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弯曲内力》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弯曲内力》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 平面弯曲内力,7.1 平面弯曲的概念与实例,7.2 平面弯曲内力剪力与弯矩,7.3 剪力图与弯矩图,7.4 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小结,7.1 平面弯曲的概念与实例,弯曲是工程实际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本变形。,例如:火车轮轴受力后的变形;,工厂车间里的行车受力后的变形;,还有水泥梁、公路上的桥梁等受力后的变形。,7.1.1 平面弯曲的概念与实例,弯曲:构件在通过其轴线的面内,受到力偶或垂直于轴线的横向外力的作用(受力特点),杆的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变形特点)。,平面弯曲:如果梁有一个或几个纵向对称面(梁的轴线应为该纵向对称面内的一条平面直线,且该纵向对称面与各横截面的交线也是各横
2、截面的对称轴),当作用于梁上的所有外力(包括横向外力、力偶、支座反力等)都位于梁的某一纵向对称面内时,使得梁的轴线由直线变为在纵向对称面内的一条平面曲线,这种弯曲变形就称为平面弯曲。,梁:变形为弯曲变形或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工程上习惯称之为梁。,7.1 平面弯曲的概念与实例,1.简支梁 梁的一端为活动铰支座,另一端为固定铰支座。,2.外伸梁 梁的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之外的简支梁。,3.悬臂梁 梁的一端为固定端支座、另一端自由。,根据支座对梁约束的不同特点(支座可简化为三种形式:活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固定端支座),简单的梁有三种类型:,一、梁的计算简图,简化为一直杆并用梁的轴线来表示。,二、梁
3、的分类,7.1.2 梁的计算简图及分类,7.1 平面弯曲的概念与实例,又如:为了减少悬臂梁的变形和提高其强度,在梁的自由端增设一活动铰支座后,梁也就成了一次超静定梁。,例如:为了减少简支梁的变形和提高其强度,在梁的跨中增设一活动铰支座后,梁就成了一次超静定梁。,这三种梁承受载荷后的支座反力都可由静力平衡方程求得,故一般将它们统称为静定梁,如梁的支座反力的数目多于静力平衡方程的数目的梁,用静力平衡方程无法求得全部支座反力,这类梁称为超静定梁。,7.1 平面弯曲的概念与实例,7.2 平面弯曲内力剪力与弯矩,7.2.1 截面法求内力,问题:梁在发生平面弯曲变形时,横截面上会产生何种内力素?在横截面上
4、会有几种内力素同时存在?如何求出这些内力素?,例:欲求图示简支梁任意截面1-1上的内力。,1.截开:,在1-1截面处将梁截分为左、右两部分,取左半部分为研究对象。,2.代替:,在左半段的1-1截面处添画内力、,(由平衡解释)代替右半部分对其作用。,3.平衡:整个梁是平衡的,截开后的每一部分也应平衡。,如取右半段为研究对象,同样可以求得截面1-1上的内力 和,但左、右半段求得的 及 数值相等,方向(或转向)相反。,7.2.2 剪力和弯矩,:是横截面上切向分布内力分量的合力,因与截面1-1相切,故称为截面1-1的剪力。,:是横截面上法向分布内力分量的合力偶矩,因在纵向对称面内且与截面垂直,故称为截
5、面1-1的弯矩。,7.2 平面弯曲内力剪力与弯矩,由于取左半段与取右半段所得剪力和弯矩的方向(或转向)相反,为使无论取左半段或取右半段所得剪力和弯矩的正负符号相同,必须对剪力和弯矩的正负符号做适当规定。,剪力的正负:,使微段梁产生左侧截面向上、右侧截面向下的剪力为正,反之为负。,弯矩的正负:,使微段梁产生上凹下凸弯曲变形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归纳剪力和弯矩的计算公式:,7.2 平面弯曲内力剪力与弯矩,(截面上的剪力等于截面一侧所有横向外力的代数和。),(截面上的弯矩等于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取力矩的代数和。),公式中外力和外力矩的正负规定:,剪力公式中外力的正负规定:截面左段梁上向上作用
6、的横向外力或右段梁上向下作用的横向外力在该截面上产生的剪力为正,反之为负。以上可归纳为一个简单的口诀“左上、右下为正”。,7.2 平面弯曲内力剪力与弯矩,弯矩公式中外力矩的正负规定:截面左段梁上的横向外力(或外力偶)对截面形心的力矩为顺时针转向或右段梁上的横向外力(或外力偶)对截面形心的力矩为逆时针转向时,在该截面上产生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以上也可归纳为一个简单的口诀“左顺、右逆为正”。,例7.1 简支梁如图所示。试求图中各指定截面的剪力和弯矩。,解(1)求支反力 设、方向向上。,(2)求指定截面的剪力和弯矩,7.2 平面弯曲内力剪力与弯矩,(由1-1截面左侧计算),7.2 平面弯曲内力剪力
7、与弯矩,从以上1-1、2-2截面的剪力值可以看出,在集中力 作用处的两侧截面的剪力值将发生突变,突变值就等于该集中力 的大小;而从3-3、4-4截面的弯矩值可以看出,在集中力偶 作用处的两侧截面的弯矩值将发生突变,突变值就等于该集中力偶矩 的大小。,7.2 平面弯曲内力剪力与弯矩,7.3.1 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梁横截面上的剪力与弯矩是随着截面的位置而发生变化的,以横坐标 表示横截面的位置,则其剪力和弯矩都可以表示为 的函数。,7.3 剪力图与弯矩图,列内力方程时应根据梁上载荷的分布情况分段进行,集中力(包括支座反力)、集中力偶的作用点和分布载荷的起、止点均为分段点。,7.3.2 剪力图与弯矩
8、图,为了一目了然地表示出梁的各横截面上剪力与弯矩沿梁轴线的分布,情况,通常可以 为横坐标,以各内力为纵坐标,绘出 和 的函数图象,将其称为剪力图与弯矩图。,从剪力图与弯矩图上可以很方便地确定梁的最大剪力和最大弯矩,从而迅速确定梁危险截面的位置。,绘制剪力图与弯矩图的最基本方法是列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绘制内力图。,例7.2 如图所示简支梁AB,受向下均布载荷 作用。试列出梁的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并画出剪力图与弯矩图。,7.3 剪力图与弯矩图,7.3 剪力图与弯矩图,解:1)求支反力,由对称关系,。,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3)绘制剪力图与弯矩图,7.3 剪力图与弯矩图,由 式(a)可知剪力图为一
9、条斜直线,斜率为,向下倾斜(即左高右低)。,由式(b)可知弯矩图为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可采用三点绘图法绘制其弯矩图。,(2)终点,(3)极值点(抛物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令,可得,(从而确定了极值截 面的位置),将 代入弯矩计算公式得(此即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即可绘出抛物线,也就是梁的弯矩图。,由剪力图与弯矩图可以很方便地看出:,7.3 剪力图与弯矩图,例7.3 图7.14a所示简支梁AB,在C点受集中力F作用,试列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解 1)求支反力 由平衡方程得,内力,即可得AC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2)分段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对AC段,在段内取坐标为
10、的截面计算,7.3 剪力图与弯矩图,3)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7.3 剪力图与弯矩图,式(b)表示在AC段内的弯矩图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斜直线,,而式(d)表示在BC段内的弯矩图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斜直线,,由,决定整个梁的弯矩,图在集中力F作用处形成一折角。,由 图和 图可知,当 时,CB 段内任意截面上的剪力值为最大,;当 时,AC 段内任意截面上的剪力值为最大,,7.3 剪力图与弯矩图,从 图上可以看出,在集中力F作用的C 截面处,剪力值发生了突变,突变值就等于该集中力 的大小。,例7.4 图示简支梁AB,在C 截面处受集中力偶 作用。试列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11、解 1)求支反力,7.3 剪力图与弯矩图,。梁上的最大弯矩值发生在集中力F作用的C 截面上,其值为:。,同理,可得CB 段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7.3 剪力图与弯矩图,2)分段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对AC段,在段内取坐标为 的截面计算内力,即可得AC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由式(a)和(c),图为一条平行于 轴的水平线。由此可见,集中力偶对 图无影响,梁上任一截面的剪力均为最大值。,由式(b)和(d)可知,在AC 和CB 段内,弯矩图均为斜率为 的斜直线,相互平行,但在集中力偶 作用的C 截面处,图发生突变,突变的绝对值等于集中力偶的大小。若,则在C 点的左侧截面上有最大弯矩;若,则在C 点
12、的右侧截面上有最大弯,7.3 剪力图与弯矩图,矩。,如何能比较简单、方便地绘制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前面学习过的例7.2,梁的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分别为:,7.4 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如果将弯矩方程和剪力方程分别对 求导数,求导的结果恰好是剪力方程和载荷集度(设q以向上时为正)。即:,(7.3),7.4 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设图示简支梁AB 上作用有任意载荷,作用于 微段梁上的载荷集度可以认为是均布的。建立直角坐标系(一般以左端面的形心A 为坐标原点,规定分布载荷向上时为正。,在这些力作用下,由于整个梁原本是平衡的,所以 微段梁也处于平衡状态。,取 微段梁为
13、研究对象,设其左侧截面上的剪力与弯矩分别为 和;右侧截面上的剪力与弯矩分别为 和。,综合以上三式,可写为:,式(7.3a)表示:剪力图中曲线上某点的斜率等于梁上对应点处的载荷集度;式(7.3b)表示:弯矩图中曲线上某点的斜率等于梁上对应截面上的剪力。,7.4 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7.4 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式(7.4b)表示:梁上 截面上的弯矩等于 截面上的弯矩与对应 截面之间剪力图曲线与 x 轴所围几何图形面积的代数和。,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当梁上有集中力作用时,该力作用的截面处式(7.3a)不适用;而在梁上有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处式(7.3b)和式(7.4b)不适用。,掌握
14、了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正确、简捷地绘制剪力图与弯矩图。同时,也可使用其检查已绘制好的剪力图与弯矩图是否有错误。,7.4 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根据式(7.3)和集中力、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处内力图的变化规律,可以将剪力图、弯矩图和梁上载荷三者之间的规律小结见表7.1。,7.4 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利用表7.1所归纳的规律,只需要计算梁上某些特殊截面的内力值,就可以直接绘制出剪力图与弯矩图,而不必列出弯矩方程和剪力方程,我们将这种绘制内力图的方法简称为“控制点作图法”。,例7.5 利用 之间的关系,画出图示梁的内力图。,解 1)求支反力,以梁AB 为研究对象,由
15、,得,7.4 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由,得,2)利用 之间的关系,画图示梁的内力计算各段起、止截面的剪力值,画内力图。,a)从各截面左边的横向外力计算各截面剪力画剪力图。,对于右端面B 的左侧面剪力,从右边计算显然很简捷。,注意:各剪力符号右上角的+、-号表示该截面的右截面或左截面。,由表7.1所归纳的作图规律可知:剪力图在AC 段为向右下倾斜的直线,在CD、DB 段内为水平线。根据数据作图。,b)从各截面左边的外力(包括力偶)计算各截面弯矩,画弯矩图。,7.4 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7.4 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对于截面D及右端面B剪力,从右边计算显然很简捷。,由表7
16、.1所归纳的作图规律可知:弯矩图在AC 段内为上凸的抛物线,在CD、DB 段内为向右下倾斜的直线。根据数据作图。,注意:关于AC 段抛物线顶点的坐标确定:,首先要确定位置坐标,其方法有两种:,(2)可由已绘制的剪力图中,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来求。,7.4 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求出了位置坐标,就可代入弯矩计算公式计算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即弯矩的极值)。,m,3,4,=,E,x,(1)据式(7.3b)可知,函数一阶导数为零时,函数有极值,剪力为零的截面上,弯矩有极值。我们可以设此截面横坐标为,由 求得。,m,3,4,=,E,x,7.4 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此外,绘制完剪力
17、图后,也可根据剪力与弯矩间的导数关系,以及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图有突变的特点,绘制弯矩图。,根据上面的数据同样可以绘制弯矩图,并可通过B、D 两截面的弯矩值进行校核:,同理可得:,3,5,2,kNm,M,kNm,M,kNm,M,D,C+,C-,=,=,=,由剪力图和弯矩图可以很方便地看出梁的最大剪力在A 支座稍右的A+截面上,最大弯矩在梁中截面C的稍右的C+截面上,。,7.4 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作业,P138 7.1 a c 7.2 a c f 7.3b e f 7.5 b,1.梁在平面弯曲变形时横截面上有两种内力剪力和弯矩。其计算公式为:,公式中外力和外力矩的正负规定:,剪力公式中外力的正负规定:“左上、右下为正”。,弯矩公式中外力矩的正负规定:“左顺、右逆为正”。,第7章 平面弯曲内力 小结,2.剪力图和弯矩图是分析梁强度和刚度问题的重要基础,从剪力图和弯矩图上可以很方便地找出梁的危险截面。本章的主要要求就是要能够熟练、正确地画好剪力图和弯矩图。,3.画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基本方法是列方程画图,但太烦琐,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根据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间的关系所得到的表7.1所,归纳的规律,直接绘制图形,并进行校核,以保证图形的正确性。,第7章 平面弯曲内力 小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4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