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现状与对策探讨.ppt
《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现状与对策探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现状与对策探讨.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现状与对策探讨2009-08-04,一、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形势,我国目前城市数量已达669个,城市人口超过4亿人,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有32个。我国城市人口集中、能源消费集中、交通运输集中,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环境管理粗放,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相对突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2008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为76.8%,劣于三级的比例为1.4%与2005年相比,达标城市比例提高了16.5个百分点,劣三级城市比例下降了9.2个百分点全国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2008年比2005年分别下降
2、了16.7、14.9和3.7,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重点城市空气优良天数平均90.5%,比2005年增加了5.8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数增加了17个,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由7个下降到1个;已经提前实现国家环保“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空气质量形势依然严峻,据2008年全国 519 个城市统计,全国约23%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13个重点城市中,仍有42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要求我国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浓度较高。同时,灰霾和臭氧污染已成为东部城市空气污染的突出问题。,颗粒物仍是我国城市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超标城市主要分布在宁
3、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颗粒物中的细粒子比重日益增大。其中,硫酸盐、硝酸盐转化形成的二次细粒子污染问题突出。,我国目前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SO2、NO2、PM10其他污染问题:灰霾现象、光化学烟雾(O3),毒害有机污染物 PM2.5、O3、VOC、PAH、Dioxin,我国水平能见度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相比,我国东部地区能见度大约下降了7-15公里,严重影响居民感观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广州为例,大气可吸入粒子的粒径分布,PM,大气颗粒物以细粒子为主,Bi et al.,AE,2003,我国城市大气PM2.5污染问题更加突出,数据来源:北京(2004年);呼
4、和浩特、青岛(2001年);上海、南京(2001年);珠三角(2006年);欧洲EMEP(2003年);SCAQMD(2005年),g/m3,欧洲,南加州,20052008PRD灰霾天气平均100天左右,大气灰霾现象:灰霾前后气溶胶粒径分布变化,O3,ppb,东部城市大气O3污染处于高水平,数据来源:北京(2000年);香港(2006年);珠三角(2007年);长三角(2005年),SCAQMD(2005年);EMEP(2003年),ppb,欧洲,南加州,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形势,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稳定,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颗粒物仍是我国大气环境中的首要污染物。其中,细粒子比重日益升高。二氧
5、化硫浓度仍处在较高水平,酸雨面积未有明显改善。氮氧化物对酸雨的贡献呈上升趋势,需要加以重视东部城市灰霾和臭氧污染现象日益突出。,二、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的一些难点和 重点问题,(一)城市能源利用和产业结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偏重,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0,大部分煤炭直接燃烧。这种煤炭消费构成和产业结构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以珠三角地区为例,看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成因,珠三角城市群常驻人口约5000万,机动车近1000万辆,尾气排放的各类污染物69.7万吨/年。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7
6、4.5万吨,氮氧化物64.8万吨,可吸入颗粒物52.6万吨,挥发性有机物47.3万吨。每平方公里的污染负荷是全国平均值的11倍左右,是造成空气污染的直接原因。,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面积:41596Km2,占全国0.4%,GDP:1.8万亿元,占全国9.7%每平方公里的污染负荷是全国平均值的11倍,造成空气污染的直接原因。,(二)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趋明显,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占全国6.3%的国土面积,消耗了全国40%的煤炭、生产了50%的钢铁,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集中,重污染天气在区域内大范围同时出现。辽宁中南、山东半岛、武汉城市群、长株潭、成渝地区、海峡西岸等城市密度大、
7、能源消费集中的城市群也出现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城市大气环境管理往往依靠“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区域环境管理资源的合力优势,对一些区域性的突出污染问题往往治污效果不明显。,同时,城市群进程改变自然环境条件,城市化进程加快,相互接连成巨大的城市群,原先存在的城乡结合部空气缓冲区已不复存在。城市群内高层、超高层建筑密布,缺少城市风道,下垫面摩擦系数增大,空气水平流动性减弱,静风频率增加,大气污染物难以在水平方向扩散。,(三)机动车污染问题更加突出,200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6400万辆,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大中型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使得城市空气污染开始呈现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加剧了
8、大气污染治理的难度。绝大部分地区车用燃油品质不能完全满足实施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要求,制约了机动车排放控制水平的提高。机动车监督管理的职责交叉,尤其对汽车制造、销售、使用、报废全过程污染监督管理还很薄弱。,(四)环境管理的法规和保障体系 有待加强,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机动车污染防治、区域性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有待明确规定。同时,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仍然存在。相关经济激励政策体系不完善,排污收费标准偏低,企业开展污染治理的主动性不足。大气环境监管能力相对薄弱,环保执法权威尚未有效树立,执法难的问题较为严重。,(四)环境管理的法规和保障体系 有待加强,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已
9、不适应发展需要。现行对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仅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指标。目前,我国大气污染已经从煤烟型污染演变为煤烟型和氧化型复合污染。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经过二次反应后形成高浓度细粒子污染,造成空气能见度降低、地面臭氧浓度升高、大气氧化性增强,已成为产生灰霾、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由于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PM2.5等部分污染物未纳入评价体系,造成空气质量数据不能客观反映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与公众的感受有较大差距。,空气质量评价结果(API)与公众实际感受存在显著差异,为什么?,大气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并呈好转趋势:与2005年相比,2008年全国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
10、、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16.7、14.9和3.7;,(五)环保投资渠道不畅,投资力度不够,全国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历史欠帐太多和经济快速发展对环保投资的需求相比很不相适应。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一些技术装备落后的工业企业无法进行技术改造,长期在生产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严重污染;一些应该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的企业不上治理设施。,三、“十二五”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及近期工作,设计思路:,大气污染控制从城市单元转变为城市和区域尺度相结合;大气污染物单一减排转变为多污染物的协同减排;在弄清污染规律和特征的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城市 空气质量 现状 对策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98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