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三江平原》PPT课件.ppt
《《开发三江平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三江平原》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三江平原在历史上曾称为“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以三江平原为例,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问题研究,三江平原在历史上曾称为“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了解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分析“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搜集相关资料,理解停止开发三江平原荒地的
2、原因,研究思路,经纬度:45N-48N,130E-135E,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位于黑龙江的东部,北.东.南三面隔河与俄罗斯相望。,三江平原的范围,西起小兴安岭,东达乌苏里江,北迄黑龙江,南抵兴凯湖。,中国气候类型图,10 C积温在1600 C3400 C,中温带地区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这里虽然纬度较高,年均气温1-4,但夏季温暖,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上。,三江平原年降水量500650毫米,7585%集中在610月。,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是与该地降水量的多少和可能蒸发量的大小有关,中国气候类型图,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雨热同期,适
3、于农业发展。,三江平原由于地壳下沉,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不断迁徙和泛滥所形成的冲积平原。,三江平原分布着大面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是我国宜农荒地开垦重点地区。,(沼泽是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水分几乎达饱和,生长有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土质粘重,沼泽广布,河网密布,地下水水位高;,1、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地形、水文、气候、土壤,三江平原的沼泽多发育在靠近山地的低洼地区以及平原上的低洼河漫滩上。这里地势低平,坡度极缓,汇水条件好。平原上有20多条主要河流,多数河床狭窄,河道弯曲,甚至是没有明显河槽的沼泽性河流,宣泄不畅。这里冬
4、季寒冷漫长,夏季湿润阴凉,降雨集中,水量丰富,蒸发量小,无法排出,造成严重秋涝。在10月末或11月初地表水即开始冻结,形成冻层。冬季降雪量大,积雪厚40厘米,最大厚68厘米,春季冰雪融化,但因下部有粘土层、亚粘土层和地下冻层,水分不易渗透,因而加重了地表积水。在冷湿多水的环境中,苔草、小叶樟、沼柳等沼生和湿生植物繁生覆盖率达70%以上。水、土、草交互粘结,致使这里沼泽遍布,集中连片。,1、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水的来源:,(1)夏雨集中,且多暴雨;,水的支出:,(4)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气温低,蒸发弱;,(5)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道弯曲,承泄能力差;,(6)土质黏重,且具
5、有永久性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2)河网密布,地下水水位高;,(3)有凌汛现象,河水泛出,水量较大,,“北大荒”旧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部分为低湿沼泽地,生长季较短,但可以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甜菜、高粱等作物。20世纪5070年代曾组织复员转业军人、农民、知识青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垦殖,创建了一大批国营农场,已建成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已变为北大仓。,资料2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思考:,雨热同期;温度较低,作物病虫害较少,可减少农药使用,多绿色食品。平原面积广,有肥沃的黑土分布;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大量湿地分
6、布。,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土地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耕作;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提供机械;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社会方面:,自然方面:,1、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条件?,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区相比,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有哪些?,(2)黑土广布,土地肥沃;,(1)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3)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思考,3在三江平原上开垦需要重点改造哪一种自然条件?为什么?,分析:,在三江平原开垦需要重点改造水分条件排水;因为这里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排水不畅,所以开垦三江平原首先应考虑排水,并不必考虑
7、引水灌溉,增加土壤肥力,平整土地。,答案:需要改造水分。因为三江平原沼泽广布,过多的水分影响土壤的肥力,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人在收获了沉甸甸的粮食的同时,原有的生态环境也逐渐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气候条件恶化,早涝灾害增加,风害加重),严重珍稀动植物减少。昔日的“北大荒”似乎也失去了她那美丽的容颜。专家惊呼:长此以往,“北大荒”将名存实亡。,资料3 湿地的生态效益,关于湿地,1、含义,2、类型,3、作用,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被浅水覆盖的土地,天然湿地:,人工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红树林,水库、稻田、池塘,调节
8、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美化环境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功能生态效益,地球之肾,陆、水过渡带,世界上把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系统,1、湿地具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三江平原湿地变良田后,对环境可能产生什么影响?,生态环境效益:天然的蓄水库,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江平原湿地变良田后,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沼泽植物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三江平原湿地变化,三江平原在未开发之前是一片草原、沼泽、森林相间分布的没有人烟的处女地。其中沼泽占平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
9、上(约34000km2)。五十年代沼泽湿地占平原总面积的五分之三(28305km2);八十年代占三分之一(16316km2),目前仅剩4489.93km2如不加以限制,估计到2010年以后,除了几个规模较大的自然保护区外,三江平原的湿地将被开垦殆尽。,三江平原水文变化,据统计,三江平原原有大小泡沼不下4000个,水面积达50多万亩,其面积在50亩以上的约300个。目前多因水位下降而枯涸者占三分之二。湖泊泡沼的兴衰历史与沼泽同步,大型的明水面日益萎缩,变成互不联系的泡沼,大型的湖泊正在变小,小的泡沼不复存在,昔日的水乡泽国已成历史。萝北过去曾有个莲花泊,形成长50km,宽5km,深45m的明水面
10、,并滋润着100多万亩沼泽。而莲花泊早在建国初就已干涸,残留上百个湖泡和几十万亩沼泽。如今人们在这一带挖成一条从团结乡到鸭蛋河的宏大排水工程,将这一带的湖泡和沼泽水几乎排泄一干二净。,三江平原气候变化,三江平原原为黑龙江省气候湿润地区,50年代最大降水量可达800mm,可是近些年来降水量逐年减少。据气象部门资料,近年来,降水量比20年前减少了180mm,比其它地区多减少了100mm,年递减率是松嫩平原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两倍,夏季平均气候比20年前高2左右。1970年1990年的20年间与1949年1969年的20年相比,旱灾发生频率增加39.5个百分点。19491999年的50年中构成春旱并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发三江平原 开发 三江 平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