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 感冒.ppt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 感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 感冒.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肺 系 病 证,概说 概念 肺系病证 是指在外感或内伤因素影响下,造成肺卫功能的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其发病原因有外感、内伤两方面。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肺气宣降失常,实者由于痰邪阻肺,肺失宣肃,升降不利;虚者由于肺脏气阴不足,肺不主气而升降无权。肺系的常见病证有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痈、肺痨、肺胀、肺痿等。另外,肺系的病变可涉及到心脾、肝肾、膀胱、大肠等。所以在临证时应详加辨别给予相应的处理。,治疗要点:1.直接治肺法,此是肺系病证通治法。根据肺系的生理病理特点和肺的证候表现,常用的有宣肺、肃肺、清肺、泻肺、温肺、润肺、补肺、敛肺八法。八法中的宣、肃、清、泻属于祛邪;温、润既有祛
2、邪的一面又有扶正的一面;补敛均属扶正。临证时,可按病情酌情应用。2.间接治肺法,此是通过五脏生、克关系进行治疗,如肺虚证宜补脾的培土生金法等。,第一节 感冒,感冒讲授的主要内容: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诊查要点 四、辩证论治 五、预防调护 六、小结 七、临证备要 八、病案分析 九、思考题,【概说】一、概念:感冒 是感受触冒风邪、时行疫毒,邪犯肺卫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一)病名释义:感感受,冒触冒。即感受触冒外界风邪而发病。(二)临床特征: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三)发病季节:一
3、般感冒四时皆有,尤以冬春两季为多。,(四)称谓较多:伤风,冒风,冒寒;重伤风,小伤寒,时行感冒。伤风感冒中症情较轻,多为感受当令之气者,或称冒风。其中因感寒所致者又叫冒寒。重伤风感冒中症情较重,多为感受非时之邪者。其中因风寒致病之重者,又称为小伤寒。(以示不同于六经传变之伤寒。)时行感冒感受时行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并可引起广泛流行。(五)病症特点:*病邪少有传变,*时行感冒或老幼病弱,或原有某些肺系慢性疾患,病邪由表入里,可引起某些合并症或继发病。,二、沿革:(一)内经中即已有类似感冒的病因、症状及治疗原则的记载。素问太阴阳明篇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
4、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指出感冒的致病因素在于风邪,主症以寒热、头痛、身痛为主症。,(二)伤寒论中有类似感冒的中风、伤寒证。将感冒轻症曰伤风,重症称小伤寒,并提出不同的治法: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太阳伤寒麻黄汤证。(三)诸病源候论起,又倡“时行之邪”致病之说。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指出:“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并指出“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明确说明时行感冒有较强的传染性。,(四)宋元以后,医家提出
5、了“感冒”病名,确立了治疗大法,对虚体感冒补充了扶正达邪的治疗原则。感冒病名则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该书倡用参苏饮治疗:“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田德录教授认为感冒的病名始于元代朱丹溪。)元丹溪心法伤风指出病位在肺,治疗大法“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至明清,多将感冒与伤风互称;并对虚人感冒有进一步的认识,明确提出扶正达邪的治疗原则。清代林佩琴明确提出“时行感冒”病名。医学心悟论汗法:“凡一切阳虚者,皆宜补中发汗,一切阴虚者,皆宜养阴发汗。”,三、讨论范围:以普通感冒(伤风)、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及其他病毒、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而表现感冒证候者,皆可参照本节内容进行辨
6、证论治。,【病因病机】一、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病毒而致病。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一)风为主因:风为六淫之首,流动于四时之中。故外感为病,常以风为先导。风性轻扬,为病多犯上焦“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二)邪有兼夹:风与寒合(多见于深秋冬令寒冷季节)-风寒证;风与热合(多见于春夏温暖之时)-风热证;夏秋之交,暑湿当令,多表现为风暑夹湿证候;秋季气候干燥,常见风燥相合。(三)时行疫毒伤人:若时行病毒伤人,则发病快,病情重而多变,往往相互传染,造成广泛的流行,且不限于季节性。如诸病源候论时气诸候:“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二、病机(一
7、)卫外功能减弱,肺卫调节疏懈,外邪乘袭致病(发病学):外邪侵袭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肺卫调节功能疏懈的常见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气候突变,六淫肆虐:外界环境变化,乍寒乍暖,冷热失常,六淫病邪猖獗,或如南人北迁,气候不适应,人体未能应变,卫外之气失于调节应变,即可受邪发病。若属时行病毒为患,多造成广泛流行。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自身如更衣脱帽,贪凉露宿,电扇空调,冒风淋雨,或过度疲劳,以致肌腠不密,营卫失和,外邪乘袭。,过度劳累,耗伤体力:正气耗损,肌腠不密,卫外不固,感受外邪。体质偏弱,内外因相引发病:体质不强,正气虚弱,卫表不固,稍
8、有不慎,即易感邪。如阳气虚者易受风寒,阴虚者易受燥热。临床上称之为体虚感冒。肺有宿邪,易受新感:肺经素有痰热,或痰湿内蕴,肺卫调节功能低下,则每易感受外邪,内外相引而发病。临床上可见内热外寒-寒包火等错杂证候。,(二)病邪侵犯肺卫,而以卫表不和为主(病位):肺主气,司呼吸,喉为其系,开窍于鼻。主皮毛,职司卫外。外邪侵犯肺卫的途径有二: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内侵。病邪在外、在表,故尤以卫表不和为主。(三)病理属性有寒热两大类别:四时六气病邪不同,风为主因,风与火、热、燥相合多发为风热;风与寒相合发为风寒。,(四)病理变化感受风寒湿邪风寒束表,皮毛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感受风热暑燥风热犯表,皮
9、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肃;如挟有时行疫毒传变迅速,病情多重,或变生它病。,(五)预后转归一般感冒病邪轻浅,预后多良好,病程较短而易愈;老年、婴幼儿、体弱患者以及时感重症,可有传变,或同时夹杂其它疾病。,病因病机示意图 寒 湿 皮毛 卫表不和风 化 包 夹 肺系 热 暑 口鼻 宣肃失司,肺卫疏懈外邪乘袭,(风寒),(风热),【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一)初起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恶风或恶寒、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等,或有发热。由于风邪兼夹病邪的不同,还可见胸闷、恶心、脘痞、纳呆、便溏、咽干、少痰等症。,(二)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症状相似,多
10、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三)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四)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二、病证鉴别(一)感冒与某些温病早期的鉴别,(二)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二)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初起一般多见鼻塞、流涕、喷嚏、声重、恶风,继则发热、咳嗽、咽痒或痛、头痛、身楚不适等;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显散发性,无明显流行特点。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常突然恶寒,甚则寒战、高热、周身酸痛;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
11、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流行性。,三、相关检查(一)血象:病毒性感染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二)胸部X线检查:X线胸片显示血管阴影增多,但无肺浸润阴影(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或双肺弥漫性、结节性阴影(流感病毒肺炎)。(三)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辩证论治一、辩证要点邪在肺卫,辩证属表实证。(一)区分风寒与风热,(二)辩不同的兼邪,二、治疗要点解表达邪治疗遵循“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义,采取解表达邪的原则。风寒治以辛温发汗,风热治以辛凉解表,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虚体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三、证治分类:(一)风寒束表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 感冒 中医 内科学 病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