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制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制度》PPT课件.ppt(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讲 学校教育制度,1.掌握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建立的依据及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教学目标,2.了解并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及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历史发展。,难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按教育程度划分,有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按教育类型划分,有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等教育机构;按受教育的时间划分,有全日制、半日制、业余教育等机构;按主要教育手段和场
2、所划分,有面授、函授、巡回、广播、电视等教育机构;按教育对象的年龄划分,有学龄期教育,成人教育机构;按主办单位划分,有国家办、地方办、企事业办和私人办的教育机构。,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又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人口状况。4.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
3、,延长义务教育年限,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1.层次增多 2.短期大学迅速发展 3.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4.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中国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从清末开始的。1902年,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1904年,又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制度的开始。特点:学习年限长,总共二十五六年。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基本与癸卯学制相同。,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
4、制度,1951年学制的组织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级给类政治学校、政治训练班等。还有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函授学校及聋哑、盲人等学校。,1.明确地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2.新学制明确规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院在学制中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3.保证了一切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都有受革命的政治教育的机会。4.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和方法、方式的灵活性。,新学制的优越性:,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党委和政府有
5、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学制改革的试验有:提早入学年龄,进行了六岁入学的试验;为了缩短年限,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试验;为了提高程度,进行了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创办了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进一步发展了业余学校,全国出现了三类主要的学校。之后,伴随着”大跃进“运动,学制改革的试验没能正常开展。,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的表现作了纠正。1964年,试行了两种教育制度,教育获得了一段时期的稳定,接着发生了“文化大革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各类学校体系:,幼儿教育(幼儿园)招收3-6岁的幼儿,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为入小学打好基础。初等教育 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招收6-6.5岁的儿童入学,学制为6年。中等教育 指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农业中学及其他半工(农)半读中学、业余中学。高等教育 指全日制本科、专科学校和各种形式的半工(农)半读大学、业余大学及研究生院。,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9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