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PPT课件.ppt
《《建筑给排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排水》PPT课件.ppt(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1屋面雨水外排水系统7.2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7.3雨水内排水系统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7.3.1 单斗雨水系统 7.3.2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7.4.1 雨水量的计算 7.4.2 普通外排水的设计计算 7.4.3 天沟外排水的设计计算 7.4.4 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本章概述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是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及时排除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雪水,避免形成屋顶积水对屋顶造成威胁,或造成雨水溢流、屋顶漏水等水患事故,以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本章将对建筑物各种形式的雨水排水系统进行系
2、统介绍。,屋面雨水系统按照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系统,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方式。按照屋面有无天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1雨水外排水系统外排水系统的分类,屋面雨水系统,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檐沟外排水,天沟外排水,一般用于居住建筑,屋面面积比较小的公共建筑和单跨工业建筑,屋面雨水汇集到屋顶的檐沟里,然后流入雨落管,沿雨落管排泄到地下管沟或排到地面。,檐沟外排水,雨水斗,承雨斗,檐沟,立管,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1雨水
3、外排水系统7.1.1 檐沟外排水,天沟外排水,天沟,一般用于排除大型屋面的雨、雪水。特别是多跨度的厂房屋面,多采用天沟外排水。,溢流口,山墙,泄压管,消能池,检查井,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1雨水外排水系统7.1.2 天沟外排水,天沟外排水,所谓天沟,是指屋面上在构造上形成的排水沟,接受屋面的雨雪水。雨雪水沿天沟流向建筑物的两端,经墙外的立管排到地面或排到雨水道。,天沟,消能池,检查井,雨水斗,沉降缝,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1雨水外排水系统7.1.2 天沟外排水,雨水内排水系统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雨水管道设置在建筑内部的雨水排水系统。雨水内排水系统适用于屋面跨度大、屋面曲折(壳形
4、、锯齿形)、屋面有天窗等设置天沟有困难的情况,以及高层建筑、建筑立面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大屋顶建筑、寒冷地区的建筑等不宜在室外设置雨水立管的情况,多采用内排水。,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1 概述,屋面雨水系统,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根据系统是否与大气相通分为密闭系统敞开系统,根据立管连接雨水斗的个数分为单斗、多斗雨水排水系统,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2 内排水系统分类,按雨水管中水流的设计流态可分为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重力无压流雨水系统压力流雨水系统(虹吸式雨水系统),单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悬吊管上只连接单个雨水斗的系统。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5、系统:悬吊管上连接多个雨水斗(一般不得多于4个)的系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单斗排水,以充分发挥管道系统的排水能力,单斗系统的排水能力大于多斗系统。多斗系统的排水量大约为单斗的80%。,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2 内排水系统分类,敞开系统:为重力排水,检查井设置在室内,敞开式可以接纳生产废水,省去生产废水的排出管,但在暴雨时可能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密闭系统:雨水由雨水斗收集,进入雨水立管,或通过悬吊管直接排至室外的系统,室内不设检查井。密闭式排出管为压力排水。一般为安全可靠,宜采用密闭式排水系统。,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2 内
6、排水系统分类,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采用虹吸式雨水斗,管道中是全充满的压力流状态,屋面雨水的排水过程是一个虹吸排水过程。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设计水流状态为半有压流,系统的设计流量、管材、管道布置等考虑了水流压力的作用。,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2 内排水系统分类,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内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等部分组成。雨水斗雨水斗是整个雨水管道系统的进水口,主要作用是最大限度的排泄雨、雪水;对进水具有整流、导流作用,使水流平稳,以减少系统的掺气;同时具有拦截粗大杂质的作用。目前国
7、内常用的雨水斗为65型、79型、87型雨水斗、平蓖雨水斗、虹吸式雨水斗等.,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整流罩,下沉式雨水斗,进水格栅,排出管,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虹吸式雨水斗,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连接管连接雨水斗与悬吊管的短管。悬吊管悬吊管与连接管和雨水立管连接,见雨水内排水系统图,对于一些重要的厂房,不
8、允许室内检查井冒水,不能设置埋地横管时,必须设置悬吊管。,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立管接纳雨水斗或悬吊管的雨水,与排出管连接。排出管将立管的水输送到地下管道中,雨水排出管设计时,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埋地横管密闭系统一般采用悬吊管架空排至室外的,不设埋地横管;敞开系统,室内设有检查井,检查井之间的管为埋地敷设。,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检查井雨水常常把屋顶的一些杂物冲进管道,为便于清通,室内雨水埋地管之间要设置检查井。设计时应注意,为防止检查井冒水,检查井深度不得小于0.7m。检查井内接管应采用管顶平接
9、,而且平面上水流转角不得小于135。具体方式见下页示意图所示,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检查井内接管方式,135,单斗雨水排水系统:悬吊管上连接单个雨水斗的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斗水气流动状态:降雨过程中,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雨水斗泄流量Qy与天沟水深h、掺气量比K、雨水入口处压力值P1、流量递增时间t等诸参数的关系见下页图。,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3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7.3.1 单斗雨水系统,Qy,Qy,k,P1,QLj,泄流量Qy与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k 渗气量比。P1 雨水入口处压 力值。,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3内排水系统
10、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7.3.1 单斗雨水系统,k,Qy,Qy,hL1,t,tB,tA,A,B,QLj,h,泄流量Qy与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h 天沟水深hL1 临界水深T 流量递增时间,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3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7.3.1 单斗雨水系统,悬吊管系统水气流状态悬吊管的泄流能力远小于立管,随着天沟水深的变化,悬吊管内出现不同的压力状态:,重力流状态,气水混合两相流,压力流状态,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3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7.3.1 单斗雨水系统,重力流状态:天沟水深比较小时,雨水进入雨水斗时呈自由堰流状态,悬吊管内空气贯通,为不满流的重力流状态。气水混
11、合两相流:天沟水位增加,泄流量增大,悬吊管内压力会出现壅水状态的气水两相流。如立管中形成水塞,则会产生抽吸作用,利于雨水的排泄。压力流状态:满流时为压力流。,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3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7.3.1 单斗雨水系统,多斗系统雨水排水系统:一根悬吊管上接几个(一般不超过4个)雨水斗。特点:一根悬吊管上的不同位置的雨水斗的泄流能力不同,距离立管越远的雨水斗,泄流量越小,距离立管越近的雨水斗泄流量越大。,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3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7.3.2 多斗雨水系统,1.设计暴雨强度q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中应有重现期p 和屋面集水时间t两个参数。设计重现
12、期应根据生产工艺及建筑物的性质确定,一般采用一年,工业建筑可参考下页表各种数据确定。,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1 雨水量计算,7.4.1 雨水量计算工业建筑雨水设计重现期,2.汇水面积F(m2)屋面汇水面积一般较小,一般以m2计算。屋面有一定的坡度,汇水面积应按照水平投影面积计算。3.渲泄能力系数k1设计重现期为一年,屋面坡度小于2.5%时,k1取1.0;屋面坡度大于2.5%时,k1取1.52.0。,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1 雨水量计算,4.雨水量计算公式,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1
13、雨水量计算,屋面雨水设计流量,L/s;屋面设计汇水面积,m2;当地降雨历时5min时的暴雨强度,L/(s104 m2);当地降雨历时5min时的小时降雨厚度,mm/h;设计重现期为一年时的屋面渲泄能力系数。,Q F q5 h5 k1,根据屋面坡度和建筑无立面要求等情况,按经验布置立管,划分并计算每根立管的汇水面积,计算每根立管需排泄的雨水量Q。查下表使设计雨水量不大于表中最大设计泄流量,确定雨水立管管径。,雨水立管最大设计泄流量,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2 普通外排水设计计算,屋面天沟为明渠排水时,天沟水流流速可按明渠均流公式计算:,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14、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3 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天沟水流速度;水力半径;天沟坡度;天沟粗糙系数与天沟材料及施工情况有关;(见下页表格数据),vRIn,7.4.3 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各种抹面天沟 n 值,1.雨水斗渲泄流量与雨水斗前水深有关,随水深增大而增大,斗前水深一般不超过100mm。下表是雨水斗前水深83.7mm时,一个雨水斗最大允许泄流量。,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3 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2.连接管:管径一般和雨水斗相同,直接选用。3.悬吊管悬吊管的泄流量与连接的雨水斗个数、管道坡度、管道长度等因素有关。当建筑屋面渲泄能力系数k1=1,5m
15、in小时降雨厚度h5=100mm/h时,多斗系统悬吊管最大允许汇水面积见附录。当建筑屋面坡度大于2.5%,渲泄能力系数k1不等于1时,应按汇水面积折算成相当于k1=1时的汇水面积F。,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3 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4.立管立管连接一根悬吊管时,立管管径与悬吊管管径相同。若一根立管连接两根悬吊管时,应计算立管的汇水面积,再根据5min小时降雨厚度h5、“k1=1时立管最大允许汇水面积表”确定管径。5.排出管管径一般与立管相同,为改善排水系统的泄水能力,也可以比立管大一级。,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3 天沟外
16、排水设计计算,6.埋地管 为排水通畅,坡度应不小于0.003。敞开式排水系统按非满流设计,最大允许充满度在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为0.50;管径350450mm时为0.65;管径大于500mm时为0.80。密闭式内排水系统按满流计算。埋地管计算方法和步骤与悬吊管相同。,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3 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包括选择布置雨水斗,布置并确定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和埋地管。根据最大允许泄流量换算成最大允许汇水面积:,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4 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接下页),N=3600/h
17、5F QK1N,降雨强度h5与系数N的关系表,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4 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最大允许汇水面积,m2;最大允许泄流量;渲泄能力系数;取决于5min小时降雨厚的系数度,取值见下表,(接上页),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分类、组成、供水方式8.2加热设备和器材8.3热水管道的布置与附设,热水供应也属于给水,与冷水供应的区别是水温,必须满足用水点对水温、水量的要,因此热水系统除了水的系统:管道、用水器具等,还有“热”的供应,热源、加热系统等等。,建筑内的热水供应系统按照热水供应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和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18、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附件,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室内热水系统主要由以上部分组成:,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特点:供水范围大,热水集中制备,管道输送到个配水点。适用:适用于使用要求高,耗热量大,用水点多且分布较密集的建筑。热源:应首先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热,如无以上热源,应优先采用能保证全年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或区域性锅炉房供热。,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特点:供水范围小,热水分散制备,配水点较少,且和热源
19、较近,热水管路短,热损失小。适用:适用于使用要求不高,用水点少且分散的建筑。热源:宜采用蒸汽、煤气、炉灶余热或太阳能等。,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组成:热源、水加热器、热媒管网管工作过程:锅炉产生的蒸汽或过热水通过热媒管网送到水加热器加热冷水,经过热交换,蒸汽变成冷凝水,靠余压再送到冷凝水池,冷凝水和新补充的软化水经冷凝循环泵再送回锅炉加热为蒸汽。,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2.热水供水系统(第二循环系
20、统)组成: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组成工作过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水,从水加热器中出来经配水管网送至各个热水配水点,而水加热中的冷水由屋顶的水箱或给水管网补给。为了保证用水点的水温,在立管和水平干管甚至支管处设置回水管,使部分热水经过循环水泵流回水加热器再加热。,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1a.开式供水方式特点:在管网顶部设水箱,管网与大气相通,系统水压决定于水箱的设置高度,而不受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的波动影
21、响。适用:室外水压变化较大,且用户要求水压稳定时采用。注意:该方式必须设置高位冷水箱和膨胀管,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1b.闭式供水方式特点:冷水直接进入加热器,管路简单,水质不易受污染,但供水水压稳定性差,安全可靠性差。适用:屋顶不设水箱且对供水压力要求不太严格的建筑采用。注意: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转,需设安全阀。,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2b.直接加热(一次换热)供水方式特点:热水锅炉将冷水直接加热到所需的温度,或将蒸汽直接
22、通如冷水混合制备热水。前者热效率高,节能;后者设备简单热效率高,不需凝水管,但噪音高,运行费用高。适用:适用于具有合格的蒸汽热媒,且对噪音无严格要求的公共浴室,洗衣房、工矿企业等。,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2b.间接加热(二次换热)供水方式特点:将热媒通过水加热器把热量传递给冷却水达到加热冷水的目的,在加热过程中热媒和冷水不接触。该方式冷凝水可重复使用,运行费用低,不产生噪音,供水稳定。适用:适用于要求供水稳定、安全、噪音要求低的旅馆、住宅、医院、办公楼等建筑。,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
23、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3a.全循环供水方式特点:指热水干管、立管及支管均能保持热水的循环,各配水龙头随时打开都能提供符合设计水温要求的热水。适用: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高标准建筑中,如:高级宾馆、饭店、高级住宅等。,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3a全循环供水方式,3b.半循环供水方式特点:半循环供水方式又分为立管和干管循环供水方式。前者是指热水干管和立管均能保持热水的循环;后者是指仅保持热水干管的热水循环。适用:干管循环用于全日供应热水的建筑和设有
24、定时供水的高层建筑中;后者多用于定时供应热水的建筑中。,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3b半循环:立管循环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3b半循环:干管循环方式,3c.不循环供水方式特点:没有循环管道,适用于定时供热水系统,如公共浴室、旅馆等,每天定时供应热水,其他时间没有热水,一般不设循环管道,节约投资。适用:适用于热水供应系统较小,使用要求不高的定时供应系统,如:公共浴室、洗衣房等。,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给排水 建筑 排水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6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