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心态调整》PPT课件.ppt
《《就业心态调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心态调整》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态 分析与对策研究,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的人 可以承受几乎任何活的方式。,我所理解的就业指导目标3 4 1,1、三个问题:我想去哪里,我能去哪里,我 可以怎么达到那里。2、四个字:知已知彼。3、一个词:适合。,被就业指导后的学生画像,盖茨说: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做事,积极主动去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的人,这样的员工,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触发他的主观能动性。换成: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做事,积极主动去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的人,这样的大学生,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触发他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1、迷茫者占五成。2、不知自己所要者七成。3、没发现自己
2、的职业兴趣者八成。4、规划坚持者二成。启发:目标是动力之源,心态是做事之本,观念是决策之基。让大脑动起来,心才会动起来,心动带动行动。,一、企业眼里的大学生,案例一“我做HR是越做越悲观了。”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部经理何卫的一句坦白话引来现场一阵笑声。“我们公司每年有着30%左右的人员流失率,这我觉得正常,可他们离开的理由却直白得让我有些哭笑不得,曾经就有个员工对我说,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没接触过其他任何一家公司,我怎么知道哪里才是最好的呢?说实话,我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失望,自己也常常困惑:我要招的是应届生,但为什么却越来越频繁地与他们的父母打交道?究竟我要招聘的是应届生本人呢,
3、还是他(她)的整个家庭?”摘自(用大学生难,难在何处http:/,案例二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大学生对自己评价过高,不能领悟别人的精彩之处。我碰到的这种大学生挺多,有一定能力,但只是聪明而已,还达不到智慧的程度。在我们难以培养的大学生中,有的个性很强,强得外力碰不破,就不具备培养的前途;还有的总把自己做的八分看成十分,把别人做的八分看成六分,有谁愿意与他相处呢?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学了很多的理论,总习惯把课本上的东西拿来跟社会进行比较,认为所有的工作都能胜任,这是大学生刚毕业时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我们有很多案例,说明大学生在工作中怕吃苦,怕损失眼前的利益,不愿在不同岗位上接受
4、锻炼。他们不懂得经验的取得和得到别人的认同,是要损失一些时间和经历的。他们有的很聪明,很快能完成公司安排的工作,然后就出去玩。我们不欣赏这种耍小聪明而不尽心工作的人。,通用电气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王晓军: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强调大学生的实习经历,哪怕在一些工厂或小店里实习过、在社会上做过义工都行。有大学生问我招聘时证书的作用大不大,是不是越多越好,我说如果证书能真正体现你的才能,当然有证书好,其实,我们更注重一个大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工作中综合性的能力。我们的价值观强调的是要真切地表现自我。有的大学生为了给考官留下好印象而刻意做出一些姿态,结果只能事与愿违。(摘自:名企对
5、大学生的看法 http:/,案例三 转告同学们,非我轻看你等,而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确是天堑,非一般人在短期内可逾越。你们面对的不仅是冰冷的机器,苍白的产品,还要直面陌路的上司,冷血的同事。我们都能指出公司存在的一堆问题,我们不会反省自己:我为公司做出了什么?往往失败之后,才会明白:拯救自己的不可能是别人。希望同学们不要跌倒摔到骨头,伤了心态,皮肉之苦无所畏惧。祝同学们一路顺风!(2010年6月26日,某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发给即将暑假实习学生的短信),二、高校老师眼里的大学生,今年暑假,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和法学院的学生对江苏省10所高校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调研,回收的778份有效问卷
6、显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接近63%的在校大学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有明确规划的人占22.8%,12.2%的人没有作任何打算。与此相对应的是,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很少考虑今后的职业发展,54.8%的人对此只有模糊的想法和愿望;20.3%的人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有23.9%的人有2-6年的职业规划。(摘自 中国大学生职业稳定性大多1-3年 缺乏理性职业规划),然而,顾雪英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大学生:学新闻的不想当记者,学师范的不愿做老师,问他们将来想干什么,都说不知道。在顾雪英看来,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究其原因是许多学生根本就没有明确的职业
7、理想,所谓理想都是对外部环境的要求而非对职业发展的渴望。此次调查显示,尽管外企并没有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太多的岗位,但仍有高达30.5%的人表示,会把外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另有27.5%的人把国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单位;政府机关排名第三,所占比例为17.6%。仅这三类,就占了毕业生总数的3/4。而仅有7.3%和6.2%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民营或私企工作。顾雪英认为,由于缺乏理性的职业规划,不少学生都在盲目求职,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毕业生求职存在三个不了解。,比如在回答你了解想要进入的行业发展前景吗的问题时,有29.6%的人曾经向业内人士咨询过该行业的情况;有17.9%的人认为自己进入的行业是个热
8、门行业,前景乐观。还有更多的人没有研究过,比例高达52.8%。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以后自己即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调查发现,25.6%的人不清楚求职目标公司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32.6%的人表示大概能想像,而在目标公司实习过,深入了解企业情况的人只有8.9%。,在忽视企业需求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盲目地把证书作为求职的敲门砖,认为掌握一门外语、懂计算机知识,同时又有一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较受欢迎。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英语证书相当重视。然而,同时接受关于大学生就业
9、发展问卷调查的30家企业,在选择看重哪种证书选项时都选择了无。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性大多在1-3年。当被问到你打算在第一个单位工作多久时,21.3%的人回答1-2年,34.4%的人回答2-3年,7.8%的人回答3-4年,还有15.7%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内。如果按照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为5年的话,再加上还有3.2%的人只想在第一个单位工作一年以下,5年之内会有71.2%的人离开第一份工作。希望尽量稳定下去的只有两成。企业对大学生的忠诚度心存疑虑,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三、大学生眼里的自己,7月9日18:43分:做什么都不容易啊!身处异乡,打工挣钱。面对着艰
10、苦的工作环境,内心有点退缩。都说艰苦的环境才能更好地磨练人的意志,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为自己的奋斗增加法码。从学校猛地扑进工厂时,看到的是如山的困难,步骤艰难。也许,它们被我无限地放大了,我一直在坚持,我也不知能撑多久,也许团队中一两句放弃的话,就会使我崩溃。2010年7月7日,没有其他,只有机器,我管五台,平均75模。7月9日20:11分:老师,我和LW做名义上的维修工,感觉就是杂役工。我就担心暑假的工资问题。那几天也想了很多,在这里,好象谈不上工作经验、人脉资源,金钱才是应该排在首位的。昨晚、下午拆装了一台机器的液压缸,很热、很油、很脏、很费力,跟师傅交流有点吃力,不过他人不错的。仔细想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就业心态调整 就业 心态 调整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00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