供应受限,ATP合成严重受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发生不可逆坏死,严重影响组织细胞的功能,促其死亡,一、病因病理,3、心搏骤停的病理机制心搏骤停,循环停止,组织灌注下降,细胞缺氧,葡萄糖供应受限,ATP合成严重受影响。如组织灌注未及时恢复,则ATP迅速耗竭,合成与分解代谢完全停顿,蛋白质和细胞膜变性,线粒体和胞核破裂,溶酶体大量破坏,细胞发生不可逆坏死。缺血缺氧超过组织细胞最大耐受时间后加大灌注,会促使细胞的磷脂分解加速,胞膜降解更严重,内生消除自由基的活力降低,加快细胞凋亡,即“缺血再灌注损
3、伤”。心搏停止后,钙离子、花生四烯酸、自由基等均严重影响组织细胞的功能,促其死亡。,二、临床资料,(一)病史、症状要点1.病史特点 多有如下危险因素:(1)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超重、吸烟等。(2)冠状动脉疾病或者已有心肌缺血事件,不明原因的心率或节律异常。(3)频发短阵心动过速,不明原因的眩晕。,二、临床资料,2.症状特点(1)先兆:40%50%的患者在发病前30分钟有疲乏无力、心悸气短及精神改变等非特异性症状。此时若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能会发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ST-T改变。但大多数患者没有先兆症状,常突然起病,心搏骤停而死。(2)神经系统:突然意识丧失,有时伴有癫痫样抽搐,
4、表现为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或阵挛,临床称为心源性脑病,即阿-斯综合征。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消失,角膜反射、膝腱反射等各种生理反射消失。(3)循环系统:面色苍白或发绀,心跳及大血管搏动消失,以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最有意义且易察觉。(4)呼吸系统:呼吸停止或即将停止,表现为点头样或叹息样呼吸,口鼻无气息,胸廓无明显的起伏动作,肺部呼吸音消失。,二、临床资料,(二)查体要点1.神志丧失,常伴有抽搐。2.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3.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提示心搏骤停已4060秒。4.瞳孔散大,提示心搏骤停已45秒。5.瞳孔固定,提示心搏骤停已12分钟。6.皮肤苍白或发绀。时间就是生命,(
5、三)理化检查要点心搏骤停的辅助检查主要靠心电图来实现,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有三种,分别是:1.心室颤动或扑动 心室呈不规则蠕动而无排血功能。心室颤动:P-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形状不同、大小不一、极不均匀的颤动波,频率为150500次/分。,二、临床资料,心室纤颤的心电图表现,二、临床资料,心室扑动:表现为连续出现宽大而均匀的正弦曲线状波形,P-QRS-T波群相连无法辨别,频率在200次/分左右。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重症心肌炎、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奎尼丁及氯喹影响、触电早期、洋地黄及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中毒。,二、临床资料,2.心室停搏 心脏完全处于静止状
6、态。P-QRS-T波群消失,基线稳定呈一直线,或完全无心室活动,仅有心房波。常见于高血钾、缓慢的室性自主心律、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律过慢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临床资料,3.心肌电-机械分离 心电图显示有心电活动(心室复合波),但无机械收缩以及排血功能。心电图示宽大畸形、频率缓慢完整的QRS波。常见于广泛的心肌损害、心脏破裂、心脏压塞、大失血等。,三、诊断思路,(一)危险性评估1.及时评估导致心搏骤停的病因和诱因急性心力衰竭、左室肥厚、扩张型心肌病、Q-T间期延长、严重电解质紊乱、重症病毒性心肌炎、Brugada综合征等也是引起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2.及时发现心搏骤停前的临床表现3.
7、及时识别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如出现频发室早、多源性室早、室早成对或3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均属心搏骤停高危因素。,三、诊断思路,危险性评估,及时评估导致心搏骤停的病因和诱因,及时发现心搏骤停前的临床表现,及时识别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三、诊断思路,(二)诊断流程1.立即识别心搏骤停2.识别后施救者应立即启动EMS。3当取来AED/除颤器时,如果可能使用电极贴,不要中断胸外按压,打开AED“开关”。AED将分析心律,提示施救者进行电击或继续CPR。4.如果得不到AED/除颤器,继续CPR不要中断,直到更多有经验的施救者接手。,三、诊断思路,(三)鉴别诊断1.
8、心脏停搏 慢性病患者死亡时,心脏停止搏动,称为“心脏停搏”,应归于“生物死亡”,与心搏骤停有本质上区别,无法挽救。2.心搏骤停可引起突然意识丧失,应与昏厥、癫痫、脑血管疾病、大出血、肺栓塞等疾病鉴别。,三、诊断思路,前驱期,发病期,心搏骤停期,生物学死亡期,发病前数天、数周甚至数月出现前驱症状,心前区疼痛和晕厥常见,症状缺乏特异性,持续而严重的心绞痛、呼吸困难、突然发生的心动过速、头晕及黑矇等。此类症状发生至心搏骤停通常不超过1小时。,呼吸心跳突然停止。,为不可逆的细胞死亡,三、诊断思路,(四)西医诊断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前驱期、发病期、心搏骤停期、生物学死亡期。1.前驱期 一
9、般患者在心搏骤停前数天、数周甚至数月出现前驱症状,如气短、胸闷、心前区疼痛、极度疲乏无力、头晕、晕厥等,其中心前区疼痛和晕厥常见,但以上症状缺乏特异性。2.发病期 通常表现为持续而严重的心绞痛、呼吸困难、突然发生的心动过速、头晕及黑矇等。此类症状发生至心搏骤停通常不超过1小时。此期经动态心电图证实的心律失常有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的恶化升级、持续或非持续室性心动过速。,三、诊断思路,3.心搏骤停期 指呼吸心跳突然停止。(1)心搏骤停指征:清醒患者神志突然丧失,呼之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呼吸在挣扎一两次后随即停止;瞳孔散大或固定;大小便失禁;皮
10、肤苍白或发绀。其中和最重要,凭此即可确诊为心搏骤停。(2)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心肌电-机械分离、心室停搏,其中心室颤动最多见。此期尚未进入生物学死亡期,如给予及时的救治,有复苏的可能。4.生物学死亡期 心搏骤停如不立即进行抢救,一般数分钟即可进入生物学死亡期,为不可逆的细胞死亡。,四、治疗,(一)急救处理1.西医急救处理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立即进行心肺复苏。(1)勿反复判断:切勿慌乱地反复测血压、听心音,或请会诊、开放静脉通道、寻找仪器记录心电图,这样势必浪费宝贵的时间从而丧失复苏成功的机会。(2)即刻复苏:在急诊监护病房内,一旦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或心率快速减慢,常预示心搏
11、骤停的发生,必须立即准备行CPR。,现场心肺复苏的时间相关性心跳骤停4分钟内行CPR,存活率为50%46分钟行CPR,存活率为10%超过6分钟行CPR,存活率为4%超过10分钟行CPR,存活率几乎是零,四、治疗,生命之链,生存链,尽早呼救 尽早CPR尽早除颤尽早ACLS,四、治疗,2.中医急救处理 中医救治心搏骤停必须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心搏骤停,应立即行心肺复苏。待自主循环恢复后,根据心搏骤停发生的病因、证候特征进行辨证治疗。(1)益气回阳固脱:如对于血脱、液脱导致心搏骤停者,可予独参汤灌服,或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2)化痰解毒、醒脑开窍:高热、中毒、脓毒性休克等所致心搏骤停患者,
12、可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至宝丹灌服,或采用醒脑静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或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注射。,四、治疗,(二)西医治疗 1.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是挽救心搏骤停患者生命的最基本措施。成人BLS基本内容包括识别突发心搏骤停情况、启动急救反应系统、早期实施高质量的CPR以及对有指征者快速实施电除颤。,四、治疗,(1)判断患者意识及脉搏。(2)启动医疗急救系统:条件允许时应拨打急救电话,然后立即开始CPR;对因严重创伤、溺水、中毒等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先行CPR再行电话呼救,并可由医务人员在电话里提供初步的救治指导;如果有多人在场,应同时启动EMS与CPR
13、;若无法确定救治程序,则应优先进行CPR。,判断患者有无意识,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了?”如呼唤无反应,则掐人中穴。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判断有无脉搏,触摸颈动脉搏动,呼 救,抢救的体位要求呼救的同时,应迅速将病人摆放成仰卧位。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身体平直,无扭曲。摆放的地点:地面或硬板床。,四、治疗,患者的体位:将患者仰卧位放置在坚固的平面上,双上肢放置于身体两侧,以便于实施CPR。,四、治疗,(4)循环支持:对于任何无反应、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如仅为喘息)的成人患者应立即启动EMS并开始胸外按压。CPR时胸部按压是在胸骨下1/2处实施连续规则的按压。对成人
14、的胸部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按压幅度为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每次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保证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按压中应尽量减少中断,推荐按压和通气的比值为302。对婴幼儿和儿童进行双人复苏时采用的比值为152。如果已有人工气道,按压者可进行连续的频率至少为100次/分,无需因为人工呼吸而中断胸部按压。,四、治疗,正确的按压姿势,四、治疗,(5)开放气道:是CPR的重要措施。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的最常见原因。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意识丧失的患者由于颈部、下颌及舌肌无力,致使舌根后坠;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因吸气产生的负压产生“阀门效应”,将舌吸附到咽后壁,导致气道阻塞
15、。此时将头后仰并上抬下颌,可使舌离开咽喉部,即可打开气道。,判断呼吸方法,四、治疗,1)仰头抬颏法:为完成仰头动作,应把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牙关紧闭,下颏向上抬动,勿用力压迫下颌部软组织,否则有可能造成气道梗阻,避免用拇指抬下颌。,四、治疗,2)托颌法:把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如患者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如果需要进行口对口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四、治疗,(6)人工呼吸:急救者如果不能10秒内确认有无自主呼吸,应予2次人工呼吸。无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搏骤停与复苏 心搏骤停 复苏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