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绪论的.ppt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绪论的.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肇庆医专中医教研室裴国清,绪论目的要求1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学的学科属性?2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3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简史4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5了解病、症、证的概念与区别,中医学 是发祥于中国古代,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国医药学有着辉煌的历史,16世纪之前一直遥居世界医学之先,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华佗在东汉末年,约公元23世纪就发明了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并成功进行腹部肿瘤和胃肠吻合术,而西方医学在19世纪40年代才使用乙醚全身麻醉,外科手术
2、则更晚,比华佗足足晚了1600余年。,华佗创制“五禽戏”开创体操健身先河,西晋时葛洪在肘后方中,就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葛洪最早记载用大豆、牛乳、松叶等富含维生素B1的天然物质治疗脚气病,比欧州人早1300多年;,葛洪最早发现恙虫病,比日本人桥本伯寿1810年的发现早1400多年;,葛洪最早用疯狗脑髓捣烂外敷防治狂犬病,而法国人巴斯德在19世纪的1885年才制成狂犬疫苗,比之晚了1500余年;,葛洪的炼丹术,也是世界制药化学的先声。,中医学不仅在过去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年代,是我国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而且在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发挥了西医无法替代的作用,其重要原因就是东方文
3、化的魅力,中医学蕴藏着许多西方医学无法破解的科学内涵,如经络现象便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其中包含了许多“超前科学”的内容。,著名演员斯琴高娃患了“股骨头坏死”,当时她在法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就诊,那边西医就建议说这个骨头已经不行了,应该换一个人工的髋关节。那时候,斯琴高娃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已经不能行走但考虑到西医治疗的创伤很大,为了能够继续从事演艺工作,斯琴高娃找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教授黄枢。黄教授运用中医手法为斯琴高娃实施治疗,再经过一些中药的调理和手法配合,斯琴高娃很快就能活动了,治好后又拍了大宅门等影响很大的影视剧。,2002年5月,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英国采访时因火车出轨而严重
4、受伤,送进英国皇家自由医院的第一天,医院便发出病危通知,并诊断刘海若“脑死亡”。随后,刘海若的家人将其转往北京宣武医院治疗。住院以后的两周,出现了败血症,高烧不退。因为她服用了大量的西药抗生素已经产生耐药性,只能停用抗生素而选用中药。中医给她用了醒神开窍、活血化瘀的中药,3天后高烧就退下来了;随后,由昏迷转向苏醒、会说话、吞咽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刘海若感慨地说:“对于中医这次我感受很深,我觉得中医真的是博大精深,我要好好看中医方面的书,多了解中医。”,我国当代的科学泰斗钱学森先生,20多年之前曾说过:中医的合理内核一旦被揭破,整个现代科学都要改写。虽然改写的时代远未到来,可是,从中却透出了一线亮
5、光。,近代科学产生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科学成就都被淘汰殆尽,成了明日黄花,唯一没有被淘汰、完整保留至今、仍然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的,只有中医学。,中医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自然科学仅存的熊猫,活的化石,它具有古代自然科学的全部本质特征,它完全未受近、现代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不依赖现代科学成就和手段,独立于现代医学之外,仅凭自身在两千年以前创造的理论体系和两千年来不间断地积淀下来的经验,即能把握生命的规律,有效地治疗疾病。,一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1)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
6、叉性(2)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双重性(3)东方传统文化的综合性(4)科学、仁术和技艺的融合性,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1)古代解剖及生理现象的观察(2)长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3)古代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渗透(4)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战国,秦汉时期(形成时期)1.黄帝内经-灵枢素问 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2.扁鹊难经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外感病)金匮要略(内伤病),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4.神农本草经-为中药理论体系奠定基础,1.魏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晋王叔和脉经
7、-第一部脉学专著晋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2.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刘完素(河间)寒凉派,李 杲(东垣)补土派,张从正(子河)攻邪派,朱震亨(丹溪)养阴派,金元四大家,(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3、明清时期(综合汇通,深化发展时期)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清.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张景岳:“阳非有余”,“真阴不足”;赵献可:重视“命门之火”&.温病理论的创立明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清叶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薛生白湿热条辨&.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改
8、正解剖错误、发展瘀血理论4、近代和现代,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对生理、病理、疾病防治的影响2.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生理、病理、诊治方面。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津液精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联系通道,以心神来统驭。体系内/体系间、形神一体观。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对生理、病理、疾病防治的影响,道家的宇宙观,如同老子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上不皎,其下不昧”,“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9、,搏之不得名曰微”,这都是在说构成世界的原初物质形而上者的“道”。古人将这种原初物质称之为“气”。,黄帝内经的元气说,黄帝内经受这些学说的影响,也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在天地未形成之先便有了气,充满太虚而运行不止,然后才生成宇宙万物。如天元纪大论:“臣積(稽)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珝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这其实是揭示天体演化及生物发生等自然法则。在宇宙形成之先,就是太虚。太虚之中充满着本元之气,这些气便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开始。由于气的运动,从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阴阳寒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基础理论 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