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与评定》PPT课件.ppt
《《工艺与评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与评定》PPT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属材料焊接工艺制定与评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李国强,第七讲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5、对接焊缝、角焊缝焊接工艺评定规则,5.3.1.2 各种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评定重要因素、补加因素 和次要因素,变更或增加补加因素 要不要重新评定焊接工艺,要看焊件是否要求冲击试验来决定,当规定冲击试验时,补加因素当作重要因素对待;当不规定冲击试验时,补加因素 当作次要因素 对待。,在表1看到某些焊接条件同时列入补加因素与次要因素中,这是因为当规定冲击试验时,它们是补加因素;当不规定冲击试验时,它们为次要因素。,1 接头 坡口形式与尺寸对各种焊接方法而言都不得是次要因素,它的变更 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弯
2、曲性能无明显影响,但坡口形式与尺寸对焊缝抗裂性、生产效率、焊接缺陷、劳动保护却有很重要作用。,2填充材料 作为焊缝隙填充金属包括焊条、焊丝、焊剂、填充金属、熔嘴、附加金属粉等,熔敷焊缝金属成分主要由它们和母材来决定。,(1)我国焊条分类对照如表1所示,焊条和药芯焊丝牌号编制方法如下述:碳钢焊条和低合金高强钢焊条牌号表示方法 a)牌号前加“J”字表示为碳钢焊条或低合金高强钢焊类别代号。b)类别代号后头两位数字,表示焊缝金属抗拉强度等级,其系列如表2,表1,表2,c)类别代号后第三位数字,表示药皮类型和焊接电源类,见表3,表3,d)焊条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则在牌号后面加注起主要作用的元素或代表主要
3、用途的符号,见表4,表,铬和铬钼耐热钢焊条牌号表示方法 a)牌号前加“”字,表示钼和铬钼耐热钢焊条的类别代号 b)类别代号后第一位数字,表示焊缝金属主要化学成分等级,按表5规定编排,表5,c)类别代号后第二位数字,表示同一焊缝金属主要化学成分组成等级中的不同牌号,对同一药皮类型焊条,可有10个牌号,按0、1、2、9顺序编排。d)类别代号后第三位数字,表示药皮类型和焊接电源种类,见表3。低温钢焊条牌号表示方法 a)牌号前加“W”字,表示低温钢焊条的类别代号。b)类别代号后第一、第二数字,表示低温钢焊条工作温度等级,按表6编排。c)类别代号后第三位数字,表示药皮类型和焊接电源种类,见表3,不锈钢焊
4、条牌号表示方法 a)牌号前加“”或“”字各表示不锈钢焊条的类别代号。b)类别代号后第一位数字,表示焊缝金属主要化学成分组成等级,按表规定编排。,表6,表,c)类别代号后第二位数字,表示同一焊缝金属主要化学成分组成等级中的不同牌号。对同一药皮类型焊条,可有个牌号,按、顺序排列。d)牌号第三位数字,表示药皮类型和焊接电源种类,见表,(2)我国药芯焊丝牌号表示方法如下:a)牌号第一个字母“”表示药芯焊丝,第二个字母及后第一、第二、第三位数字与焊条编制方法相同。b)牌号“”后的数字,表示焊接时的保护方法,见表。,表,c)药芯焊丝有特殊性能和用途时,则在牌号后面加注起主要作用元素或主要用途的字母。填充金
5、属指气焊或钨极气体保护焊时送入热源(或电弧)熔化成焊缝金属一部分的丝、棒或板边料。附加的填充金属指埋弧焊或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时,除当作电极的熔化金属丝(带)外,伸入电弧熔化成焊缝金属一部分的丝、棒或板边料。预置填充金属指焊前预先放在坡口内的丝、棒、条或粉,能改变焊缝金属成分。,3焊接位置焊接位置也是焊接工艺评定因素,立焊分为向上立焊和向下立焊两种。向上立焊虽然电流减少,但焊接速度也降低很多,线能量大大增加,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可能要变更,故需重新评定。当没有冲击试验要求时改变焊接位置不需重新评定,故焊接工艺评定试件位置通常位于平焊,在表1中接头这一类中取消面焊时的钢垫板都是次要因素有人认为,焊接位置
6、改变、取消面焊时的钢垫板或焊接衬垫,增加了焊接难度,因而要求重新评定,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混淆了焊接工艺评定与焊工技能评定这两个概念,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在于评定出合格的焊接工艺,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要符合要求;焊工考试的目的在于考出合格的焊工,能够焊出没有超标缺陷的焊缝,应当在焊工技能考试范围解决的问题不要硬拉到焊接工艺评定中去解决,能不能焊好其他位置的焊缝,能不能焊好取消钢垫板的单面焊是焊工技能问题,不能通过焊接工艺评定去解决,而要通过焊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去解决,4电特性表1特性中单独的变更电流值或电压值只是次要因素,将焊接速度考虑进来的焊接线能量则成了补加因素。当规定冲击韧性试验时,增加线能量要
7、重新评定焊接工艺,但若经过高于上转变温度的焊后热处理或奥氏体母材的除外。线能量是指每条焊道的线能量,当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时每条焊道的线能量都应严格控制。,5.3.1.2 各种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评定重要因素、补加因素和次要因素见表1。a)当变更任何一个重要因素时都需要重新评定焊接工艺。b)当增加或变更任何一个补加因素时,则可按增加或变更的补加因素增焊冲击韧性试件进行试验。c)当变更次要因素时不需要重新评定焊接工艺,但需重新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当变更次要因素时,不需要重新评定焊接工艺,而不是不要评定焊接工艺,但需要重新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例如当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变时,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
8、接工艺适用于角焊缝焊件,其含意是,用对接焊缝试件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来重新编制角焊缝焊件的“焊接工艺指导书”。此时,角焊缝焊件的焊接工艺已由对接焊缝试件评定报告评定过了不需要重新评定,更不是不要评定。依据该份对接焊缝试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还可以编制焊工考试的“焊接工艺指导书”等等。因此依据一份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可以重新编制出多份焊件的焊接工艺指导书。,5.3.1.3 当同一条焊缝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方法或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同的焊接工艺时,可按每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分别进行评定;亦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方法、焊接工艺焊接试件,进行组合评定。,例如,某压力容器产品纵焊缝拟采用
9、氩弧焊打底,后用焊条电弧焊填充至1/3坡口深度,最后用埋弧焊填满坡口,可以用下列方式评定:1 分别评定拟定三份焊接工艺指导书在3个试件上评定(每个试件一种焊接方法)。2 组合评定拟定一份焊接工艺指导书(包含三种焊接方法)在1个试件上评定(三种焊接方法)。,3 混合评定 拟定二份焊接工艺指导书,其中一份指导书中包含两种焊接方法,另一份指导书中只有一种焊接方法。焊接2个试件,其中1个试件上有两个焊接方法,另1个试件上只有一个焊接方法。,5.3.2 母材本标准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对母材进行分类分组(见表2)。,表2中所列钢号都是GB 150中的钢号。为了减少焊接工艺评定数量,依照焊
10、接工艺评定标准原理,从钢材的化学成分、使用性能和焊接性能出发,将它们分类分组并规定出替代规则。分类分组不能作为压力容器钢材代用的依据。,表2类别号顺序与蒸气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件I焊接工艺评定中钢材分类一致,主要为了方便既制造锅炉又制造压力容器的单位。锅炉不使用低温钢和不锈钢,所以放在类别号的最后。,5.3.2.3 未列入表2的钢号评定规则a)已列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钢号,根据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确定归入相应的类别、组别中,或另分类别、组别;未列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钢号,应分别进行焊接工艺评定。b)国外钢材首次使用时应按每个钢号(按该国标准规定命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当已掌握该
11、钢号焊接性能,且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与表2中某钢号相当,且某牌号已进行过焊接工艺评定时,该进口钢材可免得焊接工艺评定。可在本单位的技术文件中将此国外钢材归入某钢号所在类别、组别内。,未列入表2的钢号有两种情况:一是国外材料,二是新材料或未列入GB 150等标准的材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22条规定,压力容器受压元件采用国外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选用国外压力容器规范允许使用材料,其使用范围应符合材料生产国相应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并有该材料的质量证明书。2 制造单位首次使用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和成型工艺试验,并对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进行复验满足技术要求后,才能投料制造。3 技术要求一般不得
12、低于国内相应材料的技术指标。4 国内首次使用且屈服点规定值大于或等于490MPa的材料,应按本规程第7条规定办理批准手续。,国内材料生产单位生产国外牌号的材料时,应完全按照该牌号的国外标准规定的冶炼方法进行生产,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试验的试样形式、尺寸、加工要求、试验方法等验收要求也应执行国外标准,批量生产前应通过产品鉴定并经国家安全监察机构批准,可按本条规定办理批准手续。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压力容器已使用不少国外钢材,也进行了若干焊接工艺评定,在辽宁省劳动厅锅炉处支持下,辽宁省压力容器学会进行了大量深入有效工作,将国外钢材按JB 4708表2进行分类分组(见表9)供有关单位编制国外钢材分类分组的
13、技术文件时参考。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22条和本标准的规定,表9不能作为国外钢材免做焊接工艺评定的依据。,表9,5.3.3 焊后热处理5.3.3.1 焊后热处理类别5.3.3.1.1 类别号为的母材分为:a)不进行焊后热处理;b)进行焊后固溶或稳定化热处理。5.3.3.1.2 除类别号为以外的母材分为:a)不进行焊后热处理;b)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焊后热处理;c)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焊后热处理(如正火);d)先在高于上转变温度,继之在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焊后热处理(即正火或淬火后继之回火);e)在上下转变温度之间进行焊后热处理。5.3.3.2 改变焊后热处理类别,需重新评定焊接工艺。,本次修
14、订,对焊后热处理这一条文变动较大,首先是术语。,压力容器行业焊后热处理中通俗用语,例如“回火”、“退火”、“消除应力热处理”都是同一含意,即将焊件在炉内加热到相变点温度以下保持一段时间后炉内缓冷,与GB 72321987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标准中“回火”、“退火”的定义相差甚远。钢板拼焊后热冲压成封头、搪瓷等工艺的目的显然不符合GBT 33751994中“焊后热处理”定义内容:“焊后,为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但热冲压和搪瓷高温确实改变了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所以在修订后的JB 4708术语中对“焊后热处理”作了定义,即“焊后,能改变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残余应力的
15、热过程”都称之为焊后热处理,这就包含了压力容器焊后所遇到的各种热过程。JB 47081992中焊后热处理类别:消除应力热处理、正火、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但这并没有反映压力容器产品焊后热处理的全部实质,而且加热温度和热处理过程与术语规定也不相同,标准修改以后对焊后热处理类别按照加热温度范围重新作了规定,则很明确。例如钢板拼焊后热冲压成封头,那么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和热处理过程则为高于上转变温度的热冲压加热温度和随之空冷的过程。,5.3.3.3 除气焊外,当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时,焊后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范围改变后要重新评定焊接工艺。试件的焊后热处理应与焊件在制造过程中的焊后热处理基本相同,试件加热
16、温度范围不得超过相应标准或技术文件规定。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焊后热处理时试件保温时间不得少于焊件在制造过程中累计保温时间的80。,焊后热处理的温度范围和时间范围影响焊接接头冲击韧性(除气焊外),这两个范围是指相应标准或技术文件所规定范围,例如JBT 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即对列入GB 150的钢材制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的温度范围和时间范围作了规定,“技术文件”则指以可靠的钢材焊接性能为依据而编制的焊接工艺文件 试件的焊后热处理与焊件在制造过程中的焊后热处理基本相同是指焊后热处理类别相同,焊后热处理的温度范围和时间范围相同。只有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焊后热处理时,试件保温时间不得少于焊件在
17、制造过程中累计保温时间的80。,5.3.4 试件厚度与焊件厚度评定合格的对接焊缝试件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焊件厚度有效范围:若试件母材为2组和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 MPa的强度型低合金钢按表3、表4规定;除此之外,按表5、表6规定。,评定合格的对接焊缝试件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焊件厚度有效范围直接关系到评定数量多寡,有效范围的宽窄不仅有技术因素,而且管理作用也很大。国内对厚度适用围争论一直很大,议论纷纷,众说不一。这主要由于国外相类似标准规定范围也不相同,各国标准规定简要见表10,可见厚度适用范围基本上分两大类。应当从标准体系来看待厚度适用范围,美国ASME标准强调焊接工艺评定,而原西德AD压力容
18、器规范则强调产品焊接试板,美国标准中厚度适用范围看起来较宽,实际上除了有7个限制性条文在制约外,还有当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时、焊后热处理累计保温时间等隐性限制,实际上适用于焊件厚度范围是有限的,AD规范厚度适用范围虽然较窄,但壁厚大于100 mm时,则另行协商。,1992年版的JB 4708标准起草于19861987年,当时国内焊接工艺评定刚刚起步,一、二类压力容器制造厂焊接技术力量薄弱,标准中厚度适用范围小一些,焊接工艺评定数量多一些,有利于把握压力容器焊接质量:10余年来情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全国近3 000个单位进行了大量焊接工艺评定实践,焊接素质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大量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数据表
19、明,当重要因素、补加因素相同时,两倍试件厚度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与原厚度试件没有本质的变化;试件焊到一定厚度后当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变时,再继续填充焊缝金属,其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变:在本次修订标准寸,将吸取这方面数据积累,并参照美国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和日本JIS B 82851993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对评定厚度覆盖范围重新作了规定。对常用钢材厚度覆盖范围给予放宽,对于钢材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 MPa的强度型低合金钢,仍然按照原来规定的厚度覆盖范围;修改以后对大型、厚壁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可以减少数量,又不影响焊接质量。,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对屈服点规定值下
20、限大于490 Mpa 的材料制造压力容器非常重视,在下列四个方面有特别规定:(1)列为三类容器;(2)国内首次使用国外材料时,要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办理批准手续;(3)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4)每台压力容器应制作产品焊接试板本标准规定钢材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 MPa(相当于屈服点规定值下限大于390 MPa)和-2组钢材评定后厚度适用范围没有放宽,比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钢材要求更加严格,GB 150中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 MPa和-2组钢材,一般来说应用于大厚度、高参数压力容器,焊按性能差且不易掌握,在标准中规定厚度适用范围较窄,增加评定次数,有利于确保焊接接头使用性
21、能。,GB 150 将钢材分为碳素钢、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为了叙述低合金钢的焊接接点,而将它分为强度型碳锰低合金钢、耐热型铬于铬钼低合金钢低温型低温用低合金钢。,表 10,5.3.4.1 对于焊条电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当焊件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时,试件评定合格后当T8 mm时适用于焊件母材厚度的有效范围最小值一律为0.75T,如试件经高于上转变温度的焊后热处理或奥氏体母材焊后经固溶处理时,仍按原规定执行。,当使用同样线能量焊接不同厚度的钢材时因为散热条件不同,因而焊接接头冲击吸收功有可能不一样,故焊件规定进行冲击韧性试验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用于焊件,焊件厚度与试件厚度
22、关系应当较不规定进行冲击韧性试验时来得严格。在ASME和JIS B8285中规定,当试件母材厚度T6mm,适用于焊件母材厚度的有效范围最小值为T与16mm两者中取较小值。本标准考虑到表3与表5、表6之间的协调,也为了避免条文繁琐,而J年适用于焊件母材厚度的有效范围最小值定为0.75T,严于ASME,最大值仍为表3、表5、表6中规定的范围。,当进行焊接工艺评定需确定试件厚度与焊件厚度时,首先应看表7、表8,当符合表7、表8中所列焊接情况时,试件厚度与焊件厚度按两表规定执行。否则,则按表3、表4、表5和表6规定执行。本标准中所述及的“焊件”“试件”厚度,均包括母材和焊缝金属厚度两部分,要不就述及焊
23、(试)母材厚度或焊(试)件焊缝金属厚度 当试件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确定适用于焊件厚度时,应注意试件母材厚度对应焊件母材厚度、试件焊缝金属厚度对应焊件焊缝金属厚度进行计算。当焊件由两块或多块母材叠在一起时,确定适用于焊件厚度范围时应按单块板厚度计算,见图3。当焊缝金属总厚度由多种焊接方法或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同的焊接工艺焊制的焊缝金属分厚度组成时,则焊缝金属总厚度等于若干分厚度,见图4。计算焊缝金属厚度时,余高不计算在内。,注:(1)焊件母材厚度分别为,不能将 当作母材厚度。(2)此焊缝为组合焊缝(对接焊缝加角焊缝)。图3,注:焊缝金属总厚度t等于板厚T,t=t1+t2+t3图4,举例说明如下:
24、现有16MnR制压力容器纵缝接头,有冲击试验要求,该纵缝用三种焊接方法完成,其焊缝金属厚度如图5所示,焊接工艺评定厚度计算如下:,1 分别评定 拟定三份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3块试件(见图6),评定了纵缝焊接工艺。试件母材厚度和焊缝金属厚度适用于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见表11,满足了压力容器纵缝接头母材和焊缝金属厚度要求。,图5,(1)埋弧焊试件(2)焊条电弧焊试件(3)氩弧焊试件图6表11 适用于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2 组合评定见图7,按照拟定的一份焊接工艺指导书用三种焊接方法完成试件,评定合格后适用于焊件厚度有效范围见表12,可见其范围完全满足压力容器纵缝接头母材和焊缝金属厚度。,注:试件用三种
25、焊接方法完成图7,表12 适用于焊件厚度有效范围,用图5所示的纵缝接头作例说明表7序号1,焊件用钨极气体保护焊打底,如果另取试件,其母材厚度T13mm(见图8)经评定合格后,适用于焊件母材厚度的有效范围最小值为10.5mm,而最大值为40mm(按继续填充焊缝的焊条电弧焊,埋弧焊评定结果确定)。,对于不等厚对接焊缝焊件,可以用等厚的对接焊缝试件来评定,厚边和薄边母材的厚度都应在已评定的有效范围内,当一块对接缝试件同时覆盖不了厚边和薄边母材厚度时,应另选用一个合适的厚度增加一块试件进行评定,以便和前一块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共同覆盖厚边和薄边厚度。,图9为20号钢管插入筒体,筒体材料为16Mn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艺与评定 工艺 评定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2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