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讲义》PPT课件.ppt
《《大气环流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环流讲义》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气环流讲稿,研究生课程,大气环流课程观测事实部分,序言 一、什么是大气环流?-包围地球的大气在全球规模进行的环行运动称为大气环流。特点在于全球范围(或大范围),一般指月以上的平均运动。-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动力及热力反应的表现。二、大气环流的主要研究对象 在全球范围或其他较大尺度上,分析大气各种气象参数的统计特征,并相对集中于探讨时间和经度取平均的流场、温度场以及湿度场的统计特征及其形成和维持的原因。,三、大气环流学科的发展简史 对大气环流的研究是从最早尝试解释信风形成的原因开始,至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并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形成了Hadley单圈环流的假说 1735年由Hadl
2、ey提出的“单圈环流”模型,又称为Hadley环流模型或直接环流模型。主要依据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非均匀加热的结果。单圈环流模型是不完全的。首先它与观测不符;其次,低层大气全是偏东风,必然造成大气给地球一个向西的力,由此使地球自转减慢,这与地球自转角速度基本恒定的事实是相反的。,2、三圈环流假说的发展“三圈环流”是1856年由Ferrel首先提出:即低纬与高纬之间由三个环流圈组成,低纬和高纬各是一个直接环流圈,而中纬度为一间接环流圈,称Ferrel环流圈。“三圈环流”的直接原因仍是太阳辐射随纬度的非均匀加热造成的。实际的观测表明:三圈环流模型中,间接环流相对较弱。3、对大型涡旋(热量、动量的输送
3、)在大气物理量输送和平衡过程中的作用问题的研究(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叶)建立大气长波理论(由以Rossby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创立)。为了说明大气环流的三圈环流现象,Helmhotz(1888)提出涡旋概念气流与纬向平均气流的偏差,并不是现代天气学上的高、低压,这种涡旋在维持大气环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为后来的大气环流波动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4、大气环流观测事实和机理研究的发展,转盘模拟实验及数值试验1)大气环流观测事实的分析研究*大气中急流的发现(二战中,空袭日本的美国空军B29轰炸机在日本上空遇到强西风,这是发现急流(中纬度西风带)的一个开端)*大气物理量的计算(角动量、热量)*平流层
4、大气环流的研究:发现了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现象(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2)关于大气环流机理的研究关于有效位能的提出:Lorenz(1955)从大气运动的能量平衡来解释大气环流的演变,特别是提出有效位能的概念,指出了大气温度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关于Hadley环流在维持大气环流的作用:对于全球角动量的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关于大气环流转换的突变性:叶和陶(1958)在分析了东亚大气环流演变的事实后,提出了东亚大气环流季节转换是突变性的,这个看法比在80年代国际上许多学者特别是Charney提出大气环流的非线性突变要早20年。大气运动的地
5、转适应理论,3)气环流数值试验研究的发展(主要是数值模式的发展)4)新的观测事实的发现 从60年代起,由于观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卫星遥感探测技术,使得热带及平流层观测资料大大增加,从而发现一些新的观测事实:a)热带大气波动的发现:赤道平流层纬向平均风向存在着准二年周期振荡(QBO)现象;从理论及观测事实发现了在热带存在着Rossby-重力混合波、Kelvin波。b)热带低频振荡的发现:30-60天周期的振荡(1971、1972)c)大气环流异常遥相关的发现:如PNA型等。,四、新世纪初大气环流与大尺度动力学的发展展望:*大气环流动力学将向气候系统动力学发展*大气环流和气候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研究
6、将得到重视*将更加重视全球加速增温对各区域大气环流与气候影响的研究。五、参考书:1、大气环流基础,卜玉康编,气象出版社,1994;2、大气环流基础,谢安、江剑民编,气象出版社,1994;3、气候物理学,Jose P.Peixoto and Abraham H.Oort著,吴国雄、刘辉等译,气象出版社,1995;4、气候动力学,倪允琪 编著,气象出版社,1993;5、大气中的大尺度动力过程,B.Hoskins,R.Pearce 编著,孙照渤等译,气象出版社,1987。6、现代气候学研究进展王绍武 主编,气象出版社,2001.,,六、讲授内容:1)大气环流的基本观测事实 2)大气中的水分平衡 3)
7、大气中的热量平衡 4)大气中的能量平衡 5)大气环流的理论研究 6)大气中的低频变化和遥相关,第一章 大气环流的基本观测事实,1 大气环流中物理量及其通量的分解 为了讨论大气不同尺度的运动及其在有关物理量输送和平衡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可采用多种不同的尺度分解计算方法,大致有三种:1)平均和扰动分解方法(*)2)谐波分解方法3)时间、空间的滤波方法,一、物理量的分解设有物理量A(,p,t),可分解为对时间T的平均和距平:类似地,也可分解为空间平均和偏差两部分,一般是对纬圈的平均:综合时间和空间的分解,则任一气象要素可表示为:各项的物理含义:-长期的纬圈平均值,称为纬向平均环流。如信风带。,-表示纬
8、偏值的时间平均图,称为常定涡旋(stationary eddies)。主要反映大气活动中心、高空的平均槽脊以及季风等特征。-瞬时的纬圈平均对其多年平均值的偏差,也称瞬变纬圈平均项。就逐年、逐月平均相对多年平均而言,可反映年际和季节变化。-瞬时纬偏值,称为瞬变涡旋项(transient eddies)。主要反映天气尺度系统。,二、物理量通量的分解通量-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某物理量的输送率。如某物理量A的经向通量,用Av表示,它的纬圈和时间平均可分解为:其中:-平均经向环流通量(反映平均经圈环流的输送作用)-常定涡旋通量(反映大气活动中心、平均槽脊、海陆分布及地形影响)-瞬变经向环流通量-瞬变涡旋通量
9、(斜压不稳定作用),2 大气环流的平均状况 影响大气环流的主要因子:太阳辐射能随纬度的不平均分布、地球自转,海陆和大地形的分布、基本气流的不稳定性、地表面的摩擦以及太阳活动等。前三个因子在我们研究大气环流的时间长度内是相对稳定的因子,其共同作用形成了大气环流的多年平均状况。其它因子随时间有较大的变化。一、大气平均温度场1、纬向平均大气温度的分布由图可得出如下特点:,1)在极地平流层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在所有季节,赤道对流层顶附近存在一强的极小值;3)在冬半球(尤其在北半球冬季),中纬对流层顶以上存在一极大值;4)对流层的季节变化相对要小;5)中纬存在强的经向温度梯度。,2平均温度的水平分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环流讲义 大气 环流 讲义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9907.html