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银行破产案》PPT课件.ppt
《《巴林银行破产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林银行破产案》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案例:巴林银行的破产,巴林银行集团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名声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素以发展稳健,信誉良好而驰名,其客户也多为显贵阶层,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该行成立于1762年,当初仅是一个小小的家族银行,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业务全面的银行集团。巴林银行集团的业务专长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业务网络点主要在亚洲及拉美新兴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上海也设有办事处。,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额为59亿英镑,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1995年2月26日巴林银行因遭受巨额损失,无力继续经营而宣布破产。从此,这个有着233年经营史和良好业绩的老牌商业银行在伦敦城乃至全球金融界消失。目前该行
2、已由荷兰国际银行保险集团接管。,巴林银行的破产过程,巴林银行原本有帐号为“99905”的“错误帐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错误。这原是一个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帐户。后来为方便工作,里森另设立一个帐号为“88888”的“错误帐户”。之后,伦敦总部又要求新加坡分行仍将所有的错误记录由“99905”帐户直接向伦敦报告。“88888”错误帐户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帐户”存于电脑之中。“88888”这个被人忽略的帐户,提供了里森日后制造假帐的机会.,1992年7月17日,尼克里森的一个新手下误将客户买进20份日经指数期货合同看作卖出20份,由此造成了2万英镑的
3、损失,随后由于日经指数上升了200点,损失达到了6万英镑。里森并没有向上级报告错误,而是利用“88888”帐户掩盖了真相。之后,交易员乔治也在一次交易中出了错,损失高达800万英镑。里森为了保住乔治和自己的职位,便将乔治的错误记入了“88888”错误帐户。,为了弥补手下员工的失误,里森一方面用自己的佣金来弥补88888帐户的小错误,一方面通过做帐,从伦敦总部获取金钱来进行风险很大的业主交易来弥补大的损失。当时日经指数稳定,里森从交易中顺利赚取期权权利金,到1993年7月,他将88888帐户中亏损的600万英镑转为略有盈余,当时他的年薪为5万英镑,年终奖金将近10万英镑。,除了为交易员遮掩错误,
4、另一个一个严重的失误是为了争取日经指数市场上最大的客户菲利普波尼弗伊,里森做了一次非常冒险的交易。他答应的菲利普的价格,但实际上这个价格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将客户的风险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并形成了巨大的损失。在1993年下旬,接连几天,每天市场价格破纪录地飞涨1000多点,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屏幕故障频繁,无数笔的交易入帐工作都积压起来。因为需要人工清算,结果造成了许多无法及时改正的错误。里森在一天之内就损失了170万美元。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里森决定继续隐藏这些失误。,1994年,里森对损失的金额已经麻木了,88888号帐户的损失,由2000万、3000万英镑,到7月已达5000万英镑。到1995
5、年,尼克里森的损失已经达到了1亿6千万英镑,在88888帐户上亏空5000万英镑。,1995年1月18日,日本神户大地震,其后数日东京日经指数大幅度下跌,里森一方面遭受更大的损失,另一方面购买更庞大数量的日经指数期货合约,希望日经指数会上涨到理想的价格范围。1月30日,里森以每天1000万英镑的速度从伦敦获得资金,已买进了3万口日经指数期货,并卖空日本政府债券。2月10日,里森以新加坡期货交易所交易史上创纪录的数量,已握有55000口日经期货及2万口日本政府债券合约。交易数量愈大,损失愈大。,1995年2月23日,在巴林期货的最后一日,里森对影响市场走向的努力彻底失败。日经股价收盘降到1788
6、5点,而里森的日经期货多头风险部位已达6万余口合约;其日本政府债券在价格一路上扬之际,其空头风险部位亦已达26000口合约。里森为巴林所带来的损失,在巴林的高级主管仍做着次日分红的美梦时,终于达到了86000万英镑的高点,造成了世界上最老牌的巴林银行终结的命运。,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角度分析巴林银行倒闭案,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背景资料:1995年1月份,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分别在东京和大阪等地买了大量期货合同,指望在日经指数上升时赚取大额利润。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日本阪神地震打击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势头,股价持续下跌。巴林银行最后损失金额高达
7、14亿美元之巨,而其自有资产只有几亿美元,亏损巨额难以抵补,这座曾经辉煌的金融大厦就这样倒塌了。,那么,由尼克里森操纵的这笔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为何在短期内便摧毁了整个巴林银行呢?,什么是金融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包括一系列的金融工具和手段,买卖期权、期货交易等都可以归为此类。具体操作起来,又可分为远期合约、远期固定合约、远期合约选择权等。这类衍生产品可对有形产品进行交易,也可对金融产品进行交易,如石油、金属、原料等,也可对金融产品进行交易,如货币、利率以及股票指数等。从理论上讲,金融衍生产品并不会增加市场风险,若能恰当地运用,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对冲方法。,但在其具有积极作用的同
8、时,也有其致命的危险,即在特定的交易过程中,投资者纯粹以买卖图利为目的,垫付少量的保证金炒买炒卖大额合约来获得丰厚的利润,而往往无视交易潜在的风险,如果控制不当,那么这种投机行为就会招致不可估量的损失。新加坡巴林公司的里森,正是对衍生产品操作无度才毁灭了巴林集团。李森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一味盼望赚钱,在已遭受重大亏损时仍孤注一掷,增加购买量,对于交易中潜在的风险熟视无睹,结果使巴林银行成为衍生金融产品的牺牲品。,巴林事件提醒人们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理运用衍生工具,建立风险防范措施。随着国际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日益成为银行、金融机构及证券公司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凡从
9、事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银行应对其交易活动制定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措施,包括交易头寸的限额,止损的限制,内部监督与稽核。扩大银行资本,进行多方位经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复杂化,资本活动的不确定性也愈发突出。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银行集团,应努力扩大自己的资本基础,进行多方位经营,做出合理的投资组合,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这样才能加大银行自身的安全系数并不断盈利。,从内部控制角度分析巴林银行倒闭案,巴林银行之所以倒闭,从表面上看,是因为里森个人的越权行为所导致,而实际上这反映出现代银行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体制的缺陷。巴林银行的管理层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失职现象,外部审计师和监管者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
10、任。总体上来看其主要有人事问题、监管任务的执行问题。,(一)人事问题,1、岗位划分不清 巴林银行的一个最致命失误是违反了管理和操作职能分离原则。即所谓的前台和后台。前台职务是指交易业务,而后台业务主要是清算、稽核、业务准入等。前后台职务之间的关系不是从属关系,而是互相制约的协作关系。正常情况下,二者应严格分离,且后台职务中不同性质的业务之间如清算与稽核之间也应实现有效的隔离,这样才能实现内控机制的“牵制”作用。,但在巴林案中,里森不但是交易员,同时也是巴林银行新加坡分支机构的清算员,也就是说里森既从事前台交易同时又负责后台交割清算,这样便等同于没有一个独立的清算第三方对其进行监督。这样的机构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巴林银行破产案 巴林 银行 破产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