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井工程基础》PPT课件.ppt
《《完井工程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井工程基础》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油 气 井 完 井,2,参考书:1教材李根生 翟应虎完井工程第1版山东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9。2推荐参考书刘瑞文.现代完井技术(第1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8。汪志明.复杂结构井完井优化理论及应用(第1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4。万仁溥.现代完井工程(第1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3,教学内容:油气藏类型及储层流体特性、岩石类型及物性、岩心分析及敏感性评价、地应力概述、完井设计内容。基本要求:了解油气藏类型及储层流体特性、岩石类型及物性等概念,理解岩心分析及敏感性评价方法,理解地应力概念,了解完井设计内容。重点:储层流体特性、岩石类
2、型及物性、完井设计内容。难点:岩心分析与敏感性评价。,第1章 完井工程地质基础,4,一、完井工程与完井设计二、储层岩性特征三、储层物性四、储层流体五、油气藏分类六、地应力的概念与确定七、岩心分析八、储层敏感性评价,第1章 完井工程地质基础,5,多年之前,完井工程处于两不管的地位。A、石油院校分钻井、采油两个专业;B、油田上,分钻井、采油两大阵营;C、开发方案上没有完井工程方案(最多几句话)。1)钻井的说,这应该由搞采油的来做;2)采油的说,这应该由搞钻井的来做;共同的理解是:认为完井仅仅是:钻井下套管、固井、射孔。这是简单理解。因为当时的完井方法简单和单调,主要以射孔为主。,一、完井工程与完井
3、设计,6,埋藏在地下的油气开采到地面,一般需三个过程:1.建立地面至地下储层之间的连接通道,有效保护油气层,保证最大开采效益和开采寿命-钻完井工程2.使储藏在地层孔隙、裂缝中油气,沿复杂的油气层孔隙网或裂缝网,有效地流入井底-油藏开发工程3.流入井底油气沿井筒有效地流到地面-采油工程三个过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地面至地下储层之间=地面到产层段+打开产层段联通储层 钻井工程 完井工程,一、完井工程与完井设计,7,一、完井的定义 完井(Well Completion)是使井眼与油气储集层(产层/生产层)连通的工序,是联系钻井和采油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完井工程就是以油气储集层的地质
4、结构、岩石力学性质和油层物性为基础,根据开发开采的技术要求,研究储集层与井眼的最佳连通方式的技术工艺过程。,一、完井工程与完井设计,8,二、完井内容 美国、前苏联和我国过去,一般都认为完井工程是钻井工程最后一道工序,包括:钻开储集层(生产层);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确定完井井底结构,使井眼与产层连通;安装井底和井口等环节,直至投产。合理选择完井方式,可以有效地开发油气田,延长油气井寿命,提高经济效益。,一、完井工程与完井设计,9,岩心分析及敏感性评价钻井液的选择 出砂预测及出砂规律 生产动态预测 不确定性参数定量分析 完井动态经济评价及风险性分析,完井方法优选油管及生产套
5、管尺寸 注水泥设计、固井质量射孔及完井液设计 完井生产管柱设计 完井的试井评价 投产措施,三、现代完井工程内容,一、完井工程与完井设计,10,四、完井工程设计,完井设计核心:1、完井方法优选2、井筒尺寸大小(生产套管尺寸)合理设计完井设计原则:1、保护油气层2、节点系统分析:通过节点系统分析,充分利用油气层能量,优化油层、井筒、井口到地面整个压力系统。完井工程设计最终目的就是根据油(气)藏工程和油(气)田开发特点及开发过程中的各项措施,科学合理地提高油气井产量,实现科学开发油气田之目的。,一、完井工程与完井设计,11,四、完井工程设计,完井设计所需资料:油藏地质资料;油藏开发资料;采油工艺技术
6、资料;试油和测井资料;钻井工程资料;油层保护技术资料;完井设计遵循的各种标准。完井设计主要内容:完井方式选择;完井井段井底结构参数;完井管柱设计;完井参数设计;防砂工艺设计;完井测试方案设计;油气层保护方案及完井液设计;完井井口装置设计。,一、完井工程与完井设计,12,储层岩性: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少量岩浆岩和变质岩,甚至页岩。1.碎屑岩储层岩石类型:砾岩、砂砾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储层岩石类型。碎屑岩主要由颗粒、基质和胶结物组成。砂岩是最主要的碎屑岩石,一般不是生油层,是储层。泥页岩是主要的生油层。我国砂岩油藏多为层状,压力偏低,以中低渗为主。,二、储层岩性
7、特征,13,岩砂石长,岩砂铁含,二、储层岩性特征,岩砂硬,岩砂粉,14,2.碳酸盐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岩性:石灰岩、白云岩及其过渡岩石类型。是生油层,也是储油层。油气主要储集在粒屑灰岩、生物骨架灰岩和白云岩三种岩类的孔隙中。坚硬、致密,裂缝发育,裂缝是主要储渗空间。我国大部分碳酸盐岩是储气岩。,二、储层岩性特征,15,洞 穴 2 毫米巨 孔 1.02.0毫米粗 孔 0.51.0毫米中等孔 0.250.5毫米细 孔 0.10.25毫米很细孔 0.010.1毫米极细孔 0.01 毫米。,碳酸盐岩也有孔隙,储层中次生孔隙空间往往变化很大,根据孔隙直径的大小又可分为:,二、储层岩性特征,16,1)裂
8、缝孔隙型 2)裂缝洞穴型 3)孔隙型4)裂缝型,二、储层岩性特征,根据储集空间孔隙与裂缝搭配,分为四类储层:,石 灰 石,鲕粒灰岩,平板石灰石,17,3.岩浆岩和变质岩储层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勘探的扩大,世界各国在岩浆岩和变质岩中发现了不少油气田。我国东北兴隆台地区太古代花岗岩和中生界花岗角砾岩、火山喷发岩中获得了工业性油流。酒西盆地鸭儿峡油田志留系变质岩中找到了裂缝性油藏。该两类储层中还有较多的潜在储量。,二、储层岩性特征,18,花 岗 岩,黑云母花岗岩,二、储层岩性特征,燧石角砾石,火山角烁石,19,4.页岩储层一般情况下页岩是盖层或隔层,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油气藏;页岩气、页岩油、油页岩?对
9、获取新的油气资源很有价值。,二、储层岩性特征,20,粘土页岩,二、储层岩性特征,含碳页岩,油页岩,21,油层物性是评价储集能力基本参数,包括:孔隙度(Porosity)渗透率(Permeability)孔隙结构(Pore Structure)润湿性(Wettability),三、储层物性,22,1.孔隙度衡量岩石储集流体能力的参数 孔隙度: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一般分为高中低三类。,三、储层物性,23,砂岩孔隙度一般较高,泥页岩、碳酸岩等一般较低。砂岩孔隙度主要决定因素是碎屑颗粒的大小以及分选程度好坏。颗粒碳酸盐岩孔隙发育情况与砂岩相似。裂隙(缝)孔隙度一般
10、很低,0.016%,大部分很少超过3,但渗透性好。碳酸盐岩的孔隙仍然是储油气空间,裂缝则主要形成高渗透带。,三、储层物性,24,三、储层物性,2.渗透率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大小 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影响孔隙度的地质因素也影响孔隙系统绝对渗透率渗透率同孔隙度、粒径、分选、排列方式关系密切地层渗透率可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国外:0.01m2 为孔隙型油层高渗和低渗区分标准 0.1m2 为裂缝型油层高渗和低渗区分标准地层渗透率一般存在各向异性,25,三、储层物性,3.层间差异渗透性和压力 若各层渗透率均在一个范围内,则层间差异不大;K1m2K=0.51m2K=0.10.5m2K=0.05
11、0.1m2K=0.010.05m2K0.01m2否则按两套层系开采。,若各层压力均在一个范围内,则层间差异不大;G0.13MPa/10mG=0.110.13MPa/10mG=0.090.11MPa/10mG0.09MPa/10m否则,设法调节或分层开采。,26,储层流体充填于岩石孔隙,油、气、水三大类。,四、储层流体,1.原油密度:20oC时的密度被规定为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标准密度;粘度:我国按粘度将原油划为常规油和稠油两大类: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小于50mPaS为常规油,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大于50mPaS 为稠油(重油),沥青粘度和密度更大。凝固点:在一定试验条件下,原油冷却至某一最
12、高温度,当倾斜45度角流面经1分钟仍不流动,该最高温度点即为凝固点(凝点)。凝固点越低越好?,27,四、储层流体,国内稠油分类,我国稠油资源丰富,但油层大多胶结疏松,容易出砂,一般要热采,完井时要考虑防砂。,28,2.天然气天然气存在状态:伴随原油产出的溶解气;气顶产出的游离气(或气藏、薄夹层);地层水中的溶解气。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为主,少量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和重烃;非烃气体包括N2、CO2、H2S、He等。干气、湿气,贫气,富气。组分:CO2的存在将导致CaCO3垢的形成,H2S的存在对油套管防腐设计、井口装置、天然气处理及输运都将有特殊要求。,四、储层流体,29,应用:,四、储层流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井工程基础 工程 基础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93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