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量营养素》PPT课件.ppt
《《宏量营养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量营养素》PPT课件.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部分 脂类(Lipids),1.脂类的组成和分类(1)脂肪(甘油三酯)(2)脂肪酸(3)类脂2.脂类的消化吸收3.脂类的生理功能4.膳食脂肪适宜摄入量及脂类食物来源,脂类的定义: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一大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化合物。脂肪是一类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脂类的定义,中性脂肪(fats)(占总脂量的95%),类脂(lipoids)(占总脂量的5%),脂类(Lipids),食物中的脂类,1.脂类的组成及分类,(1)脂肪(甘油三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组成。体内的脂肪存在于人体皮下结缔组织、腹腔大网膜、肠系膜以及肾周围等。,体内的脂类物质,贮存脂(s
2、tored fat):可变脂(Variable fat)人体皮下结缔组织、腹腔大网膜、肠系膜等处的甘油三酯。恒定脂(fixed lipid):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中的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类脂)。占总量的5%。“固定脂”或“不动脂”,碳链长短,饱和FA,短链FA中链FA长链FA,饱和程度,空间结构,顺式FA反式FA,(2)脂肪酸(fatty acid,FA),脂肪酸,单不饱和FA多不饱和FA,天然脂肪酸的结构特点:碳原子数通常为偶数,不饱和脂肪酸为顺式。,-C=C-,H,H,-C=C-,H,H,顺式,反式,人造奶油,人造奶油是用植物油经氢化饱和后制得的,其中会有一些未被饱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结构可由
3、顺式变为反式结构。,反式脂肪酸可以使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CH3-CH2CH2CH2CH2 CH2CH2-COOH 甲基端 羧基端编号系统 8 7 6 5 4 3 2 1n或编号系统 1 2 3 4 5 6 7 8,按不饱和脂肪酸第一个双键的位置分类,CH3(CH2)4CH=CHCH2 CH=CHCH2(CH2)6COOH(n-6系)甲基端 羧基端CH3CH2 CH=CHCH2(CH=CHCH2)2(CH2)6COOH(n-3系),(3)类脂(磷脂、糖脂、类固醇等),1)磷脂磷脂是含有磷酸根、脂肪酸、甘油和
4、氮的化合物。,甘油磷脂,神经鞘磷脂,磷脂,卵磷脂,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大豆好于蛋类)防止脂肪肝有利于胆固醇的溶解和排泄增强智力(胆碱与大脑中乙酸结合,生成乙酰胆碱),卵磷脂(lecithin),是最重要的磷脂,2)糖脂,脑苷脂类,神经苷脂,糖脂,糖脂是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氨基乙醇的化合物。,3)类固醇及固醇,是含有环戊烷多氢菲的化合物。,*1.功能(1)细胞膜重要成分;(2)体内多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原料;胆汁、性激素(如睾酮)、肾上腺素(和维生素D等(3)据研究,能够杀伤癌细胞的白细胞是依靠体内的胆固醇而生存的。,胆固醇,2.胆固醇的不良作用:可能引起血管硬化。机理:胆固醇与饱
5、和脂肪酸结合,形成不溶物沉积于血管壁。*考虑热能摄入的平衡比胆固醇摄入量可能更重要。,(1)脂肪的消化吸收 脂肪的消化率熔点在50以上的比较不容易消化吸收,主要是动物脂肪。食物脂肪的吸收率一般在80%以上,菜籽油可达99%。,2.脂类的消化吸收,部位:从口腔开始,主要消化场所是小肠(胆汁可使脂肪乳化,脂肪酶将其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吸收:短链脂肪酸(C10)直接转运门静脉 血循环(血液),TG 长链脂肪酸(C10)重新合成 CHE PL 乳糜微粒(CM)乳糜管 淋巴管 血液,ATP,TG:甘油三酯;CHE:胆固醇;PL:磷脂,血浆脂蛋白*,乳糜微粒(chylomicrons,CM)在小肠壁
6、形成,运载着大量来自吸收的脂肪(肝及肝外组织)。特点:乳糜微粒在血液中代谢很快,其半衰期约为5-15 min,正常人空腹血液中很难检出CM,若空腹血浆中含有明显乳糜微粒,提示脂质代谢异常。,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由肝细胞合成,运送内源性脂肪,从肝脏转运甘油三脂至身体的各个组织。特点:正常人空腹血浆中VLDL的浓度与甘油三脂水平一致。(血浆中VLDL浓度高,说明血浆中甘油三酯浓度高。),低密度脂蛋白(LDL):由肝细胞合成,将胆固醇运往全身。血浆中的胆固醇75%以LDL的形式存在。特点:LDL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LDL在血浆中水平与动脉硬化呈明显正相关。(血浆中LDL浓度
7、增高,预示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危险。),高密度脂蛋白(HDL):将肝外组织的胆固醇转运回肝脏,在肝脏中代谢清除。特点:HDL水平反映的是机体逆向转运胆固醇的能力。HDL水平越高说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能力越强,动脉血管壁等外周组织胆固醇蓄积的可能性越小。HDL有胆固醇清道夫之称,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2)类脂的消化吸收 胆固醇可直接吸收。植物固醇不被吸收。,结合态胆固醇 游离胆固醇,水解,直接吸收,3.脂类的生理功能(1)(中性)脂肪1)提供能量 脂肪产能:37.66kJ(9kcal)/g 2)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如鱼肝油(维生素A和D),4)增加饱腹感。(脂肪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5)提高膳食
8、感官性状。(口味和色泽),3)维持体温、保护内脏。(皮下脂肪组织可起隔热保温作用),2)是机体内胆酸、7-脱氢胆固醇和维生素D3、性激素、黄体酮、前列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和激素的前体物。,(2)类脂1)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生物膜的组分:磷脂、胆固醇等),(3)必需脂肪酸(EFA),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的概念 人体必需但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重要的是亚油酸(n-6)和-亚麻酸(n-3)。主要来自于植物油。,CH3(CH2)4CH=CHCH2 CH=
9、CHCH2(CH2)6COOH(n-6系)CH3CH2 CH=CHCH2(CH=CHCH2)2(CH2)6COOH(n-3系),亚油酸,-亚麻酸ALA(alpha-Linolenic acid),EFA的来源 EFA的最好来源是植物油。人体EFA的供给量,至少应占每日供给总能量的3%。,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1)构成线粒体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EFA是磷脂的重要组分,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人体缺乏必需脂肪酸时,易出现湿疹样病变。,2)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亚油酸(n-6)是一些具有生理和药理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血栓素 以及环前列腺素(prostacyclins,PC)等的前体。3)参与胆固
10、醇代谢。亚油酸可与胆固醇形成胆固醇酯。这对胆固醇在体内的转运非常重要。,4)参与动物精子的形成。5)维护视力。-亚麻酸的衍生物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对X射线引起的一些皮肤损害有保护作用。,n-3(-3)系PUFA,n-6(-6)系PUFA,降血脂降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营养学上最具价值的脂肪酸有两类,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鱼油中含量高)。,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EPA、DHA、ALA(3A),*1.降低血脂、增加类固醇的排出、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2.抑制血小板的凝集,竞争性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DHA(二十二碳六烯酸),*3.健脑益智DHA提高脑的
11、柔软性,抑制脑老化;灰、白质脑组织中DHA在磷脂中占10(脑细胞的形成与结构);新生儿神经突触联系不断增多,需要DHA;儿童神经突触延长,加强联系,记忆力;老人防脑萎缩。大脑中:日本 22mg%,澳大利亚 10 mg%美国7 mg%,故有人说日本人聪明。,EFA缺乏引起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皮肤损伤(出现皮疹等)以及肾脏、肝脏、神经和视觉等方面的多种疾病PUFA摄入过多使体内有害的氧化物、过氧化物等增加,对机体产生多种慢性危害。,-CH=CH-+O2,-CH-CH-,O O,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可能造成存在的危害,引起脂质过氧化;加重出血倾向;EPA会影响婴儿生长发育;过量DHA造成神经过度兴奋。
12、,4.膳食脂肪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几种食用油脂中的脂肪酸含量(%),S:饱和(saturated)脂肪酸;M:单不饱和(mono-unsaturated)脂肪酸;P:多不饱和(poly-unsaturated)脂肪酸。,常见食用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食物中脂肪总量的质量分数),(1)膳食脂肪适宜摄入量 供能占总膳食的2030%(成人),25-30%(儿童)。能达到20%即可满足人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每天所摄入的脂类中,理想的脂肪酸构成是:S:M:P=1:1:12/3由植物油脂提供,1/3有动物脂肪提供.,(2)脂类的主要食物来源 脂肪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植物油、油料作物种子及动物性食物。动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量营养素 宏量 营养素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93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