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学》PPT课件.ppt
《《循环经济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经济学》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循环经济的由来,“循环经济”一词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蕾切尔(寂静的春天)、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宇宙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将耗尽而毁灭。,地球经济系统,有如一艘宇宙飞船如不借助太空帮助,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才能得以长存。,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
2、的发展意义;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可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在60年代;“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其“宇宙飞船理论”可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未来经济走向提出了两大趋势:一是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二是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y)。1、知识经济是一种“无重量经济”(无量化经济)。通过知识流和信息流
3、来整合、优化物质流与能量流,使之高效化、合理化的经济运行方式,实现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2、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化经济”(减量化经济)。以高效、生态、循环和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以和谐的方式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实现的目标:(1)资源消耗减量化和利用高效化;(2)废弃物排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3)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循环化,目前学术界“循环经济”存在着多种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4、,循环经济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环境保护发展模式。它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的经济活动。,(1)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界定,(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界定,循环经济是一次革命,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
5、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4)从人与自然关系界定,(3)从技术模式的角度界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循环为主要特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在不断循环的经济过程中得到合理和高效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广义的循环经济,是指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狭义的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废物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来发展经济。,(6)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界定,(5)从经济形态
6、和增长方式的角度界定,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战略的减物质化经济增长模式;核心思想: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基本特征: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 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3R原则 输入端Reduce(减量化)过程中Reuse(再利用)输出端Recycle:(再循环/再生利用),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特征比较,传统经济的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循环经济的特征是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资源再生 排放废物,开发资源
7、制造产品,开发资源 制造产品 排放废物,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传统经济,循环经济,反复循环流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强调可持续发展,主张生态平衡,单向流动:资源-产品-污染排放高强度地开发物质和能源粗放和一次性的利用资源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 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产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8、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循环经济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原则及发展模式,一、循环经济的原则,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简称“3R”原则。,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3R,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ecycle,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
9、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或包装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污染。,要求物品完成使用的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减量化应放在首位全过程都必须做到无毒化、无害化,再利用Reuse,减量化(reduce),原有的“减量化”的含义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工程和企业的土地、能源、水和材料投入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并已经在西方的后工业化中实施。这是狭义的减量化。,减量化(reduce),新的价值观认识到,不能把地球既当取料厂,又当垃圾场。要把减量化的概念延伸到提高人类理性需求的层面上来,合理地减少人类的物质需求,要满足的是需求,而不是欲望。最大
10、的减量化是要把传统西方经济学中“拼命生产、拼命浪费”地满足欲望,转变为满足广大民众的理性需求,实现人的理性需求与地球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以内的有效供给之间的良性互动,或者叫“良性循环”。,减量化(reduce),例如,对水资源的需求和相应的工程建设应树立以供定需、节水为主、调水为辅等与自然和谐的观念,而不是无节制地以工程来改变自然生态系统,满足不断增长的非理性水需求。,再使用(reuse),原有的“再使用”观念主要是尽量延长产品寿命,做到一物多用、废物利用,也强调资源的综合利用。这也是很正确的,并也已在西方的后工业化中实施。新的资源观要把减量化延伸到企业和工程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能够
11、循环使用,这是最根本、最大和最有效的“再利用”,要把以短缺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依赖的传统产业资源需求,逐步转化为依赖可再生的或富有的自然资源。,再使用(reuse),“再制造”产业:以其他企业废弃物为原料,不再投入新资源的、新兴的产业。例如,尽可能利用地表水、太阳能和风能等可以循环使用的可再生资源,而不能无限地、永久地依赖深层地下水、煤和石油这些耗竭性的可再生资源,随着技术进步使可再生资源逐步替代耗竭性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资源的永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的共享。,再循环(recycle),原有的再利用观念主要是企业生产的废物利用,即在生产流程中形成
12、资源利用的循环,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循环。新的产业观认为:所有的废物都是把资源在错误的时间以错误的数量放到了错误的地方。除在企业中以外,还应该在产业内部以至产业之间建立资源利用的循环体系;把经济体系由生产粗放的开链变为集约的闭环;形成不同于传统产业体系的循环经济的新的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循环经济强调“减量、再用、循环”,但三者的重要性不一样,三者的顺序不能随意变动。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过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再用和循环都应建立在对经济过程进行了充分的源削减的基础之上。例如:1996 年生效的德国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规定,对废物的优先顺序是: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三个原则的
13、顺序和重要性,生产制造、服务,3R原则,消费,废弃,最终处置(填埋),处理(再生利用、焚烧),投入天然资源,第一步:减量化(Reduce)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步:再利用(Reuse)产品反复多次使用,延长使用周期,第三步:再循环(能源再利用)Recycle对无其他再循环模式只有焚烧处理的废弃物进行能源再利用,第三步:再循环(资源再生利用)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二、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工厂、企业内部-清洁生产;一组(群)工厂和企业-生态工业园;生产与消费大系统-社区、城市、地区。工厂内部推行清洁生产是基础;每个层次的循环经济都要贯彻3R原则。,1、循环型企业:以清
14、洁生产和节能降耗为核心。(小循环)2、循环型工业区:以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为载体(中循环)3、循环型城市: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大循环),微观层次:企业清洁生产 美国杜邦公司中观层次:建立生态园区 丹麦卡伦堡工业园 德国回收再利用体系宏观层次:构建社会循环体系 日本社会循环型模式,三个层次,四种典型模式,国际上发展循环经济的三层次、四种典型模式,企业层面上 杜邦化学公司模式,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DSD)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DSD是一个专门组织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非政府组织。利用率1997年已达到 86;废弃物作为再生材料利用1997年达到了359万吨;包装垃圾已从每年1300万吨下降
15、到500万吨。,社会层面上 德国双元系统模式,面向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是目前国际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四个厂为核心,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其它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建立工业横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区域层面上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组织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美国杜邦化学公司“3R制造法”,1994年已经使生产造成的塑料废弃物减少了25,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成功实例,1、循环型企业(小循环),以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为核心例如:传统水泥工业与现代生态水泥工业,火力发电厂循环经
16、济产业链,2、循环型工业区(中循环),1、产业链的“对接”和“延伸”2、“工业共存”到“工业共生”例如:围绕工业开发区内的热电厂1、粉煤灰-水泥2、石膏粉-石膏板3、热电联供,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硫酸厂,湖水,沉淀物加工肥料厂,热力发电厂,石膏材料厂,温室农业,远距离居民供暖,鱼类养殖厂,水泥厂,炼油厂,制药厂,3、循环型城市(大循环),1、城市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2、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3、区域内的物质沉淀总量(钢铁物质存量)美国80亿吨(中国20亿吨)日本再生铝可以满足生产需要(可循环利用)(物质不灭是物质可循环的理论基础),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传统的工业流程以单向的动脉产业为主,即将离散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循环经济学 循环 经济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8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