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川崎病》PPT课件.ppt
《《小儿川崎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川崎病》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川 崎 病,儿内一科,Kawasaki disease,教学目的,阐述川崎病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说出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概念,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会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变。川崎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幼童,发生率约为五岁以下儿童人口的万分之一,男孩得到的机率约为女孩的1.5倍。川崎病最早由日本川崎富作医师于1967年首先。,川 崎 病,Kawasaki disease1967年首次报道,发病率,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不明,细菌毒素,感染或免疫因素?发病机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病 理 全身性血管炎,易侵犯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川崎
2、病的病程(非常重要),主要临床表现(“非常1+5”),1.发热,主要临床表现(“非常1+5”),1.发热,2.眼球结膜充血,主要临床表现(“非常1+5”),1.发热2.眼球结膜充血,3.唇红干裂 草莓舌,主要临床表现(“非常1+5”),4.皮疹,1.发热2.眼球结膜充血3.唇红干裂 草莓舌,主要临床表现(“非常1+5”),5.手足硬肿 膜样脱皮,1.发热2.眼球结膜充血3.唇红干裂 草莓舌4.皮疹,主要临床表现(“非常1+5”),6.颈淋巴结肿大,1.发热2.眼球结膜充血3.唇红干裂 草莓舌4.皮疹5.手足硬肿 膜样脱皮,心脏并发症: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
3、,CAA),1.定义:1.52倍2.发生率:20303.分型:小 中 巨4.时间:亚急性期5.危害:破裂 猝死,发热皮疹眼睛红 口唇干裂淋巴肿 手足硬肿后脱皮 川崎特征见分明 川崎危害何处有 警惕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瘤的高危因素,1 年龄 14天4 贫血5 白细胞显著增多6 血清白蛋白降低7 C反应蛋白升高8 血沉显著增快9 丙球治疗过晚,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血小板、轻中度贫血炎性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实验室检查,川崎病的诊断,必须在发病 10天内 确诊,否则将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发热 5 天以上,伴下列 5 项临床表现中 4 项者,即可
4、诊断为典型川崎病(1)四肢变化: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肿,亚急性期指趾端膜状脱皮(2)多形性皮疹(3)眼结合膜充血,无分泌物(4)口唇充血皲裂,口腔粘膜弥漫充血,草莓舌(5)颈部淋巴结肿大注:如 5 项表现中不足 4 项,但超声心动图有冠状动脉损害,亦可确诊为川崎病,不完全性(不典型)川崎病,仅具备24条症状 占川崎病1025 CAA 发生率与典型川崎病相近 三大炎症指标 心脏B超协助诊断,川崎病的治疗,一、阿司匹林:每日3050mg/kg,2周后减为每日35mg/kg。二、丙种球蛋白:剂量为2g/kg于812小时静脉缓慢输入,宜于发病早期(10天以内)应用,可迅速退热,预防和减轻冠状动脉病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川崎病 小儿 川崎病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9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