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事迹心得感想5篇.doc
《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事迹心得感想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事迹心得感想5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事迹心得感想5篇 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事迹心得感想11月4日中午,41岁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入冰窟的小孩,不幸逝世。1月4日中午13时56分许,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木沙江努尔墩刚做完常态化核酸检测,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见一阵带有哭腔的叫喊。循着声音,他急奔过去,发现一个小孩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时,因冰面突然断裂陷入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情况危急,拉齐尼巴依卡来不及细想,直奔落水的孩子。伸手拉孩子的时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齐尼巴依卡也不慎跌入水中。冰冷的湖水迅速带走身体的温度,拉齐尼巴依卡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身力
2、气把孩子尽可能托在水面。此时,一同赶往湖边救人的木沙江努尔墩也跳进冰冷的湖水中一起施救,闻讯赶来的人们也纷纷参与救援。十多分钟过去,孩子成功获救,但托举起他生命的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从水中上来,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说的一句话,而他们一家三代为国戍边的故事在当地已是家喻户晓。爷爷带着水泥、油漆和馕上路父亲36年接力戍边巡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在这样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延绵分布着我国与塔吉克斯坦、
3、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长达888.5公里的边境线。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之初,红其拉甫边防连随之成立。正值隆冬,面对一片冰天雪地的红其拉甫,马上要执行巡逻任务的连队官兵犯了难,这次巡逻的目的地是吾甫浪沟(塔吉克语,意为死亡之谷),路上经常发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往返一次需要3个月时间,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向导,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将寸步难行。这时,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牧民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给连队当向导。他们带上三样东西水泥、油漆和馕,开始了漫漫征程。馕在路上是干粮,水在山沟里随处都是。到了界碑,大家用水泥修补损坏的地方,用油漆刷新,还要描字,而后敬礼、宣誓。此后的23年间,经验
4、丰富的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坚持义务带领边防官兵巡逻,他总是骑着牦牛走在队伍最前面,以便及时发现危险。1972年,年迈的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走不动了,他的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主动接过“接力棒”,与连队官兵一起爬冰卧雪、戍边巡逻,一走就是36个春秋。其间,为挽救战士的生命,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004年,当了38年义务巡逻向导的巴依卡又把“接力棒”交给了儿子拉齐尼。此时,拉齐尼巴依卡刚从部队退役回家,而他服役的部队就在帕米尔高原。为救战士,他冻得不省人事抢救3个多小时在父辈耳濡目染下,拉齐尼从12岁就跟着父亲探路、查看地形、熟悉红其拉甫地理位置,俨然已是一名小小护边员。2005年,拉齐
5、尼正式接过父亲手中的鞭子,和其他塔吉克族护边员一起,骑着牦牛行走在千里边防线上,成为一个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一次巡边,落在最后的牦牛自行上山踩塌了石头,巨大的石块从山上滚落。“战士看到危险把我拉过来,救了我的命。”拉齐尼说,“还有一次,我的鞋底磨烂了,连长把鞋脱下,让我穿,他说我没事,你穿吧,我感觉特别温暖。”20XX年11月,拉齐尼像往常一样带着官兵们奔波在山高路险的吾甫浪沟进行巡逻。突然,天气骤变,鹅毛般的大雪纷纷落下,积雪把牦牛都埋没了。战士皮涛行走在队伍最前面,从牦牛背上摔下来,掉进雪洞里,战士们赶紧前去救援。周围的冰雪还在垮塌,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高喊一声:“大家都不要动。”他爬到雪
6、洞旁边,不顾寒风刺骨,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将皮涛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皮涛得救了,拉齐尼却被冻得不省人事,送到县医院急救三个小时才挽回了生命。20XX年9月,巡边队经过乱石滩断崖,发生山体滑坡,曾经巡逻的标记和路都没有了。大家一筹莫展,拉齐尼请官兵原地休息,自己前往峭壁探路。谁料山上落石将拉齐尼砸晕,鲜血直流。官兵们赶紧抢救、包扎伤口。拉齐尼清醒过来后,官兵们劝他回去,他坚决拒绝了:“这是任务,绝不能因为我的一点小伤耽误了巡逻。”拉齐尼在巡逻途中给边在拉齐尼十多年的护边路上,这样的危险时刻太多太多,但他从来没有想过停止巡逻的脚步,他把为国守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这辈子要一直
7、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铮铮誓言将永远回荡在帕米尔高原的群山之巅。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事迹心得感想22019年大年三十,面对着帕米尔高原上的漫天风雪,参加完升旗仪式的拉齐尼巴依卡怀里揣上馕、挎上包,和边防军人一道向大山深处走去。今年春节他又行进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护边路上。今年40岁的拉齐尼巴依卡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一名护边员。那里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山区海拔高,终年积雪,环境非常恶劣。在大山深处分布着很多通往边境的山口,这些山口就是护边巡逻的重点区域。20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要去边关建立哨所,由于山路崎岖复杂,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成为当地第一位义
8、务向导员,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20世纪70年代开始,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继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护边员,一干就是30多年。从2005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开始,拉齐尼巴依卡便把护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雪山。他说:“我们是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祖国的边疆。”过去近70年里,爷爷、父亲和他一家三代护边员的巡逻足迹遍布这里的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护边员们每次巡逻靠骑牦牛或徒步行进,拉齐尼巴依卡和其他护边员出门时都穿着厚棉衣。他说,山里面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夏季常常“一日过四季”,一会儿下雨,一会儿下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大晴天,如果天气好的
9、话,巡逻一次需要一个星期,遇上差天气,则最起码半个月以上。“护边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边疆和平,哪有我们牧民的幸福生活。”多年来,爷爷和父亲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拉齐尼巴依卡心里。2018年,作为护边员的拉齐尼巴依卡有了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拉齐尼巴依卡去了很多农牧区走访。他说:“我们那里农牧民已全部住进安居富民房,每个村都有了幼儿园,孩子们能享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谈到护边员的生活变化,拉齐尼巴依卡说,10多年前护边补贴一个月只有150元,现在每月2600元。有的牧民老乡家里面有2个护边员,家里有了这个稳定收入也实现了脱贫。此外,现在县里所有护
10、边员都享受到了国家惠民补贴、草场补贴、社保医保等,人们生活都有了极大改善。一年下来,拉齐尼巴依卡认为家乡的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以前这里有一些采矿场,灰尘特别大,很多牧场也被破坏了。现在根据县委的要求,矿场全都停产了,原来的采矿区都种上了牧草。”另外,2018年他还参加了在北京、四川、陕西等省市举办的观摩活动,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交流学习。拉齐尼巴依卡说,这让他进一步认识到56个民族就是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互相介绍各自的民俗文化传统,我还向大家表演了塔吉克族舞蹈,演唱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拉齐尼巴依卡说,现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都充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拉齐尼巴依卡 先进事迹 心得 感想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