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感染和创伤.ppt
《口腔颌面部感染和创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颌面部感染和创伤.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口腔颌面部损伤,协和医院口腔科 江勇,第九章 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第一节、概述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 1.口腔、鼻腔及鼻窦与外界相通 2.牙源性感染 3.筋膜间隙 4.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危险三角)5.汗腺、毛囊和皮脂腺,颌面部静脉与海绵窦的交通,第一节、概述,病原菌 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 2.其次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偶见厌氧菌 3.特异性:结核、梅毒、放线菌等 4.多数为混合感染。诊断: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穿刺、超声、影象检查)。,第九章 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第二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概念】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
2、软组织发生的炎症。1825青年。【病因】1.人类进化牙萌出间隙不足阻生 2.盲袋形成 3.局部创伤,抵抗力下降,第二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临床表现】1.炎性表现:红肿热痛(放射痛)、功能障碍(张口受限)、全身不适,白细胞升高。2.检查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盲袋,冠周溢脓,淋巴结触及肿大。,第九章 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第九章 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第二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第九章 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第二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并发症】感染 扩散途径,第二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诊断】病史、临床表现、口腔检查及X线片【治疗】急性期: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及对症处理。全身治疗
3、:保持口腔卫生,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治疗:冲洗,上药(碘甘油等),切开 引流。慢性期:去除病因(拔牙或龈瓣切除消除盲袋)。,第二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龈瓣切除术,第九章 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又叫颌周蜂窝织炎 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化脓性炎症的总称。弥散期:蜂窝织炎 局限期:脓肿,第九章 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因】牙源性感染:冠周炎、根尖周炎等 腺源性感染:扁桃体炎、淋巴结炎等 继发性感染:创伤、疖痈等。病原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常为混合性感染,第九章 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表现】表现急性炎症;性
4、质:化脓性或腐败坏死性;位置:表浅或深在;一个或多间隙。化脓性感染: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全身表现:高热、寒战、WBC、食欲减退等,第九章 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腐败坏死性感染:局部表现:广泛性水肿,捻发音等 全身表现:中毒症状更明显。体温、白细胞低于正常,昏迷、中毒性休克。浅:局部波动感明显;深:局部凹陷性水肿和压痛点。,第九章 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局部解剖、WBC、穿刺等。【治疗】1.全身治疗:抗生素治疗+支持疗法。2.局部治疗:早期外敷药物,炎症局限:及时切开引流。3.急性炎症消退后,及时处
5、理病灶牙。,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脓肿切开引流术【目的】1.使脓液、坏死感染物迅速排 除体外,减少毒素吸收。2.减轻局部肿胀、疼痛、张 力,避免窒息。3.防止感染蔓延。4.防止发生边缘性骨髓炎。,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脓肿切开引流术【指征】1.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5-7天,抗生素 治疗后,高热不退,WBC总数、中性粒。2.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3.局部凹陷性水肿,波动感或穿刺出脓液。4.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5.脓肿已穿破,引流不畅者。,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脓肿切开引流术【要点】应有利于引流通畅,不影响面容,避开重要解剖结构。切口部位:低位,口内切开;口 外,沿皮
6、纹、发际 操作准确、快速、轻柔,忌挤压 口内:橡皮引流片;口外:浅 橡 皮引流片,深 凡士林砂条或橡皮 管引流,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一、眶下间隙感染 1.解剖部位 2.感染来源 3.临床表现 4.治疗,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二、咬肌间隙感染 1.解剖部位 2.感染来源 3.临床表现 4.治疗,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三、翼下颌间隙感染 1.解剖部位 2.感染来源 3.临床表现 4.治疗,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四、下颌下间隙感染 1.解剖部位 2.感染源 3.临床表现 4.治疗,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五、口底蜂窝织炎 口底弥散性多间隙感染,性质:化脓性或腐败坏死性或凝固坏死性感染 1.
7、解剖部位:双侧下颌下、双侧舌 下、颏下5个间隙感染 2.感染来源 3.临床表现:“牛颈状”,口底舌 体抬高,致窒息,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五、口底蜂窝织炎 4.治疗:首先防治窒息和中毒性休克。全身治疗: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适量激素。局部治疗:尽早切开引流,排出毒素,减轻张力。,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口底蜂窝织炎,第九章 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第四节、颌骨骨髓炎 指各种致病因子入侵颌骨,引起整个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及其中的血管、神经的炎症。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感染源:牙源性,开放性创伤,血循环。下颌骨多见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变始发:中央性、边缘性,第九章 口 腔 颌
8、 面 部 感 染,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临床表现】,中央性骨髓炎 边缘性骨髓炎,第九章 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第四节、颌骨骨髓炎 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诊断】病史+临床表现+局部检查+X线表现【治疗】急性期: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切开引流或拔除松动牙 慢性期:死骨刮除术及病灶牙拔除为主。,第九章 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第四节、颌骨骨髓炎 三、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是因鼻咽癌或口腔颌面部癌肿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后,引起放射性颌骨坏死,继而感染而形成骨髓炎。【病因】放射线骨坏死(骨组织三低:低细胞、低血管、低氧)+牙源性感染,第九章 口 腔 颌 面 部 感 染,第四节、颌骨骨髓炎 三、放射性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腔 面部 感染 创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7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