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PPT课件.ppt
《《学习共同体》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共同体》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教师的挑战-学习共同体 徐冰2013.03.15,一、什么是学习共同体?二、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学习?三、教学现状四、如何打造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源自于约翰.杜威(John Dewey),1896,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Laboratory school),互惠学习(reciprocal learning),目标-达成-评价 转变为 主题-探索-表现,为什么需要合作学习?,社会背景发展层面,我们所熟悉的传统课堂是19世纪的产物,这种课堂是同民族国家的统一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相互呼应的。不过,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已经从以商品生产
2、与消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后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社会是以高度的知识、文化、信息和服务业所构成的知识经济社会。,现在的儿童在2020年将成为社会人,30多个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工人比率会从10%锐减到2%。21世纪的是知识高度化、复杂化的社会,是知识不断变动、更新、发展的社会。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考、沟通能力、探究性学习符合这种社会变迁的需要。,所谓“同步教学”模式是以产业革命社会的大工业效率主义为基础形成的。产业社会的终结与新型社会的勃兴标志着“同步教学”的时代也以结束。,其一,不组织合作学习,每一个人的学习就不能成立。其二,要提高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是不可缺少的。所谓学习,是同客体(
3、教材)的相遇与对话;是同他人(伙伴与教师)的相遇与对话;也是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我们通过同他人的合作,同多样的思想碰撞,实现同客体(教材)的新的相遇与对话,从而产生并雕琢自己的思想。学习是从既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一种挑战。,学习层面来看,学力(achievement):是学校教授内容的学习成就。,教学质量(quality of teaching):是如何向学生提供线索和指导;学生参与(外显或内隐的)学习活动的程度;以及如何给予强化以吸引学生学习。-(美)布鲁姆,学力和教学质量,传统课堂难以形成这种超越。全懂占三分之一,一半懂一半不懂占三分之一
4、,回答懂了,但不懂的占三分之一。教科书是按照上中下三层之中的上的中等程度来编写的,教学也是按照这个程度来组织的。,上层的学生在教学中多次回答问题,是已知的内容或是能够简单理解的内容,没有冲刺与挑战性学习。下层学生前半段发言较多,后边段则是默不作声地听。没有学习的存在。通常,在同步教学中实现的学习,仅限于中层学生罢了。,教学现状,教师大多集中于上课的展开,忽略了学习的开展。上课是以实现学习为目的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必须成为上课的诉求。,好学生很快做完,差生咬铅笔虚度光阴,贫乏的学习。挑战性学习:只有几个人举手,大数学生表现困惑。,顾虑:1、学生会闲谈2、影响教学进度。闲谈是教师自身话语不着边际、
5、废话连篇所派生出来的。课题过于简单,达不到挑战的学习。对于教师而言,重要的是首先从一节课的教学哪怕是实施几分钟的合作学习做起。寻求每一个学生学习经验的效率,不是传授教科书知识的效率。,追求上好课的教师总想联系孩子的好的回答来组织教学,着力区分孩子思考的好的部分和不好的部分。教师的责任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权,最大程度的提升每一个孩子的学习。任何一个孩子的思考与挫折都应当视为精彩的表现来加以接纳。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困惑与沉默,正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所以,富于创造力的教师总是全身心的直面孩子的多样性与教材的发展性的。,如何打造学习共同体,学习的三位一体论:活动(activity)、
6、合作(collaboration)、反思(reflection)学习是同客观世界对话(文化性实践)、同他人对话(社会性实践)、同自我对话(反思性实践)三位一体的活动。基于倾听关系的对话性沟通。,实现三位一体首先要在课堂里分组!,分组教学操作细则之分组多样化,1.根据科目分组。学生各科的发展并不是平衡的,对每一学科的兴 趣浓厚程度不同。我在班内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每一小组内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2.根据性格分组。在依据三个层次的基础上也要同时考虑到学生性格 的差异化。能力上互补,性格上也要互补,这样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小组内、小组间就可以把竞争与合作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提高课堂效率。3.根据学习成绩
7、分组。分组也可以依据学习成绩,把成绩上相近的分到一起。这样就能在组内形成很大的竞争,因为能力差不多,他们学习起来就会一比高下;遇到的也是相同难度的问题,讨论的热情会更高涨。4.根据男女同学的比例分组。5.根据某一类型的问题、课题分组。,分组教学操作细则之活动形式多样化,1.小组讨论会式。2、互评、互助式。又分为组内、组组间互评互助。3.总结、汇报式。学生利用课下活动时间搜集材料,课上进行总结、汇报。4.小组竞争式。5.组长互换式。即两个组之间互换组长,代替教师考查。这样上课既能照顾到全体,又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如上课读课文、检查背诵、听写生字词等。6.组长安排的多样化。每一小组的组长不是一成
8、不变的,应把这一锻炼孩子们成长的机会给所有的学生。,分组教学操作细则之学习流程,1、明确目标:正式学习新课之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自学,以避免偏离学习的轨道。目标的过程可以分步明确,也可以总体明确。,2、预习(导学案):(1)自学:学生根据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认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边阅读边思考,认真独立完成解决比较好的问题,对不能够准确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2)对学:对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自学完毕后对桌之间相互探讨,交换学习心得,以求解决,再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3)组学:把自学、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小组中交流,这实际上时A帮BC学习的过程。(4)群学:各小
9、组把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在班内交流,由其他小组帮助解决,最后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汇总上报老师。(5)师点评总结:最后老师对各小组汇总的问题引导解决。(6)以上各环节完成后,基本解决课本基础知识,布置并调动学生巩固记忆,这一工作基本完成后,可分组分配展示内容,做好展示课的准备。,2、展示:(1)预习交流:对预习课成果进行交流。可提前按组分配任务,也可上课之前分配展示任务。但要注意此环节须由学生回顾得到,而不应该是照本宣科。(不同小组之间的问答)(2)展示提升:由小组代表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全班交流,和大家进行交流,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可给与适当的补充,最后可由老师总结。3、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共同体 学习 共同体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91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