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中毒》PPT课件.ppt
《《小儿急性中毒》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急性中毒》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儿急性中毒,定义:某些物质接触人体或进入体内后,与体液和组织相互作用,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或死亡,这一过程称为中毒。,小儿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多发生在婴幼儿至学龄前期,是儿科急诊的常见疾病之一。婴幼儿时期常为误服药物中毒,而学龄前期主要为有毒物质中毒。小儿的中毒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常为急性中毒。小儿接触的各个方面,如食物、环境中的有毒动、植物,工、农业的化学药品,医疗药物,生活中使用的消毒防腐剂、杀虫剂和去污剂等,都可能发生中毒或意外事故。,造成小儿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年幼无知,缺乏生活经验,不能辨别有毒或无毒。婴儿时期往往拿到东西就放入口
2、中,使接触毒物的机会增多。因此小儿中毒的诊断和急救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中毒的途径】,1经消化道吸收中毒 为最常见的中毒形式,可高达90以上。毒物进入消化道后可经口腔黏膜、胃、小肠、结肠和直肠吸收,但小肠是主要吸收部位。常见的原因有食物中毒、药物误服、灭鼠或杀虫剂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灌肠时药物剂量过量等。2皮肤接触中毒 小儿皮肤较薄,脂溶性毒物易于吸收;毒物也可经毛孔到达毛囊,通过皮脂腺、汗腺吸收。常见有穿着有农药污染的衣服、蜂刺、虫咬、动物咬伤等。3呼吸道吸入中毒 多见于气态或挥发性毒物的吸入。由于肺泡表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进入的毒物易迅速吸收,这是气体中毒的特点。常见有一氧化碳中毒、
3、有机磷吸入中毒等。4注入吸收中毒 多为误注药物。如毒物或过量药物直接注入静脉,则被机体吸收的速度最快。5经创伤口、面吸收 如大面积创伤而用药不当,可经创面或创口吸收中毒。,【中毒机制】,因毒物种类难以统计,很难了解所有毒物的中毒机理,常见的中毒机制包括:1干扰酶系统 毒物通过抑制酶系统,通过竞争性抑制、与辅酶或辅基反应或相竞争,夺取酶功能所必需的金属激活剂等。2抑制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 如一氧化氮中毒使氧合血红蛋白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亚硝酸盐中毒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携氧功能丧失。3直接化学性损伤。4作用于核酸 如烷化剂氮芥和环磷酰胺,使DNA烷化,形成交叉联结,影响其功能。5变态反应 由抗原抗体作
4、用在体内激发各种异常的免疫反应。6麻醉作用。7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的生理功能。8其他。,【毒物在人体内的分布与排泄】,1毒物的分布 主要在体液和组织中,影响分布的因素有毒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毒物与组织的亲和力等。2毒物的排泄肾脏 毒物排出的主要器官消化道 毒物排泄的主要部位呼吸道 排出速度与肺功能、毒物的血气分配系数有关皮肤 可排出少量毒物乳腺,急性中毒的诊断 病史,仔细询问:摄入毒物的名称、进入途径 摄入的量、时间 出现症状的时间 已进行的治疗,急性中毒的诊断 病史,病史不详者有下列情况应考虑中毒:健康小儿急性起病 有异食癖或可疑接触药物及毒物史临床表现中毒症状及生命体征改变皮肤改变、瞳孔改
5、变或呼吸异常气味,急性中毒的诊断 体格检查,观察:神志、瞳孔变化及光反应 生命体征 皮肤、粘膜变化 体表温度及湿度 有无肌颤或痉挛、肌张力 呕吐、排泄物性状,呼出气气味衣物有无药渍、颜色及气味,常见中毒的特征性症状和体征,急性中毒的诊断 化学检查及毒物鉴定,收集血、尿、粪、呕吐物或胃液等标本 进行毒物鉴定是确诊中毒的最可靠方法 酌情进行:肝、肾功能检测 胸片、心电图、血气分析 血胆碱酯酶测定,遇下列情况疑诊中毒:1.集体同时或先后发病,症状相似的患者。2.临床遇到病史不明,症状与体征不符,或各种病象不能用一种病解释的患者。3.多器官受累或意识明显变化而诊断不明的病人。4.病人经过“认为是有效治
6、疗”而收不到应有效果时。5.病人具有某种中毒的迹象。,立即抢救,争分夺秒。分四个步骤 尽快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防止毒物吸收促使已经吸收的毒物解毒和排泄对症治疗,中毒的治疗,根据毒物种类、进入途径和时间,采取相应排毒方法。,呼吸道吸入者脱离中毒现场后给氧吸入,必要时应用机械通气 皮肤或粘膜接触毒物者脱去污染衣物,用清水清洗皮肤或眼结膜消化道摄入者催吐、洗胃、导泻止血带应用:注射或有毒动物咬伤所致的中毒,在肢体近心端加止血带,阻止毒物经静脉或淋巴管弥散,止血带应每1030 分钟放松1次。,尽快清除毒物,催吐:适用24小时以内、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好、年龄6月以上能合作的小儿。最好在服毒24小时内进行
7、。物理刺激催吐:简单易行药物催吐:高锰酸钾、吐根糖浆,洗胃 适用于流质食物和水溶性毒物中毒 最适合用于流质食物或水溶性毒物中毒。应尽早进行,一般于服入毒物46小时内进行有效。,下列情况下则不应受时间限制:毒物量进入较多;毒物在胃内排空时间延长者(如有机磷);毒物吸收后又可再从胃分泌者(鸦片类、有机磷)带肠衣的药片。,禁忌:严重腐蚀性毒物中毒或有食道静脉曲张的病人洗胃可至穿孔或大出血。,毒物进入肠道应服导泻剂,以使毒物尽快排出。但对强酸或强碱中毒及严重腹泻者禁用。泻剂的选择以对胃肠道黏膜没有刺激又能减少毒物吸收为佳。临床最常用的是 硫酸镁或硫酸钠。,导泻:,中毒时间稍久(一般超过4小时),毒物主
8、要存留在小肠或大肠,有些中毒可使肠蠕动减弱,泻药不能发挥很好作用时,洗肠尤为必要。,.洗肠,促进毒物排泄,利尿:输液、20甘露醇、速尿20甘露醇0.51g/kg,速尿12mg/kg 静脉注射 血液净化血液透析:适用于可析性毒物中毒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毒物必须经肾脏排泄,血液中药物浓度较高,血循环和肾功能良好。,应用利尿药的先决条件是:,摄入大量可透析性毒物;血药浓度高,已达到致死量;临床症状中一般治疗无效;有肝、肾功能损害;已发生严重并发症。本疗法适用于可透析毒物中毒,对分子量在350以下、水溶性、不与蛋白结合、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的物质,可经透析排出体外。,急性中毒血液透析的适应证:,血液灌流
9、此法是将患儿血液经过体外循环,用吸附剂吸收毒物后再输回体内,应用指征与血液透析相同。有的毒物血液透析不能析出,用血液灌流则有效。血浆置换 能清除患者血浆蛋白结合的毒物。,解毒剂的应用,毒性物质明确时应尽早、合理使用解毒剂防止解毒剂的不良反应,高压氧仓治疗,适用于各种中毒引起的严重缺氧,创造高气压环境和高氧浓度的环境。增加血液中的物理溶解氧和组织储存氧。,主要针对休克、肺水肿、心脏骤停、昏迷、抽搐、脑水肿、急性肝肾损害和过高热做紧急处理,以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使患儿度过生命危险,重获新生。,对症及支持疗法,几种小儿常见的急性中毒,有 机 磷 中 毒,农业常用杀虫剂,对人、畜有很大毒性。途径:消化道
10、误食、皮肤黏膜局部吸收以及呼吸道吸入。,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大量有机磷化合物进入人体与胆碱酯酶(ChE)结合后造成乙酰胆碱(Ach)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先兴奋后抑制,从而出现一系列中毒表现。,磷酰化ChE,Ach,ChE,有机磷,分解,中毒机制,Ach在体内大量蓄积,即可引起以Ach为递质的胆碱能神经功能紊乱,出现骨骼肌、平滑肌和腺体等过度兴奋而活动增强,最后转入抑制和衰竭的中毒症状。,胆碱能受体分为:毒蕈碱型受体:分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心肌、平滑肌、腺体等效应器官。烟碱型受体:分布于植物神经节及骨骼肌的运动终板内。,剧毒类:如甲拌磷、内吸磷、对硫磷、甲 胺磷等;中等毒类: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急性中毒 小儿 急性 中毒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98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