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精品PPT.ppt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精品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精品PPT.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云南昆明,“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以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为例,骆 洪,本文以张汉熙主编、王立礼编高级英语1&2(1995年修订本和2011年第三版)(以下简称高级英语)为例,分析不同课文所蕴含的跨文化知识,探讨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主导的“高级英语”教学思路。(考虑到取材的全面性,本研究基本上涉及到了书中所有的课文。),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完成读书笔记和撰写发言提纲)。,在帮助学生了解异文化中的不同内容之时,鼓励学生结合本文化中的对应方面进行思考,整合各方面的知识开展批判性对比分析;有时需要换位思考(移
2、情作用),培养共鸣,有时需要批评、扬弃;有时需要吸收继承。,一、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可谓新出现的概念,国内研究者涉及相关话题时大都使用“跨文化交际能力”,而相比之下探讨“跨文化能力”的研究显得非常少。国内外文献中经常将二者交替使用(如Hismanoglu,2011;Watson et al.2013;任裕海 2007;高兆金 2010等),所谈的内容大体相同。,国外对跨文化能力的研究较多,而大多在谈论跨文化交际时论及跨文化能力。(Behrnd&Porzelt 2012:213-223;Hismanoglu,2011:805-817),国内学者对跨文化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吴显英,200
3、8;祖晓梅,2003),并在自己的研究中提出了相应的见解(潘亚玲,2008;许力生,2011;高一虹,2002),这些研究均强调跨文化意识与态度、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沟通,客观、公正的文化批判意识,对文化的积极态度,这是跨文化能力的核心内容。,然而笔者认为,跨文化能力还该包括一点,即了解、借鉴他民族、他文化看问题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以便能够“洋为中用”,“他为我用”。,综上所述,本文对跨文化能力做出以下定义:,能够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并能随之付诸实践的能力。,培养跨文化能力,其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和交流。,二、英语专业教学与跨文化能
4、力的培养,国内英语教学强调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体现了英语作为人文学科的专业性特征,凸显了跨语言、跨文化的核心所在。在语言能力(知识、技能)训练的同时,导入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强调跨文化意识(文化的敏感性、洞察力、积极的文化态度)。,“高级英语”是英语本科高年级阶段的核心课程,应该围绕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的目标之上(新大纲 2000)。,三、“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张汉熙主编、王立礼编高级英语1&2(1995年修订本和2011年第三版)(以下简称高级英语)以跨
5、文化能力培养为主导的“高级英语”教学思路。,该教材所选的课文题材广泛,涉及文学、语言、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贸易、历史、地理、科技等方面,综合性强;主题新颖,有较强的思想性;语言有难度且各具风格,展现不同用词特色和话语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提高跨文化素养高级英语的课文含有较丰富的主题,知识性、思想性较强,涉及不同的学科领域。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层面看,不同的课文表现的主题丰富多彩,诸如“风土人情”,“种族关系”、“跨文化碰撞”、“人与自然”、“民族心理”、“法律与社会”、“国际政治、贸易”、“现代科技与生活”、“历史、政治”、“文学与人生”等等。,结合这些话
6、题进行批判性对比分析,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有助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举例说明:,1风土人情“中东集市”(The Middle Eastern Bazaar)课文以西方旅行者的视角向人们展现中东集市的风土人情、生活风貌。从跨文化的视角看,这只是中东社会生活的一个小小的剪影,但不是全部,须防止看问题时难免会带有的文化定型,以点代面,认为这就是“中东”或“中东的日常生活”。可进一步思考:西方旅行者笔下的“中东集市”与自己了解的有何异同?又与中东人描写的“中东集市”有何异同?这些差异说明什么?将这些问题提出并让学生课后查资料,撰写发言提纲或小文章,既探讨了跨文化问题们又有助于能学生写作、研究能力
7、的提高。,2跨文化碰撞书中有关“跨文化碰撞”的课文有好几篇,如“外婆的日用家当”、“广岛-最有活力的城市”、“三杯茶”、“潜水鸟”、“一个发现:作为一个美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通往雨山之路”、“那些离开奥米勒斯镇的人们”等。中国学生读到这些文章之后,不仅了解到有关身份认同、文化群体、民族/种族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不同的生活观等等,还会结合本文化的思想观念对这些问题进行对比和分析。举例分析如下:,(1)身份认同问题艾莉丝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当”(1973)和詹姆斯鲍德温的“一个发现:作为一个美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涉及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群体之间的跨文化冲突问题,反映出非裔美国人对身份认同的
8、思考。鲍德温和迪依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出了他们以及当时大多数非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观,首先是美国人,然后是非洲人的后裔。“通往雨山之路”(1969)也是一篇关于种族身份的文章。作司各特莫马戴(1934-)是当代著名的美国本土作家,他将个人的生活故事与民族的历史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美国印第安人的画面。,当然,作为少数族裔,自然会碰到“双重意识”问题。作者生活在当今社会,接受的是白人的教育,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他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维系、传承本民族文化,表现了美国本土居民对祖先克尔瓦人和切诺基人的强烈认同感。在多元文化主义流行的时代,美国人如何思考美国社会中的身份认同问题?中国人又
9、怎样看待这一问题?根据这一话题,可以延伸至对流散族裔的身份认同、城市外来者(如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等等问题进行思考,并结合社会、文化等因素,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2)民族关系与跨文化沟通格雷戈莫顿森和大卫奥利弗里林的三杯茶(2006)中有较好的关于跨文化沟通的描写。科菲村的村长哈吉阿里的“三杯茶”;“要想在巴尔提斯坦有所作为,就得尊重当地人的习俗”。莫顿森认识到了“建立良好关系的与工程建设同等重要”;他调整了工作方式,满怀激情地干活,并赢得了大家的全力以赴的支持。,不同文化对工作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工作的方式也不一样。在跨文化情境中,如何及时进行沟通,
10、做到相互理解是解决跨文化冲突、保证工作圆满完成的关键。学生可将(巴基斯坦)科菲人、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工作观进行对比,写出心得体会,到课堂上进行交流。,玛格丽特劳伦斯的“潜水鸟”(1970)讲述的是关于北美印第安人与白人之间的故事。课文中有一段描写,主人公“我”(白人小女孩)想到法裔混血儿皮格特,就立即展开“丰富”的联想:“皮格特就是森林的女儿,是大自然的小预言家。只要我虚心讨教,她就会告诉我一些她肯定知道的奥秘如夜鹰在哪儿筑巢,郊狼如何育雏的,或是海华沙之歌之中提到的任何事情”。应注意跨文化情景中对他群体的刻板印象或文化定型(stereotype)这一问题。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个案,哪些属于
11、这种来自文学作品和大众传媒的、“以群体特征代替个体特征”或者“以个体特征代替群体特征”的刻板印象描写,并将分析写成读书笔记。,(3)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美国小说家乌尔苏拉葛文女士的“那些离开奥米勒斯镇的人们”(1973)一文,以个体-群体关系中的幸福为主题,向读者提出道德思考。为了群体的幸福,个体必需做出牺牲。这一观念确实存在于社会现实生活之中。不同的文化群体对此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尝试。由此可引出相关的跨文化思考:在以个体为取向的社会里,人们会这样认为吗?在群体为取向的社会里,是否人们的价值观就是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做比较分析,结合本文化的价值观进行深入探讨。,(4)不同的世界观、
12、生活观“广岛-最有活力的城市”一文表现出西方人和东方人在、世界观和生活观方面的差异。课文的副标题将“最有活力的”一词加上了引号,说明作者最初并不认为该市经历了原子弹爆炸之后还会具有活力,但最后他似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当地人的表情可以表明该市“最具有活力”。,他曾以西方人的视角来预设东方,其广岛之行可谓“西方人眼中的日本”,但这种先入为主的定型视角最后被发现是错误的。其次,该文也涉及到日本人对历史与现实、今世与来世等命题的不同看法。可以就这些话题,引导学生结合本民族文化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5)和谐处理种族关系奥巴马(2008年3月18日)“为了更完美的联邦”“我参加总统竞选,是因为
13、我坚信这一信念,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应对时代的挑战;这就需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虽然有着不同的经历,但我们拥有共同的理想;我们虽然有着不同的肤色,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都希望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只有这样,才能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完美。”,跨文化能力首先要求人们需要相互理解、共同努力。如果人们能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能付诸于行动,理想离现实就不远了。由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原因,种族问题在美国成了一个痼疾。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度里,处理好种族关系有利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在全球范围内,相互理解、协作努力将会带来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由此引发的关于跨文化能力的思考将
14、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二)学习他文化群体看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高级英语教材中不少课文都是关于西方人对环境、社会、科技、法律、经济、政治的看法和思考,大致涉及了“人与自然”、“民族心理”、“法律与社会”、“现代科技与生活”、“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历史”、“经济与生活”、“文学与人生”等内容。教学中,通过了解英美人士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借鉴他们的思维方式,并结合本文化群体中相关的领域进行思考,不仅能够丰富专业知识,还有助于培养跨文化能力。,举例说明,1关于人与自然中西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是本着“征服自然”的理念,坚信“人定胜天”,进而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
15、人们所需的一切,还是应本着“和谐”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生态平衡?“沙漠中的船队”一文节选自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调查报告(1992)。文章向读者呈现出全球环境破坏的严重问题,并提出不同的策略,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努力,一起解决环境问题。,巴里康芒纳的“生态学的四条规律”(1971)一文进一步阐明工业生产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并分析了当前造成环境破坏的社会因素,指出应在“得”与“失”的问题上作出恰当的选择。可以从中西方的自然观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一步探讨科学与发展、人与自然、社会生活与生态环境等话题。吸收不同文化的优秀传统,摒弃不良做法,共建人类的美丽家园。,2关于民族心理H.L.门肯,“
16、嗜丑之欲”美国人尖酸刻薄地讽刺美国人,而文章还能在美国发表?反映出他们什么样的心理?换一种文化背景,如在东方,这是否可能?为什么?是文化差异吗?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评论家J.B.普瑞斯特利在其“英国人的未来”一文中,分析评述了英国人的特性和其民族性格(本能的感觉而不是理性的思维)。,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思考该文作者的观点,是否赞同,并提供有说服力的材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以此课文的主题为切入点,比较英美人看待自己的思想倾向与中国人的有何异同。,3国际政治与外交策略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1961)从国际关系与外交的角度看,肯尼迪强调的“和平”、“合作”、支持“联合国”并加强其职能
17、以保护“新兴的弱小者”等等,是其演讲赢得更多听众的策略也是成功之处,也是跨文化语境中较具代表性的文献,在外交场合也是一份令人信服的文稿。,4现代科技与生活“神奇的芯片”(1978)和“互动的生活”(1993):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和收效。过去的“天方夜谭”似乎回到了现实,人人都可以成为“阿拉丁”,去体验计算机技术产生的魔力。然而,网络也同时具有负面影响,贫富差距、信息安全、不良的传播内容等等。弗洛姆的文章“工人是创造者还是机器”(1955)分析了工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及其历史性演变,指出现代工业社会给人造成的影响,人似乎被“异化”了,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个性
18、和文化色彩。,“从天窗消失”(1980)一文阐述现代科技引发的现代文化变化。科学发展了,技术进步了,世界走向趋同,文化的个性在逐渐减弱;技术的同一性使现代人也走向趋同,其文化和个性不再像以往那样鲜明。在异文化环境中,人们对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进行描述、评论,涉及人的价值观、信念等文化因素。而在本文化的社会环境中,面对科技进步给工作、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人们又是怎样思考这些问题的。在更加宽泛的跨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看法又有什么异同,说明什么。围绕这些话题,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提出问题展开讨论。,5.文学与人生文学是关于人的学问,是对人的生命、心理和精神的艺术探索。中西方文学充满对人、对
19、人生、对人与社会的思考。高级英语所选文学类文章出自西方名家之手,讲述的或探讨的关于人生、人与社会等问题,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西方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有助于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思考自身以及本文化背景下的各种关于生与死、成功与失败、梦想与现实等问题。“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1975)“海上无路标”(1961)“痛苦的年轻人”,生活经历对人生的影响乃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可做对比分析,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哪些相似的描写,反映了关于人的什么问题,揭示了哪些普遍性因素等等。通过不同的课文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西方人对不同问题的思考,领会他们在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的特征,借
20、鉴其长处。中国学生对此进行的思考和评论即是展开进行跨文化比较的过程,有助于跨文化能力的提升。,(三)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培养跨文化技能除了主题思想外,教材课文中的语言(如词汇手段、修辞手法等)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准确把握这些信息的内涵将有助于跨文化素养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高级英语教材中此类例子比比皆是,但考虑到篇幅,一般常识性的例子就不再进行举例分析。,1.词汇的文化内涵(1)专有名词中的文化内涵Unlike the hulking Calibans of vacuum tubes and tangled wires from which it evolved,it is chea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云南昆明 精品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