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识》PPT课件.ppt
《《小儿推拿常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推拿常识》PPT课件.ppt(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儿推拿,方便易行,疗效显著不受设备、医疗条件的限制患儿可免除打针服药之痛苦增加父母與子女之親情深受患儿及其家属的欢迎,成为中医儿科治疗保健的一个颇具特色的常规疗法。,不用针,不用药,见效快,【小儿推拿特点】,简,便,验,廉,【小儿推拿适应症】,消化系统:厌食、食积、呕吐、腹泻、便秘等;呼吸系统:感冒、咳嗽、哮喘等;先天不足:肌性斜颈、小儿麻痹症、发育迟缓、过敏体质等;预防保健增强体质、益智健脑等。,小儿推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小儿推拿成人推拿的区别,小儿推拿属于中醫推拿的一个部分,但与
2、成人推拿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是小儿推拿手法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二是小儿推拿穴位系统独特,多数分布手部,不仅有“点”状穴,还有“线”状穴和“面”状穴;三是小儿病症多以外感、伤食多见,故治疗上多以清热、消导为主。,小儿推拿不是推拿诊治方法在小儿疾病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在理论、手法、穴位上都有不同于推拿在其他临床各科中应用的特色。,。,【小儿年龄分期】,胎 儿 期从受孕到分娩约40周。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婴 儿 期从出生后第28天到一周岁。幼 儿 期从一周岁到三周岁。幼 童 期从三周岁到七周岁。(学龄前期)儿 童 期从七周岁到14周岁。(学龄期),小儿推拿一般用于七岁以下,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3、: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机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的变化,其生理功能也都未达到成熟完善。“稚阳未充、稚阴未长”。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反映了小儿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地更加迫切的特点。“纯阳之体”。,【小儿生理特点】,【小儿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疾病中外感时邪和肺、脾二脏的病证比较多见。临床上常见伤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小儿由於生机蓬勃
4、,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反应敏捷,病因比较单纯,没有七情的影响,所以在患病后,只要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就会很快好转趋于康复。,【小儿辨证论治特点】,四诊:望、闻、问、切儿科主张四诊和参,但特别重视望诊 幼科铁镜:而小儿科,则惟以望为主,问继之,闻次之,望诊主要内容:,望神色察舌象察大便察指纹,大凡小儿面青,一般病情较重,应注意观察,观察舌体、舌质、舌苔三方面。注意:新生儿舌红无苔,哺乳期婴儿乳白苔均属正常。进食药物或某些食物会影响舌苔。黑:橄榄、乌梅、铁剂 青:青黛 白:牛奶、豆浆 黄:橘子、蛋黄,胎粪:出生3-4天内,粘稠糊状,褐色,无臭气,2-3次/日纯母乳喂养:卵黄色,稠而不成形,稍有
5、酸臭,3次左右/日动物乳品喂养:淡黄色,较干硬,有臭气,1-2次/日,大便燥结:实热、阴虚内热大便稀薄+白色凝块:乳食内伤大便赤白粘冻:痢疾大便成果酱色+阵发性哭闹:肠套结大便灰白不黄:胆道阻滞,一般用于三岁以下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缘所显露的一条脉络。按指节分为三关:近掌侧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中医上是属于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现代医学认为是浅表静脉。检查方法:将小儿的手放在光线较亮处,医生用手指轻轻从命关推向风关,使指纹容易显露。,临床意义:三关测轻重位置。红紫辩寒热颜色。浮沉分表里深浅。淡滞定虚实颜色。,【小儿推拿手法】,1、定义:是以医者的手或借助一定的器具、介质,按各种
6、特定的技巧和规范化的动作,以力的形式在小儿体表进行操作的方法。,2、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轻快、柔和、平稳、着实3、补泻:结合所刺激的穴位和部位,4、介质:滑石粉、水、麻油、凡士林、葱姜汁5、顺序: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腰背,后下肢6、处方:手法+穴位+时间(操作次数)如:揉太阳100次、捏脊10遍、摩腹2分钟,推拿手法分类:,1、小儿推拿八法:按、摩、掐、揉、推、运、搓、捣2、其它手法:拿、捏脊、捻、拍法等3、复式操作法:黄蜂入洞、运水入土、运土入水、打马过河、水底捞月、揉脐及天枢龟尾并擦七节骨,垂直方向 逐渐用力 按而留之 逐渐放松,在体表做环行而有节奏的抚摩,不带动皮下组织
7、,用指甲垂直方向用力,多用于急救,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中指揉法多用(单指揉法、双指揉法、三指揉法)。,小儿推拿的代表性手法直推法:用拇指的桡侧缘或食指、中指的指面做直线的单方向的运动。除单手操作外,有时用双手交替进行;速度易快,200300次/分。要求轻快连续,一拂而过,以推后皮肤不发红为佳。,旋推法用拇指指端或罗纹面在某一穴位上做旋转推摩。,分推法分法,用双手拇指指端或罗纹面从中间向两旁分向推动,可以是直线的,也可是曲线的。,合推法与分推法相反。,运推法运法,用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一点向另一点作弧形或环形推动的方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最轻),双手掌夹住一定部位,相对用
8、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上下往返移动。用力对称,快搓忙移。,相对用力捏住 逐渐内收提起 持续不断揉捏,拿五经、拿风池、拿肩井,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对称用力捏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南方多用,又称“翻皮肤”)。用食指中节桡侧缘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对称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北方多)。,三指捏,二指捏,捏脊部位,主要在背部脊柱及两旁,背部的正中,即督脉所在,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经络穴位有风府、大椎、腰俞、至阳、命门、腰阳关、八髎、背俞穴等。,捏脊方法,捏起皮肤,从长强穴开始,双手交替捻动,边捏边提边向上推移,至大椎穴止,捏至最
9、后一遍时每捏三次增加一个较重的提拉动作,谓之“捏三提一”法。,要领:捻动(食指、中指)捏住提起 推动(拇指),捻法(勒法):四肢小关节,拍法:虚掌拍(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掌心内凹),特点:1、形态点状、线状、面状。2、分布大多数在头面和四肢(特别双手)3、联系散在的,没有经络样的联系。4、理论初步的、朴素的、部分的,尚未连贯成系统。(直接来源于实践)。,【小儿推拿特定穴】,小儿推拿头面部穴位,小儿推拿背部穴位,小儿推拿胸腹部穴位,小儿推拿手掌部穴位,小儿推拿手掌及前臂部穴位,五 经 穴,(1)位置:五指末节罗纹面 拇 食 中 无 小指 脾土 肝木 心 火 肺金 肾水(2)手法:旋推为补,直
10、推向指根方向为清 次数:到次。,(3)作用: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 肝为将军,只清不补 心多有余,宜清不宜补 肺为娇脏,可清可补 肾无实证,只补不清,腑 之 穴,(1)位置:胃 拇指桡侧二指节 大肠 食指桡侧 小肠 小指尺侧 膀胱 第五掌骨和指骨的尺侧 胆和三焦无特定部位(2)手法:上推为补,下推为泻,来回推为调,平补平泻,保健用调法。,(3)作用:大肠虚寒:用补法 大肠湿热:用泻法(30min有效)小肠:泻法,代清下焦湿热 胃:清法,食滞中焦,四横纹,(1)位置: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二节横纹(2)手法:掐,3-5次;或往返直推,约50次(3)主治:咳喘、腹痛、惊风,小横纹,(1)位置: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推拿常识 小儿 推拿 常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9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